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食堂,王勃忐忑不安地吃中饭。他买了比平时多一倍量的米饭,除了一份红烧肉,再加土豆牛肉、一个鸡蛋和一坨莴笋叶,破天荒地又加了条炸鸡腿。
这顿饭花费了他二十元,对他来说已经很奢侈了。吃完这些东西总算有八分饱,他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幸好,食量还接近正常人的范围,似乎只略高于体育学院的精英们。没错,早上食量异常的状态是因为肉身刚进入修炼,还没适应过来或者是透支了。
王勃默默地盘算着,跟以前比起来食量大约增加一倍多,而且必须补充高热量、高油脂的肉类和蛋白质等。这还是在学生食堂吃,算是勉强填饱肚子的标准而已!
王勃平时的正常饭量在同龄人中已算偏大的,为了节约伙食费,一日三餐都非常简单,基本是素菜为主、米饭管够。稍带点肉味的菜,都算给自己的犒赏。这么多年来,他极少参加对抗剧烈的篮球、足球等体能大消耗运动,其中缘由就是——吃不起!
说起来好像有点丢人,但王勃历来就是按这个思路活着,也不觉得有什么可自惭的。现在的大学生里,有几个会比王勃还真正明白“窘迫”这个词背后的涵义呢?
从上学懂事开始,他成长的每一天都算是熬过来的,在爸爸身边还好,到了南明市就几乎完全靠自己。他从来不开口问家里要钱,最难的时候也没有。
上大学以后他才发觉,好多地方要用钱,而且他很清楚这些钱是不能省的:除了学费、日常生活之外,孤单在外不能生病、坐火车不能老逃票、电话费、兼职上班需要像点样子的衣服,以及适当的交际费用……
更重要的是,除了做哥哥的会惦记、并且有能力给妹妹买一些小孩子企盼的小东西,文具、课外书和新衣服什么的,再给爸爸添件棉衣和鞋子,还有谁会记得这些事呢?这都是王勃要承担的。
他不能依靠别人,不能好吃懒做,只能用付出换取回报。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像个样子!读了几年书,就基本上打了几年工。
还好,在省城,适合学生做的短工机会还是蛮多的,特别是王勃属于比较能干的那种年轻人,不挑肥拣瘦,也不眼高手低,收入上也不斤斤计较,很容易和其他人搭伙打成一片!到现在,他手机里还有三教九流的一大溜联系人,有事没事会联系联系。
其实,他这么善于计划,有时候看起来腰包里还是蛮宽松的,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他这么多年的生存原则,他给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涯所严格制定的伙食标准,是保持饿不死;所制定的娱乐标准,是基本不花钱……
谈场恋爱对他而言是不现实的,尽管王勃的形象和素质给他在女孩子眼里加了不少分,这几年的情感碰撞也有过,但王勃的底线却丝毫没有动摇。女孩子愿意倒贴养他?靠,王勃更无法接受。况且,有哪个女孩会比……心底的那个她更吸引他呢?
王勃生活和关注的重心根本不在这个方面。
作为一个生理完全正常的大男孩,偶尔接受接受视频教育,过过瘾就熬着吧……于是,课余时间和工作余暇,把自己全心全意地泡到读课外书和棋牌里就成为他最奢侈的休闲,这里能寻找些简单的快乐和自信,这根本无关乎智商和兴趣。
打工挣到的钱和奖学金,要用在有价值的地方。甚至用在别人的身上,他都觉得比用在自己身上安心。
比如班里有个倔强内向的同学阿根,一贫如洗,比他生活困难的多,年头年尾都只有一床褥子卷着睡,又当床垫又当被子。这个自尊心不在他之下的同学,自始至终只向王勃一个借钱,因为只有王勃这里,一借一还之间是那么轻松,从不犹豫,也从不惦记……王勃怎么会不了解他呢,开口借钱得需要多大决心啊!
他珍惜一切友情,对待别人都坦诚、慷慨的,不因自己的艰难带给别人丝毫压力,也不需要任何同情。最亲近的同学朋友其实都了解他的家境,但都习惯了他的乐观、独立和自信。也没有谁觉察出王勃活得很艰难,因为他似乎解决得很不错!
出身是无法选择的,而态度却可以抉择,王勃坚信这一点。
王勃严谨地自己制定规则自己遵守,目的绝对不是把自己弄成一个人见人厌的怪人。恰恰相反,严格的自律让他心智健康地享受每天艰苦而忙碌的日子,一直活得有计划而精打细算。他顽强地睥睨一切困难。
但是今天开始,如果还坚持这一预算,可想而知,他很快会虚弱到只能扶着墙走路了……银行里剩下的两千元是他的战略储备,按以前计划是够熬三个月,毕业后再想办法。现在按一天翻倍的生活标准,估计还得开营养小灶,是绝对不能挺到毕业!
之前给自己松松绑,在大学生涯最后的阶段做些更重要的事情的计划要泡汤了,唉,又要去混社会了吗?
下午在图书馆,本来想查阅有关公务员考的资料,鬼使神差地又把几本厚厚的关于玄学和古汉语方面的资料翻了一遍!
没有写错,是翻了一遍!他之前还没真正重视到,用神识来读书是什么效率,他现在知道了。
好吧,翻一页,扫一眼,那就足够了,每页图书的每个细节,从此都牢牢镌记在识海里!需要的时候只要一个念头,它们就清清楚楚地浮现出来!
虽然等于在堆砌知识,谈不上思考和领悟,但与死记硬背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而且一旦思考起来也比以前更神速、更全面,还有谁能想象和描述那种感觉呢?可以停下来闪电般地旁征博引,也可以囫囵吞枣。总之,正常人需要一辈子才能达到的读书所得,神识轻而易举能做到,前提是你不厌倦翻书的过程。
这一事实好像是预料之中,但又出乎他预想之外。他从来没想过神识还能这样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这个体验瞬间又把他电懵了,恍惚了好久才专注起来。他如饥似渴地投入在翻书的海洋里,翻完一本,再翻一本。
他突然反应过来,既然如此,自己还需要准备充足的复习时间备战任何考试吗?自己该怎么定义读书呢?
若干年后,一个很像自己的青年学者,坐在成堆成堆的证书和论著中间喝着咖啡……他哑然失笑,不,身为一个硬盘,对付对付应试考试是没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可没有这么简单!不过自己拥有了过目不忘、融会贯通的异能,已经是事实,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开始,前途一片光明……
“难怪高人,都不屑于世俗的一切。”王勃喃喃道。
他有些索然无味,把最后一本厚厚的文献交还给眼神怪异的图书管理员,结束了这毫无读书乐趣可言的过程。
他已经“通读”完了七册大部头,并可一字不差地背诵每个字包括页码,不管是顺着还是反着来,甚至连书号、出版信息都一无遗漏。
太滑稽了,太没挑战性了。
唯一比较有意义的是,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对神识应该也是极好的一种锻炼方式,神识开始感到有疲倦。可是,即使神识还能支持下去,他也必须结束了,哪怕他有望以这个方式成为活体百科全书。
没错,继续下去他恐怕会崩溃掉,无论是心理上的颠覆,还是生理上,才翻了几万页书吧,手指都已经麻木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