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兰一看朱正清的神色,就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是一脸笑意:“那王大哥可要记得,弟妹我要到县城最大的酒楼去看看,您得把银子准备好了。”
“好,没问题。这点银子老哥哥还是出得起的,我这点俸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一年下来总能留下个十两八两的,到时你们就放心的吃吧。”王林炎见过很多的女子,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方又聪惠的女人,他为自己这小兄弟高兴着。他以为自己的兄弟宠着这小弟妹,于是对顾明兰的话也没在意。
只是许久以后,王林炎才知道,他当时真看错了这个小女子。
听到结义大哥的允诺,朱正清也高兴极了,还是他媳妇脑子灵,一下子就想到了赚银子的事。可不,到时有大哥的帮助,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王大哥,你这回来镇上有事?”
王林炎听朱正清问起他来因,他突然问:“正清兄弟,你对种田在不在行?”
☆、231第231章 又来金手指?
种田?
王大哥怎么问起这事?他可不是种田出身么?
朱正清一愣旋即笑了:“王大哥你不知道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么?虽然我说不上是种田的老把式,可是种田还是会的。”
只仅仅是会恐怕还有点困难,这回他所办的事,恐怕还得老把式才行。
不过,自己的兄弟愿意试试,也许可以。别的事他目前没办法帮他,如果这事能帮上他,也不枉兄弟一场。
王林炎闻言犹豫了一会才说:“其实这事吧?说是种田又不是种田,怎么说呢?是这样的,这两年边关议和停了战事,各国派使者来朝庭出使。这国与国之间来往,都会带本国都出色的礼物。靠土地吃饭,于是各色农作物种子也是各国最出色的礼物,只是…”
看着王大哥为难的神情,朱正清不太明白开口问:“难道是各国带来的种子太少了么?”
王林炎摇摇头:“种子量少是正常,只是他们没有送来播种方法,就是种子再多也无济于事。我这次来除办案,主要还是到各乡镇寻找种田能手。朝庭有令,如果民间有农人能成功种出其中一种农作物并祥细记录种植过程上交朝庭,将获得五十两银子、二十亩上等良田的奖赏。”
五十两银子、二十亩上等良田作为奖赏?五十两银子不稀罕,二十亩良田就太稀罕了!这个世界的没有各式化学肥料,生田要种植成熟田,非得精耕细作五年以上,才会变成中等田。要是上等良田的话,没有十个八载不可以实现。
而且这个世界的人都最热爱土地与粮食,一般的人家除非是要换油盐布匹,或者是用来就医买药,否则是不会用粮食去换银子。顾明兰也理解这时代,靠天吃饭的时代,你要是把粮食都卖了,一旦遇到天灾,你能吃银子么?
一听到二十亩良田,顾明兰心中一跳,她虽然学的专业不是农学,可她是农民出身。她生前所在的农村正是江南六省市之一,那里是盛产各式农作物的地方。要是她能种出一两种农作物出来,那么她就可以当一个踏踏实实的小地主婆,一世生活无忧也不会太过富裕,对不对?
有了良田,她也用不着用去想什么卖菜方子的事了,如果有机会,那她就卖上几个菜方子,弄些银子当当零花!
而且有了这良田,要是自己不想干苦力活,那就租给别人,一家人到城里买个屋子,让朱正清去衙门找份事做,她做点小菜…
日子越想越美。
想到此顾明兰压住心中的激动笑着问:“王大哥,不知道这些种子有些什么种子?你可否说给我们听听?我娘家也是种田人家,我爹更是走南闯北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农村的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也许我们能试着种一种。”
哦?
这弟妹的爹还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也许他真能种出一两种也不一定呢。
王林炎非常激动也非常诧异的看了顾明兰一眼之后才说:“来的四国中送来的农作物种子主要有:双季水稻种、亚麻、荞麦、蚕桑…等十二种,农司部去年试种了几次,可是都不理想。特别是双季水稻与蚕桑,一直都无法达到基本满意状况。”
顾明兰在一开头听到双季水稻,直到又听到蚕桑几字时,要不是不能太高调了,她差点跳起来。
这个,可是她前看了三十年的农作物,跟着爷爷奶奶种过不下十年的农作物!
难道老天终于过意不去,再给她一个金手指不成?
“那个,那个王大哥,那蚕桑种子是不是产那种制丝绸的原料那个蚕桑?”按耐住心中的激动,顾明兰试着用不会让人太惊讶的话问王林炎。
王林炎眼睛一亮:“弟妹你听过这事?”
顾明兰寻到借口后才点头:“我好似以前听我爹说过,南蜀各地兴桑蚕,这桑蚕是非常好的东西,不仅可以制出各种丝绸,还可以制成棉被防寒。而且用它们来替代棉花,那是既轻又保暖。”
王林炎一听大喜过旺立马问:“弟妹,你父亲大人如今在哪?可否让大哥见上一见?”
王林炎提出要见顾老爹,顾明兰一脸的难过:“对不起王大哥,我爹他…”
朱正清知道顾家老爹生前跟着朋友跑过许多地方,对顾明兰的话并无怀疑。看自己媳妇提到亲爹这难过的表情,他立即接上了话:“王大哥,我老岳父他三年前就不在了!”
“啊?”王林炎一脸的失落:“太可惜了!要是他老人家还在的话,或者真能种出这桑蚕也不一定呢。”
顾明兰既然往这方面提了,她可没准备失去这个机会:“王大哥,我爹以前最爱跟我说外面的见识,特别是这桑蚕之事见我有兴致,他说得比较多。而且我还记得他说过,等我娘病全好了,他要在我家的田里试种双季稻,我还有点记得他说过南边人如何种双季稻的事,就不知衙门里有哪些双季稻种子…”
语还未医治,王林炎‘咻’的站了起来朝顾明兰问:“弟妹说的可是真的?这种植法你还能记得多少?”
王林炎突然站起来,顾明兰吓了一跳:“王大哥…”
朱正清连忙安慰她:“媳妇,你别害怕,王大哥这是太激动了!”
王林炎发觉了自己的失态,他立马又坐了下来问:“弟妹,我听大人说,这双季稻的种子有两种,一种叫碧粳,一种叫红稻。如果弟妹真的会种,我先帮你们到衙门备个案,明年开春你们来衙门领种子如何?”
这两种东西前世她摸过可不少,不仅她会种桑养蚕,而且她还会巢丝。说起蚕丝,顾明兰仿佛看到了她那床上的老棉絮就变成了柔软的蚕丝被,身上这硬得不能再硬的旧棉夹,也成了那温暖如春的丝棉袄。对于双季稻就更不用说了,前世她小时候,村子里哪家种的不是双季稻?
这个时代为什么种不出双稻?还不是因为高温时日太短嘛。
☆、232第232章 撑死胆大的
其实前世的育秧插苗法,就是针对西南双季稻种植而发明的,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人发明这种种植法。而且顾明兰知道自己不仅能种出双季稻,而且还能种出高产的双季稻!
科学种田这时代没人懂啊。可她懂不是?
只要种出一种就有了五十银子二十亩上等良田,她还愁个屁啊?以后有二十亩田的租子、再做点小生意,正好一家人吃喝不愁,也不会太过富裕,达到她低调生活的目标。
只是这时她不能直接说出这东西她太熟悉了,否则别人不当她是鬼附身,朱正清也会被吓着。以前的原主唯唯喏喏连个屁都不敢放,她突然就变得什么都懂,那还不吓坏亲人?
“相公,你看如何?”
朱正清还在犹豫,对于这种看过没看过的东西,要让他种出来,他还真没有把握。再说就说媳妇以前的爹说过一些,毕竟没有种过啊?
“王大哥,那要是没种成呢?”
谁说一种就必须种成?如果真如此容易的话,那朝庭也就不必到处找人试种了。
“这个不必担心,没种成只是你的收成影响些。朝庭鼓励有能力的农夫试种这新品种,不紧粮种免费,还一亩先支二两银子的补粮银。”
“真的?真要没种成朝庭不会怪罪,还补二两银子一亩的粮银?”
王林炎点点头:“没错。只是二两银子并不多,所以你们试种个一两亩就行,这样也不会影响一年的收成。今年县里各色种子并不多,只鼓励老农夫试种。”
试种一两亩?如果没试种成,那这两亩地就是只有二两银子了。
光二两银子除去种子,就人工与肥料也是钱啊,万一没有收成,以自己那爹的性子,恐怕他是不会答应的…
自己家里的地一亩也作不了主!如果强行要作主的话,最多也就自己媳妇那三亩地。可如今未分家,怕是那三亩地都难了。
一时间朱正清为难起来…
顾明兰理解朱正清的担心,但是她有把握,于是劝说:“相公不必担心,如果公公不同意用家里的地试种新品种的话,那么我去找新梅姑姑,租她家两亩地好了。有二两银子一亩的补赏,真要种不成也不会影响太大,反正我们家里还有你打猎的手艺呢,难道还能没饭吃不成?都说富贵险中求,不搏一搏就永远没机会了。”
王林炎倒想不到眼前这个小女子目光竟然如此长远,她想得对,佃两亩地花费也不会太多,就是真不成也不痛不痒。如果一旦成了,那可就不是小收入了。
“正清兄弟,我看弟妹说得有道理,如果你手上确实没什么好营生,不妨试试。”
有人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对于双季稻的种植,虽然她不是学农业专业出身,可亲身种了那么多年的双季稻子,在这个世界她怎么就会不成功?
顾明兰怕朱正清再犹豫失去发财的机会,银子还是小事,可良田却是有银子也不一定就能立即买到的好东西,见他还没松口,于是拉了拉他的衣袖笑着对王林火说:“王大哥,我们先定三亩地的粮种,一开春我们就来县里找你,到时王大哥可得记得请我上酒楼哦。”
顾明兰轻松的玩笑话说王林炎的心情舒畅起来:“成!一定请你们到县上最好的酒楼去搓一顿。想吃什么由弟妹亲自点。”
朱正清本来还在犹豫,听得自己媳妇这么一说霍然开朗:“嘿嘿嘿,王大哥你别见笑,我媳妇这人喜欢开玩笑。那就这样定了,到时我们来找您领种子。”
养蚕比种地轻松多了,而且她熟悉。
“那个,王大哥,到时候你也均些蚕种给我,我爹以前说过许多南方桑蚕之事,要是种子不太贵的话,我也想试试。”
“什么?你爹竟然这个也知道?太可惜了,要是他老人家还在,那这事就有六成以上的成功率了!行,反正那种子虽然不多,可分到县衙也有一些,我给你留上一板好了。”
朱正清虽然很担心事情办不成,可是这养蚕用不了良田,桑树么河沟山边都有,既然媳妇想试试,那就让她试试好了,大不了浪费一点工夫,反正家中的事,他也不想她太辛苦的去做。
只是,要如何让娘不找事呢?
顾明兰不知道朱正清在想什么,她此时沉静在激动之中,她想着明年两人就全力去种这新的农作物。双季稻交给朱正清来做,她从旁指导,让他全程去管理。真要种成了,这个男人会有成就感。
养蚕植桑之事就自己亲自来做,桑树可以插枝,到春暖花开之时,去山边砍上一些桑枝插在菜园旁边就行。
不,不插种在自己家菜园旁边,那朱老太婆可不是个吃素的人,她还是找顾新梅合作罢了!
对于朱家的农活,还是用银子摆平算了,那两夫妻,一看到银子铁定比他们两天天下田都来得开心。
闻得王林炎答应了也未起疑,顾明兰非常开心的说:“那就全靠王大哥关照了。”
事情有了落定,气氛变得轻松,说起话来也就更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