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52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但是自己这侄女的话也没有哪里有错,赚多赚少也没人知道,顾三婶拉着脸立即走了。

    今年村头炸豆腐的生意,听说油是朱家女婿拉来的。

    本来就有不少人在听着她们婶侄的对话,想了解一下到底顾家赚了多少银子。只是顾明兰这么一说,好奇心倒是打消了不少。

    见大家不再追问这油豆腐的事,顾明兰松了口气。这生意她还想做几年呢,她一家是不靠这个,可自己姐姐一家、大伯哥一家,有了这个营生,一年的零花银子就不成问题了。

    山上的茶树籽本就不多,这东西要是一泄露出去,这份生意就完全没戏了。

    顾明兰觉得自己又不是转世雷锋,她还没有雷锋这么伟大——光做这利人不利已的事。

    吃过饭顾明兰把年礼分了分,按去年的样子一家一份。

    顾家大伯娘接到她们一家自是感激得不行,得知他们一家不在这里住,硬是把礼回了一大半。

    顾老太太看着顾明兰送上的礼,眼睛瞄了瞄,连眼也不抬:“放那吧。兰子,听说你家今年发了财是不?”

    顾明兰淡淡的说:“奶奶,你有没有听错?光炸个十天的油豆腐就能发财?要真如此,恐怕世人都发财了。”

    哪知顾老太太眼睛一光:“兰子,你可别忘记你姓顾!”

    ☆、524第524章 奶奶才姓顾

    顾老太太的话一出口,差点把顾明兰给逗乐了:这老太太还挺有意思的哈?

    这时代的坑规矩,女人嫁了,就得冠上夫姓!看来这老太太真是想银子想疯了。

    “奶奶看来年纪大了,孙女是姓顾不错,可是我的顾姓前已经冠了个朱姓了。就好比奶奶现在都人称顾婆婆、顾家婶子、顾家嫂子一样,奶奶你才姓顾,而我叫朱顾氏了。”

    顾老太太顿时一噎:“你…死丫头…”

    看顾老太太那沉得滴水的老脸,顾明兰故意一脸无辜看向顾老爷子问:“爷爷,难道孙女说错了么?您老人家从小就教导我们,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莫非这话错了?”

    顾老爷子顿时脸暗了暗,虽然他觉得老太婆说得不对,只是老太婆可是一心为顾家所想。

    可现在,孙女竟然装痴装傻来质问他,这让他非常不高兴。

    只是,顾老爷子是个要面子的人,不会当着嫁出去了的孙女,且在顾家从来不受宠的孙女打自己的嘴巴:“兰子,别与你奶奶计较,年纪大了这人也就老糊涂了。圣人说的话,哪会有错?今天在家吃晚饭,你们一家子难得来一回。”

    计较?

    真要计较,顾明兰觉得以她的脾气,连这老太婆的门也不会进。这一篮子的东西,就算是给猪吃了,她也不会想给她吃!

    不过顾明兰此时在想,这老爷子还挺会做面子啊?明明脸色暗得想要骂人,为了面子硬生生的把气给吞下,还要做出一副慈祥的面孔来,也真为难他了。

    顾明兰低眸朝地上扔了一个嘲讽的笑容,抬起头恭敬的说:“爷爷不必客气,孙女是出嫁的人,不敢擅自作主。相公来时就说了,今天还要到镇上找衙门里的兄弟有点事,就不辛苦爷爷奶奶了。”

    顾老太太还想说她几句,却在听到顾明兰提到朱正清衙门的兄弟后,她不得不闭了嘴。

    顾明华看妹妹从奶奶家出来脸色不好,皱着眉立即问:“奶奶一点回礼都没有?”

    想起这些天自己奶奶那些派头,顾明翠在一边撇嘴:“我看别说回礼,恐怕奶奶在逼二姐发财的路子呢。”

    这十来天在村里炸油豆腐,自己家奶奶来了多少趟,顾明华心里不是不清楚。

    只是她是顾家的守灶女,当奶奶的来沾点便宜、说些零腥话,她又能怎么样?要不是大伯帮着说这是妹夫的义兄叫他们帮忙的生意,自己家奶奶恐怕还会来收银子呢。

    “兰子,她是不是又来逼你了?”

    顾明兰不想顾明华担心,她笑笑:“姐,她逼她的,我说与不说,那就得看我了。再说,这生意可不是我的,这是衙门里王大人托的生意,你说对不对?”

    顾明翠一脸兴奋:“就是,这是衙门的大人叫帮忙的生意,奶奶要想发财,还是让她找王大人去吧!”

    村里的人,见过最大的官莫过于镇长了,而且镇长那也不是时常能见到的。

    真要让顾老太太去找县衙门的大人问发财的路子,就算是借她一千个胆她也没这本事。

    顾明兰看着顾明翠这幸灾惹祸的样子笑了:“行了,她不敢再问了,特别是翠儿你也管好自己的嘴,这事要是传出去了,没银子花了可别说我没提醒。”

    顾明翠虽然还不满十五岁,可是人却机灵得很,她朝顾明兰揪了下嘴抗议了一下。

    天色不早,自己一家确实还要到镇上去,顾明兰叫上成杰与成敏上车,一家人就出了门。

    从顾家村回来,朱正清直接把一家人带到了镇上严大人所说的院子。

    朝中赏赐的地已经分好了,镇长知道严大人把这院子暂时给了朱正清一家住,也就提前请人把院子收拾好,把锁匙交给了他。

    院子在镇头,离镇上有两三里路的样子,正是与花朝村交界的地方,非常的便利。

    老驿站经过整理分成了三个院,镇长给朱家的院子最左边,是一幢四合院。

    一进门是个两百来方的院坪,院子里有几棵树与一口水井。几棵树中有一棵红柚树、一棵梨树、三棵松树和一棵石榴树。地上是四方的青砖铺成,青砖的空隙间长满了枯草。

    院子左右两边有几间屋子,门锁着不知道是做什么用。

    顾明兰猜想着有可能是厨房马房下人房等等,毕竟这里以前是驿站。

    正面大门进去,顾明兰惊讶极了:竟然是个二进深的屋子?前后左右有四个厢房,还分二层?看来这里以前是给有职位的人来落脚步的地方。

    看到媳妇这惊讶的样子,朱正清笑了:“媳妇,你没想到这里这么好吧?当时镇长把我领来时,我也不信呢。后来是赵七那家伙告诉我,说这是严大人特别交待这院子给我们住,还让衙门里寻人来修整过了。

    媳妇,等一开春,我们就搬过来吧,这后院还有一块不少的空地,当时是用来寄马的地方,等春雨一来我们请人翻出来,种上桑树与各式蔬菜,那就不用再往村子里跑了。”

    “嗯,我们尽早搬过来。”

    太好了,这屋子真合她心意。

    顾明兰人还未搬进来,就已经开始归划这院子的安排。

    她想着,如果在这里多种上些桑树,那朱家村的菜园就归了朱阿秀母女好了,孟家的菜园子就还给顾新梅,也算是一份照顾。

    回头看着这宽敞的院子,顾明兰心里直可惜她只能在这里住一年,要是这屋子能低价卖给她,她还真有一种不想再进城的感觉。

    虽然她以前一直向往城市,可是她现在却觉得在农村好。你看吧这农村里不用贷款自己能有一套小别墅,自己种一些蔬菜,就不必担心没菜吃,还有这镇上的学堂也适合朱成杰这种小学生上,多好啊。

    从镇上回来,顾明兰一直在想着,如果明年的蚕养得好,自己家在那里又有二十亩地,可以考虑在那建房子,不再回朱家村了。

    只是她没有想到,计划就是不如变化快。

    回到家骡子都还没系好,就听得有人在呼朱正清:“你不去看看,你弟弟在发火了。”

    朱老五在发火?这又怎么了?这朱家大院里的事怎么就没有完了呢。

    ☆、525第525章 朱大姑家出事

    有族人来报信,朱正清只得草草系了骡子吩咐:“兰儿,一会这东西我来卸。”

    “嗯,你去吧。”

    反正天色不晚,天气也不错,东西在院子里也没人会偷,顾明兰把轻件的拿下去后,让两个孩子进了屋,就去准备烧晚饭。

    刚一进门厨房门朱正清就回来了,顾明兰诧异的问他:“又出什么事了?”

    朱正清扯扯嘴角:“没什么事。梅花两口子回来送年礼,娘一听发怒了,依依呀呀的非得让老五把她的东西扔出去,把人赶走。可梅花两口子就是跪在门口不走,她一大肚子跪在那,惹得过路人指指点点,五弟妹又说了几句什么,老五也火了。”

    回家送年礼?这朱家都已跟她脱离关系了,朱梅花还回来送什么年礼?

    莫不是朱梅花想学亡羊补牢不成?

    顾明兰扯扯嘴角:只可惜为时已晚。再说这补牢的砖太差了,如今朱家不仅被他们夫妻讹去了二十五两银子,气死了朱老太爷。更是短短的三个月,老太婆的药费已花去了五六两不说,后继更是不知道要多少。

    朱老婆子不可能为朱老太爷的死而怪罪朱梅花,今天若得这老太婆发火,肯定是因为银子!

    实在没兴趣说这朱梅花的事,反正两母女都遭了报应,她已满足了。

    等朱正清把东西搬进屋后,饭已经熟了,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火锅心情舒畅。

    既然已经正式分家,这年今年就可以不在一块过了。二十五这天,顾明兰就开始准备着过年要用的所有东西。

    猪下水早就弄好了几副,腊肠、腊肉早就挂在了屋檐下。野味早就冻在了地窖,顾家大伯姆给了一只鸡一只鸭,顾明华给了两只鸡,朱唐氏直接让朱正林搬来了半片肉。

    过年人多热闹,今年过年顾明兰准备叫上朱正林一家、顾新梅一家、朱阿秀母女俩一块过。

    既然是过年,当然得吃得好。

    顾明兰数了数家中的各式菜,八荤八素四干果一共二十个菜,应该差不多了。

    大年二十六顾明兰就开始作过年的准备,本想今年过个惬意的大年,可哪知朱大姑家来报信了:朱正清的大表弟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顾明兰心头一阵无奈,这老天也真奇怪,就不能多留人家过个年,去做个新年客,非得让在世的人过个凄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