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30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第二天早上总等朱正淼都没见他来吃早饭,直到朱阿秀带着王二丫过来,才知道朱老婆子听说昨天晚上朱正清未付工钱银子,今天天不亮就把朱老五的房间门锁了。

    面对这么极品的老女人,朱家几个大男人脸上都带着无奈。

    既然朱正淼不来,大家就准备开饭了。

    门外却传来了柳大兄弟的声音:“还好,赶上早饭了。”

    朱正清赶紧出来一看到他们俩兄弟倒真的一怔:“柳大兄弟,你们这是?”

    两兄弟都挑着竹箕,柳大笑呵呵的说:“正清兄弟,今天我兄弟俩没活干,来你家帮一把。”

    柳家兄弟没有地,要吃饭除了那山上两亩荒山外,就得靠上山打猎或找零工做。

    本来朱家三亩地就没打算请外人,所以顾明兰也没想着请零工。

    今天朱正淼没来,朱正清还想着三亩地要收拾出来,恐怕得多上一天。

    想不到这两兄弟不请自来,这让朱正清真是很喜欢。

    “媳妇,柳大兄弟来了,多拿两双碗筷出来。”

    农村里一般都换工不发工钱,柳家兄弟自来,自是不准备要工钱,纯粹来帮忙了,你要真给了工钱,别人会以为你瞧不起他。

    顾明兰闻言立即捧出一碗筷:“那怎么好意思啊?”

    柳大原本就不是一个严肃的人,顾明兰指点了李三妹不少事,虽然他不是个多聪明,多能干的人,可这一点他还是记在了心里。

    “弟妹可别说客气话,否则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柳二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人,见碗筷来了,直接接了就去添饭,大伙也立即吃了起来。

    三亩地,要梨、要耙、要整平可不太容易。

    朱三叔把着牛翻着地看看直叫朱正清:“正清,你去你大伯家再借头牛来,今天人多,我一个人翻不过来,让大哥也帮着翻,争取明天就整完它。”

    朱正清赶紧上了岸,可朱孙氏一听说借牛,立即说:“那个,今天的牛不在家,我娘家借去了翻菜地了。”

    朱正清闻言脸都黑了,谁家用牛翻菜地?

    心中冷笑了一声出了门,直接去了朱庆生家。

    朱正清见牵的不是自己大伯家的大牛牯,而是庆生伯家的母牛立即问了一句。

    当众人听说朱源生的家,被丈母娘家借去翻菜地时,各人脸上的讽刺就没人说出来罢了。

    朱三叔叹息一声:“正清,明年要是日子过好了,自己家添头牛吧。要不,你们兄弟一块添一头,或者跟我家一块添一头也行。”

    只是自己一家,不打算在村子里种田,可又不好说得这么死,朱正清只得笑笑说:“行,到时我们再商量。”

    “兰子,你知道我刚才去送点心时,听到了什么么?”

    晒谷场上就朱唐氏与朱阿秀包揽了,两人手脚都很麻利,没等顾明兰把点心送到田间,她就已经回来了,提着点心二话不说就去了。

    顾明兰知道朱唐氏的性子也就依了她,没想着她去了田间一趟,仿佛捡着个宝似的眉开眼笑的回来了,她就知道定是有好玩的事。

    “怎么了?有什么可开心的好事不成?”

    朱唐氏一脸鄙视:“这大伯娘的造话说着可笑死人了,谁家翻菜用牛?三叔说人多,让他二叔去借头牛来,大伯娘竟然说她家的牛孙家借去翻菜地了!她还不如直接说不借不就行了?”

    朱孙氏人,顾明兰从来就不看好她,而且一直也不跟她亲热,没借到牛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

    “大嫂,也许大伯娘家就是用牛来翻菜地的呢。”

    朱唐氏瞪了她一眼:“行,就你大度。”

    大度不大度,并不是非得说几句才能体现,听到朱唐氏的评价,顾明兰笑笑没说,心道:只要有银子,别说牛,就是马也能借来,她没必要与这样的人治气。

    几个女人说说笑笑午饭就准备好了,朱成敏去田间叫人吃饭了。

    顾明兰带着王二丫打来几盆井水放在屋檐下,见大家进门,却突然发现了朱正淼也在其中。

    朱正淼见顾明兰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顿时有点尴尬的笑着说:“二嫂,今天早上我睡过头了。”

    朱家的事,顾明兰不会去掺和,但朱正淼来了,表示他还是不想与这个二哥生分。

    顾明兰笑笑:“没事,天天忙乎累了也正常,快洗手吧,马上可以吃饭了。”

    这时节天气太热,吃过饭顾明兰估摸十二点半左右,于是等朱正清请大家回去歇午时,她问他:“你去叫老五了?”

    朱正清摇摇头:“没有,是他自己来的。”

    既然是他自己来的,那就由了他。

    顾明兰打算等晚稻插好后,给朱正淼算工钱就行了。

    不知是朱老婆子想通了,还是朱正淼战胜了老太婆,第二天早上,他来得最早。

    大伙忙了整整两天,三亩地终于变成了绿田。

    收工的晚上,顾明兰特意准备了两桌,把李三妹也一块叫来了。

    天还早,桌子摆在了外面吃饭要凉快些。

    饭桌上十个热菜、八个冷盘,都是大家过年也吃不到的菜食。

    看到这么丰盛的晚餐,朱正淼完全不记得自己家中的事,乐得直叫:“二哥,我来你家搭伙算了。”

    想起陈桂芝那做作的声音,顾明兰只笑笑头没有说话,径自往桌上摆菜。

    虽然她与这陈桂芝很少有交往,可是,经历两世,顾明兰完全了解陈桂芝那种人:小心思太多。

    顾明兰觉得自己的脾气非常古怪,她爱交往的人,是那种里外都一致的人。其实这种人不如那种小心思的人会做人,有时候说出的话也没有那么好听,可是她就是觉得这种人值得来往,比如朱唐氏,比如朱三婶。

    而对于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她心里无来由的厌恶。

    见媳妇只笑不回五弟的话,帮着摆放碗筷的朱正清只得笑笑:“那不行,我可舍不得你二嫂天天这么辛苦。你以为要吃个好吃的有这么容易?一个下午她与小姑都围在灶台转呢,你可是有媳妇的人,要吃好的让她给你做去!”

    朱三叔家的两个儿子都比朱正淼大,听了他们兄弟斗嘴乐得不行。一阵轻风吹来,把大伙儿的笑声飘了出去,路过的人,直往这小院里看。

    ☆、485第485章 借牛与借骡

    朱正淼吃过饭酒足饭饱的进了院,牛心菊看到他这样故意尖笑:“五弟,结了多少工钱一天啊?”

    牛心菊这老母鸡似的笑声,听得朱正淼眉头一拧,怪不得二哥一家情愿住那孟家的旧屋,也不愿意住这大瓦房。

    “四嫂吃了饭么?没吃饭的话赶紧去做吧,成宇这么晚了,肯定饿了。”

    朱正淼根本不接她的话,牛心菊扯了扯嘴角:“我家没二哥家富,他们家发了大财天天大鱼大肉,我就一碗剩饭热了,早就吃了。”

    二哥家为什么会能吃得起大鱼大肉?朱正淼觉得自己越来越真相:二哥家不是什么发了大财,而是有一个贤惠的二嫂。他坚信只要有二嫂的手艺,就是天天青菜萝卜,也会比别人家的大鱼大肉好吃。

    顾明兰可不知道,她的手艺不仅收服了那父子三人,还把这小叔子给收服了。

    实在不想理牛心菊,朱正淼回到家中,拿上木盆和换洗衣服,下河洗澡去了。

    见朱正淼出去了,陈桂芝赶紧回了屋,左看右看也没发现有工钱银子,脸顿时黑了。

    看见陈桂芝的脸色,朱老婆子不知道,小儿子肯定没结到工钱。

    老太婆心中顿时恼得不行:“这不听话的东西,让他不要去,偏生要去,还以为沾得上那两个东西的便宜不成?白白浪费两天工夫,这要去找份零工做了,两天少不得五十个大钱,这败家子!”

    牛心菊在厨房门口开始添火加柴:“娘,那可不是这么说的,老五可是个聪明人,只要讨得了二哥二嫂的欢心,哪天就捞到了发财路子也不一定。只要老五发了大财,娘,你就只管数银子好了。”

    说到发大财,朱老婆子一脸鄙视:“就他那没用的残废还能发大财?我看发大火去好了!”

    “哈哈哈…娘还真有趣!”

    朱家婆媳几人在耻笑着朱正清没有发财命之时,几天后朱正清却拿出他的种田笔记。

    看着这记得整齐的笔记本,顾明兰翻了几页,发现这里记载的不仅仅是她提供的种植法,还加上了他的理解与经验。

    顿时,她出自内心的赞叹:“相公,你真厉害!”

    自己家中的银子一直都是媳妇在赚,这让朱正清一心想着把种水稻的事做好。

    听到媳妇赞叹,他非常自豪的说:“等秋季稻成熟后,我再加上一些内容,然后就可能加上你的桑树栽培技术、蚕茧养植技术一块交给严大人了。”

    顾明兰接着翻看着记录,看着在收成上的数字时,立即问了:“相公,一亩地真的能收近四石的稻谷?那要是晚稻也有这个数的话,一亩地年收八石稻谷,那可是大丰收。”

    听到顾明兰这兴奋的声音,朱正清急忙扯扯她:“这事可不能说出去,今年虫灾这么大,别人家的一季稻收成怕不会太好。要是让他们知道我们这双季稻收成这么好,到时一个个要来换种子就麻烦了。我们家这点谷子,早稻与晚稻的谷子都得交上去,可不能留下一斤半两。”

    顾明兰吐吐舌头:“我只不过是为你高兴罢了,第一回种这双季稻,你就能种出这么高的产量,要是多种几回,这产量恐怕会更高呢。你放心,我不会去外面说。”

    朱正清听媳妇这么一夸心中就更像开了花一样:“媳妇,这还不是你教的法子好么?要不是你指挥我怎么种,我哪里种得出这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