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杜业征有扈失利,启帝不加责难,从此一心修德政,不准再言征战。这话传闻开去,诸侯盛赞启贤。就连有扈氏人对启的看法也有改变,有人说启帝并未失德,战争多是由林昭多事,杜业争功引起。此后林昭虽然仍宣言启帝多诈,对他要多加警惕,但他的手下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对防御采取阳奉阴违。
启帝却从此更加励精图治,不看舞蹈,不听音乐,不近女色,不玩珍奇,勤政爱民,广施仁德。为了表明他不记前仇,就是对有扈氏人也待之以礼,于是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帝位越来越稳固。
启帝四年,有扈氏遭遇大旱,次年出现饥荒,正巧有扈君又身患重病。启帝认为灭有扈氏的时机已到,便召集满朝文武,宣布有扈氏的罪行道:“有扈氏林昭不服王化,不朝天子,不贡朝廷,逆天而行。他前次抗拒天兵,朕仍自认德薄,不与他计较,欲用德行去感化他。那知他却不知悔改,继续抗拒天命,如今上天不但要惩罚他,还要灭掉他的国家。朕只有顺从天命,代天伐罪!汝等只要勇敢杀敌,替天除害,便能得到上天护佑。”
众军将都想立功,于是群情激昂,齐声答道:“谨遵帝命!”启帝听了非常高兴,便选定日期,准备亲自征伐。
出征那天,日出为号,大军早已在安邑校场列阵待命,恭候启帝的到来。
不久启帝在众臣簇拥下,身穿戎装,威风凛凛地来到校场,检阅了军队,然后召集众将会议,众将见启帝到来,都跪着迎接,并发出一阵欢呼。帝让大家平生,然后举起双手,啪!啪!啪!击了三掌,全场立即鸦雀无声。他向四周扫视了一片,见众将都集中注意力准备听他发布圣命,于是他大声喊道:“全体将士听令!此次征讨有扈氏,天下拥护,诸侯亦踊跃参加。朕所统王师,应为诸军表率,必须法纪严明,请众将士牢记朕之规定,切勿违令!
一、一切军事行动必须按时参加,如期不到者斩!
二、严肃军纪,听从号令,军令不从者斩最新章节!
三、英勇杀敌,不可逃退,临阵退缩者斩!
四、听从调遣,互相配合,不顾大局者斩!
五、一切虏获归朝廷,私藏财货者斩!”军纪宣布完后,他又大声问道:“众将士听清楚了没有?”
众将齐声答道:“听清楚了。”
启帝认为声音还不大,不甚满意,又放开嗓门喊道:“声音大些,听清楚了没有?”
下面的军将果然也放开嗓门答道:“听清楚了!”这声音如巨雷一般,喊得惊天动地,启帝才算满意,然后要求众将将他的旨意传达全军。
简短的军事训令结束后,各军迅速向部下传达了圣命,然后队伍开始行动。军乐齐鸣,旌旗招展,后羿领军在前面开道,圣驾走在中间,其他军将紧随其后。
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来到郊野。留守京城的文武百官早已在此恭候,为启帝送行。远远望见启帝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地坐在军车上,众朝臣都非常敬畏,不敢仰视。
队伍快到有扈氏边界时,各路诸侯的应征队伍已来齐,并整装待命。他们的首领亦跪于道旁迎接天子。帝一一以礼相见,然后检阅了他们的军队,感到非常满意,并分派了任务。
接着又召集六军的将领,进行战前总动员。他登上早已准备好的将台,右手举着象征征伐权的玉钺,放开嗓门喊道:“喂!六军的将领,你们听着!有扈氏慢侮五行,怠弃三正,欲乱天下。上天要断绝他们的国运,你们必须按照上天的意志,奋勇杀敌!
车左的弓箭手!如果你们不努力用弓箭射杀敌人;车右的步兵们!如果你们不努力用戈矛刺杀敌人,就违反了我的命令;负责车队的军士们,如果你们不能配合各军奋勇杀敌,也属于违反军令。
服从命令,杀敌有功者,朕将在祖先的牌位前荣耀地奖赏你们;不服从命令者,就要根据各人的罪行,或在社神的牌位前用来祭祀神灵;或降为奴隶!”
启帝庄严陈词后,接着举行军祭。他先祭拜了上天,接着祭祀社神,由武士推出四个违反军令者,宰杀在社神前,然后军乐齐鸣。
军士们看了无不畏惧,再没有人敢不听从启帝的指挥。大家见启帝对有扈氏如此决绝,都知道这场战争只能胜,不能败,败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庄严肃穆的军仪上,气氛显得格外紧张,大家也看出了启帝的治军才能。
再说有扈氏甘地守将凌霸,探知启帝亲统大军来攻,非常着急。他一面抓紧时间加强防务,一面火速派快马回京告急。此时有扈氏林昭正在病中,为了不使他病情加重,大臣们没有将军情告诉他,暂由林昭夫人出面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决定仍由达尼守扈邑,林昭的长子林德在京主持朝政,并协助守都城。司马蠡、将军震与林昭的次子林胜,星夜领军赶赴甘地迎敌,林胜监军。
他们来到甘地,司马蟊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凌霸介绍敌情道:“启帝亲统大军,号称四万,还有奉命而来的诸侯军约二万,声势浩大,不可轻敌。现司马亲临,公子及震将军也在此,请速出良策,末将左右听命。”
蠡道:“启帝自杜业失败后,明言修德,却暗中强兵,致使我不少军将违背君侯之命,丧失警惕,武备失修,士兵失训。如今他却趁我遭灾突然来犯,意在灭我之国。而我有扈虽为西部大国,但可战之兵不过一万,与朝廷军众寡悬殊全文阅读。如今朝廷军兵临城下,情况十分危急。众位务必仔细,早晚加强戒备,誓与边关共存亡。”说完后,又指示众军各自小心,密切配合,日夜轮流巡视,千万不可轻敌。
朝廷军到达后,休整了两天,然后进军。启帝全身披挂,亲统大军杀奔有扈边城甘地。他手持玉鉞,坐在棕红色的高头大马上,由后羿等众将簇拥,在甘地关下大叫有扈守将出来答话。
守关军士在城楼上听了,立即报与司马蠡,他与林胜一起来到关上。启帝见了以鞭指关上喝道:“有扈人听着!你们国君不敬上天,不尊王化,不贡朝廷,慢侮五行,欲乱天下,恶贯满盈。朕行天道,来讨有罪。今日天兵到此,速速献关投降,可保汝等不死。若再迟疑,天兵踏破域池,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司马蠡站在关上答道:“禹王早将伯益推荐于天,卦象大吉,次年天下大熟,足见天意在益。公子却违背天命,自立为帝,是谁不敬上天?慢侮五行?禹王对公子来说,为父为君,而公子对禹王来说,为子为臣。公子不尊父王之命而自立为帝,是为乱臣逆子。故吾有扈君早已昭告天下,本欲共同伐罪,但念公子居帝位后,一再声称修德政,不再言征伐,以为公子知错能改,那知公子言行不一。如今我有扈连年遭灾,百姓饥饿,君侯病重,汝却乘人之难,大行征伐,其德行何在?”
启帝见蠡不称他为帝,仍称他为公子,又大揭他的短处,怒不可遏道:“林昭得暴病,今又遭天灾,正是上天要灭有扈,朕岂敢不尊天命!”说完,回过头来对后羿道:“令全军将士攻关,为朕擒此等逆贼!”
后羿说一声领命,便带头进攻,其他军士紧跟而上。因此关与朝廷土地相连,有扈又与朝廷早有矛盾,故工事筑得很坚固。蠡、震、凌霸、林胜都知此关重要。此关若失,有扈必危,故防守甚严。启军接连攻打几日,尚未攻破。启令各军将城池重重围住,然后密令军士准备泥土。朝廷军众多,又有诸侯相助,一夜之间便填起一条大道,直通关上。后羿带头攻关,关上军将虽拼命抵抗,但众寡悬殊,经过激战,有扈军死伤惨重,有扈兵力越来越少。凌霸正在关上冒死拼杀,后羿杀上前去,一矛刺中凌霸腹部,倒下关来,被朝廷军取了首级悬挂在竹竿上。有扈军见了惊慌,后羿乘机领军攻入关内,众诸侯军也随之入关,在关内又继续进行巷战。在这决定胜负的紧要关头,双方都表现得异常勇猛,战斗非常激烈,两军都伤亡惨重。约战了两个时辰后,将军震被杀,有扈军大乱。
有扈军本来寡不敌众,又死了凌霸与震两员大将。此时后羿更显威风,左冲右突,有扈军抵挡不住。他冲杀了一阵,正遇林胜。林胜那里是他的对手,只战了十余合就已招架不住,欲寻路逃走。但关内已遍地都是朝廷军,无路可走,又被后羿一矛刺杀。
司马蠡见三将已死,兵士伤亡惨重,再也无法坚持,只好带领剩下的军士杀出一条血路,欲退守都城。好不容易杀出重围,走了几里路,却见无数战车排开,阻断了去路。
原来启帝早做了布置,他认为有扈连年遭灾,-片混乱,此次自己亲统大军征讨,只能胜,不能败。为尽快全歼有扈军,他兵分二路,一路由后羿统领,与诸侯军一起攻关;另一路战车队由寒浞带领,于深夜抄在有扈军之后,截住有扈军的归路。
有扈军此时前面断了归路,后面又有追兵,腹背受敌,到处一片喊杀声。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蠡只有带头朝前面冲杀,欲再杀出一条归路。但朝廷军在战车上,居高临下,有扈军都是步兵,再勇敢也敌不过战车上的长矛。军士很快败退下来,蠡制止不住,开始出现混乱。寒浞见了便命令车左的弓箭手一齐放箭,有扈军又死伤不少。朝廷军见胜利在望,各自争功,奋勇上前,有扈军死伤更加惨重。蠡再无选择,只有以死相拼,又遇上寒浞。双方正在激战,后羿赶到,一箭射中蠡后颈,被寒浞取了首级。到此有扈军除少数人从森林中逃得性命,回去报信外,其余全军覆没最新章节。
都城守将尼达得知甘地兵败,四将被杀,朝廷军不久将到,只得与公子林德及有扈君夫人商议。
有扈军的主力都已随司马蠡去了甘地前线,扈邑城中只有几千老兵,怎能敌得住朝廷大军?大家非常惊慌,出于不得已,只好将情况告诉有扈君林昭。
林昭正在病中,对国家发生的变故还一无所知。此时突然听到尼达的急报,方知问题严重,一时心中着急,病情更加重了几分。
再说朝廷军甘地大捷后,启帝让军士休整三天,然后继续向有扈都城进发。有扈氏的地方军本来只能维护地方秩序,干不了大事,再加上平时失于训练,军纪松懈,那里敢抵抗朝廷军。朝廷军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到达了都城扈邑,并迅速攻城。
有扈氏虽然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强大部落,但怎么也不是朝廷的对手。上次侥幸胜了杜业后,以为不再有战争,从此松懈了防御;加上连年遭灾,民心涣散,林昭得病,一国无主,如今失败已成定局。
他们开始还寄希望于甘地一战,故倾注全力,派去四员勇将。现在甘地败得如此之惨,扈邑更是危如累卵。
扈邑守将尼达兵力不足,只得奏明林昭,动员全城百姓,不分男女老少,一律参加守城。林德与尼达为守城和衣枕戈而卧,不分日夜轮流上城督战,亲自指挥。林昭虽在病重中,为鼓励士气,令人抬着巡哨。军民果然受到激励,士气高涨,协力守城,以死相拼,朝廷军一时未能攻破。
朝廷军围城数日,多次组织进攻,却未能将城池拿下。后羿心中着慌,担心启帝怪罪下来,只好主动向启帝请罪。
启帝道:“林昭集中全城军民守城,以死相拼。此乃困兽之斗,是有扈将亡前之挣扎,必不能持久。我可暂避其锋芒,以待强弩之末,朕自能破之。如今可令军士轮流不时攻打,令城内军民不得休息。且有扈连年遭灾,粮食必已不多,到时城内必会出现混乱,那时再一鼓作气,必可拿下此城。”
如此过了两月余,城内果然无粮,不少百姓饥饿,偷偷越城而出,却皆被朝廷军所擒。启却传令不可杀害,还令给予食物,并令他们向城上喊话。于是城内越来越多的百姓偷偷从城墙上爬下来投靠朝廷军,甚至还有军士也越城而出投降,城内开始混乱,林昭也制止不住。而且城内因兵力不足,军士连日守城,不得休息,已经疲惫不堪,防守出现松懈。
启帝见时机已到,召集众将道:“朕领四万天兵征讨叛逆有扈,并有诸侯相助,至今未能成功,朕有何面目会安邑?朕令全军今晚二更造饭,让军士饱食,以鼓为号,三更攻城。羿将军攻东门,寒浞将军攻南门,伯明将军攻西门,浇将军攻北门。只听鼓响,便同时攻城。先入城者为首功,畏惧不前者朕将用他祭祀社神。”说完令各军去准备,务必于当晚将城攻破。
各将都向手下军士传达了启帝的旨令,军士都知道启帝治军甚严,言出无虚,于是都下了以死相拼的决心。
当晚三更,有扈军见朝廷军又大举攻城,忙组织抵抗。但有扈军本来人少,且大部分是老弱兵,经过这么多天守城,又有不少伤亡,而且一直未得到补充和休整,剩下的亦非常疲劳,锐气大减。就连林昭也由于多日劳累,病情变得非常严重。而朝廷军此次攻城来势极猛,后羿、寒浞、伯明、浇都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奋力向前,朝廷军兵个个悍不畏死,奋力杀向城头。有扈军在林德、尼达指挥下奋力抵抗,可朝廷军人多势众,士气旺盛,虽伤亡不少,不但无人后退,还个个奋勇上前。有扈军伤亡越来越多,渐渐抵敌不住。后羿当先杀上城头,正遇林德最新章节。林德与后羿战了几十合,有些招架不住。那边伯明亦杀上城来,林德不免着慌,被后羿觑个破绽,一枪刺死,取了首级。
尼达见形势危急,欲领军去救林昭,却遇上寒浞,拦住厮杀。而后羿杀了林德后又赶到,并与寒浞前后夹攻。尼达敌不过二人,被寒浞所杀。此时城门大开,朝廷军大量涌入,一时满城皆是朝廷军。有扈军被杀得尸横满城,血染街道,只有少数人开了城门,逃得性命,其余全军覆没,战斗在惨烈中结束。
启帝亲自督战,见战争已经胜利,心中高兴。想起初登帝位时百官拥戴,四方诸侯来朝,只有有扈氏却在诸侯大会上,派使当众羞辱他。此时多年的积怨一时暴发出来,便带领一批侍卫亲自杀往有扈君宫中。有扈君虽然也有一些侍卫,但很快就被启的随从杀散。启帝来到有扈君宫门前,却见宫门紧闭,他大叫:“反贼林昭速速出来受死!”
林昭的妻子在里面听了,知道难免一死,为不受辱,便取了林昭的佩剑,往颈上一横,倒于地上,血如泉涌。
林昭见了叫一声:“夫人,我们同去!”亦欲取剑自杀,却因病重,肢体不听使唤,行动缓慢。
他正在挣扎,启帝却已破门而入。见了林昭冷笑道:“你当年如此猖狂,竟敢派人羞辱天子,可曾想到会有今日?朕奉上天之命来取你的狗头!”说完正要持剑来杀林昭。
有扈君之妻却还未死,见启持剑来杀林昭,便有气无力地道:“你身为帝君,应宽厚仁慈,为何亲自持剑杀人?”
她的话还没说完,启的宝剑已刺进了林昭的胸膛。杀死了林昭,然后又在林昭身上抹去剑上的血痕,这才解了他心头之恨,大踏步地走出宫去了。
战斗结束,启帝派人清理有扈氏府库,将有扈氏宫廷的财物全部没收归朝廷。随后又仔细清理户籍,对凡参加过抵抗王师的军士,一律抓获。将官处死,宫廷美女,乐工及军士和其他有罪之人,共得三千余人,一律押送朝廷。然后大摆筵席庆功,并设祭祭天,宣告上天已经灭掉了这个国家,并规定凡是有扈人一律只能为庶民,不得为官。
他回都后封自己儿子季康为有扈君,并让他从朝中带来一班人马统治这个地方。
新封的有扈君由军队及仪仗队簇拥,威风凛凛地踏上了有扈氏的土地。一排排新坟从他们眼前溜过,这坟中有有扈氏的官兵,也有为朝廷而战的壮士。
朝廷军及诸侯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夏后氏平定了这片江山,迎来了这位新君。如今一切都成过去,这位年轻的国君,只知道他是奉父王之命来统治这片土地,却已无意分辨墓葬中谁是他的敌人,谁是为他而战的壮士。
他来到有扈国,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只是年年收取百姓的贡赋。除部分奉献给朝廷外,其余的便可供他们世世代代挥霍,这就是家天下。
这里的人们虽然从心底里有些不欢迎他们,但战争尸横遍野,人们记忆尤深,心有余悸,故一时再无人反抗,有扈人只有老老实实地耕种。
春雨洗刷掉了血迹,上天的阳光和雨露使这片多难的土地又长出了新苗,到处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路边的野花又放出芳香,河边杨柳随风飘动,新坟也慢慢地被荒草覆盖,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大家在不分你我地劳作,人们都已向这位大权在握的新权贵低头,只有那深山中的劲松才巍然挺立,但又有谁去认真地看它一眼?自此以后有扈氏随着主子的变换,由反对夏后氏的部落,://
(天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