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声音顾明兰知道他是非常开心可还是有些底气不足,于是瞪了他一眼:“我不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人么?你说这地里,我可下过一次?说说谁不会说说?真要实践现来,那可不是说说这么容易的事。我相公可是个能人,凡事都能举一反三呢。”
朱正清这一下是真的乐开怀:“媳妇,你相公还行吧?”
看着他这得瑟样子,顾明兰搂上他脸上就是一口:“行!我相公当厉害了!就是一种田高手!明年要是有种子,我们把朝庭奖给我们的田全都种上。”
朱正清的双眼闪亮:“行,我们把田佃给别人,我就专门指导好了。要是四十亩地开都种上,只要风调雨顺,媳妇,那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说到收成,说到虫害,顾明兰又提起了这牛大舅,她觉得这牛家大舅还算是个机灵人,商人的嗅觉就是灵。今年的虫害果然比往年要严重得多,虽然每家每户都用了不少土办法杀虫,还全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下田捉虫,可是还是受不少影响,虽然不会颗粒无收,可一定减产不少。
水稻一减产,这粮食就会上涨。这个地方主要粮食就是麦子与水稻,要是水稻减产了,面粉自然涨价。自己家的双季稻最起码没有影响收成,还跟着收了不少麦子,最少下一年一家人是不会饿肚子了。
今年家中作好准备,也还感谢朱正标这个好男人。
这么好的男人,顾明兰觉得应该多给他点福利。
正想着如何给朱正标添点福利,门外却有人在叫:“正清,正清你在家不?”
来人是大堂哥朱正兴,朱正清赶紧出了门:“大堂哥,我在家,找我有事?”
“想问你借下骡车用用,我娘想回趟孙家沟。”
朱孙氏倒是尽想好事,自己家有车去没车,平常去镇上,除非是要买大件东西,或送大件出门才会用到牛车。
朱孙氏想回孙家,她知道顾明兰家不仅有骡子还带车,她就想来占便宜了。
顾明兰闻言觉得好笑:“大堂哥,大伯娘回娘家啊,这时节怎么去走亲戚了?是不是孙家去牵牛回来?”
朱正兴一愣:“弟妹,你说什么?去孙牵牛回来?牵什么牛回来?”
顾明兰故作不解:“前两天家里收早稻多来了两三人帮忙,三叔说一个人使牛来不及,你二弟去你家借牛,大伯娘说牛被孙家牵去番菜地了!我以为你大伯娘这是准备着去牵回来呢。”
话音一落,朱正兴什么话也没再说,一脸通红的走了。
朱正清看着顾明兰这样子笑了,这媳妇,还真是不能得罪。
☆、486第486章 两位“亲”姑姑
天气一热,田里的事还未来,家里的事有顾桃清与朱阿秀、王二丫帮忙,朱正清就打算着进山了。
想着柳大两兄弟的情谊,朱正清这回打算邀请两兄弟一块上山。
顾明兰觉得这柳大两兄弟虽然都是粗人,可品性却不差,当即让朱正清去与他们商量。
朱正清走了进来:“媳妇,有个事与你商量一下。”
这时代的男人难得有与女人商量事件的时候,见此顾明兰爽快的说:“说吧,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我?”
“是这样的,刚才小姑姑把我叫过去了,说她昨天去了一下大姑家,那大表弟似乎更不好了,而二表弟夫妇…”
看到朱正清这欲言有止的表情,顾明兰有点怪怪的感觉,每一回这男人说起朱大姑,似乎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意味。突然想起那一回,眼前的男人像个孩子似的抱着她说:他是个无爹没娘的孩子。
想起朱大姑对这一家莫明的关心,顾明兰心中有一种感觉,这朱大姑与自己家男人的关系,很可能不止姑侄关系…
“大表弟一直不好,家中大多的银子肯定也用在给他捡药上吧?这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兄弟?世上只有亲爹娘与夫妻之间,才会相持久远…也不知道大姑有何种想法。相公,不如这样吧,反正我们日子也不难过,要不你悄悄的送五两银子过去给大姑,让她给大表弟请郎中如何?”
家中的银子大多数都是媳妇赚来的,而且她一开口就是五两,朱正清抱紧顾明兰久久没开口,最后只说了声:“兰儿,我去去就回。”
“哎,等等…”
朱正清回身问她:“媳妇你还有事?”
想起这段日子朱家小姑一直帮着她,顾明兰拉回朱正清说:“晚上找个空去小姑奶奶那,这些日子我看她越发瘦了,我问她,她又不说。我捉弄着是不是家里吃的不多了,我让她与二丫跟我们一块吃,她死活不愿意。要不你送点面粉与大米去,再多给她点银子吧。”
朱阿秀时常过来帮忙,朱正清也记在心中,不过平常自己一家也很照顾她们母女。
如今媳妇这么仔细关心着他心中的亲人,在出门的那一刹那间,朱正清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
这么感性的男人,让顾明兰有点受不了了,她白了朱正清一眼:“快去吧,说啥呢,这可是两个亲姑姑。早点去吧,明天不是约好了要上山么?好早点去了好回来作准备。”
不是顾明兰太大方,而是她认为该报答的人自然要报答。
她小产的那些日子,这朱阿秀可没少来帮忙。
虽然她手里很穷,没有礼物送上来,可是她天天过来帮忙做家中事,这一点顾明兰记她的情。
顾明兰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性格的人,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
你对我不好,我绝对不会以德报怨。
第二天天气变了,看天色恐怕要下大雨,朱正清没有上山,朱小姑却早早的就过来了,未开口声音就哽住了:“兰子…”
顾明兰知道她是来感谢的,可都是亲人谢来谢去就生分了。
她拖着朱小姑的手说:“小姑姑,你早饭还没吃吧?我这里有做好的葱油饼,你带几个过去,那天表妹说她喜欢吃呢。”
几乎全是白面做的葱油饼又是用油煎出来的,世上有几个人会说他不喜欢吃?
面对这么个灵透的侄媳妇朱阿秀也没什么多话可说:“兰子,这天气这么热,这些天桑叶这会又用得不多,我看你们娘儿几个身上的袿子也旧了,有空去一趟镇上买两匹细麻布回来,小姑我这段时间也空着帮你们娘儿几个做两身衣服,同时也让你表妹练练手。”
人都是这样,记情的人不喜欢欠人情。
反正自己针线手艺不行,顾明兰从善如流:“小姑姑,我还想请你帮忙做几双秋鞋呢,我这手艺虽然能做得出鞋,可是穿起来就是不怎么合脚。”
朱阿秀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有旧衣裳都找出来,小姑姑先帮你们桨点鞋绑,到时再给你们做棉鞋。”
最难做的就是棉鞋,水平不好棉花要成团不说,洗两三次就变型了。
顾明兰这回真的乐了:“那就先谢谢小姑姑了,一会我就去整理一下旧衣裳,过两天就送你那,你可别嫌我太贪心啊。小姑姑,你等会,我给你包两个饼回去。”
看着小姑姑拿着油饼出了门,朱正清走了出来:“媳妇,小姑姑手艺好,明天有空你与大嫂去镇上,多买几块布回来,给自己多做两身。”
顾明兰不是个亏待自己的人,再活一世,她更不会亏待自己。
回头朝朱正清一笑:“你不说我太会算计就好。”
朱正清什么也没说,拉着顾明兰的手进了门,把她按在饭桌前:“我给你打饭。”
两夫妻甜蜜的吃着早饭的时候,朱家大院里,顾明兰原先用的那厨房中,王二丫咬着一满嘴的葱油饼欢喜的说:“娘,二嫂做的东西真是好吃,娘你吃一口,真的是咬一口就香味扑鼻呢。”
“你吃吧,多吃点,看能不能再长点肉。”
看着眼前小脸越来越红的女儿,朱阿秀心中噻噻的,她觉得现在日子虽然也没过得比以前好,可是却是她出嫁近二十年来最舒畅的日子。
王二丫一脸的娇:“娘,你咬一口嘛,二嫂给的两只饼我吃不完的。”
朱阿秀一脸满足的看着女儿的小脸,咬了一口女儿递过来的饼子,顿时满嘴生香…
见娘真的吃了,王二丫心中很是欢喜:“娘,这饼好吃吧?”
朱阿秀眼中含泪:“嗯,好吃。你二嫂做的东西都好吃,以后多去帮帮你二哥二嫂,你二嫂是个好人,跟着她不会吃亏。”
王二丫连连点头:“娘,二嫂说了,让我有空跟着她学养蚕,还跟她学做菜。”
虽然朱阿秀不知道自己这侄媳妇养蚕有什么用,可她就是相信,她摆弄那东西,肯定有大作用。
听到女儿说顾明兰让她跟着学养蚕,朱阿秀的眼泪涮涮的往下掉…
“小姑,小姑,你家来客人了。”
☆、487第487章 小姑爷架到
听到牛心菊扯长嗓子的叫喊,朱阿秀赶紧把眼泪擦了。
“呵呵呵,小姑父你可赶得巧,我小姑姑与小表妹在吃好东西呢,还未进厨房门便闻着香味了。”
朱阿秀看着先进门的朱梅花与牛心菊两人脸色暗了暗,等她听清“小姑父”三字时,脸色瞬间白了…
“你个臭娘们,竟然把家给败了,躲到朱家来吃香喝辣的,看来你不知书就是不懂事,还不快给我摆饭上来?”
看着眼前一身邋遢却摆着当家人谱的男子,朱阿秀想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王石连可想不到,他才几个月,这媳妇与孩子仿佛一脸不认识的他的模样,让他大怒:“连你当家男人都不认识了,莫不是花瞎了眼不成?二丫,给你老子打水上饭来!上两个人的饭菜,你二娘也没吃!”
朱正清与顾明兰赶过来的时候,这朱家小老姑爷王石连正在大口拉拉的说道:“作为女人守妇道那是应该的,你竟然趁我去读书时悄悄跑回娘家,难道还有理了?我一个读书人娶了你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好不容易寻了一个红袖添香的女子,你应该为你相公高兴,竟然还说我没良心?小心我休了你这妒妇!”
“那你写休书吧!”
王石连十几年没进了朱家门,他不认得朱正清,见一个外人竟然敢开口替朱阿秀作主,心中怒火转移了:“这是我们夫妻间的事,你这外人插什么嘴?给我滚一边去!”
朱正清淡淡的说:“姓王的,既然你读诗书,就不会眼瞎,这里是朱家,你要说你夫妻间的事,请滚回你王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