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

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_分节阅读_221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顾桃清不知道近来顾明兰与朱家发生的事,她怕两人弄僵关系便立即解释说:“我不是什么客,只不过是来堂妹家散散心罢了,这闷在家里人活得憋气,又听我家兰妹子家的桑叶要趁时机采,所以想着来帮帮她。”

    她就知道这顾氏没什么本事,竟然想这种东西来发财,她认为顾明兰是想银子想疯了呢,牛心菊讽刺的嘎嘎大笑:“这桑叶长得可茂盛,今年二哥家要发大财了。”

    朱正清扛着一捆粽叶子刚好经过,听到牛心菊这话‘砰’的一声把肩上的东西放在了地上…

    回到家里顾明兰白了朱正清一眼:“你跟她治什么气呢?这牛家的女人,是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这就是会发财,你就算借她吉言好了。”

    想要放几句狠话,可毕竟家里还有外人在。朱正清闷声闷气的问:“是不是她又开始处处找你事?”

    顾明兰扯了扯嘴角:“她找事我就怕了不成?总之我是大她是小,她大不了冷讽热刺几句罢了。她这还不是你那表妹突然就不见了,她心里憋屈得难受么?”

    朱正清双眸沉了沉:“这牛氏真配不上老四…”

    顾明兰一翻白眼:“你才知道?”

    “既然如此,我也无愧了。”

    朱正清扯扯脸,眼珠转了又转,脸色渐渐的好了起来。

    五月初四一大早,在顾明翠的叫嚷下几人准备吃了早饭上山摘杨梅,哪知王林炎身边的刘升跟着马虎却跑来了。

    马虎一见朱正清立即拱手:“朱兄弟,这是王大人身边的刘兄弟,说是王大人派遣他来你家有事。”

    “呵呵,马兄弟,刘兄弟我可早就认识了,上回去城里还是他陪了我们一天呢。”

    马虎一听脸上更是高兴:“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王大人派了刘兄弟来呢。”

    朱正清赶紧把两人的马接过后栓在一边的山边,然后引着他们进了院:“媳妇,马兄弟与刘兄弟来了,上两杯凉茶来。”

    顾明兰听到叫声立即出来了:“马兄弟、刘兄弟,辛苦了!”

    两人刚一坐下又立即与顾明兰见了礼,接过茶呼呼的灌下一大肚子。

    “这茶真好喝,大热天的喝一碗凉茶可真是舒坦。”

    朱正清乐呵呵的说:“这茶可是我媳妇放在井水中凉着的呢,不知王大哥有何事让刘兄弟这么热辛苦跑一趟?”

    刘升喝过凉茶后也舒了口气:“嫂子还真有办法,这茶水往水井里一放,可真是喝起来凉爽多了。朱大哥,王大人让我来通知一声,明天严大人会过来,让嫂子整治几个好吃的菜。”

    顾明兰听了直翻白眼:这当官的果然是个棒槌,这还吃上隐了不成?明天是端午节呢,你不用陪你老婆孩子过节么?

    听闻严大人要来家中过节,朱正清心中很是激动:“请兄弟转告王大哥,就说兄弟我一定会好好准备。”

    刘升迟疑了一下才接着说:“王大人说嫂子那青椒炒肉片很好吃,让她明天再炒一碗给他过把隐。”

    刘升的话让顾明兰一头黑线:什么王大人要过隐,恐怕是那严大人要吃吧?这些当官的就是虚伪,明明自己要吃,还得立个牌坊。

    好在不是六月天,要不然这青椒老了,让她炒一碗给他过隐,那可就真过隐了。

    这么热的天来的又是熟悉的人,这中饭自然得留了。

    夏天来客虽然很烦,但好在地里蔬菜多,多拌上几个凉菜也容易对付。

    顾明兰从菜园子里摘来了一篮子菜后,刘升很主动的过来帮忙:“嫂子,我来帮你择菜吧,我坐在这里也闲得慌。”

    ☆、467第467章 是个好小伙

    顾明兰知道这小伙子很勤快也很能干,虽然他们也不是第一回见面,不过让一个大小伙子来帮她择菜,那不太好。

    不好拒绝刘升的热情,于是顾明兰笑呵呵的说:“谢谢刘兄弟,这菜就不用你帮忙了,要不你帮我去后屋打水来倒在这木盆里,一会我们可以边择边洗。”

    刘升爽快的拎起桶问:“嫂子,水井是不是在厨房后面?”

    这是孟家的老院子,水井在靠山的菜园子脚下,得绕过蚕房往后去。

    听得刘升问顾明兰赶紧指着屋侧说:“刘兄弟,你得从那绕过去,后面有几席地,走过那地在山脚边有一口水井。”

    刘升顺眼看后说:“我找找就行了。”

    看着刘升去了,马虎笑着说:“刘兄弟这伙子可真是个勤快的小伙子啊。”

    朱正清也笑着说:“确实是呢,谁家有闺女嫁给他,这闺女可有福了。”

    顾明兰白了朱正清一眼,心中万分鄙视:小伙子再好又如何?你家闺女才七岁呢,你莫不是打这主意?不过在她心中,经过几次接触加上王林炎的赞扬,她也觉得刘升确实是个好小伙子。谁家姑娘能具法眼看上他,可能真的很不错。

    只是心中为刘升可惜,他脸上那道疤,初初一看还是有点吓人。

    如今的小姑娘,未嫁人的都才十三四岁,少女怀春的年纪,真要她们只看人品不看相貌,恐怕有点难。

    几人正在说笑着,突然一声长长的尖叫:“啊…你是谁?”

    顾明翠正在山边上采桑叶,当她一转身突然看到刘升黝黑的脸上一道狰狞的疤痕时,吓得她一声尖叫。

    听到鬼叫一般,顾明兰想起妹妹在后山上采桑叶,心中突了一下:莫不是她看到刘升,被他脸上的疤给吓着了?

    “相公,你去看看,翠儿在做什么呢,叫得这么吓人。”

    刘升原本就比较腼腆,自己妹妹又是那么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她这样一叫,可别伤了那小伙子了。

    不一会朱正清带着满脸通红的顾明翠出来了,看自己姐姐看她,立即一脸难为情的说:“二姐,我刚才突然一看到他,以为是哪跑来的陌生人,所以吓了一跳。”

    顾明兰瞪了顾明翠一眼:“看你这不稳重的样子!”

    随后而来的刘升见顾明翠被姐姐责备了,他强扯了个笑容:“嫂子,你别怪她,要怪也怪我,是我吓着她了。”

    顾明翠可不是那种很扭捏的性子,听到刘升这一说倒是更不好意思了:“对不起啊,我真不是故意的。”

    “没关系。”

    待刘升再次去提水后,顾明兰狠狠的批评了顾明翠几句:“看看你,叫你别动不动就大惊小怪,这下让客人难为情了,你舒服了?”

    顾明翠觉得刚才确实是自己大惊小怪了,不就是脸上一道疤么?她叫这么大的声,肯定让人受伤了。于是一脸内疚的话:“二姐,当时我只是没反应过来,突然看到一条那么吓人的疤痕在眼前,我就脑子糊了。其实等我回过神来,我也没觉得那疤那么吓人。他是不是伤心了?要不我再给他道个歉?”

    就自己这妹子那鲁莽的性子去道歉?还是莫让她弄巧成拙了。现说,刘升也是一大小伙子,顾明兰还真不相信他有这么小气,那毕竟是一直跟王林炎的人呢。

    “行了,赶紧把桑叶提进去,等桃清姐回来了让她去喂,你就赶紧帮我洗菜得了。黄瓜与马兰头,我先去做成冷菜,这几个你洗洗好再拿进来。”

    顾明翠待顾明兰转身又吐了吐舌头,赶紧转身去提桑叶了。

    马虎与朱正清在梨树下喝茶,看到顾明翠笑着问:“朱大哥,这是嫂子的亲妹妹?这模样儿可长得真不错啊。”

    朱正清点点头:“是她小妹,我老丈人就生了她们三姐妹,大姨子当了守灶女,只可惜所嫁非人,那烂人年前在镇上爬杨家小寡妇的墙,被人给打死了。好在她们三姐妹感情很好,虽然家中没有兄长,倒也没被族人看轻。”

    “嗯,虽然与嫂子接触不多,可兄弟觉得她是个要强的女子。上回听我媳妇说了嫂子打听杨家的事,我觉得她真的是个聪明的女子。杨旺生我认识,虽然人长得难看,但人品却难得。特别是杨家婶子,那是个里外都利索的人。”

    想起顾明兰带着朱梅玲去试探杨家的事,朱正清就禁不住摇头笑了:“她呀,有时看着还觉得很稳定的一个人,可有的时候就像个孩子。上回的事,还没好好谢谢弟妹呢,下回有空带她过来走走。”

    马虎笑呵呵的说:“行啊,我媳妇也念叨几次,就下回要来你家玩呢。”

    也许是心中真的内疚,顾明翠洗好菜后,看到刘升一头的大汗,她大方的打来了一盆冷水:“刘升哥,你来先把脸,一会我给你倒凉茶喝。”

    对于这个称呼刘升一时不太适当,可眼前的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而他都二十了,她叫自己一声哥哥,可不是正好?

    刘升微微一笑:“谢谢顾家妹子。”

    顾明翠乐呵呵的说:“刘升哥,你叫我明翠吧,我二姐夫都是这样叫我的。”

    面对这么大方的小姑娘刘升也只得从善如流了,他不是没有接触过小姑娘,而是在城里的时候,衙门兄弟许多家中都有姐妹。可是他是第一次发现,这顾家的小妹妹最大方活泼,而且好似不怕他,也没有看不起他。

    顾明翠发现多看了刘升那脸上的刀疤后,她觉得一点也不难看了,而且觉得这个男子还挺好看的,于是更没有了害怕:“刘升哥,刚才的事对不起啊,我二姐也批评我这人就是毛糙。其实仔细看你这道疤没什么呢,只不过初一看让人吓人。”

    刘升知道自己脸上这道疤吓走过多少小姑娘,听到顾明翠这么一说,他认定为她是同情他,于是笑笑再也没说话。

    成敏带着妞妞从外面玩得回来时,家中已经准备开始开饭了。

    看着两只小猴子似的小东西,顾明翠打来了水给两们洗手洗脸,并在她们脸上故意狠狠的捏了一把:“两张这么漂亮的小脸蛋,天天跑到外面去晒,到时要晒成两个黑碳头,看哪个敢娶你们!”

    刘升帮着从厨房端菜往厅子里走,看到这互动的大中小三个小姑娘,听着顾明翠的话脸都红了:这顾家妹妹还真是个有趣的女孩子。

    ☆、468第468章 贵客上门来

    马虎与刘升吃过饭就回了镇上,因为刘升今天还得回县里,明天要陪着严大人一块来,所以一吃过饭就告辞回衙门复命。

    当官的来了,顾明兰知道,就算再不高兴也不能待漫。

    再说,顾明兰更清楚,世人都势利。

    他们一家从朱家分出来,朱家的地、朱家的银子没给他们分一分,朱家的粮食、朱家的房子,分给他们的也是少得可怜,可那些族老们却没有说一句公正话。虽然当时族长有心开口,只不过看族老人都闭嘴,他也只是在心中给了自己一家掬了一把同情泪。

    如果村民知道县令大人来了朱家,而且还是三番五次,恐怕以后这族老们的态度就会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