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名将

风流名将第235部分阅读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易寒的安危处境一直是宁雪这些日子最为牵挂的,叹息道:“天下间最狂妄,最自以为是的就是你这傻角”,一句话却深深流露了对易寒怜爱关心,这份感情岂是假的,也只有易寒能触动她内心的柔软处

    齐子明刚走到门口,听见这句话却停了下来,站在门口发愣,心中暗忖道:“王妃是在说我吗?”一念之后却恍悟,天下间能让王妃似愁似忧,喃喃自语了,除了那个人还能有谁,却走了进去,朗声道:“不知王妃召子明前来有何吩咐?”

    宁雪转身望来,一脸平静却看不出悲喜来,她已真真正正成为一地之主,身上所流露出来的震慑却非无与伦比的美貌,而是身份所带来尊贵的力量

    第二十节 道魔

    :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宁雪道:“齐子明,你亲自去请孤龙来王府,有要事相商”(

    齐子明退了下去,宁雪虽然挂的是三军兵马大元帅的头衔,但是她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军兵马大元帅,她并没有下令让孤龙即可出兵前往铜川,而依然是请他过来商议一番,这种处事之道已经证明了她老道的一面

    齐子明刚走不久,宁雪又立即改变了主意,她觉得自己应该亲自走一趟,而不是来回耽搁,骑上抱月乌骓驹,带上几个侍卫往镇北军驻扎的大营赶去

    半路上遇到慢慢悠悠的齐子明,宁雪也未停下,从他身边经过,朗声道:“子明,你先回去,我亲自过去一趟”

    齐子明一愣,还没有恍悟过来,小王妃已经与几骑走远,望尘莫及,好像做了一场白日梦一样

    孤龙依礼将宁雪请入大帐,镇北军的全部粮食都是西王府供给,相当于给了镇北军养了七万人的兵马,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在情在理,孤龙都必须对人家客气一点,也就收敛几分自己的傲慢冷漠,何况这些日子看起来这个女人做事还蛮有分寸的,就似现在,她有事相商,请人传达就可以,却亲自过来

    半年来常有往来,宁雪与孤龙之间已经不像一开始见面那么生疏了,说是孤龙为她所用还太早了,不过让他听令行事却不难

    宁雪坐下直插主题,将易寒攻破延州之后才产生的局势变化说了出来

    孤龙道:“此事我也知晓,正为麒麟即将面对的困境而担忧”在那一日两人一起走出来的时候,孤龙就将易寒当做一个可信任的人,易寒北征之举,让孤龙心中对他暗暗敬佩,北征之行凶多吉少,可以说是抱着有去无回的信心,麒麟有勇气有魄力,为大局而将个人利益生死抛弃,何况麒麟已经用能力证明了自己,英雄惜英雄,当孤龙将易寒抬高到与自己同等位置的时候,便会对他的一些行为作出肯定

    宁雪道:“如今局势,北敖定忍不住了,而有所行动,拿下铜川,就相当于捏住了麒麟大军的命门,所以我想请赵将军立即率军出动,入驻铜川,镇守城关”

    孤龙道:“我军一动,北敖的探子必然获悉,估计到时候我的军队还没到达铜川,就与北敖大军狭路相逢,野战我军并不占优,恐怕不敌”,孤龙虽然狂妄骄傲,但还没有目中无人到视北敖几十万大军于无物的地步

    宁雪道:“赵将军放心,与北敖大军野战就交给我”

    孤龙讶道:“王妃打算与北敖野战?”这个女子怎么也有魄力敢于北敖大军野战,大东国敢于北敖野战的只有麒麟的军队

    宁雪笑道:“正面战场不敌,摆出阵型挡一挡还是有能力的”

    孤龙也未多想,答应了下来,他知道这些日子,西王府正在招兵买马,训练骑兵,西王府的兵种搭配比自己适合与北敖进行野战,毕竟有骑兵牵制保护,就算不敌也不会太过被动,他还是提醒道:“若是正面战场不敌,退至长武县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地形狭隘,利于坚守,等我大军入驻铜川,修筑防御工事,王妃就即刻退兵,不要白白牺牲”

    宁雪佯装惊讶道:“那赵将军将面对的是北敖几十万人的猛烈攻城”

    孤龙笑道:“妙瀚岂敢让出动所有兵力而让固原,平凉兵力空虚,这就相当于将银川摆在王妃的眼前,放心,我军擅长守城,就算北敖出动十几万的兵马也难以攻破铜川,只要王妃不要将我给卖了就好了”

    宁雪淡淡一笑:“那我也相当于将麒麟和孤龙一起给卖了,然后置我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境地”

    孤龙是个聪敏人,宁雪的话已经表示她不会这么愚蠢

    宁雪离开,孤龙即可调动所有兵马,带足粮草,一切准备妥当即可出兵入驻铜川

    镇北军这么浩大的军事行动,北敖若是不知,若他们的探子就瞎了眼睛了,当然妙瀚一早估计到镇北军方面会有这样的举动,双方处于很微妙的对恃局面,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则动,后发制人,先行者不是处于主动,反而是被动,因为一旦行动必有目的,这样一来敌人的举动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北敖重要将军汇集一帐,苏赫巴鲁沉声道:“大元帅,镇北军行动了,我们是不是该立即出兵赶在镇北军的前头入驻铜川”

    妙瀚笑道:“敌人一定会认为我军必取铜川,自然会出动大军与我在中途野战纠缠,恐怕我们赶到铜川,面对的是镇北军镇守的固若金汤的铜川城”

    布日固德冷笑道;“敌人敢于我军野战,这不是找死吗?”

    妙瀚道:“就算野战能打胜仗又有什么意义,铜川在敌人的手中,最后还不是出师不利,无功而返,铜川城,敌人想要我就给他”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这样不就放任麒麟有恃无恐的攻打银川吗?

    只听妙瀚继续道:“敌人却要拿镐京城来换”

    此话一出,诸将是一惊,直接攻打西王府的老巢,此举可谓石破惊天啊

    妙瀚见众人惊讶的表情,问道:“可行否?”

    所有人却没有回答,左右权衡之下各有利弊,取铜川是比较稳妥的法子,至少能立己于不败之地,同时也可以歼灭麒麟这棘手的对手,至于攻打镐京却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举动,一旦拿下镐京,不管麒麟还是孤龙的军队都成了孤军,相当于没有了食物的老虎,到时候也就不攻自破,一劳永逸,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若是久攻不下,而银川却被麒麟攻破,那结果就很严重了,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毕竟这是一个承担不起来的责任,在未清除敌人底细的时候,没有人敢说能攻下镐京城,毕竟那是西王府的老巢,敌人不会没有任何防备

    玄冥说话了,我军擅长野战,不擅打攻坚战,照理说以己之短攻自之长是为不智,可是两军交战,奇谋妙策却比这一点还要重要,敌人认为我军擅长野战,定料不到我们会放弃自己的优点而选择自己的弱点来打敌人的优点,也许攻打镐京是个不错的决定,我认为就算银川城破,只有拿下镐京,夺取西王府的粮草物资,一年半载是没有无粮之忧,相反敌人的军队又拿什么供给呢?

    妙瀚笑道:“此举虽然是将我军的破绽摆在敌人的面前,可是我们却有能力起死回生”,传我命令,“即刻调集固原,平凉两城所有兵马,玄冥,你领固原兵马悄悄前往天水城,令你抵达之日,三日之内必破天水城,否则军法处置”

    玄冥领命,退下调兵遣将

    妙瀚道:“布日固德,苏赫巴鲁你们两位就随我佯装前往铜川,我要断了敌人回城之路,到时候我军兵临天水城下,敌人若想回救就不得不与我全面野战”

    谁会想到妙瀚会放空固原,平凉,他的对手没有想到,谁会想到妙瀚打算放弃占据铜川,他的对手没有想到

    人,得意必然疏忽,疏忽必然大意,英雄、名将概不例外,宁雪可曾想到妙瀚用兵会如她想象的那般吗?也许她的的认为在野战上面,北敖有绝对的优势,他没有理由来与己方争夺铜川

    在打定主意与北敖野战的时候,宁雪其实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她将全部七万人的骑兵部队全部拿了出来,这七万人的骑兵老交混,半年多来这些兵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了,他们缺少的是战场之上血的磨砺,当然陆机当初在招兵买马的时候,在选择兵源时却不是随便的,这些成为西王府军队的兵,大部分是流散在各地的湘军,他们曾经就是士兵,如今只不过是回炉重锻造,再有之是一些擅长弓马骑射的普通牧民,这样一来,从资质上讲,比无选择的征兵要好上许多

    宁雪也曾多次视察这七万人的骑兵部队,若是还达不到上战场的标准,她是不会拉出来让北敖英勇善战的北敖骑兵随意屠戮的,这支骑兵是有作战能力的,至少七万人的骑兵军队出现在平原之上能给敌人一种震慑作用

    宁雪确定了战略目标,集中兵力将北敖主力拦截在前往铜川的途中,她没有想到要将北敖主力击败,哪怕仅仅击溃,其目的有二,一是让镇北军顺利入驻铜川,二是让这些骑兵有实战的机会,一支没有经过实战的军队,是不足委以重任的

    而妙瀚的进军目的,实际上却并非铜川,而是造成一种假象,自己打算入驻铜川,而这样一来西王府的军队就会受自己牵制而动,妙瀚也明白,在野战上,西王府想聚歼己方至少有十万剽悍的铁骑是没有可能的,那西王府方面自然会选择自己必经之路的优势地形与固守拦截自己,让自己以骑兵为主力的部队在严密的阵型面前发挥不了太大的效果,了敌先机,自然能好的把握战场局势,他可以将主动权暂时让西王府控制,再后发制人

    双方终于在长武县遭遇了,其实是西王府的军队早一步就到了长武县,长武县是西王府方面可以确定能快一步赶在北敖大军的前面抵达的地点,虽然不是最佳的固守地点,却能保持万无一失,而不会在目标地点未到就与北敖大军遭遇,这是一个很稳妥的策略,捷径沙儿峪也在西王府的控制之中,两军争地,不争却拦,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反击方式,至少瞬间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就双方兵力来讲,双方是旗鼓相当,只是北敖十万铁骑,却不是西王府七万骑兵可以抵挡的,好在西王府方面以步兵为主力,配合骑兵保护,摆开阵型固守还是没有问题的,在兵力相当的两军,主动进攻的一方会处于阵型上的劣势

    宁雪看到北敖阵势,心中暗喜,妙瀚果然谨慎,不敢倾巢而出,他只出动了平凉的兵马,却没有将固原的主力也一并调动过来,这符合妙瀚谨慎从来不将破绽暴露在敌人面前的性格,关是平凉的兵马与自己进行野战已经绰绰有余了,何必兴师动众,也许害怕自己奔袭银川,在银川面前还是必须有一道坚固不迫的防御

    宁雪在计算敌我双方的这种兵力,自己在不会有太大的伤亡时,能给孤龙制造多少修筑防御工事的时间,到时候自己全身而退,妙瀚自然不会舍近求远,等北敖大军达到铜川,面对镇北军镇守的固若金汤的铜川强攻不下,自然只能无功而返,而自己这个时候可趁敌人无形恋战撤退之际,出动骑兵进行骚扰,她已经连续算好了后面好几步的棋子

    妙瀚看见西王府摆开阵型准备迎敌,那浩浩荡荡的七万骑兵就在自己的眼前,笑道:“西王府好大的手笔啊”,从对方是态势很显然已经打算与自己对峙,只是西王府越是主力尽出,越是有能力与自己正面交战,他越是高兴,这说明敌人大营空虚,他就是这样与敌人耗着又如何,他并不像敌人想象中那么着急,要迅赶往铜川,他早就将铜川给放弃了,等天水城的战事打响,就等敌人这支大军回救,却不得不与自己野战

    第二十一节 不动如山

    妙瀚一边摆出与西王府大军对峙的架势,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趁西王府大军摆出防御阵势,拦住自己前往铜川的必经道路,他却将兵力悄悄的朝南转移,集中兵力封锁西王府大军返回稿京的道路。书群2

    宁雪原本准备一场大战,所有的士兵也知道大战一触即发,个个显得很紧张,可是出乎意料的,北敖并没有发动进攻,他们看上去并不着急,宁雪立即感觉到其中的蹊跷,妙瀚若想取铜川,没有可能是这样的态度,她立即派出探子去打探敌人的动向,同时让陆机前来商议。

    陆机一走进来,宁雪立即问道:“陆机,妙瀚为什么不攻呢?难道他这一次出兵的目的不是铜川吗?”

    宁雪一语点醒梦中人,陆机心头一颤,倘若妙瀚的目标不是铜川,那他这一次出兵的目标又是什么?他沉y不语,思考自方可能存在的危机,突然惊颤道:“假如妙瀚的目标不是铜川,而是我方大本营,又该如何?”

    宁雪听了这话,却显得非常冷静,细细思考其中关键,一会之后道:“倘若我此刻撤退,岂不将孤龙与麒麟给出卖了,而且敌人一旦有此念头,我们现在撤退也为时太晚了,必遭受其伏击痛击”,从她的话中,可见这真是左右为难啊。

    陆机问道:“倘若妙寒目标是镐京,王妃真的不打算回救吗?”在他想来就算麒麟攻陷银川,拿镐京来换银川也是太亏了,没有稳定的后勤补给,这十几万的兵马又能发挥什么作用。

    宁雪冷笑道:“妙瀚打的如意算盘,他想bi我回救与他大军野战,我偏偏不如他的心愿”。

    此话一出,陆机也是一惊,这十几万人的兵马若不回救,兵力空虚的镐京城必定被攻陷,丢了大本营的他们又何去何从呢?陆机问道:“王妃,你真的想放弃镐京,要知道丢了镐京,就相当于丢了整个西王府”,他不相信这个nv子真的有如此魄力,真的敢放弃镐京。

    宁雪淡道:“陆机莫要紧张,我们还有一支奇兵相助,妙瀚要拿下天水城,我可以给他,甚至凤翔,咸阳,我都可以给他,只要确定镐京城不失,这西北大片土地就还在我们手中”。

    陆机自然知道镐京是西北地区的枢纽中心,一旦北敖攻下镐京,就相当于冲破整个西北的大n,整个西北地区甚至连东南地区都将被北敖骑兵所蹂躏,那时候可是将大东国一片的国土拱手让给北敖,刚才听宁雪说只要守住镐京,问题是兵力空虚的镐京城在北敖的强攻之下,如何守下来,问道:“王妃口中说的奇兵在哪里?”

    宁雪淡道:“陆机,你忘了,驻扎在黄河下游的另外半支镇北军,倘若由李毅来镇守镐京城,就算妙瀚想攻打镐京也必须掂量掂量,到时候他攻又攻不下,退又退不得,我看他如何是好”。e看

    本来西王府面对两难的困境,没有想到她立即就想到反客为主的应对方法,陆机心中暗暗道:“这一切是否早就在她计算之中呢?这个nv人有魄力,有胆sè,更有权谋,那有什么理由不称雄称霸呢,应道:“却是是一个两全其美之策,只是李毅肯不肯出兵呢?”

    宁雪笑道:“我一直知道李毅的镇北军限于粮草不足的困境,他也一直靠着名将的头衔四处征集粮草勉强维持着,而我虽粮草充沛却从未对其接济,并非我不舍自si,而是我要在李毅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最后惟我所驱使,再有就是李毅的xg格我也有几分研究,给他一个正正当当出兵的理由,即得出师有名又获利,他有何不肯呢?”

    陆机道:“镇守镐京却不是一件好差事”。

    宁雪笑道:“陆机,你不了解李毅,他不惧怕困难,艰苦的战役在他眼中平淡的如白开水一般,他所考虑的是能否去做。”一语之后立即道:“我即可修书一封,快马送到齐子明的手中,相信这些事情他能够做好”。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天水城传来战事,玄冥率十五万兵马攻打天水城,一个守兵不足八千人的小城池,北敖却足足出动了十五万的兵马,很显然城破是必然的,而且北敖是打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天水城,继续西进,直指镐京。

    妙瀚大军已经摆好阵势封锁在西王府大军回救的必经道路,准备好好痛击对手,所有人都有把握打赢这场战,在他们想来,大本营危险,他们不可能不回救。

    可是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天水城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一天,西王府的主力却没有任何动作,依然固守在长武县,修筑防御工事,似铜川才是西王府的大本营,显然敌人的举动与自己所想的不同,就连妙瀚也想象不出,敌人如何能不救,照理说就算明知必须与自己野战,也非救不可啊,西王府一失,他们可就成了无根之军,莫非她真有有魄力到放弃整个西北,或者她这支军队另有去处,敌人不打算回救,妙瀚也没有办法,那就看你能忍耐到什么时候吧,妙瀚暂时还没有打算进攻凤翔的意思,他与西王府主力僵持着,如今敌人已经知道自己平凉、固原兵力空虚,现在已经把敌人给bi上绝路了,倘若自己攻打凤翔,敌人也许会不顾一切攻平凉固原,配合麒麟拿下银川,银川他暂时不想失,仅凭麒麟一人,要拿下布斯赫镇守的银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妙瀚是打定主意了,西王府主力不动,他亦不动,攻占镐京的事情就jiāo给玄冥了,他这支军队可以同时牵制西王府主力和孤龙的镇北军何乐而不为呢?

    仅仅五日,玄冥就攻下天水城,他采用的是狂暴的攻城方式,直接彼此消耗,直到天水城守军没有兵力守城,城关自然不攻而破,半个月来又连连攻下几个小城关,半个月之后大军已经顺利抵达凤翔,而驻守在长武县一带的西王府主力却依然没有行动,依然沉住气。

    这让妙瀚已经诸多北敖将领开始猜测,那小王妃是否真的打算放弃镐京了,她知道镐京是必破无疑吗?所以根本不打算回救吗?人怎么能理智冷静到这种程度,西王府主力没有行动,这让憋住了气力打算野战的北敖大军感觉有力使不出来。

    原本妙瀚打算在正面战场击溃西王府主力,让后再配合玄冥迅速攻下镐京城,现在看来,他这支大军反而不能轻举妄动了,让玄冥单独作战,虽然最后也有很大的把握攻下镐京,可是这样进城就慢了许多,有一句话不是叫夜长梦多吗?有些事情能迅速解决最好,拖久了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变故,而且因为自己这一举动,却让布斯赫承受巨大的压力,此刻局势却是十分微妙,真可谓是牵一线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可以导致整个战局的完全改变。

    玄冥率领大军抵达凤翔,凤翔是一个峡地,当初是正是易寒驻扎的地点,并没有一个称之为城关的地方,从北至南限于山谷地形所限,并不适合大规模的行军,而拿下天水城之后,从西往东抵达凤翔的玄冥,却没有受地形限制的困huo,远行必然疲惫,傍晚时分玄冥让大军安营休息,他的前锋早已经多方打探,知道敌人在凤翔的兵力不过数千,扼守在凤翔的有利地形,而西王府的主力却被大元帅牵制在长武县,敌人是绝对没有能力出击来袭,所以抵挡凤翔的时候便放心安营扎寨,等待后续部队陆续抵挡。

    谁知道刚刚铺开扎营的大营,敌人竟杀出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骑兵部队,前锋将领见前方马蹄卷起滚滚沙尘,立即调动五千骑兵列阵迎敌,等敌人近身,看清楚来敌身份,一身黑衣,黑布ng脸,竟是让人闻名sè变的燕云十八骑,他们曾预想会在大规模的战场上遇到燕云十八骑,却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在凤翔这种没有城关要塞的地方遇到这支神兵,当场,见到燕云十八骑的这五千巡逻的骑兵个个tui顿时软了,硬着头皮象征xg的抵挡了一会,不敌撤退让对手追杀。

    前方抵挡的士兵见敌人杀来,连己方的五千骑兵都被追的抱头鼠窜,以为敌人大军来袭,带队扎营的将领只能丢下建营的木材,全军稍稍撤退,与后面陆续赶到的主力靠拢,只是一整天费力砍伐的木材却被敌人一把火烧个jg光。

    燕云十八骑虽然来去自如,却也不敢太深入敌阵之中,毕竟再厉害的军队也害怕被包围,将北敖士兵驱赶了一番挫了敌人的锐气,也不恋战,便稳住了阵脚退了回去。

    这是玄冥十五万兵马半个月来的首次失利,对手是燕云十八骑加之又是突其不意,这场小失利无可厚非,玄冥脸忧sè,他并不心疼这一次失利的损兵折将,而是现在面对一支敢于他的大军野战且来去自如的神兵,他需要谨慎一点了,因为燕云十八骑的出现,让他感觉占领凤翔变得比攻陷天水城还要困难许多,麒麟大军和燕云十八骑是玄冥所遇到却无从应对的两个棘手的麻烦,一样的可恶,一样的难缠。

    玄冥十五的大军主动退军十几里,脱离了与凤翔敌人的接触,自然避开被燕云十八骑偷袭的风险,只是一样一来却大大拖延了前进的进度,他可不想与燕云十八骑以及几千敌兵在凤翔耗着,要知道他可是有十五万的兵马,如何肯被敌人不足一万的兵力所牵制住,玄冥打算采用厚度行军的策略,让燕云十八骑没有偷袭的机会,在己方大军压阵的面前,只能步步后退,最后连带那几千人的敌兵被自己驱赶出凤翔,虽然行军速度要比先前慢上许多,却能起到不攻退敌的效果。

    燕云十八骑没有再次出击,因为在北敖如此严密的阵型面前,一步小心就很有可能陷入包围之中,燕云十八骑毕竟是人而非神,一旦行动速度被限制,就算能以一敌十,又如何能敌那密集的箭雨。

    在玄冥十五万兵马的步步bi近之下,半个月之后,西王府的军队完全被bi离出凤翔地区,开始退守咸阳,而这些足足耗了玄冥半个月的时间。

    而同时,易寒这些日子率领大军连下数城,大军已经到了北敖后方的心脏地带——银川城。

    当布斯赫站在城头看见城外方圆数里密密麻麻正在砍柴准备建营立寨的士兵,心中竟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竟真的有军队能攻打到这里,莫说沿途城关要塞重重,就是谁有这个胆子敢孤军深入,要知道他们所要面前的不仅仅是被包围的危险,而且是路途遥远的后勤供给,随时面对供给不及时,断粮的危险,艰苦关头却不能似自己劫掠缓解,麒麟是怎么做到这种快速突进的呢,这让布斯赫心头有了一个疑huo,他所要面对的这个对手早已经声名远播,他从来没有轻视过麒麟,但是没有一次似现在一般感受到如此沉重的压力,银川城太重要了,一旦被攻陷,就要置大元帅三十万的兵马于困境之中,三十万的兵马啊!如果这三十万的兵马被歼灭,北敖将元气大伤,再难与大东国正面jiāo锋了,也许最终灭国的不是大东国,而是北敖。

    第二十二节 他乡

    易寒面对这最后一座城池,也是他此次北征的最终目的,他并不似以前那般着急选择立即攻城,而是先稳军安营,银川城不是自己想攻陷就攻陷的,城高墙厚,城内粮草充沛,兵力雄厚,这必定是一场艰苦而持久攻坚战,打的是消耗,打的是耐力,所以这一次他先做好后勤工作,而不是仓促进攻,都兵临城下了,能攻下银川才是目的,而不在早一步晚一步(

    易寒一边多方打探收集银川城内的情报,一边做好地方政治工作,下令部队不准扰民,擅动百姓一物者立斩不赦,派兵沿途张贴告示,内容千篇一律,让当地的百姓明白自己军队的身份,是解救他们而来,军民一家,知你们穷困潦倒,所以镇北军准备分给你们粮食,分给你们土地,分给你们耕作用的黄牛

    许多受尽战争之苦的百姓从藏匿的深山老林听到消息,返回而来,一经接触,受到的待遇果然如麒麟将军所说的一般,护态度和蔼,规规矩矩,而且还分给他们粮食,土地,简直就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天兵天神

    这好消息一经传播,顿时引起轰动,乡民百姓开始逐渐回归家乡,好似以前又能种田纳粮了

    易寒这一招先稳后勤的策略效果明显,护驻地开始出现一派军民鱼水和谐,周边地区的百姓房顶炊烟越来越多,战乱是藏匿起来的粮食也主动挖了出来

    易寒会让布斯赫明白,任你银川铜城铁壁也必为这股民心所向瓦解

    一个月之后,易寒才正式攻打银川城,他延州只用了半个月,可是攻打银川准备工作却足足用了一个月

    守城的最关键有两个阶段,最初的几天面对敌人的猛烈强攻与长期的苦熬,面对护的强攻,布斯赫守了下来,当然面对英勇善战的护,他感受到压力,但是这压力并无法动摇他守住银川的决心,这关系到整个战局,这关系到整个北敖的命运,就算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会用自己的性命来挡住敌人的进攻

    与此同时,驻扎的黄河下游的李毅收到西王府方面来的求援急,信中陈述了西王府所面对的困境,甚至齐子明还分析整个西北的战局,恳请他李毅大义出兵,助西王府镇守镐京城李毅眼睛没有瞎,没有人比他关心西北的战事了,他是苦于自己无粮无法出兵,而且枢密院还屡屡发来文,让他镇守此地保护天子安危,不得随意出兵,这些事情是自己让孤龙率十万兵力支援西王府之后发生的事情,在朝廷看来,西王府是自己的潜在死敌,那有出兵相助的道理,大概天子心里也过不了这一关,如今舍天子而去,却助西王府镇守镐京,李毅可以猜想到,自己一定会受到朝廷方面的重重阻碍,如今只有先斩后奏了,他可不会蠢到去征求朝廷的意见,立即调兵遣将,准备支援西王府

    十万兵马归营听从调动,如此浩大的军事行动如何能瞒过近在荥州朝廷的耳目,朝廷大概猜测到了李毅的心思,立即派太师刘锄来到镇北军的大营

    怎么说李毅还是朝廷的将领,而朝廷虽名存实亡却没有完全亡灭,他即背负臣民,就不得不受其所限,还是在大帐中接见了刘锄

    李毅虽然看不惯刘锄为人,两人没有什么交情,但是这么多年来倒是河水不犯井水,我守我的边关重镇,你谋你的朝廷政要

    李毅语言冷淡道:“不知道刘太师来此有何贵干啊?”

    刘锄笑道:“皇上差我前来给李元帅传一道密旨”,说着将密旨呈上,李毅双手捧接过来,打开一看,看完之后却是脸色铁青,天子令他驻守此地,若无皇命,不得调动兵马,同时已经让刘锄代替方安中担任枢密院枢密使一职,同时作为镇北军监军协助他李毅整顿镇北军

    李毅看完之后,一脸冷青,却不说话

    刘锄问道:“李元帅,可看清楚了密旨的内容”

    李毅却道:“刘太师,素李毅难以从命”

    刘锄闻言一惊,厉声喝道:“李毅,你想抗旨不成”

    李毅朗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李毅不能拿个人荣誉声名而置整个国家危难于不顾,就算因此抗旨,犯了抄家灭门的死罪也在所不惜,刘太师请回”

    刘锄喝道:“李毅,你这是死罪,你公然叛变,就算朝廷奈何不了你的镇北军,难道你就不顾及你在金陵的家眷老少吗?”刘锄立即拿李毅的家眷来威胁他

    李毅哈哈大笑:“刘太师你尽管试一试”,他的表情不怒自威,令人感觉不寒而栗

    “送客”说着两位侍卫走了进来,刀拔出一半,露出刀刃寒芒

    刘锄“哼”的一声,挥袖转身

    李毅喊道:“慢着”两个侍卫又立即把刘锄拦住

    李毅淡道:“刘太师,你把圣旨拿回去,就说我已经出兵了,没接到圣旨”

    刘锄冷笑道:“好你个李毅”

    李毅却懒得看他一眼,朝两个侍卫使了个眼色,两个侍卫立即拔刀相挟,刘锄只能乖乖的拿回圣旨,又是一声冷哼离开大帐

    刘锄走后,李毅朗声道:“让李文保将军来见我”

    一会之后走进来一个英姿勃勃的年轻将领,“不知道元帅召我前来有何要事”

    李毅却直呼其名道:“文保,你回金陵一趟,我刚才抗旨不从,我李家会有灭门之祸,你回去保护李家老少举家搬迁,离开金陵前往京城找易天涯,暂时安置下来,我不想朝廷拿我的家眷来威胁我,我也不想因为我不受威胁,最后让家人成为倒下亡魂”

    李文保便是李毅仅存的第一子,李文保欲要推辞给别人,李毅却拍了他的肩膀,“你是我李家仅存唯一的顶梁柱,家族存亡责任重大,非你不能担当,不要再拒绝了”

    李文保脸容一肃,只听李毅却笑道:“和华柔给我生个大胖孙子”

    李文保想起家中老少,又想起常年娇妻一个人孤苦伶仃,这仗都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毅道:“你将我身边的百名近卫给带走,遇到事情,你自己拿捏”

    李文保点了点头

    料理所有琐事之后,次日,李毅率镇北军全部赶赴镐京

    身处荥州的天子,听刘锄添油加醋的一番话,顿时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让兵部尚周置亲率兵马前往金陵,将李毅一家就地处斩

    周置接受皇命,大吃一惊,谁敢动李毅的家眷,皇上这是糊涂了吗?李毅可是坐拥二十万的镇北军啊,让把他给逼急了,杀个回马枪,这朝廷铁定亡灭,周置却不了解李毅,李毅是一个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而不顾全大局的人,就算灭门之仇也不会改变他的准则

    周置一边听命行事,一边却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丁制,丁制受到消息,大吃一惊,连忙面见天子

    天子正在气头之上,见了丁制,冷漠问道:“不知道丁卿见朕有何要事禀报”

    丁制道:“我听说皇上要将李毅一家就地处斩”

    天子冷冷道:“李毅抗旨不从,藐视朝廷,敢为其说情者一并论处”

    丁制却还是道:“皇上,李毅的家眷动不得啊,李元帅一生忠心为国”

    话还没说完,就被怒火中烧的天子冷喝打断:“丁制,连你也这么说,他李毅仗着自己手中的二十万兵马就可以不将朕放在眼里吗?”天子自幼养成的骄傲却让他丧失了理智

    丁制忙道:“皇上,请听臣一言,李毅的家眷万万斩不得,皇上想一想,李元帅抗旨不从,还不是为了大东国,为了将夷虏驱逐出我们的国土,但是皇上这么做,就相当于逼李元帅与你决断,与其如此还不如先将李家一门大小先押送回荥州,暂时收监,给他李毅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这才是两全其美之策啊”丁制没有说的太明白,但是意思就是说拿李毅的家眷来威胁控制李毅

    天子闻言,顿时冷静下来,我何不用李毅的家眷来威胁李毅,让他不得不听我令而行事,想到这里立即道;“老宰相,你立即追上周置,就说朕改变注意了,让他将李家一门大小先押回荥州”

    丁制大喜,立即退下

    金陵还是一片繁华,因为这里远离战场的中心,金陵的百姓生活还是很悠然,感觉北敖安卑似离他们很遥远,北敖要攻打到金陵,谈何容易,他们忧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却是国事战事,忧是忧,日子还是照过,乐子还是得有,秦淮河畔依然是人流络绎不绝,夜夜笙歌

    大约六七日之后,李文保比周置先一步到达金陵,他是救人如救火岂能不快,周置却是公事,相比之下自然是一个快一个慢

    李文忠率百卫骑马抵挡金陵,百匹战马,百名戎装铠甲的侍卫,自然是引人瞩目,落在有心人的眼中,也就探清楚了李文忠的身份

    傍晚时分,李文忠抵达李家门口,李家下人见了门口突然来了一帮骑马的士兵,管家一边让人前去禀告老夫人,一边出门相询,到了门口看见一个一身戎装的英姿威武的年轻将军,总感觉脸熟却一时认不出来,问道:“请问这位将军?”

    李文忠笑道:“霖伯,是我”

    管家大吃一惊,“七爷,原来是你,你回来了,老夫人知道了一定高兴死了”,脸上说不出的兴奋喜悦

    说着一边安排下人带士兵住下休息,一边带李文忠进府,李文忠问了这些年家中状况,老管家也详详到来,说着说着,却是来到了大厅,风尘仆仆的却也没有着急前去见妻子

    过了一会,老夫人在墨兰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见到自己最小的儿子,却也忍不住老泪纵横,李文忠连忙上前跪下,“儿子不孝,这么多年未能侍候母亲跟前”

    老夫人笑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是我李家的好儿郎,我不怪你,起来”

    母子久别,却有许多话要说,母子互相倾述一番之后,老夫人才记起让家人来见,吩咐下人去禀,让他们厅堂来相见,李家六位夫人在婢女的陪同下陆续来到大厅,个个露出喜悦的神色,叔嫂相称

    而最喜悦兴奋的莫过于华柔,只是她外表却保持很安静,很温婉

    一番交流之后,李文忠没有注意到四嫂不在,却问道:“怎么不见明瑶和明濛?”

    吴天瑜应话道:“七叔,明瑶上京了,在易将军府作客”

    李文忠笑道:“怕不是作客这么简单,明瑶多才多学,只可惜错生了女儿身,否则定有一番大作为”,一语之后笑道:“明濛是否在房?”他与两人年纪相仿,名为叔侄,实为朋友

    这话问出,众人表情怪异,却没有出声回答,过了一会之后老夫人才叹气道:“明濛怨恨我们不让他从军,却说读无用,没办法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自暴自弃,整日流连于勾栏青楼,与他那帮朋友饮酒作乐”

    李文忠脸色一变,却也没有说些什么,却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过了一会才问道:“可知他在哪间青楼”

    巡视全场,见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知,岚儿突然出声弱弱道:“秦淮河的有间最火的青楼叫眉楼,说不定少爷会在那里”

    李文忠起身道:“我现在就捉他回来,看他听不听我的话”

    吴天瑜忙道:“七叔莫要伤了明濛”

    李文忠笑道:“大婶,我有分寸”

    走过华柔的身边时,停了一下,说道:“等我回来后再叙”

    华柔却道:“你一身戎装,出入外面引人瞩目,还是换身便服再去”

    在场众人恍悟,连忙附和

    李文忠与华柔返回房内,却也有了小叙的空间

    李文忠却也没有绢恋误事,换了身衣服之后便离开府邸,前往秦淮河

    第二十三节 矛盾激化

    。    李明濛生生被李文忠从眉楼揪了回来,赵博文,楚留情两人不明来人身份,见李文忠年纪轻轻的,却这么霸道,想要帮忙,却被李文忠三拳两脚揍了一顿,顾眉人见的人多,却一眼就看出李文忠大概的身份,轻劝赵博文,楚留情两人不要冲动

    待李明濛喊了句七叔,几人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李家第七子,李毅的儿子若是不死可是个个大有来头,一身战功足矣当一个大将军了

    最后李明濛还是被揪了回去,这些日子为何三大才狼会经常出现在眉楼呢,依顾眉生的眼界,所接待的都是高官贵人,只是她游戏风尘已久,心累了,早有从良下嫁的,这金陵三大才狼,刚好入她法眼,所以这些日子三人有来必陪,依顾眉生的手腕,自然把三人得神hun颠倒,李明濛连隋旖也给冷落了

    李家一干人等都在大厅等着,只见李文忠揪着李明濛走了进来,吴天瑜担心李明濛被打,走了过去查看一番

    只听李文忠朗声道:“大婶,你放心,我没有打他”

    被看透,吴天瑜脸不禁微微一红

    李明濛心里有愧,倒也没有辩驳,虽说与七叔像朋友,可是人家摆出叔叔的身份来,还真的以叔叔相敬,站在一旁,干脆沉默不语

    只听李文忠突然沉声道:“除了明瑶,大家都在场了”,听他语气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老巡视了一圈,点头道:“都在场了,没漏了,文忠,你有什么事情要跟大家说吗?”

    李文忠朗声道:“今晚大家收拾金银细软,明天一早我们就立即离开金陵,前往京城”

    此话一出,所有人却是大吃一惊,好好的问什么要离开金陵,而且这么着急

    老夫人立即问道:“文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着急要让大家立即离开金陵”

    李文忠叹了一口气,才将李毅抗旨不从的事情说了出来,抗旨不从可是抄家灭门的死罪啊,金陵李家可以说是当地一尊,从来没有人敢冒犯欺凌,想不到今日竟被逼到要举家逃亡,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五味杂陈,如今乱世,没有个安身之所可是如何是好啊,一时间情绪既低沉又复杂

    没有人开口说话,老夫人巡视了一圈,见个个脸sè肃然,淡道:“就这么决定,今晚收拾收拾,明日一早就离开”,她是经历过风雨的人,虽然弃家逃亡,但对她的内心却没有太大的影响,一语之后又道:“晚上就把下人丫鬟都遣散了”

    她的话已经表明了,好好一个李将军府就这样没了,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了,突然说要离开,众女不舍,内心感到伤感,又是谁又能埋怨老太爷抗旨不从呢?李毅的为人大家都还是心里有数了,李家的媳fu也都算通情达理

    老夫人也没有墨迹,让所有人都下去准备准备

    岚儿跟在吴天瑜身后,突然问道:“夫人,你会把我带在身边啊”,倘若夫人要将她遣散,她可就没地方去了,想起心中的情郎却渺无音讯,心头顿时一阵黯然伤感

    吴天瑜道:“岚儿,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了,我也不舍得你,只是我现在是逃亡,却不能连累你,我会给你准备一笔银子,你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找个好人家嫁了,从此之后我们主仆的情义也就断了”

    岚儿央求道:“夫人,不要撇下岚儿,岚儿什么都不要,愿意跟夫人逃亡,再者说了夫人身边也要有个人照顾啊”

    吴天瑜无奈道:“我现在都变成逃犯了,那里还能再摆夫人的谱”话还没说完,看见岚儿戚戚可怜的模样,不忍心道:“好,你要跟着就跟着,我也就只能带你这个丫头了”

    岚儿闻言,喜开,连忙道谢,跟随吴天瑜到了房间里,勤快的帮忙收拾东西

    夜sè降临,李府却是灯火通明,府内的下人均突然收到一个消息,就是主人家要将他们遣散,他们惊讶这个突变,主人家却也没说为什么,却让他们收拾东西,连夜就离开,说是遣散却像是驱赶一般,不过每个人倒都拿到一笔不少的遣散,一个又一个的下人连夜离开李府,阔大的李府一瞬间变得安静的可怕,在这种y沉的气氛中,许多人一夜未睡

    隔日一早,说是立即离开,只是一夜之间就要收拾所有行当却是没有那么容易,况且女子随身佩饰不少,加上拖拖拉拉的xg格,却也耽搁到中午才启程,虽然老夫人吩咐轻装简便,不必带着东西就不带了,可是这行礼却足足有十几匹马车之多

    除了李家家眷,一同离开的就还有两位老管家几个马夫,和几位夫人身边的最亲密的婢女,差不多来人,李家下人何其之多,如今却只剩下二十来人,这也预示着金陵李家中落了,都到了逃亡的份上,自然也风光不再

    再说李家一干人等前门刚走不久,周置就带着士兵来到李府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安静的跟荒宅一样,迅让士兵打开大门,进府搜索一番,那里有半个人影,周置立即明白,李家已经收到风声,举家逃亡了,他查看了周围环境,立即发现李家走了很匆忙,而且是刚离开不久,立即派部下通知知府出动官兵帮忙追捕,并飞让沿途的官员设下关卡进行拦截,虽说名存实亡,毕竟这还是朝廷的天下,何况兵部尚带兵亲至,地方官员还没有明着反抗的胆子

    再说李文忠带着李家家眷到达下关区北城门,守城官兵何曾见过这种阵势,小心翼翼的上前问了一下,李文忠亮出腰牌,“镇北军办事”,看是李文忠身后不怒而威的百名骑兵,官兵哪敢开口多语,立即让位两旁,恭送李文忠等人离开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一匹快马驰来,马上之人朗声高喊道:“奉兵部尚周大人命令,立即封锁城门,缉拿朝廷钦犯李毅一家”

    城门头领心中暗忖:“缉拿的不就是刚才那一伙人吗?”却是装傻,听从命令关上城门,对于刚才之事却是一字不提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周置亲率数百骑感到下关区北城门,召城门头领来见,问道:“可曾看见一帮女眷,携带大量物品离开”

    多少双眼睛看见,头领那里敢隐瞒,如此道来

    周置一听,顿时一惊,李毅居然派人亲自护送,若要拿下李家一门可是要有一场厮杀了,心里虽不愿意,却也没有办法,皇命难违啊,也不敢疏忽,立即以为兵部尚的身份立即调动周边地方兵马,对逃亡的李家家眷进行追捕

    一时之间,以金陵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官兵出没,地方兵马也出动,普通老百姓也感觉到了,难道要变天了吗?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风声自然泄出来,百姓听说朝廷追捕的对象居然是李元帅一家,纷纷感到思议,怨声骂声四起,暗地里骂天子无道

    周置想不到,人还没捉到,却搞出如此大的动静来,此事对朝廷的负面影响可是巨大,心中无奈,皇上千不该万不该拿受百姓爱戴的李毅开刀啊,为了平息民愤,只是四处宣告李毅抗旨不从的罪名来,他这是师出有名,希望百姓协助追捕李毅一家,有功者大大有赏,只可惜百姓可不吃这一套,李毅是什么人,他们心里清楚,他可是大东国的守护神啊,几十年军涯,只为保大东国安平

    李家一干人等在李文忠的护卫下日夜赶路逃亡,沿途虽有官兵设卡拦截,又怎么拦的住他李文忠的百名近卫,官兵与士兵本来就存在有,何况是镇北军,李毅身边的近卫兵,只要靠近京城就脱离了朝廷的追捕

    与此同时华东王爷也收到了周置的求助信件,地方官兵,地方部队宛如一盘散沙,如何能挡住李文忠的部队,何况沿途还有百姓帮忙掩护,通风报信,除了华东王的正规军,恐怕已经无法拦住李家离开了

    华东王收到周置的信件却微微一笑,朝一旁的李墨问道:“李墨,你怎么看?”

    李墨笑道:“相信王爷心中已经有了分寸”

    华中王哈哈大笑:“我会蠢到去得罪李毅吗?蠢到去得罪易天涯吗?蠢到去得罪麒麟吗?朝廷元气已尽,我帮助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卖个人情给李毅,李毅为人知恩图报,日后我定能有所回报”

    华中王一语之后却沉吟起来,过了一会之后才道:“我非但不会帮助周置追捕李家家眷,还会帮助他们逃到京城,而且我还要将此事宣扬闹大,让朝廷民心尽丧,待我修一封令人快马送至易天涯处,让易天涯中途前来接应李家家眷,同时,你去让韩家和云家ng面行事,暗中助李文忠一臂之力,当然要让李文忠知道是我帮的忙“

    李墨道:“那我下去安排了”,华中王点了点头,李墨退了下去

    如今这个可不是那么清晰啊,外有夷虏入侵,内部暗潮涌动,到底有多少人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称王啊,眼前可以清楚看到一点的是,朝廷已经气尽,最后必将成为别人登基为皇的垫脚石,麒麟尽得民心,兵力强大,背后势力雄厚,只是麒麟为人以大义为本,在与北敖安卑对抗中终将元气大伤,到时候想要争雄可就势弱,重要的是李墨和自己都认为麒麟没有争霸的雄心,倘若平定外乱之后,他面对强有力的争夺者会是谁呢?自己的同胞弟弟,还是位居南疆睿智的南王,还是西王府那充满野xg的小王妃,不管如何,这一切的前提却是必须先将夷虏驱赶出国土,目前看来付出最多,也最积极的就是麒麟了,连华东王自己也不得不对麒麟的为人而感到佩服,有着争霸的实力,却不自si,为国尽心尽力

    虽然没有任何地方官兵能挡住李文忠,但是由于带着一群弱资女流,李家女眷养尊处优,何曾受过这种奔bo之苦,许多人都顶不住而在半途中累倒,病倒,李文忠不得以只能放慢度,只是他们却是在逃亡,后面还有追兵,这一耽搁,在泰安一处偏僻的山路上却被穷追不舍的周置给追上了,周置纠集千名士兵骑马与李文忠对峙,看来周置还是不打算动手,希望对方束手就擒

    李文忠根本不惧怕周置这千名士兵,他想战就战,想逃就逃,敌手根本拦不住他,只是身后的二十多人却是他的累赘,要脱困就必须全歼眼前的一千多名士兵,身边百名士兵虽说是精锐,可是以一敌十,谈何容易,况且周置知道自己了弱点,携带着大量的弓箭,真的交战起来,一阵乱射误伤了家人可就后悔莫及了,可是他又不能就此放弃,当即立断,让十骑先保护女眷离开,自己来挡上一挡,能拖延多少时间就拖延多少时间

    周置见李文忠似乎不打算束手就擒,一边让弓箭手准备就绪,一边朗声道:“李将军,我奉皇命将尔等捉拿,如今你已经跑不了了,就算拼战一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又能逃到哪里去,不如束手就擒,我周置向你保证,绝不会伤害李家人一个汗毛,等我回去再向皇上求情,相信皇上念在李家一门战功赫赫的份上会网开一面”

    李文忠笑道:“我李家人就算战死,也从来不受威胁”

    老夫人这个时候却走出马车,看着因为沿途奔bo劳碌而变得脸容憔悴的儿媳们,又看了看周置带来的千名士兵,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她们已经逃不了了,对着众女道:“你们怕不怕死?”

    到了这种生死关头,众女居然面无惧sè,齐声应道:“活着李家人,死是李家鬼”

    周置听到这齐声回应的女声,心中大惊,这李家人难道打算宁死不受擒,要是真的把对方逼死,这大东国可真的要变天了,忙高声喊道:“是李家老夫人吗?周置在此,请上前讲话”

    老夫人在墨兰的搀扶下走上前来,李文忠下马道:“母亲不要与他废话,我挡上一挡,你们快点上马车,能逃多少是多少”,其实他心里也清楚,一但被擒,必自尽,没有人会给他们机会来威胁父亲

    老夫人笑道:“马车负重累累,又岂能躲过这些士兵的追捕,无妨,让我与周置说上几句,说不定他看在我李家的面子上会放我们一条生路”

    李文忠也就未再阻拦,老夫人站在人前,朗声道:“周大人,莫非要将我等逼上死路”

    周置忙尊敬道:“老夫人,周置奉命行事,迫不得已啊,请老夫人三思,留的情山庄不怕没柴烧,千万不要做出过ji的行为来,周置敢用人头担保你们李家一门大小xg命”

    老夫人笑道:“我们要的不是xg命,而是自由,周大人能够担保吗?”

    周置却是无语相应,李家一门忠烈如此,他又其实忍心如此,只是他奉命行事,若不将李家一干人等擒拿,徇情枉法,最后非但自己xg命不保,可能连自己的家人也连累了,一时为难,动手不得,不动手也是不得

    就在这时,喊杀声响起,只见从西面一帮人来,个个ng面,骑着马,手里拿着大刀,人数大约二百多人,看衣着打扮似山贼又似马贼,周置和李文忠同时一惊

    周置立即士兵弓箭准备,李文忠也不知道是友是敌,忙让女眷上车,shi卫亮出手中兵器,将女眷所乘的马车保护起来

    只见这般不明身份的人,不问是非朝周置士兵冲杀过去,周置见此,心中明了,看是是友非敌,也不知道何人来助他一臂之力,当下想都没多想,立即让士兵趁乱保护女眷离开

    周置令士一阵乱箭朝这帮不明身份的人射去,没有想到的是这二百多名ng面人却是个个武功高强,只有少量的中箭坠马,大多人身上负伤却也依然马不停蹄的冲杀过来,周置从来就没有看见那一帮山贼这么张狂,敢跟军队这样较量,心中又怒又气,下令将这帮张狂的山贼全部围歼

    周置毕竟是兵部尚,指挥几万人都兵马都没问题,一千人的部队在他手中是小菜一碟,若是乱战这二百多名武艺高强的山贼也许能与千名士兵斗个旗鼓相当,但是很可惜遇到了指挥有度的周置,他一边让士兵利用人数的优势将山贼包围,一边让弓箭手撤退到后排,对其进行射杀,这二百多名山贼虽个个勇猛,但是真正的打仗并不是逞个人只用,有一个指挥有度的将领,这千名士兵发挥的战斗力可就从量变到质变

    缠斗一会,山贼乱了,胡乱拼杀,没有统一目的,周置的士兵却依然保持有序

    周置看见局势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冷笑道:“一帮乌合之众”,一语之后却发现李文忠不见踪影,心中大吃一惊,这李家人才是关键啊,若不是如此,他才懒得理会这帮山贼

    令副将在此控制局势,却领着四百士兵追击李文忠

    没逃一会的李文忠听见后面马蹄奔踏,知道追兵来了,令二十骑继续护送女眷马车继续逃离,自己却与其他人掉转马头,朝周置冲杀过来,打算挡上一挡

    周置虽不愿意与李文忠交手,可是眼下情况已经没有喊停说话的可能了,靠着人数优势,与李文忠的数十人交上了手,同是自己人,如今却为了各自的利益却不得不分出个生死来

    周置与李文忠都是大将,只可惜周置有备而来,又兼有人数优势,差之厘毫失之千里,尽管李文忠身边的shi卫都是英勇善战,还是处于劣势

    周置见此,又腾出百名士兵追击李家女眷马车而去,这个时候李文忠已经被缠住了,再无法抽身,也不恋战,打算冲出重围回救,周置坐镇又看出李文忠念头,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