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75节
争吧争吧……
就让他看看,这样一场混乱的争夺,是会成为boss迈步往上的阶梯,还是会成为他的阻滞……
天魔童子笑得肆意,眼神却极其小心。
自净涪完成了这一场受戒羯磨,获得戒体成为比丘之后,天魔童子也不再像以往那么肆无忌惮了。他开始变得小心,小心地收敛自己的存在感,不着痕迹地窥视着这景浩界。
就连此时已经进入九重云霄,在冥冥的天命相护下开始祭炼云霄世界本源,感知极其敏锐的左天行都未曾察觉到天魔童子的窥视,更别说刚刚返回无边暗土世界,开始全心全意地祭炼无边暗土世界本源的净涪魔身了。
蒙蔽了净涪魔身的感知,基本上也已经挡住了净涪本尊的耳目。
可也仅仅是基本上而已。
净涪猛地睁开眼睛,什么动作也没有,直接抬起头来,直直地望入头顶之中。此时净涪仍在他自己的云房中,他抬起头来,能看到的也就是他这一间云房的屋梁。可此时净涪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中,却根本没有映出一根梁柱和半片屋瓦,而是一双眼睛,一双带着恶意和诡谲的眼眸。
净涪眼睛一眨不眨,就那样直直地望着天魔童子,面色平静无波。
天魔童子心中不自觉地抖了一抖,眼睛更是微微眯起,心底忽然升起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出,就占据了他大半的心神,令他心神不定。
boss修持三身,魔身、佛身和本尊。
魔身修魔道。这魔道,说的是心魔,但其实却是以当年皇甫成一生修为为根基走出的新魔道,以皇甫成的天资,这心魔道必是几乎齐集整个景浩界魔道秘要,绝对不能轻视。
佛身行佛道。这佛道,虽然也是景浩界的佛道,却根本就是脱胎于现今妙音寺佛统,与地球上的禅宗相类。
天魔童子当年在地球上的时候不过是一介凡人,又受新中国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对于禅宗的理解也就是电视电影武侠里的那一位位禅师和尚,再多的也就是一座少林寺。他对禅宗了解实在不多,可哪怕仅仅是耳闻,也足以令天魔童子警惕。
到了天魔童子现如今的修为境界,他绝对不相信佛门就只有禅宗一支。可不管佛门有多少分支支脉,曾经在他耳中出现过的,就是只有这么一支。
可想而知,禅宗这一支到底能有多强!
天魔童子定定地望着净涪的目光,将自己跑远了的思路再扯回来。
boss三身,魔身、佛身尽皆不能少看,那么作为boss本尊的本尊呢?
天魔童子神色变得难看,目光在净涪身上上下扫荡,却什么都看不出来。
景浩界源自中国古老传说的洪荒,是洪荒破碎之后出现的三千小千世界之一。既然以洪荒为背景,那么景浩界的修士历史也绝对不能脱离出洪荒的框架去。而在洪荒世界之中,能和魔道、佛道比肩,甚至能够隐隐压了这两者一头的,只有道门。
也唯有道门!
难道,boss他的本尊走的是道门一脉?!
天魔童子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猜想切中了要害。
出自地球那个百花齐放的国度,看过原著,看过洪荒神话,又在这个世界中滚爬摸打万万年的天魔童子自认自己绝对算得上见多识广,可他翻遍了自己的记忆,也没找到能和boss本尊修持功法契合的法门。
如果说boss现在分出三身修行是有那么几分像是道门的斩三尸秘术,可既然说了是秘术,boss他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难道……在boss的背后,除了佛门的接引圣人和准提圣人之外,还有道门的圣人cha手?
可是如果真是这样,已经在接引和准提两人面前露了脸的boss,又是怎么瞒得过那两位的?他都能看得出的端倪,那两位已经证了圣道成了圣的圣人,真的就一点都看不出来?如果他们看出来了,为什么他们对boss的态度却无丝毫异样,甚至倍加看重?!
难道是他猜错了?
不,他不可能猜错的!
天魔童子猛地在心底摇头,眼神变得肯定而且确定。
在洪荒天地成形的早期,无边混沌之中,确实是有三千大道。可是自洪荒开辟,道祖传道之后,洪荒之中真正牢牢占据了源头的,也就只剩下道、魔、佛三门。道、佛、魔三门自洪荒开辟之始,教门立世之后,明争暗斗你来我往……
等等!
明争暗斗?
天魔童子忽然再一次定定地望着景浩界中的净涪,心中猛地生出了一个猜测。
难道……难道这个原著里的boss会是这一次的道佛两个教门乃至三个教门相争的棋子?
天魔童子看着净涪,心中种种念头急速转动。
身为天圣魔君的原著boss皇甫成,一朝转世重生后,带着疑似道门斩三尸秘术的秘术拜入了佛门,成为了入得佛门接引、准提两位圣人眼中的新晋比丘……
天魔童子越是细想,心头越是发冷。
单就boss一身,牵系三门道统,这会是平常?怎么会是平常?!
boss的斩三尸秘术到底是怎么来的?佛门接引、准提两位圣人接连出面,真的仅仅是因为boss他的天资绝佳,能够为景浩界佛门开辟一个支脉,破开景浩界佛门如今混沌的局面?
景浩界不过是三千小千世界中的一个,这样一个世界中的佛门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真的就能劳动佛门两位圣人这般动作?
心冷到冰凉的天魔童子心底生出一个恐怖的猜想,也不知是不是天魔童子他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因为事实本就是被他猜测的那样,他越是想要找出一个疑点推翻自己的猜想,却又越是觉得那样一个猜想符合实际。
boss……不,这个净涪,他是诸天圣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不,不仅仅是他!
天魔童子的目光无意识地从净涪身上拔起,转了一圈落在了被九重云霄世界本源保护在其中的左天行。
不仅仅是boss,就连主角,都是!
主角和boss,他们……
他们大概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和申公豹!
天魔童子狠狠地一咬牙,近乎睚眦欲裂。
如果……
如果他当年看到的原著仅仅只是第一部 ,那个故事远远没到完结的地步,还有着后续,那么……
这种事,作为特别钟爱主角左天行几乎将他作为自己替身的远隔云端绝对能够做得出来的!
否则,为什么备受作者厚爱的主角没有飞升?!为什么作为boss的皇甫成能在一贯都是以boss身死为结局的网文里活了下来,先主角左天行一步飞升?!
作为主角的左天行和作为boss的皇甫成是道、佛、魔三教棋子,几乎等同于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和申公豹的事情,原本也就只是主角和boss他们自己的事情而已。不管他们两人的结局是成仙了是堵海眼了更或是灰飞烟灭了,那也与天魔童子没有关系。
一点关系都没有!
只要天魔童子当年往里头cha上一手,只要他当年忍了下来,安安静静的袖手旁观,他什么事情都没有。
顶天了也就是上上战场混上一番。
可问题是,天魔童子当年出手了。他对boss的皮囊起意,将他逼入了轮回……
他当年cha了一手,后来更是动作不断,那他现如今,就硬生生将自己搅合进了这一摊大因果了!
天魔童子脸色如土。
第253章 净涪本尊
实在不能怪天魔童子胆小如鼠,也不能怪天魔童子杞人忧天,实在是,如果真如天魔童子他自己猜想的那样,那就意味着虚空世界又是一场大劫。
大劫是什么样的呢?
混沌之后,洪荒之初,可是号称金仙多如狗,大罗遍地走。可是历经过几场大劫之后,能平安存活下来甚至还能保留自由的大罗境修士两个巴掌都数的过来!这样一场场大劫积累下来的赫赫凶威,足以让天魔童子胆战心惊。
如果作为主角的左天行和作为boss的皇甫成真的如原著作者远隔云端安排成为未来这一场大劫中明暗两颗劫子的话,与他们两人都结下因果甚至是生死大仇的天魔童子,绝没有逃得出未来那一场大劫的可能!
想想封神里的姜子牙!他固然是一个七老八十仙道无望的凡俗修士,可站在他身后的,可都是阐教三代乃至二代亲传弟子!
再想想那个申公豹,他固然是背后无人,可他那一句“道友请留步”又坑了截教多少弟子?更甚至将整一个万仙来朝的截教都拖入了那一场名为封神的泥沼中!哪怕是到了现在,截教也只能算是勉强恢复元气而已!
天魔童子望着仍在专心致志地炼化景浩界九重云霄世界本源的左天行,还有那因为察觉到天魔童子目光而陡然闪现将左天行与世界本源掩护得严严实实的那一片朦胧紫光,他一口气几乎没能喘过来。
主角左天行为景浩界天命之子,得到景浩界天道庇护,为景浩界天道所钟,一旦他完成帮助景浩界晋升的任务,难保他不会成为景浩界世界之主。这可是一个崭新的中千世界!
以它为起点,如果原著再有第二部 第三部,未必不会形成世界之间的征伐。
天魔童子好不容易喘过一口气,又将已经看不见什么的目光从那一片朦胧紫光之中拔出,神色不定地望着护持在景浩界世界胎膜之外的四季剑阵以及坐在那一座剑阵前方的那个剑修。
再者,有一个中千世界作为背后支撑,有天剑宗飞升长辈作为后盾,再加上原著作者远隔云端在背后加持,左天行会比不得一个姜子牙?
至于boss皇甫成,如今再拿原本的轨迹来说事已经是多余,但就他当前所见,皇甫成他的手段绝对比申公豹还要高!申公豹当年再如何,也不过就是能和闻仲、赵公明等截教三代二代弟子套交情而已。可boss皇甫成呢?他直接让自己入了佛门接引、准提两位圣人的眼!
天魔童子再也没有去看别人,他仓惶抬头,满目茫然地望着他化自在天外天。
因为大劫,万仙来朝的截教数万弟子死的死,散的散,到了现在也就基本恢复元气。这也还是有着道门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坐镇的大教。那作为群龙无首的魔门其中一支的他化自在天外天呢?
他……呢?
他到时候还能不能继续活着已经不打紧了,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他能够在大劫来临之前,找到回家的线索吗?
天魔童子木木地愣怔了许久,却怎么都没能给自己找到一丁点的信心。
他修行的岁月有多久,他穿越过来的时间就有多久,可从一介凡人走到今日,他自己都不太记得他活了有多久了。
就是这么长的年月,天魔童子都未能找到丁点线索,又如何能指望将来这一次大劫彻底爆发前的这三百两百更或是百年间?
天魔童子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再度往下垂落目光,望见景浩界中还在怒浪洞疯狂兑换业力的皇甫成,又看看还在按部就班地在他那一个小千世界中积蓄力量以进行变革的另一个自己。
“呵呵……呵呵呵……”
净涪本尊双眼清晰地倒映出天魔童子的双眼,看着那双眼中的视线从恶意的嘲讽慢慢地变化成无力的僵硬和绝望的木然。
净涪慢慢地转了转眼珠子,心底泛起了一丝兴味。
这个他化自在天魔主座下三千天魔童子之一的天魔童子,到底是想到了什么?居然会流露出这样明显又剧烈的情绪来?
净涪颇感兴趣地盯着天魔童子目光看了许久,不过到底他们两人之间的修为层次差得有点远,净涪再是神通广大,手段通天,也只是能观察到这么一点而已。再想要知道更多,却就艰难了。
待到天魔童子收回目光后,净涪更是什么都看不到了。
不过净涪也没觉得失望,他收回目光,垂下眼睑,再度全心全意地转入识海之中,继续自己的修持。
净涪识海的左侧空间,佛身照旧未曾现身,仍然隐没在那一片金璨光明的佛光之中。而与这半边光明普照的空间相对应的右侧,虽然空荡荡一片,却又有一股同出一源的诡谲气息弥漫。
净涪本尊进出识海,左侧右侧的佛身和魔身根本没有任何动静,恍然未觉。
净涪本尊也没有去惊动双身的意思。
他照旧在识海中央的位置盘膝而坐,双手结印放置腹部,继续沉入对自己心念乃至情绪的引导之中。
是的,除了每日里的修炼之外,净涪本尊还需要理清和辨明自己的种种心念和情绪,将这些带着善念或恶意的心念和情绪分别导入识海左右两侧,只留下那些无善无恶的念头归于自身。
这样的工作很麻烦。
哪怕净涪擅长掌控自己的心念和情绪,但他毕竟也是一个人,心底种种心念的生灭,很多时候并不真的就由净涪自己全盘掌控。不过如果真的换了旁人,怕是就要比净涪现如今的情况难得太多太多。
但既然净涪不想废掉自己作为天圣魔君皇甫成时的千年修行,想要在佛门的渡化中保留下自己的本性自我,那他就只能这么麻烦着。
因为他想要的太多,因为他想要坚持,那么他就只能这样坚持着走下去,直到他能够推演到更为便捷简便的秘法为止。
没错,净涪本尊现如今走着的,其实并不是天魔童子以为的那一条通天大道。恰恰相反,净涪本尊他脚下踩着的,根本就是一根细细的钢丝。
如果天魔童子他真的看得仔细,没有自己吓自己的话,他会发现,他所以为的净涪修持的斩三尸秘术,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斩三尸秘术。别说是正版,它根本连劣质版都算不上。
正如天魔童子自己所想的那样,斩三尸秘术为道门至高秘术,是洪荒世界中一众修士通往准圣甚至是圣人的唯一成功桥梁,岂能轻传?哪怕是当年,作为景浩界魔门魁首的天圣魔君皇甫成,也绝对没有得到这一门秘术的门路!
天圣魔君皇甫成的资质确实惊人,但他也就是一个小千世界中能与天命之子左天行相媲美的天骄而已,放到其他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没有真正较量过,他拿什么来让人刮目相看,拿什么来让人将斩三尸这门道门的至高秘术轻易传下?
更何况,皇甫成他还是天魔门的传人,他修的是天魔宗至高功诀的《天魔策》!
但皇甫成没有得到道门高人亲自传下斩三尸秘术的资格,可作为曾经一统景浩界魔门,掌控整个景浩界魔门的天圣魔君,他却有那个资格翻阅景浩界魔门诸多门派的宗门典籍。
事实上,皇甫成也真的就将这些宗门典籍全都翻遍了,更凭借着自己惊人的记忆里和超越常人的悟性,一点一点的全数嚼烂,吞食入腹。
天魔宗万万年的传承是这样,魔傀宗万万年的传承也是这样,就连其他的诸如心魔宗、幻魔宗等各个宗门,也没有例外。
前文就有言,当年佛门布道景浩界,几乎将佛寺、佛塔、佛像遍布整个景浩界中。可后来,因为天外修士cha手,景浩界到底形成了如今平衡的三足鼎立。
也因为这样,景浩界道门、魔门乃至佛门,各自都有着天外诸道的记载。
虽然这些记载被人刻意隐藏,但魔门中记载着的那些资料,却没有逃过当年皇甫成的眼睛。
斩三尸秘术虽然是秘术,却也因为它的鼎鼎大名,被魔门收录了下来。哪怕仅仅只有一个名称!
因为关于斩三尸秘术的记载,对它感兴趣的,并不仅仅只有净涪一人。
许多魔门的大能修士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各有猜想,而这些猜想,哪怕不是全部记录下来,也有一部分能够留下,成为后人的猜度的根本。
如今也成就了净涪。
第254章 三身秘术
然而,哪怕是净涪本尊自己,也并不就真的能够确信,他自己所摸索出来的这一条路,会一直像现在这样,引导着他到达他想要到达的远方。
他不确定。
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他脚下走的这条路,是他自己选定的道路,也是最接近他目的地的那一条路。
净涪本尊心底平静如明镜。明镜上空正中央的位置上,飘荡着一线虚淡的紫色灵光。紫色灵光若隐若现地闪烁着,却在每一个闪烁的瞬间,将那些带着善意和恶意的心念分别扫向左右两侧。
这些或善或恶的心念一旦被紫色灵光扫荡出净涪本尊灵光所笼罩的中央地带,就会自然而然地被佛身和魔身所吸引,归附在双身之中,成为佛身或是魔身的一部分。然而,这并不是全部。
除了那些带着善意或恶意顺利归附入双身的心念之外,有大半左右的心念以为念头本身的斩去而消散,如星火熄灭,最后还有一部分心念,因为心念上携带的善意恶意散去,恢复成无善无恶的纯粹心念,又自然而然地归入净涪本尊的身体,成为净涪本尊的一部分。
被净涪本尊灵光所笼罩的中央地带,因着这种种心念的起灭、归附、分散,竟然形成一条全由心念组成的河流。
不,准确地说,并不像是河流,它反倒更像是海洋。
净涪的这整一个识海里,就是一整个全由心念形成的海洋。这识海里的每一个心念,都是这一片海洋里的一滴水。而净涪的三身,就是这一片海洋里的三个海眼。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心念从净涪的三身周围散出。这些心念又各分善恶,汇入三身之中。
然而,正如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样,除了净涪本尊那些分不出善恶的心念之外,汇入净涪佛身的心念也并不是只有善意,正如汇入净涪魔身的那些心念也不是就只有恶意而已。
那些所谓的带着善意或恶意的心念,确切的说,善恶应该是相对而言的,这些心念都只是更偏向善或是恶而已。
如果天魔童子真的完完全全地看清了净涪的三身,他就会知道,净涪其实根本就是一块磁石,佛身和魔身这对立的双身是这块磁石的南北两极,而净涪本尊,则是这一块磁石最中央也最平衡最混沌的那一点。
如果说,在最开始修行这一门秘术的时候,还需要净涪本尊自己耗费心神掌控心念,同时剥离那些偏善偏恶的心念,分化凝聚成双身最初的意识的话,那么现在,只要净涪本尊那一道灵光微微一转,那些偏善偏恶的心念自会如同被磁石磁性吸附的磁片一样,自动自发归附于佛、魔双身,各自汇入佛身或魔身之中,成为他们的一部分。而那些诞生自佛身和魔身又与他们本体属性不合的心念,也会根据双方属性自行归附。
这就是净涪揉合他自己与那些魔门前辈大能对于道门斩三尸秘术的种种猜想,而自己推演出来的三身秘术。
也是最为契合他的修行道路的秘术。
这一门秘术,从当年净涪还是天圣魔君皇甫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当然,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这一个想法初初诞生的时候,皇甫成就曾经费心推演过,但也只是推演出了一小部分,就被束之高阁,根本没有现世,更未曾在世间留下过只言片语的记录。
原因也极简单,作为当时魔门魁首的天圣魔君皇甫成,他的魔道修持极为顺利,眼前一片坦途,他只要往前方一直走就是了。
他以为他不会需要这样的一门秘术的。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切的已经证明了,他当年的这种以为,也仅仅就是他自己的以为而已。
事实就是,他需要。
当程涪成为净涪的那一日起,他就已经将这一门只有一段开篇的三身秘术从那繁多的记忆中翻出来了。他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推演秘术,终于到了后来,成功分化出了三身。
如今佛身凝就金身,魔身炼出魔体,便是三身成就。三身既成,这门秘术的开篇,净涪就算是炼成了。
接下来,就是三身各自的修炼。
对此,净涪本尊完全不担心。因为哪怕是已经分化出来几乎独立的佛身和魔身,他们也都还是净涪。
是净涪,就绝对不会任由自己轻易输给旁人。
哪怕这个人也是自己。
正如净涪本尊所想,自净涪本尊心神彻底沉入定境之后,佛身也悄然在那布满半个识海的佛光中隐去,魔身更是直接遁入了无边暗土世界之中,继续快速祭炼景浩界无边暗土世界的世界本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无边暗土世界本源落入魔身的掌控,九重云霄之上,将左天行牢牢护持着的那一片紫色霞光竟然开始抖动起来。每抖动一次,那霞光中就有星星点点的紫色光点散落。但随着那一片紫色霞光抖动的速度加快,那霞光中散落的紫色光芒几乎成了一片光雨。
这些紫色光点散落在左天行周身三尺之内,最后甚至形成了一个单薄又坚实的光茧,将左天行拢在了其中。
自那淡紫色的光茧成形之后,左天行祭炼九重云霄世界本源的速度更是猛地往上升了一截。
和净涪魔身祭炼无边暗土世界本源的速度比起来,左天行祭炼九重云霄世界本源的速度已经算快了。
毕竟即便左天行和净涪两人都是往轮回里走过一遭后回来的人,但和自爆过一次的净涪比,左天行的灵魂堪称完好无损。而哪怕此间世界已经重塑,在景浩界天道的特意保护下,九重云霄的世界本源中还残留着左天行的气息。
如此两厢影响因素叠加,左天行祭炼九重云霄世界的速度又如何会比净涪魔身的速度慢?
而现在,在那一个淡紫色的光茧帮助下,左天行祭炼九重云霄世界本源的速度更是比之前直接提升了三分之一。这作弊得,根本就像是屋子的主人自己打开了大门,直接将外人迎了进来,放任他占据这一间屋子,成为屋子新一任的主人。
可是这样的情况,唯一一个注意了,又看在眼里的,只有那个盘膝坐在自己宝剑之前的天剑宗飞升仙人。
那仙人探头望了一眼九重云霄世界里的那一个淡紫色光茧,皱了皱眉头,低声嘀咕着道:“这样的揠苗助长……”
他一边嘀咕着,一只手就已经抬了起来。但还没有等到他的手探出去,他自己皱了皱眉头,就又将手收了回来,重新放回原本的位置上。
“算了,随它去吧……那左天行不是真正年轻不知事的弟子,既然不算幼苗……那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关系……”
左天行此时正在定中,并不知道自己身外的情况,但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因为这一切哪怕超出了他的预期,也还在他的承受能力之内。
他能承受得了!
作为在这一场速度比赛中被左天行辗压的对手,净涪魔身也是一无所觉,他仍旧按着他自己的脚步祭炼着无边暗土世界的本源,将他自己的印记打入那无边暗土世界的本源里。
一直到净涪本尊出关,这样的局面也未被打破。
净涪睁开眼睛,不过眨了眨眼睛,便抬头望入了上方头顶的九重云霄之中。
他望着待在左天行原来位置的那一个淡紫色光茧,仔细感知了片刻,最后却只是一哂。
正在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的净涪魔身此时也睁开了眼睛,他同样抬头望向了那九重云霄。但也只是一眼,魔身就淡淡地收回了视线。
魔身只是与本尊对视一眼,便又闭上了眼睛,继续他的祭炼。
净涪见魔身入定,他也收回了视线,从蒲团上站起,先拿了安陀会等比丘三衣在手,看也不看,便是一道灵光洒落。
灵光在那比丘三衣上来回涤荡,足有一炷香的时间,才完全消散殆尽。
净涪低头再看了看那一尘不染的比丘三衣,点了点头,带了这比丘三衣便转身往净室中去。
入了净室,净涪将自己身上的沙弥袍服一件件慢慢脱下放到衣架上,又从旁边取过安陀会等比丘三衣,又是一件件慢慢地穿上。
不过是简单的脱衣、穿衣动作,但由净涪做来,却是如同行云流水,别有一番韵味。
这是净涪最后一次脱下沙弥袍服,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穿上安陀会等比丘三衣。
于旁的比丘而言,意义或许重大,可净涪却仍是不快不慢,就仿佛真的只是脱去一身衣袍,又再换上另一套袍服,如此而已。
待到净涪穿好比丘三衣,他将衣架上堆放着的沙弥袍服带了出去,一一折叠整齐,放进了他自己的随身褡裢里。
将褡裢归置在一侧之后,一身簇新比丘袍服的净涪重新在佛龛前站定。
他先就着佛龛旁那水盘里的清水净过手后,便就取过案桌上的线香,就着佛龛前的青灯点了。
净涪双手捧香站定,微微低头向着佛龛里的佛陀拜了三拜,才将手中的线香cha入香炉之中。
升腾而起的细烟朦胧了佛龛里的佛陀面相,只有那一双眼睛犹显慈悲。
净涪再看得一眼,便转身去得门边,然后推门出屋。
第255章 净涪出关
此时在屋外迎接净涪的,是东方的那一片鱼白以及迎面扑来的带着微凉气息的晨风。
哦,还有那一股随着风飘来的菩提清气。
净涪顺着晨风吹来的方向望去,菩提树那并不算厚重的碧绿叶子在风中接连相撞,哗啦啦地作响。
净涪目光在菩提树树心位置处停了一停,便又收了回来。他转过身,阖上房门,才踏着天静寺钟楼处传来的钟声一路往清壬禅师的禅院那边去。
净涪特意从净怀、净古两人的禅院前走过。
他在那禅院门前站了一站,张目往那禅院里望得一眼,见禅院里头无人,才脚步不停地往前走。
虽然净涪出关恰在早课开始之前,但到得净涪来到清壬禅师那边的时候,小法堂中的早课已经开始了。
为着等待近日必将出关的净怀、净古和净涪三人,清壬禅师这几日都没有如往常一般到大法堂与诸位和尚一道做早课,而是留在了他自己的禅院里。
第三日,他等到了净古;第四日,他又等到了净怀;而一直到了第九日,他才终于等到了净涪。
在第三日早上就见到出关的净古,清壬禅师心里头是皱眉的;一直等到第四日中午看见净怀,清壬禅师心里头暗暗点了点头;而到了这会儿,察觉到悄悄从后门走入小法堂的净涪,清壬禅师心里笑了笑。不过哪怕清壬禅师心情如何,他面上都不显分毫,仍旧继续专注地念诵经文。
不是说新晋比丘受戒之后闭关的时间越长,收获就必定越多,没有这个等式。但大多数情况下,闭关时间越长,就越能说明那个弟子获得的戒体品相如何。
而在景浩界万万年历史里,在天静寺历次记载中,却大概能够通过这一段闭关时间的长短划分出戒体品相来。大体上来说的话,新晋比丘闭关时间大概能够划分成三个等次,基本上对应戒体品相。
闭关时间三日以内的,为下品;六日以内的,为中品;而在九日以内的,则是上品。
如果再要细分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一日为一级,依次类推就是了。
所以如果认真去归类入档,净古的戒体怕是下中品,而净怀的戒体能算得上中中品。至于净涪……
必定是上上品。
当然,这也是一般情况。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弟子为了掩人耳目,做出在定中久坐以苦熬时辰的事。可哪怕清壬禅师不过是在刚刚匆匆拿眸光瞥过,却也能看得出来,净涪不在此列。
净涪悄然无声地在净古身侧空余的那一个蒲团上坐下,抬手拿过蒲团左侧前方放置着的木鱼和木鱼槌子。
他右手拿定木鱼槌子,身体微微转过一个方向,左手竖在胸前,向着侧头望过来的净怀、净古两人点头一礼,算是见过。
净怀、净古两人也都仅仅是一点头,便算是回了礼,继续做早课。然而他们的心思到底在不在早课上,又到底有几分的心思落在这上头,那就是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的事情。
净涪没多去看,他垂着眼睑,空着的那只手结印放在膝上,另一只持定木鱼槌子的手手腕一翻,挽出一个轻巧而漂亮的腕花,不轻不重地落在了他身前的那个木鱼上。
“笃……笃……笃……”
合着经文的木鱼声响起,规律而清脆,不过片刻间,本来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的净古不知不觉间,竟然就伴随着那声声的木鱼声,沉入了他自己口中念诵着的经文中。
清壬大和尚虽然全身心都专注在这早课中,可明镜一般的心境却也将这法堂中的种种都倒影了出来。
他心神不动,神念却在沉浸在经文中的净怀、净古两人身上转了一圈,便又彻底收了回来,继续早课。
早课结束的钟声远远传来,坐在上首的清壬大和尚将手中的木鱼槌子放在木鱼旁边,双手合十,向着身前的佛陀弯腰一拜,唱道:“南无阿弥陀佛。”
净怀、净古连带着净涪也都一并将手中的木鱼槌子放下,合十而拜,也唱道:“南无阿弥陀佛。”
清壬大和尚将身前的木鱼和木鱼槌子一起重新放回蒲团左上方的位置,转过身来看着净怀、净古和净涪三人。
净怀、净古和净涪也都将木鱼和木鱼槌子放回原位,低眉垂目坐在蒲团上,等待着上首的清壬大和尚发话。
清壬大和尚看着眼前的这三个年轻比丘,面目慈和,他笑着问道:“诸位师侄,距离你们当日受戒到现如今,也已经有些日子了,如何,可曾觉着和以往的自个儿有什么区别?”
净怀等三位年轻的比丘等待了数息间的功夫,才有净怀率先开口道:“师伯,弟子这些日子,总觉着心头有一种莫名的约束规戒的感觉……”
他顿了一顿,面上露出几分似喜似忧的神色,合手而恭敬拜倒,待到重新坐直,他才继续,“敢问师伯,这是不是就是弟子听说过的戒体?”
净怀这么一问,净涪面色不变,但也是抬了眼望过来。唯有净古,脸色在那霎那间闪过几分不自在。
清壬大和尚将净怀、净古和净涪三人的面色变化统统收入眼底,他根本不用多费心思去琢磨,也能猜得出这三位年轻比丘的情况。但他只是点了点头,指点净怀道:“是,这就是戒体。”
“你等切记,”清壬大和尚的目光扫过净怀、净古和净涪三人,神色端正严肃,“日后所为,必不能轻负你们当日受戒时候心心念念的种种。否则,戒体受损,你们日后的佛果也必将会出现损毁。到得那时,再想要弥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清壬大和尚这般说着,不由得就想起了已经到达极乐净土的慧真祖师,以及当前还在景浩界里的恒真和尚。
这一位祖师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可清壬大和尚也知道,这话他不能明说。
净怀、净古很难从清壬大和尚严正的神色中看出些什么,这会儿他们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多作揣摩,只是各自点了点头,合掌而恭敬地道:“是,弟子等谨听师伯教诲。”
净涪倒是和清壬大和尚想到一起去了,但他面上什么都没有显露出来,也还是和着净怀、净古两位比丘一起,合掌而拜。
清壬大和尚虽不知道这三位弟子将他的话听进了几分,但他见这三位年轻比丘脸上的慎重,也就点了点头,另告知他们道:“这世间之事瞬息万变,饶是我等,也并不知道日后我们会遇到哪种情况,更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有不得已需要破戒的时候?”
这个还真不是开玩笑,哪怕他们都是佛门弟子,但毕竟是修士。修士一生,总有遇到不得已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佛门戒律不破也不行。
清壬大和尚的目光从净怀、净古、净涪三位比丘年轻的脸庞上扫过,眉宇之间的严肃不知什么时候减去了几分,他道:“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灵活应对,可以弃戒。”
弃戒?
净怀、净古两人听得一怔,就连净涪面上也跟着显出了两分惊诧。
清壬大和尚笑了笑,点了点头继续道:“想来你们也是都听说过弃戒的……”
“弃戒之后,只要在佛前忏悔,重新受戒,也就可以了。”
说着这句话的时候,清壬大和尚的语气还是有几分轻柔的,但到得这一句话说完,再往下一句话的时候,清壬大和尚的脸色忽然就恢复了之前的严肃端正,声音也变得沉重有力,他道:“但是,你们要记得,哪怕弃戒之后可以在佛前忏悔,可以重新受戒,将戒体修补完整,如果你们的心境因为弃戒这一段时间出现破绽,之后再想要修补完整,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清壬大和尚说的虽然浅显,但却是至理。
净怀、净古和净涪三人听得清楚,也听得明白,各自端正了神色,合手而恭敬再拜,净怀和净古更是口中各自道:“是,弟子等谨记师伯教诲。”
清壬大和尚端端正正地受了这一礼。
待到三位年轻的比丘坐稳后,清壬大和尚又看了看净怀,见他再无话问,便将视线往侧旁一挪,落在了净古身上。
净古拧着眉头沉默了一会,才问道:“敢问师伯,戒体有品质之分……”
他话音未停,但既然说到了这里,屋中坐着的清壬、净涪也都明白净古想要问的是什么了。
果不其然,哪怕净怀尚有些懵懂,未曾彻底回过神来,听得净古的最后那半句话,净怀也激灵了一下,整个人陡然坐得笔直,双耳直直竖起,专心地等着清壬大和尚的答案。
屋中众人但听得净古问道:“……可有提升戒体品质的办法?”
清壬大和尚定定地望着净古片刻,脸色不变,眼底却是升起了一点笑意。
在净怀、净古乃至净涪的目光中,清壬大和尚轻轻地点了点头。
净怀、净古两人眼神一飘,一时半会完全回不过神来。
净涪脑袋微微往上一提,面上也显出了几分激动。
而他的识海之中,佛身已经从漫天的金色佛光中显化出了身影。
“提升戒体品质的办法……”
清壬大和尚看着激动得难以自抑的净怀和净古,目光扫过净涪,微微勾起了唇角,道,“确实是有的。”
第256章 拜见清见
清壬大和尚特意等了一会,等到他面前的三位年轻比丘都平复下胸中的激动之后,他才继续道:“《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
清壬大和尚低垂下眼睑,给净涪等三位年轻比丘念了这么一段经文。
净怀、净古和净涪三人也都默然静听,心中念头急转。
待到这一段经文念完,清壬大和尚竟也再无别话,任由净怀、净古和净涪这三位比丘各自低头思考。
其实清壬大和尚说得也是简单。
戒体与他们的愿心关联,原本也是为了承纳他们愿心而存在的。他们的愿心有多大,戒体就有多大。哪怕当初在受戒羯磨受戒的时候,他们的愿心要不太过局限,要不太过含糊,导致他们获得的戒体品质有差,可是只要他们一步步地扩展和坚定自己的愿心,他们的戒体也必将随着他们的愿心一起完满。
可是,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这般的说易行难。
愿心真要有那么容易就能够扩展,他们在受戒之后获得的戒体也就不是现在这样的了。
净怀、净古沉默了片刻,才双手合十,拜谢过清壬大和尚,口中道:“弟子等明白,多谢师伯开示。”
净涪识海之中,佛身只是微微一笑,便再度隐入那漫天的佛光之中。
他的愿心早定,根本就没有再往外扩展开去的意思。
净涪倒是慢了半拍,才来拜谢清壬大和尚。
清壬大和尚扫了净怀、净古一眼,视线最后落在了净涪身上。
净涪眨了眨眼睛,便凝聚了眸光,抬头迎上清壬大和尚的目光。
清壬大和尚看着眸光平静未曾有过丝毫动摇的净涪,心中点头,面上就带上了一丝笑意,他合掌低唱一声佛号,道:“你的心思之坚定,我也是平生仅见。”
他这话一出口,不说净涪如何,旁边才刚刚回过神来的净怀、乃至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净古,都是不由自主的从心底生出一丝苦涩。
清壬大和尚面上不显,眼角余光却将净怀、净古两人的脸色变化看得清清楚楚,心里不由得又是一叹。
面对这样一个无双的天之骄子,又能有几个人,可以真真正正的看得清自己的前路,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呢?
清壬大和尚想到这几日都被诸位师兄弟挂在嘴边的净音,心中的感叹又淡了去。净怀、净古两人不行,不是还有一个净音么?他们妙音寺一个净涪一个净音,比旁人可是要好上太多了。再不满足,就是贪心了,世尊都看不过眼去!
清壬大和尚自个儿在心底里笑了笑,停也未停地继续与净涪说道:“我想,我大概也就只有一句话要与你说……”
净涪脸色一整,合手而拜,恭敬垂耳聆听。
清壬大和尚见净涪这模样,心底笑意渐浓,面上却也端正了神色,他道:“日后行事,当眼明心净,不违心意。”
净涪当时就拧起了眉关,原本因作恭敬之态而低垂了下去的眼睑忽然就抬了起来,再度直直地迎上清壬大和尚的目光,眼带疑问和不解。
清壬大和尚看着净涪,面上笑意加深,只道:“身为你的师伯,我也就只有这么一句话能交代你了,惭愧惭愧……”
清壬大和尚口中说是惭愧,但面上还真没有多少愧色,更多的反而是高兴。
能不高兴么?作为师伯的他,也就这样一句话能拿来交代提醒净涪的了,而且这一句话饶是他不说,净涪自己也知道,也明白。
这就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
净涪怔了片刻,然后脸色一整,再度合手而拜,恭敬领受教诲。
清壬大和尚受了这一礼,又叮嘱他道:“待会儿,你就往清见主持那边去一趟。他等了你很久了。”
净涪点头,将这件事应了下来。
出了小法堂之后,净涪告别净怀、净古两人,独自一人转出了小道,一路往清见和尚的禅院走去。
净怀、净古两人走出一段距离后,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转过身去,看向那个与他们相背而行的背影。直到那个似乎对他们的视线无知无觉的人转过弯去,彻底消失在他们的面前,净怀、净古两人才收回了视线,对视一眼,无声转回身,继续前行。
净涪并不真的就没有注意到净怀、净古两人的目光,可他并不在意。净怀、净古两人哪怕再是心中不平,也就是心中不平而已,不会真的对他出手。
自来防小人不防君子。净怀、净古两人虽然也算不上君子,但要因为这种种而对他出手,也是做不到的。
净涪目视前方,一步步迈得平稳踏实。
这就是佛门的好处了。那么些条条规规的限制下来,真正有胆子又能够付诸行动的,还真没有几个。
不知是不是净涪挑选的时间不对,他才刚刚转出一个拐角,迎面就撞上了独自一人的恒真僧人。
恒真僧人一身衣袍整齐,臂间斜跨一个随身褡裢。看模样,分明就是一副准备外出的装扮。
他要离开了……
可在离开之前,他的身侧只有他自己。
就如同当日他到达天静寺山门的时候,身边只有他自己一样。
净涪脚步一停,面上显出几分诧异,然后就合手点头,以礼拜见。
恒真僧人也未曾预料会在此时撞见净涪,他不由得怔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合手与净涪回礼。
净涪行得一礼后,又抬脚往前走。
恒真僧人却沉默地站在原地,定定望着净涪一步步走近,准备擦肩而过。
“净涪。”
恒真僧人直呼净涪法号,净涪心中挑了挑眉,也就停下了脚步,转过头去望着恒真僧人。
恒真僧人面色还是平静,他迎着净涪望过来的视线,道:“净涪,我要离开天静寺了。”
净涪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恒真僧人忽然笑了一下,双手合十,垂落的眼睑遮去了他眼底的种种思绪。
“我希望……在红尘中遇见的那一个人,还会是你。”
说完,恒真僧人头也未抬,便迈步走过净涪,向着路的尽头走去。
净涪站在原地看了恒真僧人两眼,只是一笑,并不放在心上,仍旧迈步往前。
走到小路拐角的恒真僧人忽然回过头来,看着净涪完全不为所动的背影,面上闪过几分复杂,但他提了提臂间的褡裢,便转过头去,也继续走自己的路。
第7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