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53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家中尘未除、东西都没有归置好,朱正清有点歉意。

    顾明兰推了推他:“别这么个眼神,不就是打扫卫生么?来得及。现在大姑肯定六神无主,我们赶紧过去吧。哦,多带上些银子,恐怕大姑手头上那点银子不剩了。”

    朱正清知道自己愿意为这个女人去死的原因了,那就是她太让人窝心。

    两人把成杰、成敏都送去了朱正林家,毕竟成青已经十岁,成莉也八岁了,几个孩子在一块也有个照顾。

    冬天的山路非常不好走,几个老的都未让来,朱家一伙人进了唐家门时,那门口的冷清,让他们几兄弟心里特别难过。

    朱大姑的小儿子唐二柱夫妇连人也没回来,家中就只有朱大姑与这个死了的儿子。

    当看到侄子进门时,朱大姑哭得催肝动肺。

    唐家本就是枫树坳的杂姓人,整个村里三十几户人家,姓唐的只有十来家。

    好在朱唐氏是枫树坳人,她娘家的兄弟有四五个。一进门她放下东西,就作主备了白礼回了娘家,没一刻功夫她的爹与兄弟都上了门。

    有了唐家人接手,少年丧不是亲兄弟姐妹,这里女眷是不去送葬的。几妯娌安慰过朱大姑,女眷就先回家了,只有朱阿秀与王二丫留下陪她。

    回到家里刚想去接两个孩子,却见顾新梅把他们送过来了:“你大姑没事吧?家里事安排得怎么样?”

    顾明兰没问成杰成敏怎么来了孟家,苦笑着回了顾新梅:“还能怎么样?那二表弟夫妇人影子都不见,就大姑一个人守着那破屋子。好在有大嫂,我们回来时,大嫂的爹接手掌盘了。”

    唐家的情况顾新梅也有些清楚,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想生儿子的原因。一个家里,如果没有几个儿子,一旦有事发生,连个报信的人都会没有。

    “你大姑命苦,以后多孝敬她吧。”

    顾新梅这话一出口,顾明兰有一种感觉:她可能知晓内情。

    本想开口问朱正清的身世,可顾明兰立即又否定了。

    “嗯,我会的。姑姑,晚上一起吃饭吧。”

    顾新梅摇摇头:“不了,子安也回来了,正在教子桥文章呢。反正大年得在你这过,二十九那天晚上,就在我那过吧。”

    顾明兰本想说,不必再过一个年了。

    但她知道顾新梅不是个爱占便宜的人,于是笑着说:“那姑姑可得给我煮甜酒喝,你做的米酒味道最好。”

    顾明兰自来到这个世界起,对她最好的人,顾新梅是第一人。

    所以每一回在顾新梅面前,她总是很亲密。

    顾新梅果然很受用:“呵呵呵,你要是喝醉了,就让正清把你背回去好了。”

    说起喝醉,顾明兰顿时脸红了…

    有一回朱正清说漏了嘴,把顾明兰第一次喝醉酒又非要他帮着洗澡的事说了出来,当时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姑姑,你的酒做得淡点啊。”

    淡淡的美酒,她总不会醉吧?

    因就将要过大年,又是个白丧,棺材大年二十九就上了山。

    朱正清兄弟回到家时,满天的大雪铺天而下。

    看到朱正清进门棉衣上的雪花都快一寸厚了,顾明兰连忙帮他把身上的雪拂去埋怨他:“这么大的雪你就不知道戴个斗笠?快把棉衣脱了进屋,坑热着呢,这棉鞋恐怕也早湿透了吧?”

    朱正清看着自己媳妇这为自己忙前忙后,心情顿时晴朗起来:“没呢,你不是给我准备了几双草鞋么?我都用上了,这棉鞋也就有点潮罢了。”

    伸手脱下他衣上的棉衣,顾明兰又拿来了一双自己做的家中穿的棉鞋:“去换了,赶紧进去,一会就有饭吃了。今天孩子们嫌冷,一会就在屋里吃,我小方桌都拿过去了。”

    想着那暖呼呼的坑,朱正清利索的换上鞋:“媳妇,我来帮你。”

    明天就是大年了,他棉衣都没穿上呢,要得了风寒这大过年的可不是个事,顾明兰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滚进去,不用你献殷勤。”

    三天没看到媳妇了,就是媳妇骂人朱正清也觉得可爱,搂着眼前的娇脸就是一口:“先亲一口。”

    顾明兰正要恼他,突然院子门“咚咚咚”响了起来…

    ☆、526第526章 风雪天来人

    听到敲门声,两夫妻面面相觑:这都准备晚饭了,天上还下着大雪,这个时辰谁跑来家了啊?

    朱正清赶紧下了坑出了门,当看着他带着王林炎三个人进了屋时,顾明兰张口结舌起来:“王…王大哥,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赵七嗓门最大:“嫂子,我陪王大人一块来你家过年。”

    刘升则是腼腆一笑,动手给王林炎取批风。

    看着赵七把自己这破院子当家一样,顾明兰傻了:你跑我家来过年?你们自己没有家么?好吧,就算王林炎是光棍一条,你们这两小子难道就没有亲人?

    人都已经来了,这大雪天也没有把人赶走的道理。更何况是几个不能赶走的人?

    外面冷得紧,见媳妇拿了鞋给三人换上,朱正清把几个引进了屋。

    吃饭的桌子一直都摆在西间,大家伙自然全进了西间。

    顾明兰倒来几杯热乎乎的大麦茶,看着赵七问:“王大哥来我是不担心什么,只是你们两位小伙子跑到我家来,你们家里人不会有意见?”

    赵七依旧大嗓门说:“嫂子,我家就我与我爹两条光棍,我爹被我姐接去了,我反正哪过年都一样。刘升是王大人的人,他也是光棍一条。”

    既然是这样,那顾明兰也只得认了。

    本来是说好去孟家过年的,可家里来了这么特殊的客人,顾明兰不好把人带去孟家了:“你们坐,我再去煮点饭,晚上你们好好喝几杯。”

    王林炎也不客气的说:“弟妹,我们来你这,就是把你这当家里,天还早着,你不必太急,慢慢来好了。”

    赵七自上回朱家搬家吃过朱家的饭菜,每一回只要有公差来朱家村,他定抢着跑。

    王林炎的话一落,他怕顾明兰就走,急着说:“嫂子,我要吃烤五花肉,肉我都带来了。”

    这吃货!

    顾明兰乐呵呵的说:“吃多了明天一大早就烂嘴,明天晚上过年吃不了,可别怪我没提醒。”

    赵七高兴的说:“不怕不怕,嫂子你给我泡杯浓浓的野菊茶就行了。”

    来了客自然得加菜,菜是家中早就准备好的,只不过烧一下就行。

    为难的是这几个人晚上睡哪?西间坑虽然烧热了,可这铺程从哪来?

    这可不是热天,一床席子一摊,点上一把艾草就能过夜,这大冬天三个人得三套被褥呢。

    正想着如何打发晚上几人睡觉的事,朱正清进了厨房:“兰儿,我去给炕坑里加点柴火,他们三人都带了被褥来,等吃了饭收拾好,把稻草垫子给铺上就行了。”

    正在烦恼晚上如何解决三个人住宿问题的顾明兰,听了朱正清的话顿时谔了:这三人还自带被褥?这是不住不罢休的劲头?好吧,算你们有自知之明,否则还得让你们回镇上去睡。

    得知他们三人都带了被褥等日常用品,顾明兰也就去了一桩心事。

    那边男人窝里屋里聊天,这边顾明兰亲自去了孟家。

    顾新梅一听不乐意了:“兰子,不就是加了几个客人么?一块来家吃吧。”

    顾明兰摇摇头:“姑姑,王大哥这个人为人很仗义,可是让他来你这过年,恐怕他不会同意。算了,下回再来你这吃吧。”

    顾明兰正要出院子,顾新梅追了上来:“兰子,一会我们就祭祖,祭好祖后,我把饭菜都拿过来,反正我家里也就三人,今晚也一块在你家过了吧。”

    知道顾新梅也是个直性子的人,又不是那么过份讲究。

    想着孟子安在镇上当学徒,顾明兰心中一动:“姑姑,这事要是传出去,村里人定会说我这人不识份了。”

    顾新梅笑笑:“行了行了,我们两家还说这么多做什么?子安在镇上难得回来一次,平常就我与子桥两人,你们夫妻还照顾得少?别多说了啊,你要再多说,我就认定你是以后不准备与我来往了。子安,先帮你表姐把一部分菜食拿过去。”

    过年就要十八岁的孟子安已经长成个大小伙了,听到顾新梅的叫声立即出来了:“娘,我这就去换鞋。兰表姐,你等我一会。”

    孟子安没出来,孟子桥倒是出来了:“娘,我已经换好鞋子了,我帮兰表姐拿过去,我先去与成杰玩会儿。”

    虽然孟子桥十二岁了,可因为两家走得近,顾明兰做的吃食从来不缺他一份,如今孟子桥在朱成杰面前,以舅舅自居。而两人都在村学,关系就更近了。

    反正是过新年,就算小儿子快十三岁了,可那还是个孩子。

    顾新梅交待:“桥儿,你表姐家来了贵客,一会可别闹着人了啊。”

    孟子桥立即答应:“娘,你放心,我就与成杰对对子,上回放年假,先生布置的几付对子我还未全对好,我与成杰商量商量去。”

    儿子年纪虽小却还算懂事,顾新梅点点头:“那一会祭祖了,娘叫你。”

    两家就隔着一堵院墙,墙与墙之间还有一扇偏门。

    刚开始时这偏门没让开,后来顾桃清与顾明翠来朱家帮忙时,住在孟家院子里,顾新梅就让顾明兰把它给打开了。

    这一打开,两家人方便了不少,便关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