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你娘怎么想。其实,当日在恭亲王府我就能感觉到,你爹对你娘很在乎的,而这次下聘我也能看得出来,他很宠你,只是他还没有学会找到一种最正确的方式来打动你们的心,逸哥哥,你也很在乎你爹的,是不是?”
虽然从钟敬轩和钟逸的一些讲述中,钟怀邵似乎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与钟逸的相处也一直不是那么愉快,可天下有多少对父子就有多少种父子相处的方式,父爱都是一样的,也许沉默无言,也许冷硬别扭,可一样的厚重如山。
钟逸没有回答,但从他的眼神中秦澜心已经看到了他内心深处对于父爱的那份渴望和期待。
或许在他十九年的成长岁月里,钟怀邵让他失望了很多次,但作为儿子,他对于自己的父亲始终有着无以言说的情感,这也是永远割舍不掉的。
她希望有一天,钟逸眼中的渴望与期待能够实现,而她也一定会努力帮助他实现的。
“你刚才写什么呢?”钟逸不想继续谈论钟怀邵,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慢慢来。
听出钟逸想转移话题,秦澜心笑笑也没继续接着往下说,而是拿起自己这些天苦心写出来的书册递给他说道:“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就当是我对收到这么多聘礼的‘谢意’。”
钟逸接过来一看,封皮上写着“天工开物”四个字,然后翻开第一页,上面还写着一个大大的“序”字,接下来第一句便是“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澜心,你写得这是什么书?”钟逸觉得很奇怪,只读了几句,他便隐隐觉得此书非比寻常。
“这不是我写的,只不过我现在记忆力还不错,将以前读过的书默写出来的,其中很多东西我都不明白,也需要去尝试和探索,不过这是一本关于农事、手工生产的综合书册。你还记得我上次在京都让人做的筒车还有诸葛连弩吗?其实都是从这本书中衍化出来的东西,我懂得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所以这本书里面的知识如果让专业的人来研究,最后做出来的成就一定比放在我这里要大,其中机械、兵器和火药等与军事有关的方面我已经单独写了小册子。”
说完,秦澜心转身去了书架后边,那里有一个她自己制作的暗格,从中取出了单独写出来的小册子递给钟逸。
说是小册子,其实也是很厚的一本,而且只翻看了几页,钟逸就震惊不已,这里面关于兵器的制作细节十分详尽,而其中提到的火药威力更是惊人,如果这些全都制作出来,那么日后大魏朝四方边疆便无人敢轻易冒犯。
钟逸用一下午的时间在秦澜心的书房将《天工开物》全部给看了一遍,然后他将天工开物一共分成了三部分。
其中,秦澜心单独写的那本与军事相关的小册子他会酌情告知皇帝,另外那本中关于舟车、陶埏、冶铸、冶铁、锤锻、燔石、杀青、五金技艺方面的内容,他会全部交给齐佑,再由他来决定如何做。
至于剩下的那些与农事、染色、制酒等相关的技艺则有秦澜心来掌控和决定,对皇帝要信任,但不能完全不留余地,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必须要为钟秦两家的后世子孙着想。
当钟逸重新将《天工开物》分为三份并将三份各自的归处告诉秦澜心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他这样做的意义,这是秦澜心没有想到的,钟逸比她想得远、想的深
或许是因为她在皇权之下才生活了两年多,很多事情还没有深刻的认知。不过,以后她会多想一些的。
这天,钟逸请的媒人终于带着“提亲礼”到了百味庄园,而令秦澜心等人没想到的是,他请的媒人竟然是邓通,和邓通一起来的还有张永、齐俊安和萧家两兄弟。
因为恭亲王府的聘礼已经送到了,而且钟怀邵也已经让妙远大师给钟逸和秦澜心的八字合过婚,所以这纳采、问名、纳吉前三礼,邓通这个媒人和秦向争、韩氏夫妇只走了一个过场,自然这“提亲礼”也是要收下来的。
不过是一个形式,两方人又都熟悉,本该好几天来来回回办的事情,因为钟怀邵这一“搅合”,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然后秦澜心带人做了两大桌饭菜,男女各一桌,开开心心吃了一顿。
吃完饭,邓通几人和钟敬轩、秦向争等坐在前厅说话,邓婉如、温氏就帮着韩氏和杨婆婆、秋纹一起把“提亲礼”给安置好,这几天因为恭亲王府那么多的聘礼,她们可是操了不少的心。
还有,别人家“提亲礼”最重也不过是一箱衣服首饰,一箱点心茶酒,外加一些金银,到了钟逸这里,竟然也是按车算,难道他们就不嫌累吗?到了成婚那日,这些还不是要一样样地都搬回恭亲王府!
“大魏朝像恭亲王府这样下聘、送提亲礼的可是头一家,呵呵!”温氏几人在新库房里重新帮忙整理着东西,到时候成婚的时候,这些聘礼也都是秦澜心的嫁妆。
“呵呵,因为是要娶珍贵的媳妇进门,所以小王爷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我看这些根本不像是提亲礼,倒也有些像聘礼了。”邓婉如多少能理解钟逸心中的“郁闷”,她和温氏等人也都知道这次下聘是钟怀邵自己的主意,想必曦晴院那位气得更不轻,真是何苦呢!
“王府的心意真是太厚重了,只怕到时候我们为大丫头准备不了丰厚嫁妆,现在家里的一切都是这孩子自己辛苦置办的,本就是她该得的,我这个当娘的好像什么都给不了她!”婆家这样看重自己的女儿,韩氏自是心中欢喜,可女儿出嫁,她和秦向争却操办不起什么贵重的嫁妆,现在秦家拥有的一切都是秦澜心挣来的,做父母的实在是惭愧。
“娘,您已经给了我这个世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生命。如果您当初没有生下我,就没有之后的一切。比起那些身外之物,我这个女儿难道不是您和爹心中的无价之宝吗?您把无价之宝都给了恭亲王府,与嫁妆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秦澜心走进库房的时候,笑着对一脸暗淡的韩氏说道。
“哈哈,还是澜心这孩子会说话,没错,怀胎十月不容易,生儿养女更是艰辛,这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养大了,该是孝顺爹娘的时候,就又嫁到别人家里伺候公公婆婆了,这要算起来,还是娘家人亏!”温氏大笑着说道。
她也有个女儿,以后这女儿也要嫁人,想起自己养大的孩子去伺候别人,而且还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得相公和公婆的喜欢,她也是心中一阵忧愁。
这要是以后她的掌中宝涵儿到了婆家受委屈,到时候说什么也要把女儿给接回来,她都不舍得打骂的女儿,以为几箱子聘礼就能任由对方欺辱了,想都不要想!
“我虽然没有女儿,也觉得你们说的很对,看来以后可要对我的儿媳妇好一点,呵呵!”邓婉如笑着说道。
她虽然没有女儿,可她也是人家的女儿,如果罗震对她不好,她爹邓通也不是好惹的。将心比心,其实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也没那么难处了。
经过众人一开导,韩氏心里总算好受一些,她和秦向争虽没能力为儿女置办更好的家业,但他们各个争气,而且秦澜心这个大姐做的非常好,为了这个家,为了她的弟弟妹妹,她一直都在努力地生活。
秦澜心几人在库房里说的话,房外的徐爽、张语乔、齐平宝、齐平涵、秦澜悦等人也都听到了,而且以前没想过或者没想到的事情,此刻都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开了窍。
“以前府里的姐妹们常说嫁妆多少决定着自己日后在婆家的地位,现在看来则是不然,真正能给你撑腰的不是十里红妆,而是疼爱你的家人!”几人在前院竹台坐下的时候,张语乔很是感慨地说道。
徐爽等人都觉得张语乔说得对,就连她们自己之前都觉得,嫁妆越多别人就越羡慕自己,到了婆家的地位也更高。
可是婆家真正看重的不是你的“嫁妆”,是你背后所代表的权势和利益,是你的娘家人。
但即便这样想也是狭窄的,因为作为女子她们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珍贵”。
而秦澜心是她们之中最明白的一个人,她从来没有因为她的身份、地位、才能、名声而变得患得患失过,因为她明白,即便这所有的一切她都不曾拥有,她依然是这世间珍贵的女子,值得被真情以待,更有权利得到幸福。
徐爽、齐平宝、张语乔、齐平涵、秦澜悦此时还都没有想到这些,她们就像一只只刚刚觉醒的迷途的羔羊,未来被迷雾遮住,现在唯有走一路看一步,去经历更多,去体会更多,才能彻底看清自己,寻找到那个能让自己更加幸福快乐的“我”。
这天晚上,众人聚在院中闲聊的时候,秦澜心就觉得徐爽几人像是都有心事的样子,钟敬轩、齐平乐、邓通、钟逸等人则是聚在房里没出来,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福慧县主,你这学堂里缺不缺先生,要不我来给你推荐一个人做先生吧?!”张永是豫恩侯府的庶子,也是张语乔的五叔,但他“不务正业”的个性让他在侯府中活得很自在,平时认识的人也不少。
这次跟着邓通来百味庄园,主要还是为了“吃”,不过吃和做其他事情并不冲突。
“张五爷有合适的人可以推荐给我,我这几天也在愁学堂的事情,在内渔巷我买了一处宅院,用来做学堂很合适,而且我还打算多招收一些学生,再招几位学识好的先生。”
秦澜心教给孙文成、杨帆他们的都是现代的古典知识,但他们日后要想在大魏朝有所成就,光学她教的还不行,而她又不想让他们思想固化住,所以打算仿照现代小学的样子,先建一个小学堂。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近两年正好无事,不如就让我来帮县主吧!”张永可不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草包”,想当年他也是高中榜首的探花郎,只是科举他是考着玩的,根本无意仕途。
用豫恩侯府老侯爷的话,他就是“胸无大志”,这辈子毁在“吃喝”二字上,自甘堕落的“逆子”。不过只要自己开心快乐就行,所以这些年张永依旧我行我素,啥事都不上心。
“五叔,您不会还以为自己是当年的探花郎吧?我可听府里的人说,您那书房有十多年都没打开过了!”张语乔也不想出言打击她的亲叔叔,只是她也不希望张永把秦澜心的学堂给毁了,要知道听她爹娘说过,当年张永因为不当官的事情差一点把她祖父给气死。
“你这孩子懂什么,你五叔脑袋里、肚子里装的都是书,学问大着呢!”张永故意板着脸瞪着张语乔说道。
谁知张语乔根本不怕他,她自小和张永这个庶子叔叔就不见外,所以直接打击道:“您确定您脑袋里的不是浆糊,肚子里的不是饭菜酒水?”
“张五爷,您是探花郎?”秦澜心则是心里一惊,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张永的能耐!
☆、第百七章江口决堤
“呵呵,那都是陈年旧事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张永摆摆手笑着说道。
“真没想到张五爷还有这样不值一提的‘事情’,如果张五爷不嫌弃,我请您做我这小学堂的先生如何?月钱虽然和别的先生一样,但吃喝方面绝对不会亏待您。”秦澜心保证道。
她要新建的这个小学堂打算按照现代的模式也把学生们依照年龄给分班级,然后所教的内容也不同,而且除了添加一些算术、自然学科,这个时代所推崇的琴棋书画也要学。
总得来说就是在古代学院的基础上更加因材施教,而且加入更加实际有用的知识,并且学生们的课堂不限于屋内和书本上,还要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因此,她要找的先生就不能只是死读书的书呆子或者迂腐的文人,要有学识、胆识还要能接受新兴事物,通过与张永的几次接触,她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果不其然,张永一听秦澜心的邀请立即就答应下来,而且秦澜心告诉他还需要很多先生的时候,他马上推荐了几位认识的好友,这些人和他一样,胸有丘壑,但不喜官场,只愿过闲云野鹤般悠闲的生活。
秦澜心听后更是大喜,她告诉张永,只要这些人愿意来,条件不苛刻,她都答应。
于是,这天之后,张永就给自己的几位相交至深的好友写信,将秦澜心这里的学堂情况大致讲了一下。
与此同时,秦澜心也赶紧制作出了一张教课表以及自己办这个学堂的理念,并且拿给张永看,钟敬轩几人也都看到了,都觉得这个学堂与大魏朝历来私塾大为不同。
如果照此办学,将来这些学子即便不能都高中榜首,也会成为大魏朝一方不可缺失的栋梁之才。
“姐,我还能去学堂里读书吗?”这天,秦澜心已经在让人制作学堂的招牌,上面的字是钟敬轩亲自给题写的“百味学堂”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只是秦澜悦想着,自家的学堂和外边的学堂是不一样的,从没有女子入学,难道她要学祝英台,女扮男装?
“当然可以了,学堂里特设了女子学堂,请的先生也是女先生!”秦澜心笑着说道。
钟逸昨天已经又返回京都了,现在两人六礼中就剩下请期和亲迎,而这些要等到两个人及笄、弱冠之后再商议,他现在最急的事情就是如何把一部分的《天工开物》交给皇帝齐佑。
这一次,钟敬轩亲自给齐佑写了一封密信让钟逸带回来,而齐天乐、邓通、齐俊安和萧家两兄弟也都一同回去了,此事非同小可,他们都已经见过其中一小部分的《天工开物》的内容,而作为皇帝齐佑的忠心臣子,这一次他们必须要全力帮助齐佑兴盛大魏朝。
皇宫里御书房内,齐佑正在批阅奏折,如今在他跟前伺候的大太监是殷少士,自从殷家酒庄酿出了醴泉春酒,皇帝的“小金库”也有了不少的钱。
“启禀皇上,恭亲王府小王爷、梁王爷、梁王世子、齐三爷在殿外求见!”小太监在房外禀告道。
“让他们进来!”现在都已经是临近傍晚,这些人突然进宫做什么?他可记得钟逸几人应该在福江口才对。
钟逸、梁王齐天筹、齐俊安、齐天乐四人一同走进了御书房,而且进来之后请求齐佑屏退左右。
齐佑见四人脸上皆是严肃认真的慎重神色,就让殷少士等人先退下,不准任何人来打扰,更不许随意接近御书房。
知道几人有大事要商量,殷少士赶紧退下,给他们在御书房外看好门,把好风。
等到房内就剩下五人的时候,钟逸从怀中掏出重新整理后的《天工开物》,然后双手递给齐佑。
“《天工开物》这是什么?”齐佑看了一下封皮不解地看向钟逸等人,一本书就让他们如此慎重?里面到底是什么?
“启奏皇上,这本书乃是无名老人所著,遣人送到了福江口福慧县主那里,而且他让人捎话给县主,说他生为大魏朝的人,死为大魏朝的鬼,所著书册也皆属于大魏朝,希望皇上不必再派人四处寻找他,以免打扰他重新著书的雅兴。”
这也是钟逸和秦澜心想好的“理由”,如果齐佑还有其他人知道这些东西是秦澜心默写出来的,说不定就会天天去烦她,而且也会给她带来危险,倒不如是说无名老人所著,并借由秦澜心之口表明无名老人拥护大魏朝的决心,这样一来齐佑只会更加看重秦澜心,日后才不会伤害她。
“无名老人出现了?!”齐佑赶紧翻开书来看,亦是越看越心惊,里面的东西非常有用,可以极大地改善大魏朝造船、冶铁等方面的技术。
不过,等到齐佑翻到后面的几卷时,震惊的站了起来,那里面可是关于兵器还有火药的制造,有些兵器像弓箭之类的,大魏朝的工匠已经做了出来,但却没有这本书里记载的详尽。
“这本书还有谁看过?”齐佑放下《天工开物》,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