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盛世慈光(重生)_分节阅读_351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沐慈冷淡看齐王府真实伦理剧的消息,淡淡点评:“嫡庶不分,祸乱之源。”三妻四妾,更是纷争之始。

    因沐慈是维护嫡长制度的金字招牌,连皇位都辞了呢,他说出这句话来,底气十足,叫人不能反驳。

    而且,道理也的确是这样的,庶子心大,不是一件美事。

    ……

    沐慈看事情尘埃落定,便问牟渔:“我建议增加对死难百姓的赔偿,廷议怎么说?”

    给死难者抚恤,是应有之义,方善悟根据大幸律法规定,已经罗列出来,并提交了相关判决。但沐慈对判决上的数额不满意,便提议增加。

    牟渔摇头:“决议不下,说是您要求的数额又太大。”

    沐慈不为所动,让牟渔招了方善悟过来。

    方善悟自然很快面见楚王。

    沐慈从不寒暄,直入主题:“律法中所定额度,还是六十年前定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太多,早应该更改。”

    方善悟是刑法专家,闻言点头:“殿下所言极是,只是……您定的数额太高。”

    “高吗?人命是无价的,我看过死难者的资料,有一个是入京预备恩科的举子,在将来许能贤明宰相,或能成为惊世大儒,却忽然天降人祸,将一切希望扼杀在还未开始的时候……这不仅是死难者本人的劫难,他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损失。就算死难者都是一文不名之人,谁知道他们是否能孕育出优秀子嗣,在将来万世传颂?可惜……现在都被扼杀了。”

    方善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论,就好比杀死一只无价的小鸡,将来这只小鸡可能会生金蛋,就算不生金蛋,也能生子,子又生孙,无穷尽也……的确不能一口咬定人家,或是子孙生不出金蛋来。

    可偏偏这种理论,该死的正确,饶是方善悟有善辩之才,也找不到语言反驳。

    人命,的确是无价的。

    沐慈又道:“杀死无辜者,虽要偿命,赔偿足够钱财也是必须的。一是让家中老父稚子得以生存,不能让人家遭遇失去亲人的痛楚,还要因此陷入经济困境。再者,高额赔偿也是为了警示后人。若只赔偿这么几个小钱,不痛不痒的,并不利于惩前毖后。”

    方善悟不得不承认,传言中楚王有极为强大的说服能力,果然是真的。不过他更清楚,这种说服能力,是建立在公理正义的基础上的,让人无从辩驳。

    方善悟便问:“殿下以为如何?”

    “我定下的赔偿金基准,也并非胡言,是以区域年总收入为一个基数。再按百岁计算,若杀死三十岁人,则赔偿剩余七十年,七十倍。”沐慈能知道天京城的年总收入,也不是临时调查计算的,而是他在宫里就把户部尚书卢定国折腾得够呛,逼着人家把全国各种数据都算出来过的。

    方善悟恍然,有疑惑:“好似……”他想到楚王不喜欢模糊用词,便肯定道:“定下的数额也高了。”

    “的确,这只是错失杀人者的赔偿,而故意杀死无辜者,要在此基础上翻五倍至十倍。若自身赔不出,则由家族承担!若家族还不出,则由户籍所在地方承担!”

    大幸朝还处于宗法制,就是以家族、村落为一个整体的,若是族中出了杀人犯,则属于家族教养不力,监管不力,当然要承担责任。

    至于落到地方,是因为罪犯赔偿不出,死难者的家人不能没着落,便只能本着人文精神,由地方财政负担。这样做也有好处,便是各地方为了不赔的倾家荡产,也会加强教化、监管,出杀人犯的几率会相应降低。

    方善悟瞬间就领悟了楚王定下高额赔偿的用意,却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非他这个常人能及。

    方善悟站起身,鞠躬道:“殿下仁爱世人,乃我民,我国之福。”

    沐慈心境空明,不为毁怒,也不为赞喜,目光平静,声调不高不低,却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犯罪成本会高到令人望而却步;我要让所有恶者都害怕,害怕杀人的后果。从此大幸,再有灭绝人性,胆敢随意伤害无辜者的恶人,便让他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这句话,通过案情实时报道的邸报,传遍大江南北。百姓无不对楚王交口称赞,让沐慈的民间声望进一步猛增。

    第252章 杀人·死神的仁慈

    方善悟将楚王言论,在朝堂上一番解说。朝堂上大多是正直官员,纷纷附议。且德光帝也对九弟的任何决定都无条件支持,便让户部卢定国核准,高票通过了新的赔偿数额。

    同时方善悟也恳请德光帝修改律法。

    上一次大修律法,还是六十年前永和帝的德政,之后天授帝只做了一些小修改,有许多条款已经不适合现在使用。

    律法若修得好,不吝于一次开疆拓土的功绩,德光帝自然是赞同的。不过修改律法是一个浩大工程,一不小心造成的影响很大的,并不能心急。

    ……

    死难赔偿定得高,相应伤者获赔医药费,营养及赔偿,总额也定得极高。加上死难百姓十二名,因刺客用意是驱赶百姓冲散楚王锦衣卫,便挑年少青壮下手,另有个八岁小孩,躲避不及被踩踏。

    从前小孩的命不值钱,现在楚王颠覆了传统观念,言道:“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就是孩子,必是最值钱的。”堵了所有人的嘴,让这个孩子的家庭获赔了最高额度。

    同时,有人提议给楚王这名受伤者,赔偿翻百倍,毕竟他是个有封地,有实权的藩王。却被沐慈拒绝,又再次颠覆传统观念:“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样道理,受害被赔偿,天子与庶民也不用有区别。”

    这话说得……

    是这个理,却不是这个情……

    谢太妃立即在德光帝耳边挑唆:“瞧瞧你这兄弟,在他眼里,你的性命身价,只怕和泰和楼卖酒烧菜的,一般无二呢。”

    德光帝心里虽清楚自己九弟眼里,只有道理,不讲人情。可他心里还是不舒服,因为人人都想做,觉得自己是人间最特别、最神奇的存在,一旦与普通人等值, 便不开心,更何况德光帝已经做了帝王。

    德光帝远没到“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心境,他本就为小女儿意外夭折而伤心,阴郁的心境被扩大,只觉得自己在九弟眼里竟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愤怒倒没有,伤心却是真的。

    当然,德光帝却不想一想,沐慈连自己都没当成,不开特例呢。

    ……

    如此赔偿,把总数加一加,自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因这次刺杀影响十分恶劣,全国上下都盯着事态发展。现在判决下达,个个拍手称快。且不论是为了公理正义,还是见高高在上者终于跌下而幸灾乐祸。总之,判决必须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影响国家信誉。

    三法司便派人,天天上齐王府逼债。

    齐王气晕过去,诊断是中风,一直昏迷不醒。

    沐恒遣没办法丢了病重的老父出家,便留下主持事宜。他一贯能干,更认得清时势,否则也不会在齐王偏爱庶长子的情况下还重用他。

    他清楚这次只能认打认罚,便爽快赔钱,赔了个倾家荡产。除了御赐宅邸良田不能变卖,齐王劳碌了半个世纪的积累,一朝化为乌有。

    ……

    同时,沐慈建议赔偿款实行分期给付。

    若一下子把赔款给了死难者家属,这么一注大财,必会引得贼人觊觎,反而不美。于是三法司便与广陵王旗下,天京城最大的钱庄“天宝银号”合作,按年发放赔偿款。

    因楚王深谋远虑,自此后,但凡有作恶者,行凶多少有了顾忌,并不敢随意杀伤无辜,此为后话。

    ……

    在沐慈以为事情尘埃落定之时,戚风十万火急从西山大营回来,找上他求情。

    “忠义会有个人称火狼的分坛主,本名戚焱,是我的堂弟。”戚风双膝跪地,恳求道,“我叔婶早亡,就留下他一脉单传,如今他还没成亲,没有子息。若杀了他,就绝了我叔婶一脉,我实在不忍……”

    沐慈对戚风摆手:“你不忍无用,求我也无用,他虽没参与刺杀,但忠义会私下里作奸犯科做了不少,他被收押,正接受调查。若有涉案,该怎么审理判决,都由三法司依据刑律判决处置。我不会去请托人情。”

    戚风却是笑了:“我虽多年不见这堂弟,可对他本质还算了解,若说他一点过错没有,是我夸了海口,否则他也不会与忠义会有牵连。但若说他大奸大恶,却一定不会有,我了解他的为人。”

    “既然如此,你就安心吧,”沐慈道,“我会派人问一问,必不会冤枉他,让人推了他出来背黑锅。”

    戚风作为心腹之一,十分了解沐慈,沐慈能做到这样,戚风已经感激不尽。也知道沐慈说到做到,一定会关注戚焱,算是最大的保障,便高高兴兴回了西山大营。

    结果因走得急没及时请假,被冷面玉将军(侍卫六军给铁面无私沐若松取的绰号)给重重罚了。

    ……

    险些天牢挤爆的忠义会众人被沐慈一关注,便发现了一个论调——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沐慈:“……”好耳熟,有华国电视剧的既视感。

    不过,这是真实的——古人相信轮回,并不觉得死亡就是终结,便也不太惧怕死亡。但这明显难不住沐慈,他招了卫终过来,说:“给我把宫里的和尚道士请来。”

    ……

    皇宫大供奉之一的济恩大法师,在超度了淹水夭折的小公主的亡魂后,便遵从德光帝吩咐,应了楚王之邀出宫。

    卫终奉命接他。

    济恩双掌合十:“阿弥陀佛,卫施主近日可好?”

    “托福,极好!”卫终也做了个鞠,道,“有些事要麻烦供奉了,请跟我走吧。”便领着济恩上车,往皇城门丽景门方向赶。

    济恩须发皆白,一把年纪了并不浮躁,很是沉得住气。坐车上一路和卫终套近乎,只聊些日常话题,顺便遥想当年混点情义值,并没有问楚王叫他做什么之类的问题。反正到了地方自然知晓。

    等到车停下车,济恩下车,才发现他的老朋友和老对头,道教的代表人物,宫里另一个供奉——正一天师也在。

    让济恩眯眼的是——正一天师已经甩开两髯美须,开了坛在做法。

    济恩才问:“卫施主,这是……”

    卫终道:“是这样,今日要对谋逆,刺杀楚王一案的主犯行刑,谁知那几个东西都太猖狂,一路游街一路大笑,言道:‘脑袋一伸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么不知悔改,穷凶极恶之人,人人恨极诛之。殿下便请了旨,从宫里请出二位。你们是法力最为高强的供奉,开坛做法也好,佛门净化也罢,总之务必让这一群没有人性,不知悔改的孽障魂飞魄散。散不了,也至少在阎王爷跟前知会一声,将这些人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不入轮回,绝了他们想十八年后再做好汉,贻害他人的妄想。”

    济恩:“……”

    好狠!

    所以说,不止是他,所有人都必须意识到——得罪君子,得罪小人都没问题,总之不可得罪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