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背着一捆柴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葛布短衣被他搭在柴堆上,只穿着里衣。
“哥哥,喝水。”顾十八娘端着水走到他跟前。
这还是第一次喝到妹妹主动送来的水,顾海咧嘴笑了,忙接过水咕咚咕咚的一气喝了,显然渴极了,曹氏在一旁看的心疼,扭脸抹眼泪。
“娘,昨日的柴卖了十钱”顾海没有注意她的动作,兴奋的掏出钱递了过去。
曹氏忙接了,含着眼泪夸赞他。
“明日我去卖了这些,你不可再误了功课”曹氏心里自然是希望儿读书,不忘嘱咐道,“先生只怕要生气”
这是他卖柴以来得钱最多的一次,为家里出力的激动占据了他所有的心思,听母亲如此说,顾海立刻满不在乎的道“误不了,这几天都是讲论语学而,父亲早教会我了,再去听倒是觉得啰嗦的很”
“哥哥”顾十八娘突然插话道,“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父亲教过你,先生再教你,不是应该更高兴么”
顾海被噎一下,看着妹妹亮闪闪的双眼,有些不自然的挠了挠头,“那个那个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自然要去的”
见女儿一句话说住了儿,曹氏不仅微微一笑,同时也有些诧异,诧异的不是女儿知道论语,丈夫在世时教过女儿读书,并且因为身弱,也没学女红,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书,她诧异的是,女儿的行为。
十八娘性柔顺,都是别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从来没有主动表达过自己的意见,如今竟然知道劝说哥哥读书。
都说经历过苦难人才能成长,儿知道打柴补贴家用,女儿也知道关怀哥哥
曹氏低下头悄悄的擦去泪水,家里的日实在是艰难了,这样下去,顾海的书迟早读不下去,还是回顾家亲族去,托庇族众,将来孩们也能有个好前程。
“海哥儿,十八娘,咱们回建康去吧。”曹氏抚住孩们的肩头,将儿女儿拢在身边说道。
第四章阻止
建康是他们的老家,一大半的亲戚都在那里,两个孩都知道。
听母亲这样说,顾海没什么意见,他知道母亲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太累了,回到族亲里,有那么多亲戚照顾,母亲也就不用这样辛苦了。
“好啊,我可以见到二叔公了,还有桦清哥哥”他欢呼雀跃,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见那些亲人。
其实那些亲人他记事起也就见过两三次,只怕连他们的样都记不清了。
孩的心思,曹氏自然明白,欣慰孩如此懂事,愧疚家世败落不得不让孩们去寄人篱下。
“你桦清哥哥已经了秀才了,到时跟他一起读书必能大有进益,十八娘”曹氏抚着儿的头一下,转脸看向女儿,“十八娘也能跟那里的姐姐妹妹们做伴,你说好不好”
“不好。”顾十八娘摇了摇头。
这孩经常说的话是好,不好这个词还真是头一次从她嘴里说出来,曹氏和顾海有些意外。
“为什么”顾海立刻问道,一面忙想说服她,“妹妹,建康可好玩了,还有还有好多好吃的你忘了爹爹说过的辣鸭头”
顾十八娘摇了摇头,手抓着曹氏的衣角,“我不,我要留在这里,这里有爹的味道。”
从出生到现在,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三个人都忍不住环视院,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刻上生活的痕迹。
“爹喜欢在这里教我读书”顾十八娘指着院里的石榴树,“爹喜欢在那里练字”
说着话她抱住了曹氏的胳膊,“娘,我不要离开这里,不要把爹一个人留在这里。”
看着女儿眼里浓浓的不舍,曹氏忍不住鼻头发酸,她伸手抱住女儿,“好,咱们不走。”
顾海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觉得妹妹这样有些不懂事了,他得找个机会好好给妹妹讲讲。
他没有久等很快就有了机会,第二天曹氏去托人卖自己做的针线,顾海抓起一个饼准备上学去,临到门口又迟疑了一下,转身拿起门后的砍柴刀。
“哥哥。”顾十八娘从屋里走出来。
顾海忙将砍柴刀掩在身后,咧嘴笑道“十八娘起来了快去吃饭,我去学堂了。”
说着话就忙要走,被顾十八娘紧跑几步抓住了。
“十八娘,你小心点”顾海吓了一跳,忙扶助她。
在他印象里,妹妹是个灯草做的人儿,风一吹就能倒,这些日母亲日夜操劳,白日都是妹妹一个人在家,自己一时冲动想要给她解闷,才带着她去打柴,没想到好好的走路也能摔下去,不用母亲责备他,他自己也恨死了自己。
“哥哥,我知道家里日艰难,不如这样吧。”顾十八娘想了想说道,“你且去安心读书,等下了课,我和你一起打柴,这样也不会耽误你读书,打的柴也不会少”
她的话没说完,顾海就把手摇出一阵风。
“打死也不敢带你上山了好妹妹,你在家歇息,养的身壮壮的,比什么都好”他摆着手说道。
“哥哥。”顾十八娘沉声打断他的话,“难道只因为我走路跌过一脚,就从此不再走路如是这样,这天下的蹒跚幼儿岂不是都无法学会走路”
顾海一楞,他还是头一次见妹妹这样的神色郑重。
“如此,哥哥如是被先生斥责,就再也不读书不成”顾十八娘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她跨上前一步。
前世里,顾海冲动而又敏感,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嘲讽,被先生责罚,才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业,也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她的哥哥,其实是个资质很好的人,顾十八娘眼圈有些发红,只不过他年纪太少被突来的生活艰难打乱了方寸,这一次,她要尽自己所能的为他分担。
顾海看她说的这样郑重,忍不住笑了,忙摆着手道“妹妹,这是什么道理”说着他微微的抬了抬下颌,“曰知耻近乎勇,先生斥我不足,我才能自省自勉,奋发图强,哪里能羞而不读书”
“好,哥哥你记着,日后但凡有人嘲笑你,你且不可自暴自弃才是。”顾十八娘说出这句话,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那是自然。”顾海说道,神情有些诧异,不明白妹妹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他们方才说的不是上山打柴的事么
既然话题跑远了,他也想起一件事。
“妹妹,听哥哥的话,咱们回建康去吧。”他整容说道,一面又有些担心,怕自己说话重了,妹妹不高兴,小心的查看顾十八娘的脸色。
小脸尖尖,杏眼亮亮,神色淡然,眉宇间没有往日那种因家事巨变而惶惶之色。
妹妹果真跟以前不一样了,前一段是吓坏了吧,许是不能接受最疼她的爹爹病势的缘故吧,现在,终于好了吧。
顾海心里就长长的松了口气,将心思说了出来,“这样母亲也不用这样辛苦,亲戚们会照顾咱们”
“哥哥。”一直安静听着的顾十八娘突然开口打断他,认真的看向他,“你说,亲戚们真的能照顾咱们”
顾海面色微微僵了僵,有些磕巴的说道“当当然咱们是族亲”
事实上,他隐隐约约觉得前景未必有他料想的这样好,但是,不管怎么样,也总要好过他们现在孤身在外吧
“小时侯爹爹和娘过年带咱们回去,你觉得咱们那些亲戚可是可亲”
“是谁说咱们衣衫破旧如乞儿用泥巴石块丢弃你我”
“每一次回去,娘为什么总是躲在屋里偷偷的哭”
“。是谁打破了祭祀的盘却诬赖你身上,任凭娘下跪哀求也无济于事当众责打与你”
“是谁扔下一块干粮叫你当马给他骑是谁把我们呼来喝去待之如奴仆”
顾十八娘喃喃说道,她似乎是自言自语,伴着一句一句的话说出,眼泪也慢慢的流下来。
那些前世经历的屈辱,那眼睁睁看着亲人逝去的惊恐无助,那任人摆布孤苦无依的孤寂,深深的刻在她心底,不能忘也不能再去碰。
顾海的神情慢慢的肃正起来,他的手紧紧的攥成了拳头。
那些小时侯的事,虽然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淡,但那样的欺辱早已在小孩的心理刻上深深的烙印,随时都能跳出来刺激他的神经。
“以前爹还在,还有功名在身,咱们吃穿自主,他们尚且如此看待我们,如今”顾十八娘深吸了几口气,压制住心内汹涌的情绪,紧紧拉住顾海的胳膊,“哥哥,你说我们回去日真的会比现在好过吗”
“不会”顾海双眼为红,攥紧了拳头,毫不犹豫的喊出着两个字。
第五章同心
他咬紧下唇,想到二叔公对父亲轻蔑的眼神,想起躲在山石后看到父亲被关在亲族宴席门外落寞的身影,想起那洒扫的仆人指着自己说这是废物小崽的场景,那时候他还是个懵懂顽童,不知道废物小崽是什么意思,还兴冲冲的跑去问父亲
“绝对不会”顾海再一次说道,将下唇咬出了血印。
“哥哥,我们三人在一起,穿自己做的衣,吃自己挣的饭,就算日再艰难,也能在人前挺直腰背,为什么非要去依附他人看人脸色而活”顾十八娘深吸了一口气。
她想起沈家一个老仆曾经说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这句平淡无奇的话此时在她脑里格外的清晰。
“谁有也不如自己有”她喃喃的念了出来。
“对”顾海高声说道,“对,我们自己靠自己不去靠他们不去要他们施舍”
“哥哥,你好好读书,争出一个功名来。”顾十八娘握着他的胳膊说道。
“是,”顾海重重点点头,扬起拳头晃了晃,“我要功名,给娘挣一个诰命夫人,看谁还敢瞧不起我们,随意的欺负我们”
说着,他想起这大半年来,因为担忧家事,心不在焉,已经拉下不少课程,距离明年的秋试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妹妹,我去学堂了。”顾海扔下砍柴刀,撒脚向外跑去。
“哥哥,我在学堂后的山上等你,你下学了,咱们一起砍柴”顾十八娘泪花闪闪的在后喊道。
顾海远远的摆了摆手,拐过弯就不见了,顾十八娘伫立在门前呆呆的凝望一会儿,直到邻居大娘给她打招呼,才清醒过来,应了声关上门。
看着简朴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院,顾十八娘握紧了拳头,改变命运的脚步才迈出了一步,要保住房不再去寄人篱下,这远远不够。
她知道家里已经没有了积蓄,给自己看病应该还借了外债,再接下来还有他们三人的吃穿生活用度,单靠母亲一个妇人做针线浆洗是绝对支撑不过来的,更何况哥哥还要读书
钱钱要生存必须有钱,她需要钱。
这一刻她恨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