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20节
暗黄的一豆烛火亮起,照亮了他身前的一小片地界。
谢景瑜在烛火照亮黑夜的那一刻便望见了那位手托灯烛的青年僧人,虽烛火昏黄,但他却一眼便认出了这个青年僧人就是今日他路过这里时见到的那位青年僧人。
他不知道他的那位堂弟在他离开之后曾着意到净涪面前拜见过,但这不妨碍他看出这青年僧人的不凡。
净涪抬起眼睑看着他。
昏黄的烛火亮在他手上,却没能照透他的双眼,反更衬得他那双眼睛被这无处不在的夜色更广袤更幽深。
几乎是在净涪目光落在他身上的那一刻,谢景瑜就下意识地站直了背梁,撕去披散在身上的风流外衣,流露出内里真正的恣意随性。
夜色缠绵无尽,却掩不去这少年郎的恣意,亦同样压不住他的随性骄傲。
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少年郎。
谢景瑜站定,迎着净涪的目光合掌弯身,“谢景瑜见过师父。”
谢景瑜不是他的那个堂弟,不会在与人见礼的时候将自己的名字拆解成什么谢家景瑜。
于他而言,他从不是什么谢家景瑜,他仅仅只是他——谢景瑜。
净涪看得他一眼,站起身来还了一礼,然后抬手一引,便就重新坐了回去。
谢景瑜明显地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回过神来,也不多讲究,真就直接在地上盘膝坐了。
然而他才刚坐下,却在不经意间往净涪侧旁瞥了一眼,望见趴伏在净涪身侧的五色鹿。
谢景瑜又是一愣。
五色鹿抬眼望向他。
几乎是下意识地,谢景瑜腾地在地上站起,合掌又与五色鹿拜了一拜,称道:“见过……灵鹿。”
五色鹿悠悠然站起,与他点头还礼,同时更冲他唤得一声:“呦。”
谢景瑜听不明白五色鹿的话,他尴尬地看了五色鹿两眼,扭头望向净涪,想问问净涪。
在谢景瑜看来,这位作为灵鹿的主人,应该是能听明白这只灵鹿这句叫声的意思的。或许,他能与他叙说一二?
但令他失望了,净涪始终平静沉默,完全无甚表示。
不过谢景瑜到底是谢景瑜,他见净涪没有表示,低头自己琢磨得一下后,竟还能维持着笑容与五色鹿点头,若无其事地重新在他的位置上坐了。
今夜无月无星,这长街上唯一能够撕裂黑暗的就只有净涪身前放着的一盏昏黄灯烛。守着这一豆烛光,谢景瑜竟觉得心头格外的平静。
无有往常酒醉醒来惯有的胀痛,没有往常夜里始终排解不去的冰寒孤寂,也没有刚刚才将他冻醒的寒凉,有的只是平静。
也只有平静。
谢景瑜完全没有去想深究这些异常。
他也没有兴趣去探究这些,就只安安静静地盘膝坐在这冷硬的青石板上,享受着这令人迷醉的平静。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过,每到打更时分,打更人站在远处,敲响更鼓,远远地唱着时间。
但他们没有人往这条街里来。
就像往常他醉倒在某个角落时他们所做的那样避得远远的。
谢景瑜往常是不会注意他们的,但这个时候,他却小心地瞥向净涪,打量着净涪的脸色,唯恐净涪心中介怀。
即便他也知道,如果眼前的这位僧人真的介意这些的话,这位僧人不会留他在这里,或者是早早抽身离开,不会等到现在。
果然,净涪的面色还是如同最初的平静。
他没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谢景瑜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五色鹿抬眼看着谢景瑜,便见这谢景瑜在顿了一顿后,又自拉开了笑容。
这笑容比之先前,更舒畅更自然,也更随性由心。
五色鹿眨了眨眼睛,偷看得净涪一眼,便自收回了目光。
第472章 景瑜听经
谢景瑜笑完,也仿佛放下了所有的拘束,他很自然地问净涪道:“师父怎么夜深了还在这街道上停留,没有歇脚的地方吗?”
净涪抬眼望向他。
谢景瑜目光一顿,有些惊疑。
他踌躇半响,还是问道:“师父是在……等我?”
虽然净涪没有言语,但谢景瑜就是能从净涪的动作神态中看出他的意思来。
这份本领,饶是魔身也难得开口赞了一句。
但当下,迎着谢景瑜的目光,净涪点了点头。
谢景瑜皱着眉想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不知师父等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净涪抬起手,指了指谢景瑜腰侧挂着的那个与他此时这一身的狼狈很不相容的锦囊。
谢景瑜在自己醉得昏昏倒地的时候还不忘护着的锦囊,可想而知对他该是有多重要了。那都是旁人远远看着可以,再想要触碰或是拿来赏玩却是绝对不可以的。
然则这个时候净涪抬手一指,谢景瑜自己低头看得一眼,竟当下就拿着自己还算干净的內袍擦干净双手,摘下锦囊往净涪方向递了一一递,让净涪看得一眼后便自收了回来。
虽然只让净涪细看一眼,再多的完全没有,但对于谢景瑜来说,这真的已经是破例了。
他边将这锦囊小心地挂回去,边与净涪问道:“是这个?”
净涪摇了摇头。
“那……”谢景瑜一时不明白,但他看得净涪一眼,还放在那锦囊上的手一顿,没动,却还问净涪道,“是里头的东西?”
净涪这才点头。
谢景瑜沉默一会儿,“可是这里头就只有一片空白的贝叶,师父你……”
听闻谢景瑜这么一说,原本还想不明白的五色鹿顿时就回过味来了。
贝叶。
原来这人身上有一片贝叶。
“师父你想要的,真就是里面的贝叶?”
净涪点头。
谢景瑜的手还是停在那锦囊上,见得净涪这么点头,他的手指动了动,但到底,还是没有再将那锦囊摘下来。
谢景瑜低垂下头,目光避开净涪和五色鹿,怔怔地望向他们身前的那一豆昏黄烛火。
“对不起,师父,我不能给你。”
别的东西,这个青年僧人想要,他能给的也就给了,不会多犹豫,但这锦囊和锦囊里的东西却不可以。
那可是,可是他父亲在临行之前特意摘下来赠给他的护身符。
这护身符是祖母祖传下来的,因他父亲幼时病弱,便取了出来,供奉在佛前四十九天后才给他挂上去的。
这一挂,就是二十余年。
而那二十余年间,他父亲虽看着文弱,但身体一直康泰,未再有病疾缠身,可见这护身符的灵验。
可饶是如此,他父亲在被贬谪临行前还是将它摘了下来,留给了尚在母胎却不甚安稳的他,想要让这灵验的护身符护持他这个都没有见过一面的孩子。
结果,他是安安稳稳地生下来了,也养住了,但他的父亲……
却真就病逝在了贬谪的道路上。
用他尚且身体康泰的祖母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命换一命。
他的父亲用他自己的性命换了他的小命,让他得以存活。
哪怕再艰难,再心冷,他也挣扎着活了下来,活到今日。
于他而言,这道护身符不仅仅是他的保命符,还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唯一的念想。它证明了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期待着他的到来,还是有人想要保护着他成长。
母亲不再是他的母亲,族中亲人视他无物,便连嫡亲的祖母也将他视若杀子仇人,但他一直不曾忘记,他还有父亲。
哪怕父亲早已病逝,可他知道,他父亲曾经是多么期盼他的到来。
因着惦记,因着不忘,他才还会是谢景瑜,还会是一个人。
谢景瑜波动的情绪流露出去,须臾间令这一片被昏黄烛光圈定的界域染上了平静之外的别样味道。
净涪的识海世界中,佛身低唱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魔身抬头看得谢景瑜一眼,然后转开目光,‘但这块贝叶我们是必得取走的。’
而且就算净涪这次没能拿走贝叶,下一次再寻过来,这片贝叶未必就还会在这谢景瑜的手上。
他保不住的。
净涪确实有遮掩自己的行踪,但他并没有很着意去布置这件事,所以景浩界里还是有人知道他的所在的。
哪怕是现在,也有的是人将目光投注到这边厢来。
想来他们这个时候也应该都猜得到,这谢景瑜身上锦囊里装着的那片贝叶,该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经之一。
五色鹿都能猜得到的事情,他们那些人ji,ng又如何能想不到?
或许他们大多数人猜到也碍于种种原因不能动作,或是不敢动作,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愿意顺手给净涪添个堵,为难为难他。
譬如恒真僧人。
吴国是天静寺的辖国,在这里,恒真甚至都不需要借用任何人手,只他自己,只一个简单的托梦,便能给净涪带来点无伤大雅的小麻烦。
毕竟,这一片贝叶虽已在这谢景瑜身上挂了十余年,但除了谢景瑜之外,谢家那位老夫人,乃至她的娘家人,也不是不可以和他争上一争。
谢家老夫人的娘家人也便罢了,他们真想争,谢家也不是吃素的。但若是谢家老夫人也动了心,谢景瑜便是拼却了这一条性命,也未必能保得住。
净涪无意逼迫谢景瑜,既然谢景瑜拒绝,他便也点了点头,将这件事暂且放下。
谢景瑜小心看着净涪表情,见得净涪点头,他想松一口气,但不知怎么的,心头竟是惴惴,却是比拒绝净涪等待净涪反应的时候还要不安。
谢景瑜知道此间事情怕很有麻烦,但他摸着腰间挂着的锦囊,在黑暗中绘画那熟悉的纹路,到底没开口说话。
两人一鹿对坐一夜。
待到天色渐亮,东边的日光熹微,净涪便将身前的油灯往侧旁一挪,取出木鱼,拿起木鱼槌子,拿紧了手上珠串,闭目开始做功课。
因此地就在城中,为避免惊吓世人,五色鹿并没有合着净涪的木鱼节奏鸣叫诵经,而是选择了默诵经文。
但即便没有五色鹿合鸣,光只净涪一人敲经,这阵阵节奏规律的木鱼声也将整一片地界圈画出来,自成一片清净世界。
谢景瑜仅仅听得一声,刚升起的离开的念头就消散得无影无踪。他稳稳地盘膝坐在冷硬的石板上,安静听着净涪敲经。
明明他此前从未翻阅过任何一部佛典,更没有记下哪一句佛经,可此时他听着净涪敲经,心底却自有一篇经文自然浮起。
他自然而然就明白,这一部佛经名叫《佛说阿弥陀经》,是为天静寺中第一经。
他依稀能看见一处树园中,被诸位大阿罗汉簇拥在中央的佛陀正在说经。佛陀与诸位大阿罗汉述说西天佛国,演化无边胜景,赞颂极乐净土的之主阿弥陀,称赞无边功德。
谢景瑜听得认真,但心中也似乎有一个声音在低低地说些什么。
谢景瑜此时尚且蒙昧,不能窥见本心,自当更不曾听见那一句出自他自己本心的话语。但即便如此,谢景瑜也有点心神虚浮,似乎是在排斥着些什么。
然而净涪和五色鹿都没看他,他们一人还在专心敲经,一鹿也在安静听经,并在心底合着节奏默诵经文。
一遍《佛说阿弥陀经》敲完之后,净涪手腕一挽,手中拿定的木鱼槌子再次敲落在木鱼鱼身上。
又是“笃”的一声木鱼声响,将谢景瑜的心神拖入了一处树园中。
谢景瑜心中有感,这该是另一篇经文。
然而,许是资质不够,亦或是时机未至,谢景瑜听这木鱼声只觉心头轻松畅快,却听不出这到底是一篇怎样的经文。
谢景瑜想得一回,便没有再强求,只安安心心地听经。
谢景瑜其实想得很开。
他自己此前就没有翻阅过任何一部佛经,更未曾听谁说念过一段甚至是一句经文,那不论眼前这僧人敲的是哪一部经文,他都是必听不出来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强迫自己去猜这到底会是哪一部经文,只管安安静静地听木鱼声就好了。
谢景瑜听净涪敲经敲出的木鱼声听得不亦乐乎,但他这种平静畅快的心情才保持了片刻,就被木鱼声中一个平常的跳音打断,他皱了皱眉头,但很快,他又平复了心情,仍自欢喜听着。
虽然这木鱼声中的跳音不止一个,谢景瑜也听得很欢喜。等到净涪一个结音敲落,他还自闭目回味了半响,才睁开眼睛来。
敲下结音,净涪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此地。
因为他这次的东西不多,所以到得谢景瑜睁开眼睛来的时候,净涪已经准备离开了。
谢景瑜都顾不上询问净涪五色鹿的去向,急步跨出走到净涪身前,抬手将净涪拦下,“师父,请等一等。”
净涪停下脚步,抬眼看他。
谢景瑜斟酌着问道:“敢问师父,您刚才敲木鱼的时候,可都是在心中想着一篇经文?”
第473章 谢家诸事
净涪上下打量得他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他的识海世界中,佛身低唱得一声佛号,笑言道:‘好悟性!好佛缘!’
便连魔身都侧目看得他一眼。
谢景瑜不知,只看着净涪问道:“那……师父最后敲出的那部佛经,是不是……尚且残缺?”
谢景瑜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全然不敢抬头去看眼前这僧人的脸色,就怕这位青年僧人生气发怒。
谁曾听说此间佛经还有残缺的?谁又敢说此间佛经有残缺?!
他没有听人说过,但他当着人的面问了,且还是当着一个青年僧人的面问的。
谢景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刚才是怎么有那个胆子问出那样一句话的,就算眼前这位青年僧人饶得过他,随便传出去,整个吴国的人都放不过他。到得那时,他才真真正正是在吴国无有立锥之地。
净涪沉默。
谢景瑜等了好半响,才壮着胆子抬起目光来看净涪。
净涪见他目光望来,脸色未变,却在他的目光下点了头,确定了他的猜测。
听得这个骇人听闻的事实,谢景瑜原该是要倒抽一口冷气的,但他却在面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这笑容里带着少年人窥知秘密的得意和骄矜,璨亮得彷如此时初升的那轮大日。
谢景瑜就这样笑着与净涪合掌一礼,转身便要离开。
但他才刚要往前踏出一步,便见他身前站了一个灰袍的青年僧人。
谢景瑜瞳孔微微收缩,几乎是下意识地回头往净涪原本站定的方向看了一眼,原地空荡荡的,哪儿还有人?
谢景瑜缓慢回头,望定前方也正抬眼看他的净涪。他也不害怕,只笑着问道:“师父,可还有事?”
净涪颌首,他向谢景瑜抬起手。
那张白皙修长的手掌掌心处,正托着一缕金灿灿的佛光。
谢景瑜看着这张手掌,看着手掌上的那缕佛光,心头脑海一片空白,但这全然不阻碍他抬起手,去拿那一缕佛光。
他仿佛是真的拿到了什么,但当他想要将那缕佛光拿到眼前细看的时候,他手指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是幻觉么?
谢景瑜才刚想这样想,自己先就摇头。
不,不是幻觉啊。
那样的一个夜,那样的一盏灯,那样的一只鹿,还有那样的一个人!
怎么可能是幻觉!
谢景瑜仰天长笑一声,也不管街上早起的行人对他的侧目,扬臂摆袖而去。
他回了谢府,谢府里的人明明看见了他,却也只是沉默避退,未曾多作询问。
谢景瑜也不在意,就这样穿着身脏污狼狈的衣裳晃晃荡荡地转回了自己的院子。回到了院子里,才有一个老仆迎了上来。
老仆结结实实地与谢景瑜行得一礼,当即就拉着他大呼小叫起来:“哎呀我的少爷,你你你……你怎么弄成这副样子也不早点回来!”
“快快快,少爷,快跟我去净房!”
“洗干净,换上新衣服,就舒服了,少爷不怕啊。”
老仆拉着谢景瑜一路快走,到得净房,果然就已经有热水和衣裳准备妥当了。
谢景瑜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和这老仆争辩,真就乖乖地转身走过屏风,利索脱下身上衣物后就扔到一旁的木架上,转身跨入浴桶。
不得不说,半日昏醉又吹了一夜冷风之后,谢景瑜已经很冷很疲惫了,这会儿浸泡在稍烫的热水里,却正是舒服得让人忍不住呻吟。
谢景瑜浸泡得一阵,便开始给自己搓澡。
是的,他自己动手。
谢家少爷身侧围满了的倚红翠柳,谢景瑜这里是没有的。
一是因为他这里没有那些人想要的前程,二也是因为谢景瑜自己不愿意。
用他的话来说,这些侍婢没有百花园中的姑娘好使唤。
谢景瑜洗去一身酒气,洗得通身舒畅,才从浴桶中迈出,等到他穿好衣裳转出屏风时,老仆又迎了上来,请他去用早膳。
谢景瑜更想回床上补眠,但看着面前这张橘皮老脸,他还是妥协了。
“远叔,今天的早膳是什么?”
谢远是他父亲生前的书童,很受他父亲谢三郎看重信任。而谢远对他父亲也确实忠心耿耿,非但一路跋涉将他父亲的棺木送回谢家,还在他明显被谢家漠视而他自己也别有出路的情况下留下来,替他打理着谢家三房的内务,为他处处考虑周全,费心非常。
因他格外用心,谢景瑜也待他极不相同,凡事都会听他几分。
谢远听谢景瑜问起,连忙将谢景瑜爱吃的早膳一叠声报了上来,还道:“知道今日少爷必要回来补眠,我就让人给少爷准备易消化的ji丝酸笋粥,少爷不想吃其他,好歹喝了粥再回去睡觉。”
谢景瑜看着谢远带着哀求的目光,到底点了点头。
谢远亲手给谢景瑜舀了一碗粥送到他手上,边看他喝粥边在他耳边说起这些时日来府里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务求让谢景瑜能从这些事情中了解谢府府中各房动作。
虽说现下谢府四房独大,其他几房都还在龟缩,无法和四房抗衡,但十余年的时间已经过去,除却三房完全看不到翻身希望之外,其他几房都已经补回了几成元气。这些人有了搅风雨的力气,府里哪怕还能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安稳,私底下的动作也不少。
也就是三房如今彻底没落,只有谢景瑜一根独苗苗,身旁没有姐妹,又常日不着家,连府中老太爷、老夫人那边请安都是有一日没一日的没个规律,旁人想拉他们入局都没价值,才没让府里的那些暗流波及到他们这边儿来。
但即便是这样,谢远从来没有小看那些人,自也就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谢府各房的戒备。
说完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后,谢远犹疑半响,还是在谢景瑜耳边低声说道:“昨日晚间,四老爷因外间有宴,到几近宵禁才回来。四老爷一回来,七少爷就去拜见了四老爷。”
四老爷自然是谢府现下顶门柱的谢四郎,七少爷自也是谢景玘。
“七少爷见四老爷时都说了什么无人知晓,但听七少爷身边的小子说,昨儿个七少爷在三石街上遇见了一位高人……”
谢景瑜听到这里,便知道谢远说的谢景玘在三石街上遇见的那位高人是谁了。
谢远察言观色,便就问谢景瑜道:“听闻昨日少爷也路过三石街,可有见到那位高人了?”
谢景瑜点了点头,放下手中只剩下薄薄一层粥底的瓷碗,和谢远交待道:“谢景玘那里必定会着意打探。远叔,你也注意着些,有什么消息就跟我说。”
谢远还是第一次听谢景瑜吩咐这些事情,他笑着连连点头,不住应声,“是,少爷,我会让他们留意的。”
谢远边应话,心中也在不住盘算着到底他要不要也寻人问上一问,到底这可是他们家少爷第一次对这些事情感兴趣呢,他们自然该多努力些才是。
谢景瑜见谢远兴致高昂,像是拿到了令旗的小兵,就要雄赳赳气昂昂地出阵的模样,心中既是无奈也是感动,但他还是着意提醒了一下谢远。
“远叔,动作莫要太大。”
谢远又自朗朗应得一声,“少爷放心,我晓得的。”
谢景瑜摇头,也不多话,径自转身回了内间歇息。
谢景瑜以为自己一觉还能舒坦地睡到自然醒,谁知他还自睡得昏沉的时候,便有人不住地推嚷着他的身体,在他耳边叫唤,生生将他从黑甜的睡乡中拖拽出来。
昨日醉酒又熬夜,如今又睡眠不足,谢景瑜哪里还有好脾气?
他眼都没睁,直接拖出脑后长枕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狠狠一扔,怒喝道:“滚出去!”
谢景瑜耳边顿时清净,他满意地翻了个身,再度睡去。
但很快,那个声音又喋喋不休地在他耳边响个不停。
“少爷,少爷,醒醒少爷。少爷……”
谢景瑜终于认出了这个声音,他支起一只眼皮,侧身往掀起的罗帐望去,果真就看见谢远的脸。
他张了张嘴,声音干涩,“远叔……”
谢远也是心疼,但他真不能不叫他起来,只得硬着心肠道:“少爷,起来吧,四老爷过来了。”
谢远接连说了两遍,谢景瑜才听明白谢远话里的意思,他强撑着支起半个身体,问道:“远叔,给我递衣裳过来。”
谢远应得一声,直接就将他手边捧着的衣裳递了过去。
谢景瑜边穿衣裳边问道:“四叔过来了?”
谢远应道:“是的,四老爷前一刻钟突然过来的,现下就等在书房里呢。”
书房,在谢景瑜这里真就是个摆设。
谢景瑜穿好衣裳,挂上锦囊,又喝了谢远奉上来的一盏蜜水润喉,最后拿过热水浸泡的帕子摸过脸,便跟在谢远身后往他都没有去过的书房去了。
谢景瑜踏入书房的时候,谢家如今的顶门柱谢四郎谢嘉本正背着手站在一副字画前,似是在赏玩。
但谢景瑜觉得,这人根本就是在心底谋算着些什么。
谢景瑜心下一撇,面上却露出客套礼貌的笑容来,他上前一揖,叫道:“侄儿见过四叔。”
谢嘉本闻声回头看得他一眼,反客为主,“来啦,坐。”
谢景瑜扯着脸笑了一下,全不和他争辩,当即大踏步走到主位直接坐下,又平平对着外面叫得一声:“来人,上茶。”
谢远应声捧着茶水自外间走入,余光一瞥便看清楚了书房中的情形,但他只作不知,先将茶送到了谢景瑜身前,才转到谢嘉本那边放下一盏茶。
送完茶之后,谢远也没留在这里,很干脆利索地带着茶托退了下去,只留下谢景瑜和谢嘉本两人留在这书房里。
谢嘉本单手托着茶盏,另一只手拿起了茶盖,让茶盏中的茶雾飘荡在他的鼻端。
谢景瑜没多在意他,既然谢嘉本不说话,他就直接靠坐在椅背上,让高大的椅背支撑他的身体重量。
茶雾飘香,但细嗅,却还能嗅出一丝陈腐的气味。
这是陈茶。
谢嘉本确定谢景瑜或者说谢远不会让谢家三房在他面前服输,所以他肯定这陈茶该就真的是他们三房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茶了。
谢嘉本在心下叹得一口气,也不在意茶水的味道,饮了一口茶水,然后问道:“我听闻你昨日一夜未归,就是醉倒在三石街上?”
谢景瑜撩起眼皮看得他一眼,怪笑一声:“四叔说笑?你侄子我不过就是一时兴起,与一众友人相约上百花园喝酒,喝到尽兴归来,见三石街上夜色殊异,便在那边赏玩半宿。怎么?不可以么?”
谢景瑜的事情不能深究,他如今能自圆其说就不错,谢嘉本平常不会真的拽着他不放,但现在不同……
“你有此雅兴,实在难得,但若再有此事,需得记得往府上递口信,免得府上人担心。”
这厚脸皮的……
谢景瑜直接垂落眼睛,就要放任自己再度沉入梦乡。
但谢嘉本不愿意,他瞥得谢景瑜一眼,问道:“你昨日在三石街上停留了一日,可有注意到街上还有旁人?”
“哦?”谢景瑜又睁开眼睛看得谢嘉本一眼,笑了一下,问道,“四叔不妨直说了吧,你想问的是谁呢?”
谢嘉本微微眯了眯眼睛,竟就真的与谢景瑜直说了。
“我想问的,就是今日清晨与你坐在一处的那位青年僧人。”
“今日清晨?”谢景瑜缓慢重复一遍,便知该是清晨被人撞见了,其实也平常,那条街上也有些食铺,也有的是人需要早早晨起忙碌生计。
既然都有人看到了,他也不否认:“哦,那位师父啊,那位师父也是无事,兴致来了到那里坐一夜,夜晚过了,他做完早课也就离开了,怎么?四叔想见他?哦,这倒难了,这位师父离开的时候可没告诉我他要去往哪里呢!”
“四叔如果想请他,自去碰碰缘法就是,来这里找我也没用。你该知道,这里可没有那位师父。”
谢嘉本知道谢景瑜这话半真半假,但他也没生气,只闲闲问道:“你可知,那位僧人是什么人?”
谢景瑜眯了眯眼睛,“哦?”
“妙音寺藏经阁净涪比丘,佛门有史以来最年轻比丘,二十即受具足戒。受戒后游走各地,为的便是寻找世尊阿弥陀亲授予他的一部真经。”
谢景瑜眼睑一垂又快速抬起,似是再平常不过的眨眼。
谢嘉本看得清楚,但也没和谢景瑜深究,还自将他昨日一夜搜集到的消息挑了重要的与谢景瑜说起。
譬如那部真经散落在各地的部分只在这位净涪比丘面前显露真形,譬如那些神物自晦的经文部分最初的形态其实不过就是一片最普通的空白贝叶,再譬如那位净涪比丘在取走真经的时候,会实现真经原主一个愿望以偿还真经因果。
谢景瑜垂着眼睑听着,似乎是在看向他腰间挂着的那个锦囊,又仿佛是支撑不住深重的睡意而偶尔闭目睡去。
谢嘉本不管他,说完了这些事情之后,他便随手将茶盏往案桌上一搁,站起身离开。
在他离开之前,谢嘉本看得昏昏欲睡的谢景瑜一眼,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他腰间的那个锦囊,“你自己且想一想吧。”
想什么呢?
谢景瑜觉得他自己什么都没有想。
他从椅上站起,伸了一个懒腰,便晃晃荡荡地出了书房。
谢远从书房之外的一段距离迎了过来,见得谢景瑜,低声问道:“少爷,这是……”
“没事的,远叔。”谢景瑜却是扬手抬手打了个呵欠,“我先回去睡觉了,你去忙吧,不必担心。”
说是不必担心,但谢远如何又真的能够不担心?
他心下叹了一口气,却没说什么,亲自将谢景瑜送入内室,自己忙活其他去了。
谢嘉本出了三房,没回书房,反往祠堂去了。
他到得祠堂的时候,祠堂里已经有人在了。
祠堂外守着的侍婢见得他远远过来,连忙迎上前来见礼,并软声道:“四老爷,老夫人在里面呢。”
谢嘉本并不意外,他问道:“老夫人在里头多久了?”
侍婢应声:“已有半个时辰了。”
谢嘉本再无言语,一路往祠堂里去了。
祠堂向来是一族重地,非是族人不可轻入。且因祠堂到底是供奉往生之人牌位的地方,y气厚重,寻常人无事也不会往祠堂里来。
是以这祠堂里除了已在里间停留半个时辰有余的谢老夫人之外,就只有刚刚进去的谢嘉本。
谢嘉本行至祠堂的贡案前,从侧旁抽出线香燃起,与祠堂上供奉着的诸位先人拜得三拜,便将线香cha在香炉中。
礼祭过后,谢嘉本回到谢老夫人身侧站定,陪着谢老夫人凝神注视着其中的一个牌位。
那是谢家早逝三郎的牌位。但在谢家三郎牌位侧旁,本该是谢家已逝三夫人牌位所在的位置如今却是空荡荡的。
或者说,这个位置从最开始的时候就一直空置。
拿来堵住悠悠众口的说法是,谢家三夫人娘家那边怀疑自家女儿死因不明,不愿将自家女儿的牌位安置在谢家祠堂,硬生生抢回了那边去。
他们那边不愿意,谢家这边就愿意让那样的一个女人百年后还来恶心他们家的三郎?
自然是滚得越远才越好。
一片死寂中,谢老夫人忽然开口道:“确定了吗?真就是那一片贝叶?”
到底是谢老夫人家里祖传下来的东西,又是她亲自给她三郎做的,如何不知道那锦囊里头都有些什么?
今日晨间听得消息,午间又探听到那位净涪比丘的身份,两厢一对,他们又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第474章 祠堂之内
“是。”谢嘉本沉声应道,“景瑜虽然一直都在避重就轻,但确实是那片贝叶没错。”
“哼。”谢老夫人轻哼得一声,凝望着爱子牌位的目光一动不动,“他倒是还有些小聪明。就希望当那个女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能保持这点小聪明,别像他爹一样被人几个笑脸几句好话就哄得恨不得什么好东西都给了她,最后连性命都丢了!”
谢老夫人直到如今都还怀疑她的三儿的死,里头就有那对j,i,an夫 y 妇的手笔。
谢嘉本心下无奈,却不好跟他老母亲掰扯里面的是非曲直。
实在是他母亲年纪上来之后,对这些陈年往事也越来越执拗。旁人但凡有所辩驳,在她这里就一定得不到好脸面。
尤其是在他三哥这件事上。
除了谢远这个扶棺将他三哥送回来的书童还能时时在她面前得到几分体面之外,就连他这个亲儿子都会因他与当今国君年轻时的交情而颇受冷眼。
谢老夫人这会儿终于偏头扫了谢嘉本一眼,心中哼哼,却还是再一次与他重申道:“你记得你答应我的,那个护身符就是景瑜的,谢家任何人都不能抢!”
“包括你!”
谢嘉本连连应声:“是是是,娘你放心,我记着呢。”
谢老夫人再次从这个儿子这里得到承诺,她终于点了点头,却仍旧转回目光望定自己爱子的牌位。
三儿,你放心,你给景瑜的护身符必定能护他一辈子安安稳稳的。谁敢从他手里抢,娘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不要,也必得咬下他们一口r_ou_来!
谢嘉本看着他娘,心里到底叹了一口气,但又无话可说。
谢老夫人被送回上房的时候,只闭眼坐了坐,便吩咐身边的人道:“去叫谢远来见我。”
谢远来了又走。
当日晚,谢景瑜难得在家用晚膳。
谢远指挥着仆人撤下碗筷,又亲给谢景瑜送上茶盏。
谢景瑜托着茶盏,没喝,仍由茶盏中升腾起的茶雾扑了他一脸。
“说吧,远叔,什么事?”
谢景瑜的话音中透着几分慵懒,也带着几分饱食后的餍足,可细听过去,又似乎有几分高深莫测。
谢远全不害怕,他反笑了笑,躬着的身体又往下低了低,“今日里,老夫人叫了我过去,让我告诉少爷些……少爷应该知道的事情。”
“哦?”谢景瑜抬起了语气,很有些平常,“我这年纪该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不都知道了吗?”
他虽还是童子,但花街柳巷的流连过,哪怕没有亲身上阵,见的也都不少了,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谢远没说话,又往下压了压身体。
谢景瑜一合眼,终于低头啜饮了一口茶水,“说吧。”
谢远深弯着腰,低垂着头,将这些年来他见过的、听说过、做过包括猜测过的事情都与谢景瑜细说了一遍,无一遗漏。
谢景瑜了无兴致地搁下杯盏,倚靠在座椅扶背上,昏昏欲睡。
在没有得到谢景瑜的吩咐之前,谢远不敢停。
终于在他说到近些年吴国朝局变迁的时候,谢景瑜懒懒地出声,“够了,远叔。”
谢远立时闭嘴,却还躬着腰站在那里。
谢景瑜没看他,只说道:“远叔,你今日也忙了一天了,回去早点歇着吧,我也累了。”
谢远应了一声,却没有真的立时退出去,而是亲将谢景瑜伺候着送入内室,看着他躺下,又吩咐外间守夜的人注意,才托着灯盏退了出去。
正院的内室里,就独剩了谢景瑜一人。
像很多时候那样。
第20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