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盛世慈光(重生)_分节阅读_397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这个扩音壁将皇帝说的每句话都传播至极远处……德光帝最后一个字收尾,围观群众山呼万岁……

    之后,先文后武,德光帝两边都铲了一锹土,表示皇帝陛下亲自奠基。文武大臣跪了一地,围观群众也跪下再次山呼万岁,被德光帝的光辉形象倾倒了。

    这场面,是盛世之象。

    中书舍人将皇帝发言记下,登入邸报,传至全国。又有起居郎将皇帝言行载入史册。还有画师将这一幕给画了下来,成了德光帝三十多年执政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刷了好多百姓爱戴值和官员忠诚值的德光帝一脸泰山一样稳得住的威严表情,心里乐翻了:学士承旨赵瑞的演讲稿写得好啊,不过奠基仪式却是我可爱的小九弟想的好主意。只可惜,九弟没有来,没有站在我身边与我分享喜悦。

    是的,沐慈没有到场。

    后世的大幸历史学家在珍贵的《文武奠基图》中怎么也找不到楚王的身影。大幸帝国能够长盛不衰,屹立千年,甚至在太空时代,在强者如林的宇宙争霸中也未落下风,历史学家公认是英明睿智的楚王打下的坚实基石。可翻遍历史档案,真正留下这位贤明王者记录的却不多,实在是……太过低调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沐慈在哪里呢?

    他在看蹴鞠比赛的决赛,这是事先就答应的事,凑巧和文庙武祠的奠基仪式在同一天……谁叫今天是黄道吉日呢?虽因奠基仪式,决赛少了一点人气,但留下来的多是真正热爱蹴鞠的,场面也十分热闹。决赛的队伍实力都不俗,再看楚王连奠基仪式都不参加,竟然来看他们的比赛,就更加卖力,简直打了鸡血一样,让比赛显得十分激烈,看头十足。

    之后沐慈亲自给优胜的前三甲颁奖,是王梓光设计的一个踢球状的奖杯,金银铜三种材质,还有新成立的大幸皇家银号出品的一千、五百、三百两银子的票据。

    沐慈提出建立体育场馆的奏本,被卢定国以国库不丰驳回了。沐慈并不纠缠,大笔一挥,把此次蹴鞠比赛的门票收益,赌斗收益全部纳做基本金,交给大幸皇家银号监管、经营,未来的体育赛事收益也将全部充入,用作建立大型场馆的费用。

    相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总有一天,不输于罗马斗兽场的伟大建筑将出现在东方大陆的大幸国内。

    ……

    因北地忽然降温,沐慈体弱,在野外顶着寒风看了大半天的蹴鞠比赛,尽管被牟渔包得扎实,可回府还是有些不适,开始咳嗽。乐镜开了药,沐慈却不肯吃。

    牟渔担心:“好歹吃一些枇杷膏。”

    沐慈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行,就吃了一点。

    牟渔松口气,道:“这回皇帝处置了安顺郡王,却应了谢太妃选妃一事,应是为了补偿。御史虽说国孝已过,却尚在父孝,可御史大夫孟志却支持皇帝,说充实后宫,绵延子嗣,以承国祚是再正经不过的。即使是先帝,知道了也必然是高兴的。”

    牟渔一边说一边看沐慈,心道:若是那天面前这少年开了窍,肯大婚立妃,只怕先皇父才真正会高兴,在皇陵里都要笑醒。

    沐慈问:“这并没有太出乎意料,有什么……咳咳……特别的事?你要特地又提一次。”

    “因的确还在父孝,不好大肆张扬,就没有在全国范围大选,只由谢太妃选看三品以上功臣勋戚之女,选纳入宫。”牟渔取出一份名单,“有可信渠道,太妃属意这十二人。”

    沐慈看了名单,指出其中一个:“青阳国公嫡四女……咳咳……这不合理,谢家有个庶长女在宫里,生皇长子,皇二子,已经没必要再送个女儿入宫了。”

    两姐妹争一个宠,是拆自家的台。

    宫里有皇后梅氏,虽然不得宠,但她是梅容长姐,有沐慈在暗处保着地位很稳当。再送个嫡女入宫,一不能争皇后之位,生了孩子也是庶子,又占不到“长”,何必?谢家是靠女孩联姻的家族,不会平白浪费一个指标。

    牟渔并不惊讶沐慈的敏锐,这妖孽看不出来才叫奇怪。

    在一旁写字的乐恕这时候放下笔,走过来先摸一摸沐慈额头的热度,有些微烫。牟渔也摸一下,叫了乐镜过来。乐恕才说:“爷,我祖母爱四处交游,曾见过谢家四娘,说她容貌艳丽,堪称‘天下第一美’。”乐恕组织了一下措辞,才道,“我祖母虽拒绝您的约见,说您是干大事的,不要在一个老太太身上浪费时间,但她曾在府门等过您,远远拜谢,见到您的容貌曾说……”

    “说什么?”

    乐恕道:“我说了爷您别介意,祖母说您男生女相,和谢家四娘像一胎双生。”

    沐慈倒不奇怪:“说起来,我和谢家人也有血缘关系。”很快,他脑子就快速反应过来,一贯平静的面孔有了变化,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咳嗽打断。

    牟渔见他神色有变,赶紧抱着他拍背:“别急,喘匀气,有我在呢,没事的……”

    沐慈情绪极少波动,只心弦微颤就恢复了平静,脑袋靠在牟渔肩上调整呼吸,目光变得浓黑幽深,暗藏锋利:“谢太妃疯了!因三哥关心我,她误解我们有不正当的……就想找个容貌相似的人去争帝宠。”

    牟渔也想到这层,心里火气都压抑不住——谢太妃此举,是在亵渎沐慈。

    沐慈倒给牟渔顺气:“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他面色凝重,“全力阻止此事,我不能让三哥对我有任何一丝情欲方面的联想。”

    现在德光帝对他的关爱是纯然的兄弟之情,但德光帝若有了谢四娘,天天看着相似容貌的人,夜里与人享鱼水之欢……再看沐慈,难保不会有其他联想……

    直男虽喜欢女子,但也是不介意尝尝鲜的。谢太妃简直愚不可及,蠢人出昏招,却真给沐慈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第289章 阴差阳错·釜底抽薪

    天气持续转冷,暖秋一去不返,北方许多地方下了大雪。天京城也被一场大雪光顾,一夜之间,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晶莹剔透。

    沐慈低烧持续,病情加重。乐镜诊治说他不适应骤然的严寒,冷空气入肺激发咳嗽,穿大毛的衣物裹成粽子也不管用。

    不得已,牟渔只好把沐慈移居到碧澜池的卧室,利用温泉的暖气与湿气,才让沐慈好过一些。

    德光帝极为忧心,几次想微服出宫亲眼瞧一瞧九弟却没能成行。他十分忙碌,不仅是沐慈病了,因骤然降温,北方许多地区甚至天京城都有大批的人生病甚至冻死,大多是贫户与老者。德光帝下令赈济,京中官吏都自发取消假期,配合赈灾。其他地区富户也行动起来。因还没构成雪灾,所以并未下义商令,但大商家却不敢囤货居奇,因先帝颁布的“义商策”会倒扣分的。小商家也就闹不起来,各地还算平稳。

    沐慈也关注着救灾情况。

    牟渔劝他:“冻死人的事每年都有,今年秋冬暖已经算少的。救灾的事京兆衙门都是做熟了的,会帮百姓修缮房屋,发放粮米。临安大长公主也派了人敦促义诊一事。各州府也会有所行动,不会不顾百姓的。”

    沐慈知道,在现代社会也常有冻死人的新闻,而大幸还没开始种植棉花,皮毛的袄子不是家家有,人人有,百姓更用不起夹蚕丝的厚衣物,所以贫户中有许多人冻死。

    沐慈咳嗽得厉害,说不出话,让侍卫六军出动人手帮助京城外的百姓,又吩咐夜行卫加快速度寻找类似棉花的植物,以后普及种植才能帮百姓过冬。

    因沐慈是喝药困难户,牟渔让沐若松带兵回京救灾,顺便给沐慈“喂药”。上个时辰沐若松已经回来给沐慈喂过药,立即又出去救助百姓了,两人自上次分开还是第一回见面,却没说上几句话。

    沐慈这个理智的人就不提了,沐若松也的确成熟了,心中情意再浓炽,再不舍,也不因私废公,清楚自己更应该做的是什么。

    ……

    王梓光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偶像献殷勤的机会,知道沐慈怕冷,于是鸭子们遭了秧,之前被拔翎羽做羽毛笔不算,这会儿绒毛都拔光。开悟园杀了十几筐鸭子,大家吃了好几顿全鸭宴,才得了一点点带腥味的绒羽。

    王梓光好不容易才让四个平姑娘施展妙手,熏掉腥味,命织娘做成一件羽绒服和一条羽绒被,可是……

    绸布不够密实,它钻绒……

    王梓光把到处钻毛的羽绒服和羽绒被献上时,脸红红的——因沐慈厌恶抄袭、山寨!所以王梓光做了一次望远镜就不大敢随便“苏”什么东西,而且,金手指真不是那么好开的。

    王梓光看着钻毛羽绒服……

    t。t~~。

    yy小说里都是骗人哒。

    沐慈倒没嘲笑他,摸着羽绒服,用暗哑的声音艰难道:“这个普及不了,没那么多鸭子。”大幸的百姓刚好在温饱线上,养鸭吃鸭的不多,给普通贫户做羽绒服不现实。

    王梓光道:“我本来还想做羊毛衫的,可是羊毛没办法纺成线……”

    沐慈揪一下王梓光的小辫儿:“锁儿,我让斐知和无非跟你回府,你再寻一些巧手织娘,把纺线机器改进一下,若能将羊毛纺成线,不就可以给我做了?”

    王梓光脑袋上就似点亮了一个灯泡,忍不住抱着沐慈在他脸上“啾”了一下,怕被揍,飞也似的跑了。

    然后,开悟园又轮到了羊咩咩遭殃,因天冷没毛的羊都会冻死,所以大家又开始吃全羊宴。还送了几只羊给楚王府。可惜沐慈病着胃口差,没口福。

    ……

    牟渔看着“毛茸茸”的所谓羽绒服,给沐慈披在身上:“这个真保暖吗?”

    “弄我一身毛,”沐慈抖开衣服,咳嗽一阵才道,“鸭子就靠这些绒毛过冬,自然是……咳咳……保暖,只是产量太少,没……办法普及。”

    牟渔搓了搓下巴,让王府里巧手的织娘想办法,看能不能解决钻绒问题。再多的保暖衣服牟渔也不嫌多,极心疼沐慈——本该处在长身体,血气旺盛时期的少年,却似垂暮老者,怀里抱着一个暖炉,躲在碧澜池的卧室,不断咳嗽,手脚冰冷,脸色比外头的冰雪更白几分。

    也不知他当年在冷宫里,冬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乐恕一直在沐慈身边给他拍背,经常将散发香气的药膏放在沐慈鼻下让他嗅闻,缓解病症。乐恕便问:“羊毛产量也少,爷为何又让卫大匠去改什么机器?”

    乐恕知道沐慈绝不是为了自己能穿上一件羊毛服就劳师动众的人。

    “羊毛的供应不难的,北方草原极……咳咳……极大,羊毛剪了又长,一年……咳咳……能剪好几次。”沐慈喘着气道。

    乐恕讶异道:“可是殿下,西河平原要供应战马……”他看沐慈淡定神色,眼睛瞪大,“殿下不是……不是说北戎……还有西……”

    沐慈点头。

    乐恕咬着嘴唇,考虑一下决定直言:“十一年前北戎、西凉、高蕃、南理四国利用与我国商贸往来而流入的铜钱融制武器,侵略中原。先帝御驾亲征,驱逐四国,为绝后患,下令永禁边贸。爷……您……”您怎么专挑难啃的骨头来啃?

    “时代总是在变化的……”沐慈意味深长道。

    乐恕看着沐慈,那平静的目光犹如宇宙恒河般广博、深邃,他再抬头看看牟渔,是一脸早习惯了的淡定如常。劝诫的话在乐恕肚里滚了一转,最后他只说:“爷,您这会儿病着,首要得把身体养好才能做事,且这事不着急,不是一日能成功的。”

    牟渔这才道:“的确,我可以先让人把消息悄悄漏给四国,重开边贸一事不能由你提出,得让他们来提。禁绝边贸这十多年,也是他们的日子不好过,比我们更着急。”

    的确如此,先帝永禁边贸后,各国都不太好过。

    北戎本不在乎,也在海岸线上建了个港口,吸引海商过去,但因北戎人彪悍,爱用刀剑付款。海商被打劫几次都学乖了,除一些被排挤的愣头青或与北戎贵族有关系的船队,很少有人过去,日子慢慢没之前过得好了。

    而南理因在南方,气候不错,并不太依赖大幸的盐茶,南边也有海岸,肯付钱买货,生活倒过得去。只是买的东西不如大幸精致,就算海商带去and 大幸的好东西,价格也比直接与大幸边贸,翻了近十倍,就是南理王也不能随便买买买……

    西凉、高蕃两国是最难过的,因在内陆,另一侧不是大片荒漠,就是雪山,与大幸断了商贸后再买不到高级丝、瓷,就是日常要用的盐茶也没有。若不是有不法商人为暴利冒险走私,日子简直过不下去。

    这两国已不止一次派出使臣来哭穷装……哦,不是装,至少百姓是真可怜,要求恢复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