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土豆!”不能怪秦澜心看到钟逸箱子里的东西这么激动大叫一声,实在是她在书肆里仅有的两本农事方面的书册上,发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大魏朝也缺少很多农作物。
比如黄瓜、茄子、番茄、洋葱、辣椒、土豆、玉米、花生、南瓜、西瓜、葡萄等粮食蔬菜瓜果。
当然,大魏朝土著的粮食蔬菜瓜果也很丰富,像五谷中的粟、豆、麻、麦、稻,还有白菘、韭菜、青菜、芋头、苋菜,更有各种竹笋、豆类、瓜果、莲藕、山药、红辣子等。
不过,千百年来,大魏朝这片国土大陆上的人,习惯以“大国”自居,对于那些外来的人或物都有一种排斥心理。
所以,至今为止,大魏朝连同周边的大小国家都没有解除海禁,更不许与大陆之外的人通商交往。
“这些东西你认识?”
“这些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钟逸和秦澜心同时看向对方问道,然后都沉默了,对方的问题他们似乎都不好回答。
斟酌了一下,还是秦澜心先稳稳情绪,平静地笑着说道:“这些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过的,就是不知道大魏朝哪里有栽种的,原想着找到之后去买一些种子回来呢!”
“大魏朝没有!”钟逸顿了一下说道,转身又打开另一个木箱子,“这些你也认识吗?”
秦澜心走前两步看了一眼,努力压抑心中喷涌而出的激动,那里面竟然是南瓜种子和花生。
这会儿,光是看秦澜心熠熠闪光犹如星辰夺目的眼睛,钟逸就已经猜出她也定是认识的。
“你喜欢?”钟逸看着她淡声问道,听不出此刻他内心的情绪。
秦澜心下意识地点点头,她喜欢呀,非常非常喜欢,一旦这些东西种出来,她手中的食材就会变得更多了,这对一个曾经痴迷于厨艺的人来说是最大的渴望。
“全都送你!”钟逸的声音就像空中漂浮的羽毛,撩拨得秦澜心分不清真假。
“为什么?”秦澜心很快冷静下来。
如果这些东西大魏朝是没有的,那么就属于“稀有品种”,而“稀有”往往代表着“昂贵”,尤其还是这几样。
“你喜欢!”仅仅只是这一个理由,她喜欢,他便送。
“可我不能要,你这么辛苦把它们带回来,一定也是有用的,不过还是谢谢公子你!”秦澜心轻笑摇头。
她偶尔也会对某样事物“痴”,但却是冷静有度的,这些东西不是她能宵想的。
接着,两个人又是一阵沉默,秦澜心笑笑,回了内院,而钟逸也没再说话,坐下继续吃面。
等到院中的秦澜心听到食肆外的一声马鸣和远去的马蹄声,知道那少年一定是离开了,正打算回西屋,却看到六子有些费劲地双手提着一个木箱子从食肆后厨走到院中。
“这不是那位公子的箱子吗?”秦澜心大惊地问道,难道他忘记了?不应该呀!
“秦姑娘,那位公子把两个箱子连同里面的东西都给你留下了,他还说,就当你欠他一份情。”六子也糊里糊涂地说道。
秦澜心苦笑一声,她这份情怕是欠的有些无限大呀!
------题外话------
大方的少年就是可爱!o(n_n)o哈哈~
☆、第五十九章求写春联
“秦姑娘,这箱子给您放到哪儿?”六子不清楚这箱子里的东西有多重要,一时提起来也不敢放到满是雪的地上。
“你帮我搬到西屋放下。”这一刻,秦澜心发誓来年春天一定要把这四样东西都种到田里,也许等某一天她有机会再见到那少年公子,还给他的将是取之不尽的种子。
两个箱子全都放到西屋之后,秦澜心赶紧用自己所知道的方法将南瓜子、带壳的花生拿出来放好。
甘薯和土豆数量不多,而且有一小半已经全部坏掉了,秦澜心干脆拿铁锨在自己西屋靠墙不远的位置挖了一个小地窖,将剩下完好无损的甘薯和土豆都用特殊的办法储藏好。
秦向争和韩氏他们都知道秦澜心收下了一位公子的“礼物”,未免别人日后问起有损秦澜心的名誉,众人口径一致地都说是秦家花钱买下来的,这件事情也就这样揭了过去。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韩氏带着秦澜悦和邓氏、余氏她们一起去内渔巷置办年货。
依照大魏朝过新年的习俗来讲,腊月二十三这天才能开始买年货,而且买来的年货都要贴上红纸。
同时这天之后做好的东西,如果是留着过年要吃要用的,那么最好在盛东西的容器比如坛子、竹篦子、箩筐等物上贴上红纸或者系上红绳。
大魏朝腊月里也有祭灶这一习俗,只不过不是腊月二十三,而是腊月二十六这天,祭祖则是除夕前一天,除夕这天大魏朝江北习俗是贴春联、贴门神,江南习俗则多加了一项贴窗花。
福江口位于江北、江南交界之地,过年遵循的习俗南北皆可,一般百姓家虽然能买得起春联红纸,但基本上都是无字的春联,因为带字寓意又好的春联花银子就多,很多人家不舍得买。
往年,外渔巷家家户户都没有贴过带字的春联,有些人家干脆连红纸都不贴,就那样木门两旁光秃秃地过年。
今年却是有些不同,外渔巷出了位能写会画的女先生,而且腊月二十三这天县太爷身边的唐师爷拿着一大叠的红纸进了秦家小院,后来又是欢欢喜喜地拿着几副春联出了门。
好多人都听他回去的一路上嘀嘀咕咕地笑着说道:“这春联写得真好,写得真好!”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知道些内情的几家也拿着红纸进了秦家小院,请求秦澜心帮忙写春联。
“先生,这是我爹一大早去福江里凿冰网到的活鱼,礼轻情意重,您就帮我家写一副春联吧,红纸我都给您准备好了!”周鱼笑嘻嘻地拿着红纸凑到秦澜心的面前,他的身后是拎着四条大肥鱼的周大发。
“秦姑娘,您别嫌弃,请一定要收下!”周大发略有些腼腆地说道。
“澜心姐姐,这是我和我爹昨天晚上逮的虾,你也给我家写副春联,好不好?”张水儿又是撒娇又是哀求地看着秦澜心。
杨帆、倪小武、贺小兴也都拎着活鱼当礼物,拿着还没裁剪的红纸来到了秦家小院,就是邓梅花的丈夫贺大年、余磊、余林和六子他们也都闷不吭声地去江里捉了鱼准备当谢礼。
没办法,谁让福江里的鱼最多,大家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鱼虾之类的东西,幸好秦家包子每天需要最多的就是鱼,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用鱼虾来换春联。
秦澜心答应给他们写春联,但是让他们把手上的谢礼都拎回去,在她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但周大发、贺大年他们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秦家人也只好作罢。
秦澜悦去西屋将秦澜心的笔墨都取出来,而周大发、贺大年、余磊、余林他们几个有力气的男人则把秦家厅里的桌子抬到了院子里,秦澜兵、周鱼、倪小武几个小的则按照秦澜心说的将红纸都裁剪成长条状,长宽和各家的门框差不多。
一切齐备之后,众人把院子里的秦家桌子给团团围住,大气不敢喘一下地看着秦澜心提笔在红纸上由上而下写春联。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是‘家和万事兴’。”秦澜心一边写一边念,因为她知道外渔巷的人都是不识字的,自然要让他们知晓这春联上写得是什么。
“秦姑娘写的真好,这副归我家了。”等到秦澜心一落笔,周大发就笑呵呵地伸出大手要去拿那副春联。
“周大哥,秦姑娘刚才说了,这第一副可是给我写的,你不能不厚道呀!”六子赶紧抢在周大发前面将写好的春联护住。
外边买酱骨头的客人已经来了,他和余磊这会儿是换着来,所以秦澜心答应先给他写春联,这么好的春联可不是谦让的时候。
“嘿嘿,我忘了,忘了!给你,给你!”周大发嘴上说得爽快,一双眼睛还盯着那副春联。
“先生,什么是横批?”周鱼有些“怒其不争”地看着他爹叹一口气,赶紧问出心中的疑问。
“横批贴在大门横框上,属于锦上添花之用,可以贴也可以不贴,你们要是谁不想要横批就给我说一声,另外,我再多写一些‘福’字,你们拿回家把‘福’字也可以贴上,不过要把字倒过来贴。”秦澜心蘸蘸墨,准备开始写第二幅。
“姐,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字呢?”秦澜悦不解地问道。
“先生,是不是说‘福到了’,口彩好?”倪小武兴奋地看着秦澜心问道。
见秦澜心对他满意地点点头,喜得都要跳起来了,他还真猜对了。
一听是讨吉利的话,众人全都请求秦澜心待会儿给多写几个“福”字。
而这天秦澜心光是写春联和福字就写了整整一天,不但很多外渔巷平时没什么来往的邻居求上门,就是食肆里吃饭买东西的客人听到小院欢笑嬉闹之声也凑了上来。
一连三四天,都有人拎着礼上门求秦澜心帮忙写春联,而这“礼”不是活鱼就是活虾,弄得秦家大过年的还要去买两个大水缸回来盛鱼冻上。
不过,秦澜心虽然写得脑仁疼,但经过这一件小事,秦家和外渔巷很多人家的关系倒是无形中亲近了不少,而以往那些只看表面的邻居们也对秦家有了重新的认识。
转眼便是除夕,这天一大早,秦澜兵和秦澜瑞就起来忙活着贴自家的春联,韩氏则领着秦澜心、秦澜悦两个女儿在厨房准备晚上的团圆饭。
“爹,娘,不好了,有两个人倒在咱家门口了!”在门外贴春联的秦澜瑞慌慌张张地跑到院子里喊道。
------题外话------
加油吧,倾情!o(n_n)o哈哈~
☆、第六十章收留外人
秦澜瑞喊的声音不小,把邓氏、余氏两家的人也都给惊动了,大家急跑着出门,就见一男一女衣着单薄苍白虚弱地倒在秦家百味食肆的门前。
“人还有气,没死!”胆子大的邓氏拿手探了探两个人的鼻端说道。
“大娘,张大伯,快把人先抬到我家,小妹,快去内渔巷惠仁堂请大夫来。”秦澜心帮着邓氏、余氏和韩氏一起把那名女子抬到自己的西屋,而张发、秦澜兵和杨帆帮忙把那男子抬到家里的东屋。
秦澜悦和张水儿则一起快跑着去内渔巷请大夫,大除夕的,也不知道惠仁堂有没有大夫愿意出诊看病?
秦向争见自己没有插手的地方,就让秦澜瑞推着他去厨房烧热水,待会儿肯定能用得到。
把人在床上放好又盖上被子,秦澜心摸了摸女子的额头,非常烫,应该是发烧很严重。
于是,她起身去拿了上次腌菜剩下的一些黄酒,又拿出干净的麻布,开始用酒给女子擦身子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