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种田记

小乙种田记_分节阅读_71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陆小乙见吴家媳妇笑的有些勉强,心道:八成是她反应过来饼子做法不对,上来找祖母还她麦面。

    果不其然,吴家媳妇道:“陆二婶真是贵人多忘事,中午我还在你家灶房跟你学烙饼呢,这会儿就忘了啥事了。”

    “不是教会你了吗?难道你又忘了,你说说,你这样记性差的媳妇,在家不挨骂才怪!”嘲讽完,陆婆子又想到中午赚的三升细麦面,语气稍微缓和点,“你要再学,再拿三升细麦面来!”

    吴家媳妇苦着脸,“你不能这样坑我,三升细麦面换你随便做个饼,回家一吃才发现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陆二婶呢,你把三升细麦面还我吧!”

    陆婆子炸毛,厉声道:“啥?还你?中午是谁求着我教她做饼的?是谁主动提出三升面做酬劳的?嘿!我费时又费力的忙活一中午,你这会儿又反悔了,哪有你这样的人,吃了我家的饼,还想把三升面要回去?”

    陆婆子的高音马上引来周围种菜的妇人,都纷纷围上来,叽叽喳喳的询问。

    陆婆子先下手为强,绘声绘色的把吴家媳妇中午的言行重复一遍,当然,话里话外无不偏向自己贬低别人。

    吴家媳妇气个大红脸,也不再言辞和气,叉腰道:“好你个泼赖婆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是不?”

    “罚酒?嘿!我就爱吃罚酒,你罚给我看看!”陆婆子把手里的菜种袋子往陆小乙面前一扔,丢了句“把种子收好”然后叉腰跟吴家媳妇对骂起来,“你当我是傻的,你跟那神婆到咱家来打的什么主意,我比谁都清楚,不就是眼红我大儿卖饼子赚几个钱,想方设法来打探吗?呸!你要不要脸,非要我把你的丑事抖出来你才高兴?”

    吴家媳妇被说中心事,脸颊红的滴血,嘴里狡辩道:“咱们这些女人,听说谁家媳妇会做个好吃食,都会前去请教,也没见谁藏着掖着呀?”

    陆婆子也不示弱,“谁藏着掖着了,我忙活一中午教你,是白教的吗?”

    吴家媳妇说不过陆婆子,转儿骂到玉兰身上,言辞里全是嘲讽挖苦,“我也不跟你扯,你就是王玉兰推出来的挡箭牌,呸!她赚几个臭钱了不起了,眼睛都长到天上去了,自己不愿意传授就罢了,还让自家婆母出来骗我的麦面,算了,那三升细麦面我也不要了,就当喂了猪狗。”

    一听骂玉兰,陆小乙就不爽了,她骂道:“你自己贪心没好报,最后赖到我娘头上,你咋这么不要脸?再说了,咱家做饼赚钱是咱家的事,你要有本事自己也做饼卖去,跑我家来打探什么?”

    吴家媳妇没想到陆家小姑娘也是个嘴利的,挑眉道:“我跑你家去就是拉拉家常,你个小姑娘家懂什么?呸!腿脚不利索也就罢了,脑子还不好使,将来嫁不出去,我就买挂鞭炮到你家门前放去。”

    吴家媳妇越说越毒,陆小乙把种子袋子塞怀里,说时迟那是快,猛地撞过去把吴家媳妇撞个仰倒,还好是松软的菜地,摔不出大问题。

    吴家媳妇哪料陆小乙发了疯,翻身起来想推她,被紧跟而上的陆婆子挡住,顺势吊住吴家媳妇的衣襟,嚎道:“打死人了,打死人了,打完小的打老的,心眼黑的塞锅底灰哟!”

    陆小乙特想笑,总感觉陆婆子跟她挺默契。

    吴家媳妇本想揪着陆婆子不放,想起曾经张家媳妇吃的暗亏,便不敢妄动,只顺势坐在地上铺天抢地的哭嚎开来,“老陆家的人欺人太甚哟,老的是骗子无赖,小的更是心野手狠,老的磋磨儿媳名声臭,小的腿瘸心狠嫁不出去哟!”

    嫁不嫁的出去不是她说了算的,纵观下溪村,不管美丑贤恶,只要是个女的,只要不挑,总是能嫁出去的,所以,陆小乙一点也不操心,反正有祖母的坏名声在先,她又怕什么呢?说她瘸腿心狠无所谓,但辱骂她家人就不行,她也懒得去跟人费嘴巴劲,总觉得动手比动嘴来的爽利,哪怕她也被人揍得伤痕累累,但这股劲不能输!

    热闹再好看,地里的活总不能没人干吧?看热闹的妇人劝了几句,便各自散去,耘地撒种各自忙活起来。

    陆婆子已经松开吴家媳妇,从陆小乙手里拿过菜种,把最后一块菜畦种上,然后带着小乙回家去了。

    吴家媳妇还坐在地上,垂着头也不知在想啥。

    ☆、第72章

    陆小乙回到家闭口不提菜地里的事,尽管玉兰迟早会知道,她也不想说,因为这种吵吵闹闹的事根本进不了她的心,她本不在意,便没提及的必要了。

    见玉兰和小丁还在忙着烤饼,陆小乙也洗手也加入进来。自从有了干粮生意,一家人都是忙碌的,玉兰上午忙家务和伺弄菜地,下午做饼,陆忠则是上午进城卖饼,下午到地里伺弄庄稼,小乙小丁就像两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陆小乙把陆家大房的事跟玉兰说了,玉兰想法跟她一样,肯定是大房没钱了才想到卖房这招,卖房的银子若是拿回乡下还能过日子,若是用来托关系,就好比无底洞,多少银子都填不满,最后落到人财两空的地步,往后日子就没法过了。

    “娘,你说伯祖父他们会回村来吗?”

    “八成要回来,城里房子卖了不回村住哪儿去?大人能蹲屋檐,老人孩子能蹲吗?”玉兰一边说一边麻利的揪着面剂子。

    小丁道:“娘,村里伯祖父家的院子都淋烂了,回村也住不了人呀。”

    “翻修翻修就能住,只是这翻修的钱恐怕不少,还不如添些银子从新起一套院子。”

    陆小乙笑道:“这要看伯祖父怎么想了,换着是我,我宁愿添钱建套新的。”

    玉兰道:“他们咋想是他们的事,你伯祖父上头还有个老太太呢,啥事还得她点头。”

    陆小乙不禁想起一句话“大海航行靠舵手”也不知道陆家老舵手能不能把大房平稳带回陆地上。

    陆小乙这边刚停下话题,陆家西院就传来陆婆子高亢的吵闹声,陆小乙不得不佩服陆婆子随时随刻都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玉兰朝陆小乙使眼色,陆小乙屁颠颠的跑去西院一探究竟。

    陆勇在地里干活,王冬梅大着肚子也不敢近身劝架,躲在屋里不出门,陆婆子跟陆寿增在堂屋厅里吵得厉害。

    陆小乙轻手轻脚溜到堂屋一侧,巴壁虎似得贴墙偷听。

    只听陆婆子嚎道:“不行,老太太可以住咱家,老大家的想都别想!”

    “人还没回来,你嚎的是个什么劲儿?”陆寿增不耐烦。

    “回来就晚了!”陆婆子拍胸顿足,仿佛陆家大房已经到了眼跟前似得,“我不管,他们一家子爱住哪呢住哪儿去?反正不能住咱家。”

    “都是一家人,别弄这么生分!”

    “一家人?他们有把你当一家人吗?老大读书花银子住城里,你呢?除了老老实实种地,屁银子没花到,最后还没捞着好,分家一个铜子儿也没分给你。”陆婆子越说越气,恨的牙痒痒。

    “话别这么说,大哥小时候聪明能读书,我人笨只有种田了,这个家是爹和娘撑起来的,爹走后,怎么分也是娘说了算,咱家能分到一套院子一头牛一头驴耕地水田也不少,应该知足了!”陆寿增谈起过往,口气也善了许多,换着往常,早就呵斥陆婆子,然后不再搭理她。

    “知足?看看咱们这小院子,再看看老大家那套大院子,能比吗?可惜那套大院子,生生让他们锁着淋烂,也不给你这亲弟弟住。”

    陆寿增摆手,“分了家,各家是各家的,他怎么处置是他的事,院子的事就别扯了,牲口田地分的都不偏袒,娘也算做的公允了。”

    陆婆子嗤笑道:“为啥公允?还不是分家那年正值陆思院试回来,他自觉有望考中秀才,老太太怕影响他孙子名声才把牲口田地均分的,不然,能分你头驴就谢天谢地了。”

    陆寿增没有再说话,想来分家的隐情他心里清楚,只不过为了面子,说的冠冕堂皇而已。

    过来片刻,陆寿增说道:“大房回村的事也是道听途说,你别到处瞎嚷嚷。”

    “我嚷嚷个屁,咱们村人多口杂,保不齐都传开了,他要当你是兄弟,是不是早该给你知会一声,我看啊,他还没定下心回村,还想留在城里吃香喝辣。”

    陆小乙听见陆寿增起身的凳子响,赶紧三两步跳开,然后装着刚过来的样子,正好陆寿增开门出来,见陆小乙正往这边走,笑道:“小乙过来啦!”

    “祖父,溪边的软席草有筷子长了,啥时才能割呀?”陆小乙找了个由头。

    “不着急,等夏天里再割。”陆寿增想起去年买草篮子的经历,笑的更慈和了。

    “祖父可要记得哟,到时候提醒我。”

    见陆寿增点头,陆小乙装天真模样蹦蹦跳跳回了自家后院,给玉兰说她听来的内幕消息。

    玉兰道:“要我说我老太太做的也不过分。”

    陆小乙瞪眼,满脸疑问。

    玉兰笑道:“老太太两个儿子,老大自小聪明伶俐能读书,老二蠢笨木讷只会干活,她偏心老大也是人之常情,又怎么可能做到公允?房子、牲口、田地等明面上的东西能均分已经很不错了。”

    又道:“既然老太太打定主意跟老大家的过,她就不得不为以后考虑,手里有银子,供他们读书就不愁,田地交给别人耕种,每年交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喝,日子普普通通能过就行呗,万一出个秀才老爷或者举人老爷,日子就不一样了。”

    陆小乙啧啧道:“这不是赌运气吗?”

    “赌不赌的,日子也这么过来了,人家过的好不好也不是咱们能知道的。好啦,别扯这些没用的了,去把剩下的野菜摘出来,晚上给你们做顿好的。”

    “小丁呢?咋不见她。”陆小乙一边摘菜一边问。

    “她去溪边牵牛去了,顺便把小庚喊回来,那小子最近野的很,带着狗满村跑。”

    “娘,明年小庚就六岁了,咱也送他去学堂吧,不说考秀才,能识字断句总是好的。”

    玉兰又喜又愁,“干粮生意要是这样做下去,明年肯定能送小庚去学堂,我只是担心他年纪小,怕他在学堂里受人欺负,而且咱家在城里又没住处,他若是寄宿学堂我更不放心。”

    说实话,陆小乙也不放心小庚寄宿,虽说小孩子应早日培养独立能力,但放到自己亲弟弟身上,她怎么都放不下心,想了想,道:“爹不是每天去城里卖饼吗?早晚接回来不就行了?而且刘宝和申强也在学堂,有他们照顾着,没事的。”

    陆小乙一提醒,玉兰想起刘宝和申强也在学堂里,便问道:“刘宝和申强也寄宿吗?”

    “申家有铺子,申强不用寄宿,刘宝也跟着住在申家铺子里。”

    玉兰想了想就明白其中的关节,道:“那申宝贵多精明的人,怎么会白白让刘宝住他那儿,多半是想着刘宝他哥在兵营里认识几个人,先给刘家卖个好,将来总有求人帮忙的时候。若是咱们去找他,他肯定找借口推脱。”

    陆小乙觉得玉兰就是聪明,很多事一看就透,说道:“咱也有自知之明,何必送上门让人家看不起。”

    玉兰笑道:“咱家有车,哪里需要麻烦别人,就是往后刘宝不住申家铺子想天天回村,咱也乐意把他带上。”

    正巧陆忠回来,听了半截话,问玉兰:“乐意把谁带上?”

    玉兰嗔道:“不告诉你。”

    陆忠嘿嘿笑着挠头,“不告诉就不告诉,让我看看今天做了多少烤饼。”

    玉兰指着灶房里堆叠整齐的几沓烤饼,“一沓五十个,自己算去。”

    陆忠瞟一眼心里顿时有数,“才两百个。”

    “才两百个?”玉兰横了陆忠一眼,“中饭后忙到现在,累的水都没空喝,你若觉得少你就来试试。”

    陆忠赶忙拱手讨饶:“我错了我错了”并解释道:“买咱第一批饼的商人已经回城了,对咱这饼赞不绝口,我估摸着名气一传出去,一天二百个不够卖呀。”

    玉兰捶腰道:“钱是挣不完的,人可是会累死的,带上小乙小丁一天能做两百个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