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盛世慈光(重生)_分节阅读_263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第190章 规则至上

    沐慈环顾四周,只见崔院使缩在角落,天授帝道:“殿内无人,九郎你可大胆直言。”

    沐慈摇头:“事无不可对人言。”吩咐崔院使叫来牟渔,对牟渔道,“阿兄,你把外围清一清,别让人靠近。再看看临安姑奶奶是否还在,问她来不来。请清河王、常山王过来,并把王丞相、李参政与苏御史叫来。”

    牟渔应了,很快,清河王、王丞相等几人进来,后面跟着一脸耿直的起居郎。

    牟渔见人进去,很客气把跪在门口的众皇子请走,临江王想发作,却被洛阳王扣住了肩膀,将人拖走。

    白发苍苍的临安大长公主,被人搀扶着过来了,看了一眼神色各异的皇子,还有惊讶至极的文武众臣。

    临安笑笑:“怎么?是不认识我老婆子,还是我不能进去看看?”

    众人言道不敢,纷纷退散。

    这下彻底服气了,楚王能请得动之前那么多宗室老臣已经很厉害,又将这位老佛爷来压阵,看来继位无悬念。

    临安大长公主被牟渔搀扶进门,众人都知道之前那一场对弈,惊讶又并不觉得意外,一番问安不提。

    天授帝看着苍老了许多的临安,这个姑姑与沐春关系好,曾对他也有大恩,最后却落个不再相见的地步。

    临安也看着天授帝,看曾经意气风发的男子如今枯槁蜡黄的脸色,无声叹气……比她年轻十几二十岁的人,只怕要先一步去了,也不好计较从前。

    她再看一眼那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目光清冷的少年……真好运还生了个好儿子。她幽幽叹口气,落座不语。

    众人退让一番入座,沐慈道:“今日我与父皇所言,关乎国家大义,请大家做个见证……”

    众人站起,连呼不敢。

    沐慈对众位拱手:“请勿多礼,不用起身,不用回答,你们只用眼睛看,耳朵听。另外,今日之事望暂时保密,包括今日所录,”沐慈指着起居郎,“请暂时封存,待必要时呈阅。”

    皇帝过世,继任者就可以看记录先帝每日言行的起居注,整理出精要的攥写史册传世,并不能封存,没这个规矩。

    起居郎梗着脖子,沐慈只道:“以后你们就知道原因了,先应下即可。”

    众人互相看看,都应了。

    天授帝知他的小九郎理智而清醒,从不被权欲迷眼,看透本质。他听着儿子清润温和的声音,永远那么从容淡定的神色,心中骄傲,也渐渐平静下来,认真倾听。

    沐慈的目光睿智,淡然而从容:“父皇,我知您的愿望,一是盼大幸江山万世不衰,百姓永宁;二盼我平安喜乐,兄弟和睦,子孙繁盛。”

    天授帝点点头:“是这样。”

    “您认为想要两者兼顾,必须由我继承皇位不可。”沐慈对天授帝说话太直白,除了王又伦和李康已经听习惯了,其他人都有些震惊,却依沐慈所言,只当自己没嘴巴。

    天授帝狂点头。

    他的九郎心志坚定,智慧通透,具备一个国家领袖的思想高度与一切美德。他必将成就辉煌,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

    这么优秀的孩子,不该被“立嫡以长不以贤”阻止,也不应该被其他人压在头顶上欺负。

    沐慈道:“我亦知道我的不足,非嫡非长,前面还有几个兄长;根基浅薄,没有姻亲旧部支持;身体不康健,继位后殚精竭虑必将影响寿数;性格冷硬手段严苛,势必引得反弹。”

    听沐慈这么一说,天授帝又有点灰心。

    沐慈却道:“父皇,您可以对我更有信心一点,我若想要继位,前面的种种都不足为虑。非嫡非长,弄垮几个兄长就够了……”

    几个听众面面相觑,李康坐在苏砚身边,眼疾手快压住想要站起来说话的苏砚的肩膀……大家总算明白为什么沐慈要大家应下不发言了。

    沐慈并不理会“听众”反应,轻描淡写对天授帝道:“我也不用害他们性命,出点小意外弄残了,软禁起来。再看如今局势,凭我的智谋,收拢兵权绝不是难事,其他问题就不是大问题,皇位自然能坐得稳当。”

    听众:“……”却根本没办法反驳,因为沐慈太聪明,又有手段,收买人心的本事太强大了——在坐的基本都是被他收伏了哒。

    而且这少年,一直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就有如此效果,若是他再没个下限,什么污秽手段都用一用,只怕不仅在大幸横着走,连星球都要踏在脚下……

    天授帝也自然看到了听众们的神色,很是骄傲,拍拍儿子的手对他欣慰一笑:“九郎,你的意思是不会这样做,对吗?”

    “是,我不会!”沐慈平静道,“若这个国家风雨飘摇,我不拘手段,定会挺身而出。可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却用不着我来力挽狂澜。”

    听众松口气,临安才将悬着的心放下,看沐慈的目光更加慈爱。

    沐慈看着天授帝,温柔赞美:“中肯来说,纵使您有缺点,却不能否定您的优点,您是一个好皇帝,让百姓有衣穿,有饭吃。百姓受灾,您第一时间想到救助百姓;在危难之际,御驾亲征,保家卫国,让百姓不受战乱流离之苦。我一直很尊敬您。”

    “我知道。”天授帝脸上笑开了,觉得一辈子除了和阿期在一起的日子,就是今天最开心。

    他被儿子原谅,喜爱并尊敬了,这是做为父亲的最高荣耀。

    “所以,父皇,我一直不肯继位,不仅是向往自由,更不是因根基浅薄而暂时退避。而是大幸正值太平之世,维持这种太平很重要,国家才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是的,天授帝是皇帝,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沐慈道:“破坏‘嫡长承嗣’,并非是换一个人继承家业这么简单,它会毁掉国家根基,毁掉这太平盛世,代价太大。”

    “怎么能呢?”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沐慈分析道,“‘嫡长承嗣’这个规则,对现在的大幸来说不是错误的,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皇权的威严。若庶子心大,是乱家之兆,而皇族庶子心大,危害更甚,是乱国之始。因为别人破坏这个规则,影响的仅是一家一府,可我们是皇家,兄弟之间的争夺容易造成整个国家的动荡,国力内耗,敌国得利……皇族为天下表率,若我率先破坏规则,便没有底气要求别人遵循,到时便是家家内乱,国家风气也为之败坏。”

    说到这里,苏砚十分赞同,点了点头,收起了准备拼死谏言的心思。

    “所以,打破这个规则的代价太大,我不应为一己私利而这样做。”沐慈很直白地,对天授帝说,“相信您更有体会。”

    天授帝:“……”儿子你可真是什么都敢说,但他真的无法反驳。

    天授帝之前,大幸皇帝继位都很平和,从没逼宫的事。但天授帝打破了规则,把亲兄弟屠弑一空,流了太多血,内耗国力,若不是“杀”了一个卫氏得了大笔钱财,只怕根本没能力维持盛世。

    他立了个坏榜样,人人以为这是个通天捷径,不仅太子被逼急弄险,他的其他皇子,也个个有了野心。

    临安大长公主也是深有体会,当年“五王夺位”的时候,若不是正值昌和盛世,大幸国力鼎盛,又有她的母亲卫氏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弹压边境,很可能就燃起内乱战火,敌国趁虚……大幸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太皇太后卫氏精力分散,其他皇子相对来说比较“纯良”,才是被天授帝得手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卫氏年迈。

    天授帝情绪有些激动,他是为了复仇……他握紧幼子的手:“父皇没有做错的。”

    沐慈轻抚他的胸口给他顺气,道:“我不是责怪您,事情已经过去,追究对错已经没有意义。我只是告诉您,我不会为掌控皇权而打破规则,凌驾于上。哪怕规则限制、威胁到了我。如果一个规则有错误,或不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但前提是每个人必须先遵守它……当然,不包括非法的,于社会不利的规则。”

    天授帝不赞同看着沐慈,天大地大,皇帝最大,规则算个什么?

    但他看到坐着的“听众”,没办法直白说出。

    沐慈却是看懂了,只道:“您想一想,即使您是帝王,也从未打败过规则。”

    不!

    为什么没打败过?他明明打败了。

    可是……

    天授帝忽然从心里涌出一股恨意来,不是对卫氏,也不是对儿子,而是对规则。

    是啊,规则。

    天授帝不是个蠢人,只是从来没有人试图撤掉他的遮羞布。

    直到快要死亡,他才不得不承认——自己这辈子无所不用其极,试图打败的从来不是卫氏,不是他的兄弟,不是某个特定的敌人,而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各种各样的规则。

    ——他的母亲罗氏不能成为皇后,因为规则不允许;他的大哥沐春不能做太子,因为规则不允许;他自己是庶子不能登基为帝,因为规则不允许。

    到最后他也只是打了个规则的擦边球——他杀死了所有的嫡兄弟,然后利用“无嫡立长”的规则,继承了帝位。

    到了现在,他牢牢控制这个国家三十年,最终他又发现

    ——他不能让他最爱的女人为后,哪怕是追封,因为规则不允许!

    ——他不能让幼子做太子……因为规则还是不允许!

    规则!

    不允许!

    多么可笑的一生,天授帝就像唐吉可德,一辈子将大风车当成假想敌,与之战斗一生,他自以为胜利了,可是……

    从来没有打败过……

    其实,他并没有打败过这一些如噩梦般缠绕他,让他窒息的规则!

    规则!

    沐慈一句话,又给了天授帝会心一击!

    “父皇,您站在宝塔的尖顶上,支撑您的是规则赋予你的无上权力,而您却一直试图打垮您脚下的规则基石,不觉得是一个悖论吗?”

    天授帝愣住了!

    是啊,他更悲哀地发现,九郎说得是对的。

    他成为皇帝,亦是以“皇权神授”规则为基石的,所以臣民跪拜他,支持他,服从他。若打破了规则,社会不稳……最终,国家变乱,终至亡国,他的皇权,也自然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