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_分节阅读_104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回禀皇上,这本书除了我们四个和您看过之后,还有福慧县主和钟老爷子看过!”齐天乐没有隐瞒地说道。

    “皇叔,这件事情您怎么看?”齐佑转向了梁王齐天筹,从先太祖帝开始,梁王府便是皇家的军械库,亦是每一代帝王最信任的重臣。

    “皇上,这里面的兵器臣可以让工匠们暗中制作,一旦成功,日后我大魏朝便可不惧任何人。只是,其中提到的火药,硫磺易得,硝石却难寻。”齐天筹对于自己手底下的工匠还是很有信心的,皇家也有专门的研制兵器的地方,相信很快就能研制出来,不过火药就有些难度。

    “不管有多难寻,一定要找到,既然无名老人写了出来,那他一定是见过的!”齐佑很有信心地说道。

    “是,臣一定不辱君命!”齐天筹领命道。

    接下来几人又商量了一下书中提到的其他的制造办法以及该有什么人来监督制造,只是齐佑这边正心潮澎拜地打算带着文臣武将大干一番,那边一场大雨却让他不得不把计划暂缓。

    农历五月初五,大魏朝有一半的天空都在下雨,有些地方更是倾盆大雨如注,就连福江口也从早下个不停。

    大魏朝没有屈原,没有端午节,自然也就没有赛龙舟,没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等等的习俗。

    没有不代表不可以有,因此这天秦澜心一边给众人讲着屈原悲壮的爱国故事,一边领着徐爽她们包着甜粽子,自然还有屋檐下不停的雨声给众人嘻嘻笑笑的欢快声音伴奏。

    可是,谁都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天午后,在距离福江口千里之外的峡江下游最大的支流旗河口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大决堤。

    奔腾汹涌的江水像一头发怒的力量无穷的怪兽冲破了本就脆弱的堤口,一泻千里,旗河口决口处被急速地冲大,附近的几十个村镇转瞬间便成了一片汪洋。

    此时,暴雨不歇,水位正在迅速地上涨,旗河口附近的大小河流不断地被冲开、汇合、再冲开、再汇合,漫溢的河水几乎将峡江下游的遇州、荷州、褒州、暨州、沥州五个大州,变成连在一起的水泽之地,要不是有大山层层阻隔,怕还要浩浩荡荡地继续往大魏朝的更南方流去。

    江水肆虐疯狂地咆哮着,就像几万匹脱缰的野马,卷起滔天巨浪不断地往前翻滚再翻滚,直到五天五夜之后才停息。

    从北到南,大魏朝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这样在决堤的江水之下被毁掉了,无数的灾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千万亩的良田耕地被大水淹没,几百万的百姓倾家荡产,近百万的百姓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性命。

    这一场决堤的洪水来的那么猝不及防,来的那么汹涌澎湃,无数人的财物田产皆付之流水。

    雨,终于停了,江水也终于恢复平静,可走在遇州、荷州、褒州、暨州、沥州五州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听到那悲惨呼号的震天哭喊声。

    “爹——娘——你们在哪儿!”

    “家……我的家没了,没了,全都没了!”

    “孩子,我的孩子呢,你们有没有见过我的孩子!”

    “死了,都死了,全村人都剩下我一个了,老天爷,你不长眼呀!”

    “水……啊……水来了……跑呀……为什么不跑,我的家呢!”

    ……

    而等到洪水退去,侥幸活下来的百姓因为这一场灾难而变得惊魂未定,入目都是横尸遍野,很多人都变得痴痴傻傻一般。

    五州灾民不但缺衣少食,连暂居的地方也没有,而这时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

    不仅如此,因旗河口突然大范围决堤,将江中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缓之地,不但淹没田野,还漫溢湖泊,严重淤塞河道,给朝廷救援带来很大的阻碍。

    齐佑紧急下旨令殷董两家协助皇家酿酒坊全力酿制辟疫酒和屠苏酒,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五州灾民那里,同时太医院所有的太医也跟随着运送草药的马车尽快赶往五州灾民之地。

    钟敬轩一听到旗河口决堤之事哪还在百味庄园坐得住,立即将这段时间熬制的所有药丸带着,与石砚一起,在暗卫的护送下前往五州给灾民治病。

    京都四门亦调派人马有钟逸带领前往救灾,其他各州的官兵同样接到皇帝旨意,令他们帮忙梳理河道,以便救灾的官船能够早日到达遇州等地。

    秦澜心亦没有闲着,她立即停下手边所有的事情,吩咐重鹰、重飞将百味庄园的粮食和购买到的大量衣被立即运送到五州灾区。

    这天,秦澜心又连写五封密信交给重双等人,叮嘱道:“这信中内容十分重要,记得一定要亲手交到殷家、李家、姚家、萧家和许家的家主手里,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按照我信中所说的去做,我秦澜心也一定会遵守承诺!”

    “是,县主放心!”重双、重喜、重嫣、重雪四人拿着秦澜心的腰牌分别去办她交代的事情。

    这天,离得最近的李家家主李岩博最先收到了秦澜心的密信,而此时郑掌柜和林掌柜正等在屋内听他吩咐,大魏朝东南之地遭受了这样大的灾难,李家是一定要有所表示的。

    李岩博拆看秦澜心写给他的信,从起初的迷惑、诧异到最后的震惊、沉思,最后他走到郑林两位掌柜面前吩咐道:“立即将李家所有的粮食从仓库里搬出来送往遇州,同时再拿一百万银子救济遇州的灾民,此次李家要倾尽全力救助遇州所有的百姓。”

    郑掌柜和林掌柜一听就傻眼了,郑掌柜赶紧说道:“老爷,您刚才不是说只拿出五十万两来救济灾民吗?粮食还好说,您再拿五十万两出来,可是动了李家的根基了!”

    郑掌柜掌管着李家所有的大小钱庄,所以对于李家家底他也是有估算的,这次拿五十万两出来已是李家对百姓很大的诚意,可是一百万两拿出来还要全力救助灾民,要是此时董家下黑手,那李家很可能就会遭遇很大的危险。

    “全部听我的,就算这次动了李家的根基,此灾过后,李家的根基会扎得根深!”李岩博眼中放光地说道。

    郑掌柜和林掌柜心中更是疑惑极了,刚才李岩博不过是去看了一封信,怎么前后差别就这么大呢!

    不只是李岩博救灾的态度更积极,倾尽的财力更多,就是其他四家收到秦澜心的密信之后,也全都改变了。

    其中殷家全力救灾荷州,姚家拿出衣物钱财全力救助范围较小一些的褒州,而皇商萧家和许家则分别负责救助暨州和沥州,他们除了各拿两百万两出来之后,各家商铺里灾民能用到的东西,也是全部都运往了两州。

    这样大的动作,还有分工明确的“救助”,自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国库虽然充盈,他自己也有私房钱,可对于几百万无家可归、无地可耕的灾民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此时,五大商家的鼎力相助可谓大大地解了齐佑的燃眉之急,而这次他们似是有“不顾一切”的念头,就算他知道这几家都是忠臣,可此次救灾他们所表现出的“热情”还是有些不同寻常。

    皇帝疑惑,但还是下旨大大地夸赞了这五家,同时百姓们也都感激殷、李、姚、萧、许五家这时候的大仁大义。

    可只有秦澜心和五家的家主知道他们这样积极的“理由”是什么。

    这天,齐天乐从京都来到了福江口,皇帝已经下旨让大魏朝的富户商贾都为灾民出一份力,齐天筹正在负责兵器、火药的炼制,所以他这个闲散的三爷这次也要跟着忙起来。

    “三叔,我这里还有刚制作好的酱菜,让我的人跟着你一起去灾区!”秦澜心让所有的下人和女工都停止了手头上的事情,帮忙制作酱菜,因为新鲜的菜到了半路就可能坏掉了,酱菜则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好,这次你为了五州灾民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对了,澜心,这次李、萧几家倾力救助灾民的事情是不是和你有关?”在齐天乐离京都的那天,他从齐佑嘴里知道了一些消息,似是那五家是收了一封神秘的信才变得这样积极的。

    秦澜心只是笑没说话,不过从她这沉默的笑意中,齐天乐已经得到了答案。

    不过他也很好奇,于是就说道:“澜心,三叔也不是外人,告诉我你用的是什么办法,皇上也想知道,毕竟越多的商人参与进来,这灾民的日子就越好过。”

    “三叔,你附耳过来,我告诉你!”秦澜心也猜出这应该是皇帝让问的吧。

    齐天乐真的就凑过去,秦澜心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听后齐天乐就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澜心呀澜心,这世上也只有你敢这样做,怪不得他们这么热心,原来是无利不起早,哈哈哈!”

    “三叔,也不能全这样认为,如果他们心中对百姓没有一点儿善意,也不会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去做这件事情。”说到底,秦澜心还是很开心五家家主这时候做出的决定,很明智也很大胆。

    “不,澜心,有一点你也认识错了!他们照着你说的来做,一是你许给他们这独一无二的极大利益,二是向皇上表了忠心,三是得了百姓的拥戴,这些家主可各个都是人精老狐狸,你以后可不要被他们骗了。只不过与董家之流相比,他们更有商人的良心罢了!”齐天乐玩归玩,他可是看得很明白的一个人。

    “三叔,您放心吧,我选择他们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虽然他们是老狐狸,可我也不是单纯的兔子,互惠互利,到最后说不定我才是那个最大的赢家!”秦澜心并不避讳在齐天乐面前坦白一些事情。

    “呵呵呵,我看也是!那些人要是老狐狸,你就是千年的小狐狸,不过你这份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仁慈之心最是难得,舍弃名利,以善为本,澜心,三叔真是佩服你!”真不知道钟逸那小子上辈子修了什么福分,这辈子能娶到秦澜心这样的女子,真是造化呀!

    “三叔,您就别夸我了,其实我也真的没做什么!”她只不过是写了几张造酒、点心、染布、制瓷、制茶的秘方而已。

    真相或许就像齐天乐分析的那样,这五家家主之所以选择照她信上说的做,肯定是悬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他们都是聪明的商人,知道如何做能把利益最大化,看来她选的这五家确实不错,以后要多多合作才是。

    齐天乐离开之后,秦澜心突然又让人在百味庄园的外边用大铁锤往地上锤进去好多结实的大粗木桩,然后在木桩和木桩之间绑紧了粗麻绳。

    “县主,您这是要做什么?”这天,邓氏和余氏几人来百味庄园的时候,就看到秦澜心正带着下人绑绳子呢。

    “大娘,婶子,你们来了!我这是打算晒鱼干呢!”秦澜心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她们笑着说道。

    “晒鱼干?这绳子也太多了吧?”邓氏搭眼一瞧,这百味庄园外边绑的就像一张大网似得。

    “大娘,不多!我姐说,这晒好的鱼干是要给遇州等地的灾民送去呢,咱们白石码头别的不多,鱼可是最多的,而且晒好的鱼干能保持很长的时间,还可以直接当菜吃,鱼骨头都是酥软的呢!”秦澜悦还没吃过秦澜心晒制的鱼干,以前白石码头也有人晒过鱼干,但她吃着有腥味,她姐姐晒出来的鱼干一定是不一样的。

    “县主,我们也可以来帮忙吗?”这些天听闻遇州等地江口决堤遭灾,白石码头上的百姓也跟着揪心,他们日子苦,可还能吃饱穿暖有地方住,那些人就可怜了,什么都没有了。

    “大娘,你们就是不说,我也要请你们来帮忙的!”虽然腌制的调料她都已经配置好了,但她的人手还真的不够用。

    福慧县主要为灾民腌制鱼干的事情在白石码头传开之后,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秦澜心就发现百味庄园的外边挂满了活蹦乱跳的活鱼,但除了鱼,她没有看到送鱼的人。

    “重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晚上就多了几百条活鱼,这不吓人也惊人呀。

    百味庄园的大管家重言笑着说道:“回县主的话,昨天周围的百姓听说您要腌制鱼干,好多人划着船出江去打鱼,而且打回来的鱼全都放在了百味庄园外边,然后一句话也没说都走了。”

    “没想到这些百姓心都这么善良!”邓婉如、温氏和韩氏几名妇人都听到了,徐爽她们也是很感动。

    虽然这段日子住在百味庄园帮忙干活有些累,但一想着能为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做些什么,她们全身也都有了力量。

    “重言,通知下去,男的帮忙杀鱼,女的帮忙腌制,赶紧做好晒到外边,别辜负了百姓们的一番心意!”秦澜心也很感动,这就是以前常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吧!

    一天的时间,码头上来来往往的百姓就看到百味庄园外边挂起了一条条的腌制好的福江鱼,七日后这些鱼被摘了下来装好,然后一辆辆的大马车拉着往遇州等地飞驰而去。

    虽说江口决堤造成的损失很严重,但大魏朝也有其他州县是风调雨顺的大丰收,而且因为秦澜心小麦、稻米的改进方法,粮食增收比往年要多得多。

    再加上经过上次商人的囤积居奇,齐佑早有先见之明,所以这次他严令下旨,凡有哄抬物价或者囤货商家,一经发现查证定斩不饶。

    所以,这一次官民上下齐心救灾,并没有发生大的霍乱或者瘟疫,民心也很快稳住,而且受灾的百姓也尽快得到了安置,开始慢慢重建家园。

    只是,旗河口的堤坝已经无法再修筑起来,峡江这一次被迫改道,官员重新勘察了地形,开始进一步带领百姓和当地官员梳理河道。

    秦澜心这时候不知道自己还能帮上些什么忙,她开始努力回忆在现代见过的各种河道清淤的方法和工具,只是那些现代化的机器凭借大魏朝现在的技术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她想起在以前读过的一本宋朝历史的相关书籍中,曾有记载,说是宋朝一位叫李公义的官员,献上了“铁龙爪扬泥车法疏浚河道”。

    具体方法好像是:“用铁数斤为爪形,以绳系舟尾而沉至于水,篙工急擢,乘流相继而下,一再过,水已深数尺”。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人想出的“浚川耙”、“撩清夫”、“混江龙”、“铁扫帚”等等工具或者方法。

    至于如何才能做出来,秦澜心不知道,她只是凭借记忆将其中说道的具体制作方法都一字一句地写下来,然后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部办法和清理河道工具都记录下来,之后誊抄了一份,让人给钟逸送了过去。

    钟逸接到之后,立即让人誊抄了多份,一份直接送给了皇帝齐佑,另外分别派人送到了各州负责赈灾的官员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