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要这个系统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叶墨生是活佛转世


    对于这几个热搜的评论以及分析
    不得不说高手果然在民间,众人的脑洞也是非常强大,分析的细致入微,合情合理。
    只是华夏集团其他消息未流传出去。
    众人的分析注定得不到标准答案。
    微博热搜排行第九位:《达桑旺波诗歌比赛》正式更名为《沧阳嘉措诗歌比赛》,全国三大出版社横幅宣传叶墨生诗歌集《问佛》。
    诗集名《问佛》是沧阳嘉措诗歌比赛节目组经过叶墨生同意而取的。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叶墨生其实是愕然的,本以为诗集会是本届大赛所有选手诗歌合集,没想到全是自己作品,仅仅五篇就能出诗集?
    短小无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五首诗分别是《不负如来不负卿》《那一世》《问佛》《见与不见》《十诫诗》每一首诗都配有精美的插画,意境幽远。
    最为令世人喜欢的诗句莫过于:不负如来不负卿!最令人心动的是《那一世》
    但最经典最具有佛家意义的却是《问佛》,这也是诗集取名《问佛》的原因。
    龙国唯一的七星诗人龙渊,亲自写序:
    小友的诗,深含佛理,却又充满对爱情的渴望。所以诗中充满了对佛的忠诚和对爱情的无可奈何之感。他的诗暗含一种悲凉之感,也有一丝桀骜不驯的意味。
    总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此诗集一出,轰动整个藏地。
    有网友钟爱《见与不见》
    有网友钟爱《十诫诗》
    还有网友注意到《见与不见》与《十诫诗》的矛盾冲突。
    无数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
    “见与不见,最难过,莫过于还是见了;谈笑间,一城烟火,难掩半世雨落,伤愈,心痛却一世无解……”
    “即使相见,是否依然;若使不见,是否还会埋怨般的想念。”
    “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的,她在我心里的位置不会变,永远不变。”
    “你见与不见,我这一世,定要脱了十诫法,相知,相伴,相许,相依,而后佛教我相绝,免了思”
    “以后也许会相见,也许会不见,但是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如果没有遇见那该多好,我还会是那个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女孩!”
    “这两首诗,说是矛盾,其实是一种感情,那就是爱了,爱得深了,《见与不见》爱到卑微,爱到已经不在乎你爱不爱我,《十诫诗》爱到忏悔,爱到我曾经后悔遇见过你,就算不后悔遇见你,那就后悔与你相知,一步一步沦落入爱情的漩涡,卑微的无奈的爱情!我就是一个爱情的卑微者!”
    “楼上这观点,让我瞬间毛骨悚然,到现在我才发现我所谓的高傲其实只是一种卑微,我从未放下过她,却告诉自己已经放下。”
    “卑微者+1”
    “卑微者+1”
    “卑微者+1”
    ……
    “卑微者+”
    而关于《问佛》却被更多藏地人所喜爱,更多佛学者所关注。
    《问佛》包含的各种问题的思考与回答,都蕴含着人生哲理和佛理,在这里面佛不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佛是智者,指点迷津,佛是老师,传承文明!
    而这一切让《问佛》彻底火起来,奠定其经典的却是一篇帖子,帖子很长。
    发布者:雪域之仆。
    且具有官方认证:
    “每届的诗歌都要翻阅一番,但这届《那一世》《不负如来不负卿》让我震惊数日之久,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拜读。
    而这次的《问佛》
    什么样的人可以向佛提问?如果仅仅是问那么众生都可以问佛。
    但这里的问却是质问,
    谁在质问?
    我在质问,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
    我问了很多很多问题
    众生皆可问佛,但佛会回答众生么。
    而我问佛,佛都一一详细的解答。
    问佛,质问佛
    仔细不难发现却都像在问自己。
    我就是佛!
    我问自己: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我问自己: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我问自己: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我问自己: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而佛所说的都是我自己的见解。
    也就是说叶墨生自己的见解
    佛曰即叶墨生言
    :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叶墨生言:
    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
    没有遗憾,
    叶墨生言:
    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叶墨生言: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
    叶墨生以自己的睿智写下了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将无上佛法融入其中,极具感染力和佛性。
    叶墨生即佛。
    沧阳嘉措自传曾记载:
    从此世上只有达桑旺波,再无沧阳嘉措。
    从此世上再也没有我。
    其实世界上一直有他,达桑旺波就是他,只是一个姓名而已,沧阳嘉措着相了。
    叶墨生的五首诗歌,如同沧阳嘉措一生不同阶段不同心境的写照,情感细致入微,无不蕴含着沧阳嘉措的情感。
    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
    我大胆的猜测:叶墨生是沧阳嘉措转世,沧阳嘉措从未曾离开过我们。”
    此贴一出,全国震惊,这是不是太过于惊世核俗了?《问佛》写得好,我信,写的非常好,我也信,但叶墨生是沧阳嘉措转世什么鬼?
    我还是七世活佛呢?
    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你这样真的好吗?
    你有没有考虑过科学的感受!
    藏地是有转世灵童一说,那也是各种诉求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一种方法,并不是真的转世而来,你这有点懂动真格了。
    但不管如何叶墨生是沧阳嘉措转世的消息如病毒式的传播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