为报”真田幸村五体投地行了一个大礼。
“东国的形势真是如此糟糕,明智殿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我对他刚才的话感到忧心忡忡,东国现在依旧是全日本大势力较为集中的地方。但同时又是我最难插手的地方。
“目前的形势下可能明智殿下自己还觉得可以,但败亡已经无法避免了”他叹了口气说道:“家父也知道目前明智殿下的存在对于主公地意义,所以号召上野、信浓地豪族全面支持明智殿下。不过半年之后大势难逆,届时真田家也就无能为力了”
“半年这个时间,昌幸大人是如何推算出来的”真田昌幸的看法想必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个时候我对于明智光秀却也是爱莫能助。
“目前上杉与北条家因为织田家大势未明,所以并没有制定出太明确地战略,只是想先浑水摸鱼捞些好处而已”真田幸村开始回答我的问题,不过那感觉不太像转述,更多的像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据我们的猜测。北条家和上杉家应该和织田家内部的某些人形成了协议,更主要的是在抓住眼前的同时兼顾长远。面对织田家的重大动荡中,他们的同盟者能够成功当然是好,如不成也是加重了织田家地动乱,远比把织田家逼得整个团结起来要好”
“嗯……有道理”我点了点头,这和我根据情报作出的判断大致相同。
“而且明智殿下身处四争之地,目前已经到了进退不得的地步”他并没有对我的赞同表现出丝毫欣喜,只是继续客观地说道:“明智殿下已经错失了这次机会,织田家的执掌大权和他无关了。至迟半年织田家尘埃落定。
柴田、德川、北条、上杉四家瓜分甲信的土地,将是不可逆转的事情“
“明智殿下素有大志,又精通文武之道,未必就没有一搏之力”我忽然想起了当年对六角家战前他给我的指点,忍不住替他辩解道:“甲信之地信玄公也曾据守多年,四面受敌依旧攻取无数。如今明智殿下的对手可远远赶不上信玄公地,难道他就连守也守不得了”
“对手固然是大有不如,但明智殿下本身却更加不可与信玄公同日而语”真田幸村看了看我有些意外,不过随即就恍然大悟。“主公不是东国当地的人,所以没有那么深的体会”
“有什么不同吗”这话引起了我的主意,忍者的情报上并没有类似的分析。
“明智殿下确实广有才识,礼贤下士在短短月余中已经得到了国人众的认可,可他也有三个重大的缺陷无法避免”他伸出右手的三个指头,依次掰了起来。“第一,他不是甲斐、信浓或者上野人,出于东国武士对近畿人本能的猜忌,他要稳定人心就得费更大的力气;第二,他在织田家并不以武勋见长,手下班底较为单薄,所以又必须要更多的依靠当地人;第三,他为人过于注重礼法讲究形式,虽然作出了许多努力但很难给人一种生死相报的感觉,尤其是在对那些山野出身的国人众时。所以综上三点,在现在营垒相对的情况下,还会有相当的人支持他,等到面对诸路围攻、数家瓜分的局面时,他就不得不面对孤家寡人的境地了”
我半晌无言,只能对那个本来应该惊天动地的人表示默哀了。明智光秀的命运看来已经成了必然,但愿他能坚持的时间再长点儿。“这一路你也够累的了,先去休息吧”我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需要再仔细相像这里面的关键。
“有一件事还需要向你禀报,这件事少主和后藤大人都不知道”真田幸村并没有起身离去,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我们在离开上田城不久,就受到了一些忍者的跟踪,并且还意图对我们不利。后来凭借对地理的熟悉我们把他们甩开了,而且没有发生实际的接触。当然,他们人手不是很多,本领也算不得出众,所以是不是针对我们有意而来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判定他们的身份吗”
“一个出身伊贺的中忍加上五名下忍,其他的不清楚”
“好,我知道了”我把真田幸村打发走后一个人坐了一会儿,之后就把加藤段藏找了来。“这件事你负责查一查,但不要张扬也不要有什么针对性的行动”把真田幸村最后讲的那件事告诉他后我嘱咐到。
“主公放心,那件事情属下一定尽快办好”加藤段藏答应到。
“这就好”我点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这样应该就可以了。我并不认为针对我继承人的行动会这么草率,但小心点儿总归没有大错。“另外那件事作得怎么样,是否已经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我又提前了之前布置的一件事。
“已经转移到了京都附近的一处地方,看守的人是我们考察了八年的人”加藤段藏马上明白了我指的是什么。“为了保密我们没有安排太多的人保护,可是就是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们的眼睛”
“做得很好”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件事不久之后就会提上日程,而且将成为一张王牌”
“不过我们发现羽柴殿下的人也在打这件事的主意,还请主公务必要小心”他也提出了一个让我意外的信息。
“你们没有露出什么马脚吧”我向他问到
“没有”他很肯定的摇头。“他的人来时我们已经结束了行动,所以没有任何接触”
“那就好”想起那只“猴子”我笑了起来,难道他还真能一个跟头翻出十万八千里去
第五卷 天数 62、我有要求
我在桂川口城悠闲地度过了一段日子,并不是很长,十几天而已。这期间发生了多事,其中和我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件就是,竹中半兵卫率领着四万大军在岸和田登陆。加上我原来就在手边的八千余人,我的实力已经超过了“猴子”和柴田胜家之和。
在实力不足的时候我没有着急,如今我就更加不着急了,甚至命令竹中半兵卫驻留岸和田城不动。想必此时会有很多人比我着急,于是打猎钓鱼成了我在桂川口城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京都公开化的斗争中织田信雄处于了下风,首先起兵平叛和进京的功绩使织田信孝说话硬气了许多,加上丹羽长秀努力压制信雄为摆脱劣势进行的过激举动,致使这一力量差距进一步扩大。
可能是感觉自己即将登上织田家督的宝座,织田信孝急不可待地开始为接掌权力作起了准备,不过此时他却做了一件极为愚蠢的事情,亲自去佐和山城拜访了柴田胜家。这一举动可能是出于对羽柴秀吉一再置疑他的不满,也可能是觉得不能只依靠我一个强力家臣,总之他是这样作了,而且立刻看到了后果。
首先,我撤回了派在他身边工作的所有参谋和侍从;其次,羽柴秀吉绕过他直接提出正式会晤关白近卫前久;第三,织田信雄重新活跃了起来,并提出了在织田家族内部织田信孝母亲的出身和地位都很低重新编订谱序的问题。一切开始逐渐趋稳的秩序再次变得混乱,京都的局势再次变得朴素迷离了起来。
面对新形式下面的合纵连衡自然是少不了的,各方的使者往来穿梭不停,我这里自然也是不能例外,不过除了对丹羽长秀的人外我一直没有表示过肯定地态度。
近畿的缺粮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这段时间也没有几个人真正关心它。局势似乎又在恶化当中,直到竹中半兵卫四万大军返回的消息传来才又安静了下来,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功夫,实际上水面下更加暗潮汹涌。来我这里的人反而少了。我也无所谓地继续保持着沉默,不过人少并不是说就没有人来。
“这是给你的诏书,你就自己看吧”正亲町季秀把筷子交到左手,用手从怀中掏出一卷白绢隔着桌子向我递来,因为嘴里的食物没有完全咽下去以致说话有些不清楚。
“这时候才想起来,朝廷是不是迟钝一点儿啊”我用手帕擦了擦手才接过来,有感于这么半天他才想起这件“正事”。
正亲町季秀是临近中午才到地,一来就嚷嚷着饿了。我也只好先招待他吃饭。不过地方和使命都和15年前那次相同,给我加官进爵。
“一个正四位参议,朝廷这次下的本钱不小啊”看过后我把白绢又卷了起来,放在了手边不远的一个小桌上。
“已经不小了,除了织田右府天下能有几个大名到过这种品阶”聪明如他自然听出了我话里的不满,但是职责所在他还是要辩驳两句。“不过你如今的地位确实也不同了,这只是一个过度,一切等你进京后再谈”
“只有我一个人受封了吗”我端起一杯酒来不紧不慢地喝着,丝毫也没有兴奋或者类似的表情。
“自然不会,要是那样岂不是把你架在火上烤吗”他看了看我有些意外。想象中我似乎不该如此地幼稚。“这次朝廷为了摆平这件事可谓费尽了脑筋。反复权衡了各方的利益。今天凌晨二条晴良向天皇进言,除你之外还有丹羽长秀授弹正尹、羽柴秀吉授藏人头、柴田胜家授右卫门督,都是正四位的品阶……”
“把信孝、信雄两位殿下跳过去了”我探向一盘凤尾鱼干的筷子猛然停在了半空中。
“两位殿下已经分别被授予了左右近卫大将。但是品阶却也是正四位”正亲町久秀耸了耸眉毛,显露出了一丝不屑。“凭着两位殿下近些日子在京都的作为,这引领织田家地大任已经与他们无缘了。
朝廷玩弄政治权谋已经有上千年,在这点上可是远远超越了武家,自然不会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不论最后这两位是谁坐上了家督地位置,也只能是一个过度,最后的定局还要看你们几位的实力消长。当然,目前他们还拿不定主意把这一宝押在谁身上,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对谁……“
停住地筷子恢复了动作,沿着原来的运行轨迹继续滑向那盘鱼干。但我的耳朵却是非常仔细地在听着。
今天早晨一起来,我就接到了一份报告:昨天半夜二条晴良和近卫前久匆匆入宫,和天皇及太子进行了秘密磋商。凌晨时分又召五六位公卿觐见,并颁下了一些刚刚写成的旨意。因为时间匆忙,还未打听出具体内容。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微微兴奋了一下,看来是朝廷的忧虑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迫不及待地想要平息这件事了。不过真等到旨意摆在我的面前时,我却犹豫了,这里面似乎还有漏洞。
“我都说了这么半天了。你倒是表个态啊”说了半天后正亲町季秀发觉我正在发楞,因而提高了声音叫了一声。
“哦……你说你的,我在听”我并没有被他高昂的情绪所感染,还是不死不活地应付到。
“这可是个好机会,一旦抢先入京就表示顺应了朝廷和天下民心,不过我怎么看你好像不是很积极啊”他非常的不理解。
“不是什么好像,是我确实没有什么积极性”我纠正他到。
“这是为什么眼瞅着……”说这里正亲町季秀忽然神色剧变,仿佛见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难不成……难不成你是想对其他地人用兵了这可是……”他的情绪有急速激动起来的倾向。
“如果我真想动手的话,我本人现在不会留在这里,我的军队也不会一直留在和泉”安抚了一下他后我继续说道:“朝廷的这个旨意如果是在三个月前,那么受诏的几个人我想都是一定会感激涕零,但今天情况已经起了变化,只怕很多人都在心里起了另外的打算。我想说的是二条阁下地这个计策虽说高明,不过有些太一厢情愿了,除了已经在京都的丹羽和信孝、信雄殿下外,羽柴和柴田当中恐怕至少会有一个找借口进行推辞。虽然抛开一两个人也不是不能进行,但是他们在京都和地方上的代言人一定会跳出来捣乱,那效果可就差得很多了。比如柴田要是不动的话,那么信孝殿下就一定会尽可能地阻挠会议的进行,即便形成了决议也不会执行很久”
“那你打算怎么办”听着这么一说他再次冷静了下来,可是想了半天更加没有主意。“你也知道朝廷现在的境地,实在是再也拿不出什么可以出手的东西。目前只要不让你们在京都打起来,朝廷甚至不在乎封个太政大臣,可那样的话一定会刺激到其他的人,只怕会打得更快”
“朝廷的苦衷我明白,所以我打算帮朝廷一把”我再次替他把杯子斟满,心里竟然有了一丝丝的感动。也许他的品德远远算不上廉洁,但是至少拿了钱属于真办事的那种。
“这么说你愿意奉诏进京了”他急忙追问到,同时用手盖住了那只杯子。
“我可没有这么说”我向后坐回身,微笑着把壶又放回到桌面上。
“可你不回京又怎么帮朝廷的忙啊”他被我的话搞得有些糊涂。
“我不回京就是帮朝廷的忙,不是你说的那种帮法,而是帮朝廷演上一场好戏”我对于这件事想了一个办法,再拖下去对我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这出戏要怎么演呢”他有些明白我的意思了。
“是这样的……”我开始给他解释。
“我虽然不随你进京,但是会写上一份奏折让你带回去。我会说:如今有罪者虽然已经伏法,但是对于功盖寰宇的先君却未能褒扬,这使我实在是感到愧疚。因此我恳请朝廷追任先君为太政大臣,若非如此我无法赴京承受皇恩,反之则立刻入京替先君拜谢”
“妙……实在是妙不可言”愣了片刻后,正亲町季秀摇头叹息道:“如果是朝廷明文发表了这份旨意,那么无论是羽柴和柴田就都不能不有所举动了。若是连织田殿下的叙功追任的典礼都不出席表示,那他们也就是自决于织田家,以后什么都不用再表示了”
“看来你是明白我的意思了”我连连点头,感到十分欣慰。
“可我自己却不这么看”他却摇了摇头,并不如刚才的兴奋。“这份奏折一旦在天下传开,你诸星殿下的仁义之名一定会震动海内,而朝廷为了自己的安危又一定会这样做。看来武家领袖的更迭已经成为必然,京都的大战也是最终无法避免了”
“这可难说,谁敢说我最后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我莫测高深地饮着酒说到,并没有明确否定他对于我“野心”的试探。
“但愿如此吧不过我怎么也想不出会有这样的可能……”正亲町季秀对于此行的成果已经感到满意,因而没有过多的纠缠这个问题。
第五卷 天数 63、角斗场
天正八年1580的十一月五日,我抵达了京都,依旧住在自己原先的府邸里。
这个日子是我刻意安排好的,因为织田家一干人等觐见天皇的日子,是定在的十一月十日。在到达当天的晚上,我礼节性的会见了几个人,之后就把朝廷司掌礼仪的官员请到家里,其余人是全都不见了。
对于我的到来丹羽长秀是极为的高兴,匆匆和我见了一面后就去安排各种事宜,各种需要磋商的问题确实千头万绪,事情可是有的他忙了。看着他操劳的样子我有些于心不忍,差一点就要告诉他不必如此了,那些问题不会那么容易在京都定下来,还有很多过场没走呢
柴田胜家和羽柴秀吉自然是不能不来,不过这么迫不得已的进京似乎很没面子,原先他们本打算作这出大戏的主角,可现在眼见着地位在下降当中。不过面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由此也可见到不同的品性。“猴子”和柴田胜家就是两类不同的人,自然表现更加不同。
在我抵达京都的当天夜里,“猴子”带人也匆匆地赶了来。人未及解甲、马未及卸鞍,他就展开了一系列穿梭外交。上至显宦公卿下至名流达人,总之是一切可以影响圣意民心的人,他都无一例外的接触到了,一时声望几乎有了“诸星清氏第二”的势头。看来他是打算走主动亲和的路线,和我近来的低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柴田胜家直到十一月九日才来,这已经是晋见的前一天了,然后就在织田信孝的“盛情邀请”下,住进了织田信长生前常住的二条城官邸,俨然一副织田家顾命大臣的姿态。他确实是威风的可以,我和“猴子”进京的卫队仅有千人,可他地却足足有三千之众,盛气凌人的姿态相当明显。他这么作不是没有理由。沌川一益等一大批织田家二流家老已经公开地站在了他那一边。
他们两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对于他们的作法我更是暗自发笑。柴田胜家的行为只能评价为愚蠢,稍微取得一点优势就忘乎所以,他和上杉、北条、德川的那点儿“猫腻”别人知道了或许会胆战心惊,可在我面前这只是小戏法而已。“猴子”的作法要高明许多,但是如今努力已经晚了,一来、我这么多年地功夫不是白下的,他没那么大财力在一朝一夕赶上来。二来、即便是他有所进步。但也不过就是把我的影子复印了一张罢了。
我没有针对他们采取任何直接的行动,只是就这么观察着他们的表现。在这个天下瞩目的时刻不应该再走中庸路线,我还准备了另外一手振聋发聩之举
我再一次走进了皇宫的大门,这么多年来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十几还是二十几次,不过有纪念意义的是,这是第一次我不再是陪着织田信长而来的。不管每个人的主观感情如何,属于织田信长地时代是已经结束了。
“你来地可是稍微晚了点儿了”我来到大殿的外廊时被眼尖的“猴子”看见了,这时他正和丹羽长秀以及五六个公卿在一起说着什么。
“可以早些来吗”我极为“困惑”地看看他又看看其他人,一脸地茫然不解。“以前都是作为主公的随员觐见,所以想得东西也不是很多。如今主公先世天下动荡。对于面圣这样的大事我可是没敢有丝毫马唬。都是请教了人的”
“是啊、是啊”旁边一个白白胖胖的公卿急忙说到,神情竟很是有几分感动。“如今四海之内像诸星殿下这样的仁人君子可是绝无仅有了,连着三日在府中斋戒沐浴不敢有丝毫疏忽。这样的忠于皇室谨守本份。实在是天下的楷模”这个人在朝廷内职位不高却是精通礼法的名人,这几天一直是被我请在府中尽心请教。
在天下的政治还以朝廷为中心地时代里,觐见天皇可是一件了不得、不得了的大事,从颁旨、接旨到斋戒、沐浴,以及进宫的仪仗、时辰,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不是某一个人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当然了,如今的时代不能再同以前相比,不过恪守礼制的人还是会被人尊重,只不过是看作食古不化的迂夫子而已。
“到底是诸星殿下。这份老成持重不是在下能比的”羽柴秀吉感叹之中又带着些惭愧,微微低下了那干瘪并已经秃了一半地脑袋。
我们站的走廊地板不久前才上过漆,因为今天的仪式早晨又被仔细擦拭过,虽然远远比不得镜子,可是也能模模糊糊照见人们的影像。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造成的错觉,我竟然看到了“猴子”低下的脸上嘴角微微向上翘起,带上了明显的不屑与嘲笑。
“还是诸星殿下心思细致,这样的事情我就疏忽了”此时丹羽长秀和其它那几个公卿也围了过来,唏嘘中各自发表着感慨。这个时候还注意这些东西其实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不过这样的人也许更好利用,因而从心里高兴的人亦为不少。
“诸星殿下你能够如此顾全大局,这真是朝廷的福份”菊亭晴季笑眯眯地凑了上来,看似恭维地说道:“自从织田右府殿下蒙难时起,这几个月来人心惶惶莫衷一是。也是多亏诸星殿下神目如炬直斥j佞,这才使社稷自右府殿下之后……”
“阁下这话可是错了,在下不敢言执主公旗麾”我立刻义正词严地反驳到,这种事上绝对不能含糊。“如今不止是朝廷,就是织田家自己也正处在生死抉择的重大关头。我等重臣只能精诚团结贯彻主公遗志,若存其他的心思便是逆臣,我诸星清氏第一个容他不得”
“是在下失言了,诸星殿下勿怪”对于我的指责菊亭晴季立刻承认了“错误”,不过好像也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他向来给人的印象就是贪财、随和,让人难以对他产生过度的猜忌。
“阁下言重了”我也没有太追究,从刚才的话里已经可以听出他是为朝廷问的。
“这话诸星殿下说得正是,在下也是深有同感”羽柴秀吉的两只大圆眼睛,在眼眶里面来回逛荡了两圈,随即一张猴脸上出现了忧心忡忡的神色。“如您刚才所说,眼下织田家的头等大事就是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可对于最重大的问题却是物议纷纷。唯有名正才可言顺,不知诸星殿下以为如何”
“羽柴殿下”丹羽长秀皱着眉头十分不满地叫了他一声,并且用明显责备的口吻对他说道:“织田家应该由谁来继承,那是应该由主公来决定的事情,虽然现在主公已经不在了,但织田一门的诸位近支长辈还在。本着对织田家负责的态度我们自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那应该是织田家正式的磋商会议上,不是在现在这个时候,更不应该在诸位阁下面前作出这样失礼的事情”
这段时间丹羽长秀在京都,所持的态度是比较偏向“猴子”这边的,但这只是出于抵制柴田胜家、织田信孝一方的跋扈,并非是无条件附和羽柴的所有意见。对于有可能导致织田家分裂、内战的事情,他都保持着一份本能的警惕。
“丹羽殿下教训的是,晚辈有些急躁了”“猴子”深深地胸了一躬,他在丹羽长秀面前一贯是表现得恭恭敬敬。“不过也请您体谅在下的焦虑,这种多事之秋不得不时刻考虑。织田家的立嗣之事,虽然本身是一件家事,但关系到朝廷社稷的安危,也未尝不能算作是一件国事、天下事诸星殿下的见识历来为人所传扬,我这里只是想请教一下。相信各位阁下对此也是极为关注的,是不是这样啊”他向四周寻找起了“同盟者”,还真就有几个点头称是的。
“这……”丹羽长秀被困住了,“猴子”借助公卿们的态度使问题公开化,使他一时难以应付。扭过头来用希冀的目光看向我,他是在寻求援助。
“确如羽柴殿下所说,这件事我对这件事也是忧心不已”我故意沉吟了一下,用余光看了看周围一群伸长脖子的人。“但是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我也没有想明白,还是等正式的会议上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吧”我忍住笑忽悠了他们一把。
“如果是连丹羽殿下和诸星殿下都没了主见,那我们这些人人岂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羽柴秀吉却步步进逼,看样子私底下已经部署了方案。
“天理人心自存公义,我诸星清氏自是不敢有违古制”我突然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其中的坚定不容置疑。
尽管“猴子”的计划非常诡秘,但是在我来讲已经是大白于面前。眼下我不能压制他的这种兴致,相反倒应该大加鼓励,要耍猴总不能把桃子从他的面前拿开吧
“那你……”圆圆的猴眼猛地亮了起来,闪烁的“贼光”流转不定。“如此说……”他的嘴也张开了。
“在下来迟了,实在抱歉”这时候随着一声招呼柴田胜家出现在大门口,他身边跟着织田信孝。
“您来的可不晚,您不来什么事也进行不了啊”“猴子”只得刹住了刚才的话题,皮笑肉不笑地转向了那边。
第五卷 天数 64、事情的次序
“可当不起您羽柴殿下这么说,在下虽是一介武夫但却还知道分寸”随着一阵嘿嘿地笑声,柴田胜家短而刚硬的胡茬发出了层层颤动,就像是一只油黑的刺猬支起了它的防御。柴田胜家真正是亲历了无数次厮杀的武将,言谈举止间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羽柴殿下近来是操心了,有您一个人在还用得着我们这些人吗”他走到了我们这群人面前,居高临下因为身材关系紧盯着羽柴秀吉。
“那你也没闲着啊”羽柴秀吉并没有被他震唬住,反而像一只好斗的公鸡那样蹩红了脸。“柴田殿下在毫无羁绊之下,大军居然走了一月有余,果然老成持重可堪大事。而入京之前却又引朋为贺遥相呼应,这份仔细和运筹,同样也不是一般人赶得上的”
柴田胜家脸上嘲讽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冷,眼睛里的杀机却变得灼热不堪,羽柴秀吉讽刺他下山摘桃子和图谋不轨,在眼下这种时候可是犯了大忌。“羽柴殿下可也不要妄自菲薄,放过荒木村重直逼京都的这份魄力,也远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不过请恕我上了几岁年纪,极性差了,当时松永久秀好像已经伏诛了吧”他用相同的矛击在了羽柴秀吉的盾上。
“你……”羽柴秀吉这回连眼睛都红了,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身高的差距居然跳了起来。
“诸位阁下在此,两位还是维护一下织田家的体面吧”丹羽长秀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出言制止了他们两个人。“如今织田家大局未定,各方外敌虎视耽耽。朝廷正等着我们继续完成主公戗乱的大业,可你们……唉”
羽柴秀吉和柴田胜家依旧彼此瞪视着对方,但是至少争吵是到此为止了。不管优秀与否他们都是政治家,基本的素质总还是有的。今天这个日子里只要表明态度就好了,还有别的最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做。
我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之感。目前织田家的形势太诡异了。以致就连面对海量信息地我都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都很难说,一定要非常小心
“诸位,天皇陛下开始召见”在静默使尴尬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的时候,二条晴良的身影从正殿的大门里闪了出来。虽然上了几岁年纪他的精神倒还好,只是从关白的位子上退下来的这几年里,他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地视线。
“臣等领旨”我们这些人以及刚刚赶来的织田信雄,在关白近卫前久的身后排成两列。迈着大小划一的步伐向殿内走去。
天皇到底是名义上的一国之君,不可能事先坐在里面等我们。不过却也没用让我们这些人多等,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自己的位子站好,天皇父子就在通报声中走了了出来。
“参见陛下”我们齐声问讯。
“众卿不必多礼,均请入座”天皇的语气只能用“礼貌”来形容来,就差再站起来当众还礼。“本次平乱的有功之臣全都到了吗”他问到。
“上复陛下,诸位功臣均已受诏”近卫前久恭恭敬敬地回答到。
“很好,辛苦诸位了”天皇的这句话确实有感而发,只是不知道是在勉励我们这些“功臣”,还是对那些传旨钦差的赞赏。“寡人不吉天下不幸。刚欲安宁又有松永为乱。织田右府辞世,海内为之动荡。幸得诸公不辞劳苦不避艰险,才重又有了这太平盛世。朕在这里谢过了”
“臣等不敢,陛下皇恩浩荡”我们这些人齐声回应。
“诸公忠义朕以深知,对于追任褒扬织田右府地上奏朕已经准了”此时天皇地脸上竟然显出了悲戚感动的表情,我仔细观察竟然没有看出假来。“织田右府一生忠君护国,虽然身遭大难,但其美名理当传扬后世。朕封其为太政大臣,并于京都敕建庙宇供奉,望诸公也要以此为念”
“臣等感激涕零”我们再次谢恩,不过也知道正事该开始了。
“诸位殿下”果然如事先排练过的一般,近卫前久极其诚恳地说道:“如今大乱虽已平靖。但重建之事却还千头万绪。希望诸位再接再厉,能够真正稳定天下大局”
“阁下说地是,下臣等确实也有了这样的打算”丹羽长秀的坦言说到,但是又有些遗憾地说道:“不过下臣等均为武人,于国家重事殊无建树。因此为了避免偏差,还请朝廷派大员主持其事”
“参予则可,主持则谈不上毕竟这主要是织田家的家事……”近卫前久立刻说到,连考虑都没有。
朝廷主要想得是不要打仗,至少是不要在京都附近打仗。谁来作织田家的新家督虽然各派也会有各自的心思,但是比起安全来那就是微不足道了。再说朝廷支撑的人就一定会成功吗那天下的事情倒简单了。万一被朝廷反对的人最后成了事,那么惹来烧身之火可怎么办不过这话从近卫前久嘴里说出来也还有回旋的余地,实在被逼不过可以再让天皇出面妥协。
“这……”丹羽长秀有些犹豫了。他是想借助朝廷地声望来造声势的,因此不想用太强硬的措辞。
此时“猴子”和柴田胜家依旧闭口不言,看样子是打定主意不在这里表态了。毕竟眼前是在天皇的面前,不管说出过于强硬的话还是妥协的话,都很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既然是这件事还有不同看法,那么就先放一放吧”看到眼前的情况我觉得该说话了,不能再让丹羽长秀孤军奋战。而且我的计划正可以在这个场合推进,众目睽睽之下羽柴和柴田也不好太耍花招。
“哦……”丹羽长秀并不理解我的好意,极其错愕地看着我。也许此时他地心里已经是惊涛骇浪,对织田家前途的担心直线上升中。
“如今主公的几位弟弟都在外地,就是家臣也仅来了我们几个,这样的会议会有多少代表性,可是会很让人怀疑的”我用眼神示意他,他也明白了我要争取更多的政治力量。
“这……也好”近卫前久点了点头,虽然他肯定不愿意会议推迟。“如今既然织田殿下的哀荣已告天下,那么几位总可以承受新职了吧”他希望缓解一下大家情绪。
“我等叩谢皇恩”在丹羽长秀的带领下,我们终于就一个事项达成了统一意见。
“如此织田家之后续事宜,就摆脱诸位安排了”可能是觉得今天不可能再有什么新的进展,高居在上的天皇决定见好就收。
“启禀陛下,臣尚有一事启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我突然开口说道:“如今大乱已止,然大灾未靖,臣已命人多方筹措粮食赈济,但亦十分的困难。可是如今却有大量外埠兵马滞留近畿不去,无乱可平图生事端,无益民生反增负担。因此下臣百拜恳请:请朝廷颁下严旨,命各路藩兵各归所国”
静,大殿里变得非常的静所有人都被我的突然袭击搞得晕头转向,以致赞同的不知道该怎样支援,反对的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公卿们自然是兴奋得眼睛都红了,可却哑口无言什么都不敢说,这是有可能得罪所有军阀的事,弄不好可是要人头滚滚的。
“臣附议”丹羽长秀第一个明白了过来,立刻坚定地跟了上来。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这可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如今大乱刚刚平息,山野之中还有不少松永久秀的余党,如果身担守卫朝廷的职责却轻而无备,那实在是为臣的失职”柴田胜家终于开了口,但反对在座大多数人的愿望他不能说得过于生硬。“主公在日常有大军数万驻留安土,与之相比此时保卫近畿的力量并不算多。如果朝廷对众多将士的忠义之心置若罔闻,岂不是要伤了天下人的心”说完他四周扫视了一圈,可除了织田信孝在点头外其他人并没有支持的表示。
柴田胜家的根据地离京都最远,要是撤回去也就没有什么说话力量了,所以本能地会坚决反对这个作法。“猴子”其实也是反对的,但他知道此时不能直接表示和柴田胜家一致的看法,不过他此时也在高度紧张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柴田殿下有明确的目标了吗可否指点一下”我立刻反问到,看到他发楞就继续追击道:“主公先逝尸骨未寒,各处同族、家臣急盼入京吊唁。可柴田殿下大军却驻留近江阻东部诸公入京之路,难不成柴田殿下是想独自决定织田家的后继之事吗”
“主公的葬礼难道就由你说了算吗”柴田胜家额头上微微见了汗珠,但是依旧强词夺理到。
“柴田殿下要这么认为……亦无不可”在众人震惊的目光当中,我平静地说道:“主公蒙难之后遗体安置在长光寺中,我虽身处摄津前线却时时以此为念,之后回到山城为求主公身后荣光,所以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