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惊讶了妹妹的胆大,可是她这样子确让顾明华很喜欢。她苦涩的笑笑:“就是他,他从小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加上他又长了一张比三婶还甜的嘴,现在他就是奶奶心中的宝。说起老天,公平不公平,谁能说得定?明明春来与春至比源春要乖多了,可是奶奶从来没喜欢过他们。”
面对孩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平。
顾明兰摇摇头:“大姐,慈母多败儿,别羡慕源春,就奶奶这样宠下去,怕会是我们源一辈最没出息的人。穿人孩子早当家,我看春来与春至都不错,穷点不算什么,只要孩子懂事早,以后你定会有福享。”
享福?
顾明华慈爱的摸摸小儿子的头说:“希望吧。”
☆、91第91章 伯娘与三婶
顾明兰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大姐,这顾老太太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现代讲究隔辈宠,可这老太太子孙这么多,她的宠要分到曾孙身上来就难了,更何况这两个曾孙是她最不喜欢的儿子的后代?
顾老太太走了,螺丝也起了锅。
再炒了一个蔬菜,四人就上了桌。
既然有更好吃的,孩子也不再去想那荷包蛋的事了,仿佛顾老太太就没来过一般。可顾明兰心中,对回顾家村更加没了信心。
傍晚的事一直盘旋在顾明兰的心中,对于自家大姐,她想当休妇回娘家都这么大的反应,这还是一个知自己在朱家过得不容易,真心疼自己的亲姐。如果换成顾老太太,她真的当一个休妇回了顾家,她会如何…也许她真的会把她沉塘。
顾明兰洗漱后心思沉沉的睡了。
她炒的螺丝好不好吃,只要看这一家子天一亮就起床的三个人就知道了。
“姐,怎么起这么早?”
见大姨起来了,春来是极兴奋的:“大姨,我们去山边的水田里捡田螺吧。”
原来是为着这来的啊?虽然前途未扑,可小外甥的萌劲,让顾明兰‘嘿嘿’乐了:“春来还想吃那田螺不成?”
昨天晚上炒的是小螺丝,今天她打算用冷水田里捡来的大田螺做成风味田螺。以前她跟着一位做小吃的师傅去参加过美食节,风味田螺是他的拿手好菜。
“想吃想吃,我想天天都有得吃。”春来从来不知道这田螺竟然这么好吃,他心想怪不得鸭子天天都吃不厌。
小春至也嚷着:“大姨大姨,我也喜欢吃。”
“好,你们喜欢就好,今天我们多捡点回来,等等我,我马上就好了。天天想吃也容易,你只有想吃就去水里摸些上来,放在盆里飘好,让你娘炒给你们吃就是了。”小孩子的愿望就是那么小那么现实,昨天晚上炒螺丝的时候,就特意把要方法都教给了自己这便宜大姐。
虽然天还很早,可是一想到那风味田螺,顾明兰的睡意也全跑了。能不能回顾家村是一回事,让孩子们高兴高兴又是另一回事。
八月底清晨的田野各外的安静,水稻已收割完,今年壬九月,所以收杂粮还差些日子,因此地里这么一大早基本上没有人。四人沿着小路往山边走,路上的露水打湿了她们脚上的草鞋。
一到田边,春来就兴奋的弯下腰捡上了一只大田螺:“大姨,你来看,这里有这里有!这只好大啊!”
顾明兰弯下腰仔细一看,刚收割过的水稻兜下靠田埂的水草旁边,东一只西一只果然长着不少的大田螺,虽然不算太多,可个儿挺大。
“来,我们一起捡起来放在桶里。”顾明兰笑着指挥小春来。
顾明华见儿子与妹妹都开始捡田螺了,于是把篓子放在小儿子手上:“春至,你拿这个,好好的在田梗上呆着,娘也去捡田螺,你自己小心点。”
田里的田螺不少一只只都个儿大,半个时辰后三人就捡了一大篓子。
也不知道这酒楼里会不会要这田螺,顾明兰想了想说:“大姐,今天我们就别捡了,早点回去让它吐了泥,下午我们就去镇上。”
顾明华想起自己奶奶昨天晚上一听到螺丝二字的模样心中有点担心:“兰子,你说这酒楼会收你东西么?”
镇上酒楼会不收?
就凭她顾家手艺,那老板会不食货?
顾明兰自信满满的说:“你放心,总有老板是个识货人。除非是姐姐觉得我昨天晚上炒的螺丝不好吃,否则你不用担心。”
不好吃?
顾明华觉得她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吃到过那鲜味了,昨天晚上两个孩子吃得满油通红,却还在叫要吃的样子,一直在她的脑子里。
只是顾明华不知道,自己的大妹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有本事,又如此有自信了。
顾家村离镇上只有四五里路,走过去也只要小半个时辰,所以顾明兰想趁着新鲜,今天就把它们送到酒楼里去。
几个人提着螺丝往家走,迎面走来了一个妇女:“华子,兰子,你们这提着什么?”
见是自己的大伯娘,顾明华立即叫了声,顾明兰也跟着打招呼:“大伯娘,我学着别人用这田螺做菜,觉得味道不错,孩子吃了说还爱吃,就特意让姐姐带着来田里捡些。”
“田螺?你们竟然吃起田螺?怪不得你奶奶一大早就在说,你们好吃是无底了,竟然与鸭子抢吃食了。”顾刘氏走近到到桶里的大田螺怀疑的问:“这东西真能吃?这么一个大壳,怎么咬得烂呀?”
大伯父没出息,所以他的媳妇顾刘氏也是个老实人。
虽然这大伯父一家不能帮上她们姐妹三分,可是关键时刻,没有谁能不要亲人与族人。说句最现实的话,当你老了死了时,你总不能让你自己的儿子抬上山去吧?
听到大伯娘问,顾明华立即热情的说:“大伯娘,你还别说,这东西只要弄得清爽,那味道还真不错。只是这壳内有不少的泥沙,要洗干净还真不容易,昨天二妹带着春来在河边可蹲了大半天才洗了一碗出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炒得好,否则你一定不要吃。今天晚上侄女再做一碗,到时送给大伯与伯娘尝尝。”
顾刘氏一听立即高兴的说:“那好那好,也让你大伯尝尝侄女的手艺。我们是穷人家,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我可不赚它是贱物。”
四人没走出几步,又听到顾刘氏与后面过来的人在说话:“大嫂,明华与明兰那提着两大桶是什么呢?我刚才去田里的时候,看到她们在那山田边掏换什么。”
顾明兰听出来了,这是顾家的三婶顾李氏的声音。
“没啥,就是昨天晚上娘说的那田里的螺丝。听明华说昨天孩子吃了觉得好吃,今天特地去了田里捡些大的回来,再给孩子做一碗吃。”
“真的啊?”
顾李氏觉得不太对劲,要是为了给孩子做着吃,用得着捡这两大桶?
顾刘氏比较实诚想得不多,接着话:“这东西又没什么用,难道不是馋急了,给孩子们应应嘴么?这有什么真不真的?弟妹你忙,我去地里了。”
听到是三婶的声音,两人到也不好赶紧走了,直到顾李氏赶上来两姐妹打过招呼才继续往前走。
可顾李氏不死心的问,眼中带着探究:“明华,捡这么多给自己吃?”
☆、92第92章 被人瞧扁了
三婶这是不相信呢,看来她还真没有大伯娘好糊弄……
这个三婶还真不亏是顾老太太的亲侄女,这眉眼、这馋像、这心眼一个个的多,顾明兰不得不赞这三婶精明。
不过,要与她讲心眼,顾李氏还差点儿。
从无数宫斗、宅斗电视剧里培养出来的现代人,又在商业界熏陶了多年的人,连一个古代大字不识的妇女斗不过,那就不是她顾明兰了。
没等顾李氏再多问,顾明兰立即甜甜的说:“三婶,我们本来没想着捡这么多,可小春来说家里那只老母鸭这几天怕是要做窝,一天到晚的嘎嘎嘎的叫,就多捡些回来,我们吃不掉的就给它吃好了。”
你可不就是我家那只老母鸭,要不然你问这么仔细做什么?
顾明兰因对顾老太太印象太差,连带对这虽然没有得罪她,可天天端着一张假脸的三婶也不喜欢。
虽然冬季抱窝的鸭子不多,可也不是没有。
顾李氏一听知道打听不到什么,再一看自己这二侄女了身陈旧的粗布衣,也知道她日子过得不如何。如果这田螺有什么大作用,她怕也不会过得如此穷酸。
顾李氏见没什么油水可捞,也没功夫与这两侄女聊了,于是超过她们姐妹露出经典式的假笑:“这两孩子,还真实诚,自己吃了还想着老母鸭呢,真是两个好孩子。兰子,你难得回来一趟,有空去三婶那坐坐,我不陪你们了,你们慢慢来。”
这个三婶的心眼比大伯娘要强太多,顾明兰记忆中她的笑就没有发自真心过,于是也学着她露出更甜的笑脸:“嗯,有空一定来看三婶。”
两姐妹带着孩子与顾李氏告辞后,就拎着田螺去了小河边。
在小河里洗过几次泥后,顾明兰回来才把田螺倒在大木盆里吐泥。随着油的飘动,田螺不断的把螺壳里的泥吐出来。春来与春至两兄弟一直转着大木盆,不断的用草芯去戳那偶尔伸出头的田螺,两人乐得哈哈大笑。
等泥吐得差不多了,顾明兰捞出一只拉出田螺肉看看,见田螺壳中果真没有了泥,她便站起来:“姐,我们可以去了。”
两人用两只桶分别把田螺装了起来,叮嘱两个孩子在家里不要乱跑,便出门往镇上去了。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顾明兰让顾明华带着她到了镇上最大的酒楼。她想着酒楼大点,消化的田螺也会多点,这样她也可以多卖些银子。而且,她对自己的田螺生意信心百倍:今天她一定能赚不少的银子。
只是到了镇上最大的知味斋,两人刚一上门,哪知才一开口,人家小二就觉得两个女人是来要饭的:“走走走,弄些鸭子吃东西来我们大酒楼里,你不是想让我们酒楼败名声吧?快点走,否则我让人把你们赶出去。”
店小二那一脸的嫌弃,让顾明华害怕了:“大妹,我们还是走吧,弄得人家生气了,要是怪上我们了倒真的不太好。”
此时正是酒楼休息时间,顾明兰觉得自己来得不是时候。掌柜的不在,这小二根本就是狗眼看人低。而且她认为,小二不好,那不是小二本身的问题,是这掌柜的没水平。
既然他们要错过这发财的机会,那她也不强求,这镇上又不止一家酒楼。可转念又一想,这这酒楼毕竟这家是这镇上最大的,如果能做得成生意,对于她来说,那是最大的支持。想到此于是她转身对顾明华说:“大姐,我们一会再来吧。”
这家酒楼听说是县里的大户开的,得罪了可能会受累的。听妹妹说一会还要来,顾明华慌忙摇摇头:“算了吧,这家的老板是县上来的,我们都不熟悉,要是惹恼了他们,没准还得惹事。这样吧,我们还是到别家去,虽然那些酒楼没这么大,可都是土生土长的镇上人开的,最少不会出事情。”
看姐姐那一脸的害怕,于是顾明兰也只得依了:“大姐,那我们走吧。”
回头看看这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大酒楼,顾明兰心想着,一会一定要再回来,能开这么大的酒楼,这里的掌柜一定不会这么没见识。
只是顾明兰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