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盛世慈光(重生)_分节阅读_281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对九郎难得的柔软,甚至称得上是一种关怀的柔软……天授帝简直受宠若惊。这温情稍纵即逝,转眼,九郎就开始教育起了父亲。

    “您喜欢熏香就熏,没必要为了别人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别那么浓就行了,对身体也不好。”

    “《洪灾自救法》明明是各位朝臣集思广益,怎么就成我所著的了?这是盗窃,皇帝。”

    “虚名与信誉,得失之间,孰轻孰重?”

    “皇帝,您是一国之主,当为天下表率,请您告诉我,于个人,于国家来说,个人得失与公理正义,孰轻孰重?”

    “你这么劳心劳力,我知道,为了我。”

    “但您做的是十年,我修的是百年。我不想为十年毁百年。”

    “十年、百年,我都能做到。所以,请您在为我做任何事之前,想一想我的意愿,我的百年。我将十分感激。”

    然后,阴谋再次降临……

    “嚎什么?来人,堵嘴,把他押下去!”

    “你去审问,问他是怎么过来的,行宫的消息应该先通过你,才能报备的。”

    “我怕你忽然得到坏消息,会情绪剧烈波动中风,你现在做好心理准备吧,一会儿听到什么坏消息,都别激动。无法挽回的事情就不值得痛苦牵挂。”

    因为九郎的机敏,避免了天授帝被温嫔小产的事刺激,他感叹:“父皇总觉得,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能长命百岁。”“倔牛儿……多吃点东西,总是这么瘦,还说要百年呢。”“那你什么时候叫一声‘父皇’听听?”

    “倔牛儿……”

    然后,天授帝知道他家九郎,倔强的外表下,心底还存有一丝柔软。

    ——洪灾降临,父子两第一次携手,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天授帝把九郎带去了朝堂上,也第一次明确了——自己想要让九郎继位的决心!

    “我想帮忙,能不能去旁听?”

    “我既然开口,必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且不论后果如何,国难当头也不是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

    “说实话,我很需要您的保护,十分感谢您。”

    ……

    “哪怕一州一县出问题,对那里的百姓来说也是灭顶之灾。想要做好一件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寄望于的实施者的良心,而应该有更好的规则和制度。”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救助百姓。”

    “百姓正在遭难甚至横死,我明明可以帮忙,如果为了个人安危,什么都不去管,不敢管……我又怎么能躺在由大幸千千万万百姓缴纳赋税而撑起的富贵里,心安理得享受一切呢?”

    然后,九郎提出“义商救灾策”,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却挽救了大幸的国运。

    然后,天授帝也终于下定决心,每个皇子一壶“玉泉春酿”,将阴谋伸向九郎的脏手,通通斩断了。用行动,保护了自己的儿子,虽然比较偏激。

    ——九郎再出治水良策,指出西河平原的危局,让父亲为儿子感到骄傲“大幸有你,幸甚之至!” 。

    父亲发现,九郎的心胸,眼光和智慧,远远超越皇者的高度,超越了这个时代。可同时父亲也发现,九郎的身体垮了,远远无法支撑他的理想。

    也是一个父亲,第一次拥抱儿子,且没有遭到拒绝。

    “你们都忽略了水患的根源——江河上中游……”

    “西河平原也得保持浓密的植被。”

    “继续加重草场负担,百年后,或许不过百年,西河平原养殖过度,又不重视水土保护,让西河决口更多倒是其次。流水会冲走土壤,长不出草木,西河平原就变成了荒漠,而再也无法供给国家哪怕一匹战马。”

    “我只是在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您不用挂怀。”

    “自然之力很难抵御,治理之法更不能纸上谈兵,这是影响百年千年的国策,不是谁一拍脑门就能决定怎么做的,我没有把握,不会乱说。”

    “但有一点您做得很好,继续做下去是没错的——首先要保证百姓都能吃饱,才能去退耕,退牧来保护环境,否则强制推行退耕引发的后果很严重。”

    “您别误会我的意思,不管我在什么位置,一个人都不行,必须依靠所有人群策群力。这个国家能人辈出,只需要让才有所用,劳有所得,名有所归,自然有千万能者为国谋策。

    “一时虚名不是我想要的,致使上下有怨,世道不公是其次,最主要是出力而无所得,会无人肯再出力,万事难办。便是我个人的智慧精力有限,而群体的智慧是庞大且无穷无尽的,就像万千溪流汇聚成江河汪洋,千万血脉汇集在心脏维持鲜活……我不能以一己私利,堵死哪怕任何一条小小的脉流,才能让一个国家保持健康活力,长久存续。”

    “我这段时间也不光发现了西河平原的问题,这些天也看资料,请教了许多老师,归纳了一些治水护林之法,整理成册。”

    ……

    “陛下,长乐王殿下今早无论如何都叫不醒,高烧不退,恐因近日连出两策,为百姓殚精竭虑,伤了身体,有……有性命之虞了。”

    “挺好看,我会戴的。”

    然后,一个父亲向老天爷祈愿,宁可减寿,也要让他的小九郎活着。宁信鬼神,给小九郎亲手做了无数“福禄寿”的小挂件,压着他的性命。

    父亲第一次拥抱儿子,关系开始回暖。

    ——父子两第一次举杯共庆谢期生辰。

    天授帝也终于一偿“手把手”教儿子的夙愿。也是父子两第一次没有冲突,推心置腹,说出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您喝太急了,缓缓。”

    “这曲子叫什么?” “《凤求凰》,你母亲最喜欢的曲子……”

    “你爱她,为什么要伤害她?”

    “她只是不爱你,这不是错。”

    “其实你错了。”沐慈道,“不管母亲能不能忘记前缘,能不能忘记仇怨,她对你其实也有了一点感情的。”

    “她对你表达了一种感情,她不见你,拒绝你也是一种感情,她伤心了。能被伤到,说明你摸到了她的心。毕竟……没有爱,就不会有恨。”

    ……

    “我原谅你。”沐慈云淡风轻,“我从未怨恨过你……”

    “您真的不能问我要更多了,我给不出。但我是不想让您伤心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不要伤心!”

    “您伤心了,我会有一点心疼。”

    所以,我不恨你,我也不会爱你,但我心疼你。

    我只能给出这么多,不要伤心!

    然后,从未对任何人说过一句“对不起”的天授帝,抱着九郎忏悔。可是,人世间最悲哀,莫过于想说一声“对不起”,却已经没有人在乎。

    ——父亲第一次将政务全盘交给儿子,打算培养继承人。

    可是,对于父亲来说很重要的江山,很重要的兵权,在九郎眼里抵不过一只烧鹅的香气,竟然是不屑一顾的……多么痛的领悟。

    九郎丢下正交付兵权的父亲,问他的义兄:“我闻见烧肉味儿了,有好东西交出来!”

    “我知道,为我的安全计,我也不推辞兵权,会好好做。”

    ……

    同时,九郎更是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才能,面对官员对“义商策”的刁难,沐慈轻描淡写化解。

    “增加一个邸报副刊,专刊专版报道专门的信息=,和邸报一同发放到各地。”

    面对御河码头的火烧沉船事件。

    “永远不要这样封锁自己的港口。只有一种情况能这样做——在战争时,由我们去封锁敌人的港口……懂吗?”

    又为赈济款能到达受灾百姓手中,不惜再次得罪官员,推出“义学生监督”一策。

    又为了救定王的一个孙子,推出《长乐外伤新论》,一技在手,都不用收买,人心都向着他呢。

    ……

    然后,天授帝发现,九郎因其卓绝的能力,心怀天下的品行,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声望,特别是在民间的地位,已经同“星宿下凡”紧密相连,再不是那个……随便谁都可以打倒的可怜冷宫皇子了。

    ——父亲带儿子,第一次祭拜先祖,皇子身份上玉牒。

    也是九郎,第一次明确表示……我对你的那个座椅,并没有兴趣。

    皇子加冠,三加祝唱:“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父皇把最好的都给你,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你。”

    可是,沐慈却反问:“哪怕与全天下为敌?”

    “您的话我不想假装不懂,您的付出我也看在眼里,很感激这一番良苦用心,虽然您从没问过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我不想。幼年时,母亲从不对我说起外面的世界,我曾盼过有一天能走出那冰冷的高墙,到外面去看看春华秋实,大地河川,实现男儿策马西风,志在四方的梦想。”

    “一辈子被关在皇宫里,其实和冷宫没区别,不过是换一坐更大的牢笼。”沐慈道“为了多个百公顷活动场地,和天下人为敌……没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