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而且不止是庄子背靠的这两座高山,就是与之相连的几座小山也都没人愿意买,久而久之,大家连砍柴、挖野菜、摘野果也都不爱去这些山上了。”谁都不愿常去这散财之地,反正这白石码头附近山多的是,哪里不能砍柴、挖野菜。
“那我明白了。林老伯,今天谢谢你也麻烦你了,房子我和我爹也看了不少,这样,我们回家商量一下,明天或者后天就给你答复,你看这样成吗?”秦澜心笑着说道。
“成,成,这有什么不成的!呵呵!不急,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回家好好商量,再晚几天也没关系,这买房子可是大事,马虎不得!”林德还以为秦家的生意自己做不成了呢,听秦澜心的意思,这掮客银子他还是能赚到的。
秦澜心让秦向争先和林德一起坐马车回外渔巷,并小声告诉他回到百味食肆后让人给林德拿一包酱骨头,当做是他今天带他们看一天房子的谢礼。
“大丫头,你还留下看什么,和爹一起回去吧!”秦向争不放心把秦澜心一个人放在这个地方。
“爹,您先和林老伯一起回去,我就随便先看看,一会儿我自己走回去就行了,反正也没多远。”秦澜心坚持道。
最后,秦向争没办法,只好先回去了,不过,他回去之后,还是让秦澜兵来接秦澜心回家。
到了晚上食肆关门之后,秦澜心等到其他人都回屋睡觉以后,单独留在主屋内室和秦向争、韩氏说话。
“大丫头,你是不是还想买那个小庄子?”从秦澜心执意要留下看小庄子,秦向争这个当爹的就多多少少猜到一些她的心思。
“可是那个地方不是散财之地吗?”今天秦向争看房回来之后,韩氏就问他去哪里看房了,秦向争也没有隐瞒,全都告诉了韩氏。
“爹,娘,我很喜欢那个地方,临水靠山,而且庄子对面就是白石码头,旁边是大片的田地,无论是居住还是以后做生意,都是个最佳理想之地。至于说的‘散财之地’,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仔细观察过庄子附近的山水地形,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这个地方绝不是什么不详的‘散财之地’,恰恰相反,反而是‘聚财宝地’。”秦澜心带着一点点兴奋地说道。
“大丫头,可……可不敢胡说!”韩氏有些不相信,自己女儿什么时候会看风水了?!
“娘,我没有胡说!之前教我的那位老先生曾让我背过两本关于风水八卦的古籍,我记得很清楚,书上写着‘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和‘山管人丁水管财’,其中还有几幅风水宝地的图画,当中一幅家业兴旺、聚财发达的风水宝地就和今天我和我爹看得那地方一模一样。”秦澜心压低声音说道,显得有些神神秘秘。
事实上,她也并没有胡说,从小就背诵着各种古典书册长大,其中关于堪舆易学的古籍她也没少背,只不过以前她死记硬背,全当哄着老人家玩,没当一回事,却没想到任何一种被祖先留下来的文学财富都是一笔“宝藏”。
“大丫头,你说的可是真的?”秦向争听秦澜心说得煞有其事的样子,也不由的相信了。
秦澜心使劲地点点头,对秦向争和韩氏说道,小庄子靠着的两座山中间腹地很广,而且福江的水从相对的两山中间直接曲折穿入到山中腹地,形成了一个天然型的小湖泊,只要福江不干涸,两山不倒塌,这湖里的水就不会枯竭。
这样水来之处豁然宽阔,水去之处层层大山阻隔,再加上又是湖水较深的地方,明明就预示着后代子孙不但财运滚滚,更能守得住财,更是绝对大富大贵的风水宝地。
“爹,娘,这个地方是难得一见的好地方,说什么我也要把它买下来,多少银子我都愿意!”秦澜心斩钉截铁地说道。
听了秦澜心这样一番言语,韩氏和秦向争也瞬间激动起来,他们是相信自己大女儿的,更相信她不会信口胡说。
从她来福江口以后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大女儿会的东西恐怕会更多,这难道不就是上天对他们的一种暗示吗!
“大丫头,爹支持你!不过,你会看风水这事以后不要再对第三个人说起,就是你弟弟妹妹也不能说,万一让别人知道,心思不正的人会对你不利的。”比起别的,在秦向争的心里,女儿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对,对,你爹说的对!”韩氏也点点头说道。
要是外人知道自己大女儿会看风水宝地,那她还能过上安稳日子,说不得有人嫉妒之下,会说她是个妖怪,那可真就招祸了。
“我听爹娘的,那爹明天咱们就去找林老伯说一下买房买地和买那些山的事情,先问一下需要多少银子。”见说服了自己的爹娘,秦澜心提着的心也放下一半。
“好!”
------题外话------
风水宝地呀,o(n_n)o~
☆、第六十三章有了新家
次日吃过早饭,秦澜心和秦向争就去内渔巷找掮客林德,而林德一见到秦家父女就知道这单生意不离十了。
林德带着两人进了自家专门用来谈生意的小隔间,而且一进门就笑呵呵地问道:“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可是商量好要买哪一处院子了?”
秦向争也笑着点点头,说道:“商量好了,林大叔,我家就买昨天最后看的那个小庄子,还有庄子后头的两座山和庄子旁边那几百亩地,不知道这些总共要多少银子?”
林德一听就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家父女问道:“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可是真想好了?昨天我绝非说瞎话,那个地方可是散财之地,你们百味食肆的生意如今这样红火,完全可以在内渔巷买一座不错的宅院。”
面对林德好心的规劝,秦向争坚定地摇摇头说:“林大叔,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家不信那些,只要好好过日子,勤勤恳恳做活儿,总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林德又劝了几句,见秦向争和秦澜心还是坚持要买那个地方,也只有苦笑一声说道:“唉,既然你们一定要买,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呵呵!不过,这处地方的房契、地契、山契现在都由县衙保管着,真要买的话还需要去找县衙的梁主簿。”
于是,林德带着秦向争和秦澜心就去了县衙后堂找梁主簿,而梁主簿见到秦家父女之后听他们说要买那处荒废了十多年的散财之地也是一惊。
再三确认秦家父女是真的有意要买之后,梁主簿也只得苦笑应承下来,这秦澜心可是县太爷公子的先生,又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唐师爷最推崇的人,他一个小小主簿心意已尽,该说劝的也都说劝了,其他的也就怪不上他了。
“秦掌柜,秦姑娘,这房契、地契和山契在县衙卷宗之中都是有明确标价的,就算是知县大人现在也无权更改,所以你们要是庄子、山和田地一起买,可要不少银子。”梁主簿就是有心在这件事情上讨好、帮助秦家也是不可能的。
大魏朝律法严明,各级官员到任后,必须要将衙内所有卷宗在下属官员的协助下尽快处理完毕,其中关于契约文书这一项,孙铭淳新任知县第一个月内就处理好了,并且上报给了知州衙门,然后知州又上报给了知府,再由知府上报给京都户部。
秦澜心虽不太了解大魏朝律法,但买房置地这件事情她也清楚官府都有明码标价的,比如上等的肥沃良田是三两银子一亩,中等良田是二两银子一亩,而下等较为贫瘠的良田是一两银子一亩,至于荒地必须要有官府开具的证明才可以开垦,否则无权动用。
“梁主簿,不知道总共需要多少银子?”秦澜心来之前就粗略算过一笔账,不知道实际情况会和她算的有多少出入。
这时,梁主簿拿出了一幅羊皮简易地图展开在几人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还拿出一本记载各种契约价码的书册,翻到其中一页指给秦澜心说道:“秦姑娘,你看,这书册上记得清清楚楚,那处小庄子房契、地契加一起是三百两银子,外边五百六十八亩地属于中等良田,银子是一千一百三十六两,庄子背靠的两座高山连同中间这一大片腹地总共是一千两银子,两山附近的这六七座小山一共是五百两银子。”
“需要二千九百三十六两银子,的确是不少!”秦澜心没想到几座山的价格会那么高。
不过转念一想,这几座山皆是峰峦叠嶂、苍翠葱郁而且占地极为宽广,两座高山中间的腹地虽有一个碧绿深幽的束口袋形状的自然湖泊,但湖泊周边的地较为平整,以后在那里盖房子、种地都是极好的选择。
“大丫头,要不咱们先别买地了,就先把庄子和那两座山买了吧?”秦向争一听要近三千两的银子,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说家中挣的银子都在秦澜心手里,具体有多少他也不清楚,但这四个月光靠卖酱骨头百味食肆就赚了一千多两银子呢,再加上前段日子明良留下的那六百两,买庄子和两座山足够了。
“爹,我手里的银子还够,就全买下吧。梁主簿,我这就回去给你取银子,包括那几座小山也要,所有契约文书上都写我爹的名字,爹,等我回来看过文书您再摁手印。”这下子可是把自家的老底都掏空了,秦澜心必须要谨慎。
秦向争、梁主簿和林德等秦澜心转身离开之后还都处在震惊之中,她哪里来得那么多的银子?
不过,只要有心人细算一下就不难发现秦澜心手中银子的来处,这个月来,百味食肆卖面、卖包子和酱骨头,虽然都是小本经营,但架不住食肆里的生意火爆。
就说两文一碗的秦家面,搬到一巷重新开张之后,一天都要卖上一两银子。再加上之后往酒楼送的白面包子,一天纯利就赚十几两的酱骨头,零零总总算下来,年底算账的时候,百味食肆可是赚了一千五百两的银子。
另外,秦澜心送给李家的那两样点心也有二成的分成,近五个月下来,可是有两千两到了她手里,算上明良买秘制调料的六百两,光是整银子,秦澜心就有四千一百两。
这说出去都吓人,一个来外渔巷不到一年的贫家女,竟然赚了别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银子。
不过,很多人也都知道,秦家所有的银子都是辛苦钱,都是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痛换来的。旁人的嫉妒酸意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更多的人是对小小年纪就撑起家门的秦澜心的佩服。
很快,秦澜兵护送着怀揣“巨款”的秦澜心就回到了县衙后堂,查看过房契、地契、山契的文书都没有问题之后,三方接下来非常爽快地完成了这单生意。
而林德的掮客银子则是由县衙和秦家各承担一半,近三千两的交易林德可是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后来回到家,秦澜心又让秦澜兵分别给林德、梁主簿各送了两包酱骨头,算是聊表谢意。
“大姐,咱们有新家了吗?”当天晚上,秦家一家人聚坐在主屋内室,看着床上整整齐齐放好的几张纸,秦澜瑞又是好奇又是激动地问秦澜心。
“没错,咱们有新家了!”秦澜心深呼吸一口气,嫣然一笑答道。
有了新家,就是另一个新的开始,秦澜心期待着,憧憬着,更坚信着!
------题外话------
从新重发,加油吧!o(n_n)o~
☆、第六十四章找上门来
大魏朝顺和八年,正月二十这天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而天公作美地从清晨就开始下起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任由轻柔的雨丝拍打到脸上,秦澜心站在被她命名为“百味庄园”的新家后院里,看着雇来的劳工在工头的带领下替自家翻修重盖房屋,一脸的温和笑意。
早些天还残留在此的枯枝荒草已经被秦家四姐弟亲自动手拔除整理干净,现在百味庄园的前院后院没有了十多年来压聚的颓废,反而因为绿意渐浓的青山,碧波荡漾的江水,还有这突然增加的喧闹人声,变得活力充沛起来。
“姐,外边那几百亩地里的枯草也都拔干净运到山里的粪池那里吗?”秦澜兵从外边跑进来问道。
“全都运过去吧!”秦澜心答道。
元宵节之前,梁主簿就带人把刻了县衙特殊印记的界碑在秦家所属的最外地边上、山边上都立了起来,这也是大魏朝颁发的严令:所属个人田、地、房、山等范围都要以官府刻的“界碑”为限,没有主人的允许,他人是不能随意进去的。
界碑立好之后,秦澜心带着弟弟妹妹先巡看了那七座小山,并在其中最靠近外边田地的山脚下挖了一个土坑,暂时用作储备自然农肥用,而雨水之后便是培土施肥、清沟排水的最佳时间,今年沤肥是来不及了,但是今秋或者明年春上可以用。
因此,她又雇了几名劳工帮忙整理翻耕那五百六十八亩田,过后准备多种一些菜,这样以后百味食肆里的菜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小雨下到傍晚就停了,二日清晨春日暖洋洋地升起,仿佛一下子就把冬天残留的寒气给扫没了。
百味庄园秦向争和秦澜兵天没亮就赶着雇来的马车过去了,这段日子劳工们白天黑夜地忙碌,秦澜心就多做了几笼屉包子犒劳和感谢他们,而秦家父子义不容辞地担任了“送包工”。
快到晌午的时候,秦澜心正在院里厨房看锅煮着酱骨头,这酱是她新年过后用鱼重新做的,今天是第一次尝试用来煮猪骨头。
因为放了一点点红辣子,所以有些微呛,她专门戴上了自己缝制的一个简易口罩,正当她准备掀锅看一看骨头有没有熟,厨房猛地黑下来,然后一股力量突然把她挤了出去,害她差点就摔倒在地。
天变了?地震了?还是房子要塌了?惊魂未定的秦澜心还没从迷茫中回过神来,就看到已经有人替她掀开了锅,而且筷子都不用,直接伸手进了滚烫的热锅里,拿起酱骨头就啃。
“我的亲娘,真好吃!”
“齐三,让开,也让我拿一块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