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林可从来没看过朱正清如此神采飞扬的模样,他想,也许这才是他这弟弟本来的模样。
朱正林自认为,他小时候过得苦,那是因为是继母的关系,可这兄弟小时候与他一样过得苦,他就有些不太明白。长大以后,他还是没明白,只能理解为这继母本就是个狠毒的女人。
如今他虽然同样不理解为何继母对这兄弟一家这么无情,可他对这兄弟不再是同情,而是骄傲:“好,你到时多指点我一下,只要日子能好过起来,大哥我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朱正清想到自己那不能明言的身份,他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活世上不可能顺畅一世。人生总有个困难的时候,有兄弟总比独自一个人好。
☆、522第522章 朱唐氏的乐趣
听到朱正林要说记恩,朱正清一怔立即正色的说:“大哥,我们可是兄弟,别说什么恩情不恩情,我们要记住: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就成。”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朱正林不断的在自己心中反复念着这句话:“二弟,是大哥糊涂了。”
顾明兰知道朱正清是因为想与这个大哥亲近才会这么说,她理解朱正清的想法,朱正林夫妇虽然不是什么能人,可两夫妇实诚且厚道,帮他们一把,她乐意。
“大嫂,这几天几个孩子都在三婶家,正春他媳妇帮着管得很好,明天我准备给她的两个孩子各送一块布料,再给孩子六十六个大钱,你也跟我一样送吧。”
这些天他们夫妇之所以天天早出晚归都不担心,朱唐氏明白,以前朱齐氏与自己家并不亲热,这一回却硬是把几个孩子都接过去,那肯定是自己三叔或兄弟交待过。
朱唐氏点点头:“行,我也跟你一样,然后我再砍两斤肉给三婶吃。”
朱唐氏是个急性子的人,说好了要去感谢三叔一家,那她是就个坐不住的人。
吃过饭把碗一放,就出门去催顾明兰了,两人在村头杀过年猪的朱春生家买了两斤最肥的肉,拎着一大包的东西,嘻嘻笑着进去了朱三叔家。
“哎哟喂,看这两妯娌是发大财了,这一进门就是大包小包的,今天这是什么日子啊?”
顾明兰可想不到朱孙氏竟然破天荒的跑来了朱三叔家,她实在不喜欢与朱孙氏打交道,可是也不想闹得没情面。
正想开口时朱唐氏抢了话:“大伯娘,你今天可真难得,怎么有空来三婶家坐坐?哪是什么发大财?不是这些天在外在忙着,孩子都是正春家弟妹在看着,今天总算空下来了,就来谢谢她呢。”
朱孙氏左瞧右看着那竹篮子:“这么一大篮子是什么呀?我看装得满满的可不少呐。都是自家人,帮着看下孩子,用得着送这么多东西?”
朱齐氏一直在屋里哄孩子,听到朱孙氏的声音立即出来了:“二堂嫂、三堂嫂,大伯娘说得对,都是自家人,帮着看了几天孩子可不算什么。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东西可不能给。”
朱唐氏这个人,是个你客气她越客气的人。
对于朱孙氏这一脸的好奇,朱唐氏偏不让她满足,直接把篮子给了朱齐氏:“五弟妹,我的性子你清楚,我既然拿来了,可没准备拿回去。你要是嫌弃,那我不说,你要是看得起我这个堂嫂,就接着。”
朱齐氏一脸为难,朱三婶笑着说:“成明他娘,接着吧,他们两妯娌的性子,别人不知道,娘我可知道,拿着。”
既然婆婆这么说,朱齐氏只得接了,可当她掀开篮子一看,立即又递了回来:“二嫂,这可使不得!”
朱齐氏的表情让朱孙氏更好奇了,她立即伸手去掀篮子上的布。
可朱唐氏就是不让她看,立即一把把布盖上把篮子塞给了朱齐氏:“你再要我多说,我可就当你以后不与我来往了!”
说到这份上,朱齐氏只得接下了:“这可怎么好?”
顾明兰看到朱孙氏的脸色那么不甘,心中乐了。
她与朱唐氏不同:“弟妹,大嫂说得对,这不叫礼物,只叫心意。我没买肉来,你可别说我小气,这两块布和两个红包,算是我给成明与成杏的过年礼。红包里没多少银子,每个包六十六个大钱,讨意为新的一年里,两个孩子六六大顺,事事顺畅!”
顾明兰的话一落,朱孙氏的眼睛顿时比鸡蛋还大…
“三堂嫂…这太多了…”
“呵呵呵,不多不多,这些天要不是正春正辉帮着我,你又帮着我照顾好成敏,我哪能天天走得那么放心?银子是个小事,人情才是个大事,大嫂可说了啊,你要是不收,那肯定以后不准备与我们来往了。”
朱齐氏的推辞,看在朱孙氏的眼睛里,那就叫做做样子。
“正春家的,叫你收着你就收着吧。她们妯娌这些天可在外面发大财,给你这几个算个啥?还不够他们卖一锅油豆腐呢!”
听了朱孙氏的话,朱齐氏眼神闪了闪。
这世上有这么赚银子的油豆腐么?如果这油豆腐真是那么赚钱,那就不叫油豆腐了。
这些日子朱正春每天回来都会与朱齐氏说一些镇上做生意的事,他们知道要不是这油来得便宜,真是按平常的油价做这油豆腐生意,除去开支与工钱,根本没钱可赚。
自己相公昨天一到家就把银子交给了婆婆,而婆婆却另给了两百个大钱给她零花。朱齐氏不是个傻子,听了朱孙氏的话却不接,只是朝朱唐氏与顾明兰露出一个感激的笑,拿着东西进了屋。
朱孙氏见朱齐氏不上当心很不甘,自己两个侄子发了财不忘记这三叔家,那她们也不应该忘记自己家:“唉,你们慢慢坐啊,我得走了。这两天老太太不太舒服,胃口也不开,得去借几个大钱,到村头给她买点肉蒸给她吃吃看。”
朱唐氏就是个人精,她“呵呵”直笑:“大伯娘是我们朱家村的好媳妇典范,真值得我们好好学啊。既然大伯娘这么忙,那我们小辈就不留大伯娘了,我那肉是在村头春生叔家买的,大伯娘这会去,肯定还有好肉。”
朱三婶看着离去的朱孙氏,朝两个侄媳妇瞪了一眼:“你们啊,还真是年轻,这么大手大脚的花用也不知道避着点,总要惹闲话的。你们两难得一块来三婶家,中午就在我这凑合吧。成明他娘,昨天你爹在后山捆到的那只野兔杀了,一会让正辉去叫你正清、正林两家一块过来。”
这两家人要一块过来了,可就是一大桌呢。
朱唐氏想着自己也就送了两斤肉,自己一大家子要来,那岂止是吃回去?
“三婶,你可别忙乎,现在吃饭还早呢,我们这么多天都没在家,得回去好好整理整理。今天饭就不吃了,你不是说后天杀过年猪么?到时我们两大家子都一块来,狠狠的吃你一顿。”
两人慌忙起了身,一路往回走,正说话间,却碰上一脸铁青的朱正淼迎面而来。
☆、523第523章 顾老太太发威
“老五,你这是跟谁生气呢?”
一看是大嫂在问他,朱正淼立即换了脸色:“没…没…跟谁生气。大嫂、二嫂,你们这是回家吧。”
顾明兰与朱正淼处得时间还算长,对他也算了解:“这是怎么了?在我与大嫂面前还要瞒着不高兴不成?”
朱唐氏也说:“就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也就散了,可别把自己给气着了。”
想起刚才陈桂芝的闹腾,朱正淼就一阵脸红。
那天二哥来叫自己去帮忙,陈桂芝就找借口,这里不舒服,哪里有事要做,就是不让他去帮忙。
可听说正春正辉仅仅帮了十天,就一人分了六百大钱,还分了油豆腐和油,这一下她又闹腾了,非得让他去跟二哥借银子过年。
家中情况是不太好,下半年大多数时间都在田里忙,今年粮食收成不好,连麦子也没敢卖。自己除了砍些柴卖之外,就是打了几天零工,这收入确实少了点。
只是自己媳妇生怕自己帮了二哥,而二哥占了自己的便宜,她硬是不准他去。
现在让朱正淼与两位嫂嫂说,自己媳妇逼着自己去二哥家借银子,他哪里愿意开口?
“大嫂,二嫂,真的没事,就刚才与桂芝她说了几句嘴。这天冷,大嫂二嫂赶紧回去吧。”
见朱正淼不愿意说,两人当然也就不问了,与朱正淼又说了没油没盐的几句,两人分路回了家。
手中有了钱,家中又没了管家婆,顾明兰觉得日子过得就是爽。
第二天一家人早早的赶着骡车上了镇,置办了一大车的东西,从吃的到用的到睡的,无一不齐。
“正清,这可是全新的棉被?”
在半路上搭车的朱春生媳妇伸手摸了摸车上整齐的几床棉被,这是顾明兰买回来当垫被的棉骨。既然有了银子,她就不准备再睡稻草垫子了。
朱正清“呵呵”笑笑:“是全新的,年初分家时,只分到两床旧棉骨,坑上的那两床还是我义兄送来给我救急的。既然手头上不紧了,该置办的总不能省。”
“前几天赶集在镇上看到你们,那等买油豆腐的队排得可长了。要不是我家的油豆腐在你家早订了,恐怕还排不到队呢。这回油豆腐生意你们可赚大发了吧?”
“哪有婶说的什么赚大发了?这还不是靠我义兄给口饭吃?也就混了几两过年的银子,婶子这是笑我们不会过日子呢。”
顾明兰本就不爱与村人八卦,一路上都是朱钱氏在问这问那,而她就与成杰、成敏说着闲话。
只是没一天的功夫,朱家兄弟赚了大钱,买了一大车的新棉被回家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朱家村。
别人说别人的,顾明兰过她自己的小日子。
回来的第二天,趁着太阳好,一家人把家中要翻晒的都翻了出来,然后把新棉被给垫上一天就没了。
人情是把锯,你拉来我拉去。
为了做人情,第二天顾明兰起了油锅,炸了二十斤油豆腐、各色花片、花生、糖豆子、油角子、小麻花等十余种吃食。然后分好篮子,朱庆生家、族长家、顾新梅家、外带柳大兄弟家,都送上了一份。
转眼就快过年了,二十四这天是张三狗的周年,不看僧面看佛面,朱正清赶着马车把一家四口都拉去了顾家村。
周年一过顾明华的孝期就结束了,这天顾家做了三桌酒席,来的都是村里的长辈与近亲。当他们看到顾明兰一家赶了骡车回来,一个个都很羡慕。
三婶看着一身全新的二侄女有点酸溜溜的说:“兰子,听说你姐姐妹妹今年在村头炸油豆腐的油,是你男人的兄弟从外面带回来的?是不是特别便宜?你们都赚了不少银子吧?以后有这种好事,可别忘记了你爷爷奶奶啊。”
顾明兰知道她的意思,今年自己姐姐与妹妹在村子里炸油豆腐,那茶树子是王大虎帮着摘回来的,可是真的在村头摆摊子时,那不好叫他去帮忙。因此她特意让顾明华叫上了自己大伯一家,毕竟两个女子做生意总不好,特别是顾明华还没出孝。
这三婶恐怕是眼红了大伯三人每天五十个大钱的工钱了吧?别忘记爷爷奶奶,可这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又想起过她们三姐妹?
顾明兰抽了抽嘴角淡笑着说:“其实也就赚了几个工钱罢了,这油是我相公兄弟从南边带过来的,虽然价格不高可路程不近,真要便宜到哪去可不会。之所以卖得这么个格,是怕油用不掉可惜,真没赚到几个大钱,也不过就换了些零花银子罢了。”
顾明兰绝口不提这顾家的爷爷奶奶,这让顾三婶有点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