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分节阅读_17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d!)砺

    (l0)。

    【译文】再往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葛山的尾端,

    这里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粗细磨石。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l!)水出焉,东流注于余

    泽,其中多珠蟞(bi5)鱼,其状如(胏)[肺]而(有)[四]目,六足有珠,

    其味酸甘,食之无疠(l0)。

    【译文】再往南三百八十里,就是葛山的首端,这里没有花草树木。澧

    水从此发源,向东流入余泽,水中有很多珠蟞鱼,形状像动物的一叶肺器官

    却有四只眼睛,还有六只脚而且能吐珠子,这种珠蟞鱼的肉味是酸中带甜,

    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染上瘟疫病。

    又南三百八十里,日余峨(6)之山,其上多梓(z!)枏(n1n),其下

    多荆芑(q!)1。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t))

    而鸟喙(hu@),鸱(ch9)目蛇尾,见人则眠2,名曰犰(qi*)狳(y*),

    其鸣自訆(ji4o),见(xi4n)则螽(zh#ng)蝗为败3。

    【注释】1芑:通“杞”。即构杞树。2眠,装死。3螽:即螽斯,蝗虫之类的昆虫,体绿

    色或褐色,样子像蚱蜢,以翅摩擦发音。但对农作物的损害不如蝗虫厉害。为败:为害。

    【译文】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是座余峨山,山上有茂密的梓树和楠木树,

    山下有茂密的牡荆树和枸杞树。杂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水。山中

    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兔子却是鸟的嘴,鹞鹰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

    见人就躺下装死,名称是犰狳,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

    就会有螽斯蝗虫出现而为害庄稼。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杜父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1,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

    而鱼翼,其名曰朱獳(r(),其鸣自訆(ji4o),见(xi4n)则其国有恐。

    【注释】1水碧:就是前文所说的水玉之类,即水晶石。

    【译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耿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水晶石,还

    有很多大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鱼鳍,名称是朱獳,发出

    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国家出现而那个国家里就会有恐怖的

    事发生。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

    水,其中多鵹(l@)鹕(h*)1,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共鸣自訆,见(xi4n)

    则其国多土功。

    【注释】1鵹鹕:即鹈鹕鸟,也叫做伽蓝鸟、淘河鸟、塘鸟。它的体长可达二米,羽毛多是

    白色,翅大而阔,下颌底部有一大的皮囊,能伸缩,可以用来兜食鱼类动物。因为它的四趾之间有金

    蹼相连,所以古人认为其足类似人脚。

    【译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卢其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

    头。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涔水,水中有很多鹈鹕鸟,形状像一般的

    鸳鸯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国家出

    现那个国家里就会有水土工程的劳役。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y6)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是座姑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y6)之山,无草木,多石。

    【译文】再往南行三百里水路,经过一百里流沙,是座北姑射山,没有

    花草树木,到处是石头。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y6)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南姑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译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碧山,没有花草树木,有许多大蛇。还盛

    产碧玉、水晶石。

    又南五百里,曰缑(h¥u)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

    注于沙泽。

    【译文】再往南五百里,是座缑氏山,不生长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

    矿物和玉石。原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沙泽。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

    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b@ b@),见(xi4n)则天下大旱。

    【译文】再往南三百里,是座姑逢山,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

    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狐狸却有翅膀,发出的声音如同

    大雁鸣叫,名称是獙獙,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

    又南五百里,曰凫(f*)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zh5n)石。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l¥ng)侄,其音如婴儿,

    是食人。

    【译文】再往南五百里,是座凫丽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盛产箴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狐狸,却有九条尾巴、九个

    脑袋、虎一样的爪子,名称是■侄,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又南五百里,曰■(zh5n)山,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

    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y#uy#u),见(xi4n)

    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f*)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xi6)

    鉤(g#u),见(xi4n)则其国多疫。

    【译文】再往南五百里,是座■山,南面临近■水,从山上向东可以望

    见湖泽。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羊一样的眼睛、四只角、

    牛一样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峳峳,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

    家里就会有很多ji猾的政客。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鸭子却长着老鼠

    一样的尾巴,擅长攀登树木,名称是絜鉤,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里就多

    次发生瘟疫病。

    凡东次二(经)[山]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zh5n)山,凡十七山,

    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g6)1。其祠:毛用一鸡祈,婴

    用一璧瘗(y@)2。

    【注释】1载:戴。一般指将东西戴在头上。觡:骨角。专指麋、鹿等动物头上的角,这种

    角的骨质与角质合而为一,没有差异,所以叫骨角。2婴:据学者研究,婴是古代人用玉器祭祀神的

    专称。

    【译文】总计东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自空桑山起到■山止,一共十七

    座山,途经六千六百四十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而且

    头上戴着觡角。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鸡献祭,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

    玉璧献祭后埋入地下。

    (又)东次三(经)[山]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xi1ng)山,其

    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w1n)胡,其鸣

    自訆。

    【译文】东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尸胡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

    ■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茂密的酸枣树。山中有一种野

    兽,形状像麋鹿却长着鱼一样的眼睛,名称是妴胡,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

    名称的读音。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译文】再往南行八百里水路,是座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桃树和李

    树,而野兽大多是老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鉤(g#u)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

    员百里,多寐(w6i)鱼1。

    【注释】1寐鱼:又叫嘉鱼、卷口鱼,古人称为鮇鱼。这种鱼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

    侧扁。体暗褐色。须二对,粗长。吻褶发达,裂如缨状。

    【译文】再往南行五百里水路,是座诸鉤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

    子石头。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很多寐鱼。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译文】再往南行七百里水路,是座中父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

    子。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y6)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译文】再往东行一千里水路,是座胡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

    子石头。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z!)桐,多桃李,其草多菌

    蒲1,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

    多鳣(zh1n)鲔(w7i)2。

    【注释】1菌蒲:即紫菜、石花菜、海带、海苔之类。2鳣:鳣鱼,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鱼,

    体形像鱏鱼而鼻子短,口在颔下,体有斜行甲,没有鳞,肉是黄色,大的有二、三丈长。鲔:鲔鱼,

    据古人说就是鱏鱼,体形像鳣鱼而鼻子长,体无鳞甲。

    【译文】再往南行七百里水路,是座孟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梓树和

    桐树,还生长着茂密的桃树和李树,山中的草大多是菌蒲,山中的野兽大多

    是麋、鹿。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条河水从山上流出,名称是碧阳,水中

    生长着很多鳣鱼和鲔鱼。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q0)踵之

    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

    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xi6)龟1。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

    曰鮯鮯(h2 h2)之鱼,其(名)[鸣]自訆。

    【注释】1蠵龟:也叫赤蠵龟,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龟,甲有纹彩,像玳瑁而薄一些。玳瑁是

    海中动物,形似龟,背面角质板光,有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大的可达数尺。

    【译文】再往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流沙五百里,有一座山,叫做踵踵

    山,方圆二百里,没有花草树木,有大蛇,山上有丰富的玉石。这里有一水

    潭,方圆四十里都在喷涌泉水,名称是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水中还生长

    着一种鱼,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