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道逍遥

十八章 究真溯源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回到寝室休息了一会,王勃疲倦的神识恢复过来。时间离与周浩约定的见面时间还早,他稍微练了一会功法,坐在窗前看着手里的镜子发呆。

    或许是填鸭式堆砌了大量的知识在识海内的后遗症,现在只要想到修炼有关的东西,识海中就有无数信息在涌动,各种明悟、联想时时闪烁不休,让他很不习惯,生出一种若有若无的厌倦情绪。

    来日方长,先不想这个了!

    他还是念念不忘琢磨那枚古镜本身,心里确实有很多疑惑。比如镜像是怎么样凝固下来的、怎样才能让镜子再次映照出图像来、镜像里那团暗合共振频率的阴影到底是源自哪里?……

    镜子的奥秘,与科学,仿佛不是在一个位面上的存在。王勃相信,如果要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恐怕会是一串又一串的问号。

    是的,用科学常识来研究镜子,一定是死胡同。王勃换了个思路,开始回忆古卷上的内容,有没有直接和镜子的这些现象关联的。

    他逐条回忆法诀,里面都没有涉及凝固光影、图像之类的内容,从直觉上判断,镜子的奥妙未必与法术有关。相比而言他更关注的是符篇,通过镌刻符文,可能改变物体的结构和灵性,这是他今天从浩瀚的玄学书籍中得知的。但具体是怎么做到,语焉不详。

    王勃翻来覆去地检视镜子,周身滑溜溜,毫无镌刻了符文的任何痕迹……

    在林林总总的疑问和求索中徘徊而一无所获,王勃最终打算集中精力锁定那团会律动的阴影来推测突破。这个疑问看上去有可能找到真相,因为整个镜像完全是静止、凝固的,动态的影子突兀也不契合,是怎么产生的呢?

    最早从凝固的镜像中发现这个阴影,原因在于它不但与皮卷技法风格截然不同,而且是在律动的,不注意到都很难,它若隐若现,好像不是镜像的一部分,但它确实又来自于镜像里面,甚至,位置始终都没有变化过!

    阴影的律动节奏正是王勃两次触摸到气感的钥匙,这中间好像有些什么关联,又抓不住那种感觉。

    为什么这么肯定阴影或投影是外来的呢,难道不是大师用特殊的技法画上去的呢?王勃苦思冥想。特殊技法?王勃好像抓住了什么,等等,阴阳图的圈,就是神奇的频率感应图,那是大师用特殊技法绘制的啊!王勃赶紧闭目冷静回忆整个镜像,投影(阴影)在神识中清晰展现,没错,它就是位于人像的阴阳气海圈之内!

    王勃恍然大悟,莫非是阴阳圈的纹路引动着什么神秘的能量,在背后产生了律动?

    这个纹路毕竟是一个虚幻的镜像啊,它有这么实质的威力吗?

    阴阳圈绘制的纹路之玄涩神妙,前文提到过,光是观想它都可通达气感之妙境,还有什么不能呢!或许,圈纹可能就是一种符箓,在符篇的讲解中更是玄乎其玄,王勃目前为止根本无法像理解功诀那样去学习。

    顺着这个重要线索来推测纹路背后发生律动的阴影,犹如拨开了云雾,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虚像中的桌子,或者皮卷与桌面之间的某个物体,不过以王勃看来,皆是镜像,应该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发生律动的可能性仅限于光影或错觉……王勃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引动了镜像后面某个实质性物体的律动,是什么呢?是镜子的本体!

    王勃闪电般举起镜子到眼前观察。镜面古井无波,纹丝不动。

    镜子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虽然还没有答案,王勃却感觉离真相更近了。

    应该是镜面上局部的、微不可触的运动,肉眼不容易察觉到!

    王勃凝视着镜面,此时是看不到镜像的,但他凭着记忆定位着镜像中圈纹所在的位置。正如他之前的体验,镜面就是一汪深不见底的黑水,目光游移在水的表面……很快,他准确锁定了那极为微小的圈纹位置,竭力保持着视线的稳定不动,十几秒过去了,变化果然发生了,目光就被有形质的什么牵动着,缓缓滑向水深处,又旋浮起来,那种感觉类似于盯着寂静的水杯里一丝腐草,感觉那微不可察地游移……王勃有些晕眩,停止了尝试,但内心狂喜万分。一切已然明了,目光不能穿透镜面的物质,但在这个点上,目光却受到明显运动的物质牵引随之游移,说明此处的镜面物质与其它地方不一样,始终在动呢!

    很明显,这种运动与气感频率有紧密的关系,因为圈纹所激发的目标就是与真气达成共振!王勃皱着眉头思索,忽然有个大胆的猜想跳出来:镜面上有真气?

    但怎么可能,真气作为无形无质的能量,为何附着在镜面上?

    莫非……天地真气被圈纹吸引而来的吗?

    等等,为什么不是镜子本身蕴含着大量真气呢?那必须真气物化才行,只有真物才符合这个特征。可真物不是飘渺难寻吗?只有大师得到一件……“天生万物,灵物多显于世,真气化物却须阴阳、五行际会,殊为罕见。得此物,鉴阴阳界,藏造化妙……”

    王勃刹那间呆若木鸡!

    远在天边的真物,不就很可能就近在眼前吗?就是这枚镜子!镜子如果是阴阳五行造就的真气化形之物,内部一定蕴含真气或另一种形质的真气精华,一切就顺理成章发生了:镜像里的功法阴阳圈纹出于某种不可知的原因彻底凝固在镜面,经历某种不可知的诱因与真物镜面游离的真气物质发生了感应,引发了微弱共振和真气外溢。当王勃在黑暗中观察镜像的时候,镜面上的细微运动随着镜像同时被透射而出,产生了视觉上奇特的阴影投射效果……

    镜子等于真物,一切疑问才能得到最合理的释疑!

    真物是天地造化的五行材质,本体是真气的精粹,大师里用“鉴阴阳界,藏造化妙”的描述来表达真物的神奇,得之后才修行得道,足以印证它的不凡!

    是否如此,王勃还有漫长的时间去探知。

    镜子,以神秘的表达方式,与大师与功法与曦……千丝万缕地联系到一起。但它承载着的真相,隔着千万年和几百万年,王勃已经不可能真正知晓了。大师的皮卷里,更不可能记载其后的曦与仙纪的故事。

    王勃只能通过镜像中的细节,试图猜测已经湮灭的永恒。

    镜像中的那个老人,他身后的古籍中的文字,与皮卷的文字完全不同;他满脸衰败,没有丝毫仙风道骨和志得意满。他极有可能不是撰写这篇古卷的大师,也不是镜子的原主人。唯一肯定的,是那个老人同时得到了古卷和镜子!镜子恰巧最后映照到了当时的镜像,随后因为某种原因,镜像永久凝固成镜子的一部分。

    它深埋在地下,穿越了不可知的漫长岁月,没有腐朽;它材质五行天成,穿越了不可知的漫长岁月,重见天日!

    古镜被王勃偶然得到,鬼使神差地看到镜像,并偶然间触摸到了气感和共振。在奇特的状态作用下,王勃体内萌发了一丝识海。镜像完整无缺地投射到了这朦胧的识海当中……

    王勃的大胆推测,已经无限接近真相!

    可是,在光影瞬转,生命偶成的时光长河中,真相真的重要吗?

    这个地球上,多少文明,多少永恒,都在光影中坍塌了。

    只要是人类的文明,发展都有惊人的共性。但因为时间不一样,各种文明却如气泡般光怪陆离……

    一日,某个与今日文明截然不同的人类文明的先民,在创造象形文字的时候,停在花叶尖上的那只蝴蝶没有扇动翅膀,于是他们的文字与今天惊人相似了!

    这是一个研究天道、崇尚修行的人类文明,期间一位大师发现了真气的秘密,在某个如真气般冰寒的极地洞穴,用酷似后文明的文字,撰写了一篇亘古未有的奇特经卷,并遗留下这种修行必须的奇宝——真镜。

    大师得道,羽化飞升!

    他的文明湮灭在何时早已不可考。但古卷与真镜在一起,原本会延续一段又一段瑰丽的仙奇故事!可惜恰巧路过的,是曦一生阴差阳错的悲剧……

    古卷遗失在时光的长河里,杳无踪影。

    然而这悲剧的光影,却让古卷锁在镜像里,随着真镜穿越了千万年,寻觅下一个有缘人……

    王勃在光影里沉浮。

    他没有错过机缘。他成为现代文明里的修真者,开启了从此不一样的人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