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黑化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师来了


    只是想到东宫的事还是好不起来!
    还是等安乐郡主带了大师回宫里,让良妃那个女人——让东宫推迟一点进人。
    “给太子妃娘娘请安,太子妃娘娘好。”
    进来的人行了一礼。
    “起来吧,娘又让你入东宫找我干什么?娘还有什么事要和本太子妃说?”顾清瑶躺在榻上问了一声。
    珠儿也在一旁。
    入宫的人刚入宫时听说太子妃娘娘昨天她走后不舒服,心里还很担心,此时见了太子妃娘娘松口气:“二姑娘,太子妃娘娘,你没事就好,夫人从昨天回府后夫人就一直担心着你,一直不放心,不知道你要怎么和太子殿下说,怕你和太子殿下有什么,要是闹起来怎么办,不知有没有发生什么?”
    “能发生什么?本太子妃说过会和太子哥哥说就会说!”顾清瑶说了声。
    “是,太子妃娘娘,可是夫人还是担心。”
    入宫的人还是开口。
    “本太子妃已经处理好这件事了,和太子哥哥说了,只是稍微有点不舒服,你现在还是回去和娘说一下,让娘不要再担心再想就是了。”
    顾清瑶想了下不打算把自己的事和娘说太清楚。
    娘也帮不了她什么。
    之前她人不舒服,太子哥哥也不想有人知道。
    “是太子妃娘娘。”
    入宫的人再应了声。
    顾清瑶问她还有没有事,问了声娘还有爹他们还好吧。
    “就是知道东宫要进新人,二夫人三夫人她们——”来人还没有说完。
    顾清瑶就知道了,娇软的脸上多了别的,她太了解二婶婶三婶婶了:“二婶婶三婶婶总是多管闲事。”
    她还想到给她写信的一个人。
    那个表姐。
    “和娘说,什么事都不会有,进新人而已,算什么,太子哥哥心还在我这里,心里不是只有我,我是太子妃,对谁也不用怕。”
    顾清瑶又说了声,带着她的自信。
    还是,有需要她再找娘。
    “是,太子妃娘娘。”来人应了。
    顾清瑶知道没有事后,让人送人回去。
    人走了。
    顾清瑶还是等着安乐郡主那个女人回来,找来大师。
    *
    顾清舒不久知道东宫顾清瑶那里,她那个娘家派入东宫的人已经离开,也是李嬷嬷过来和她说的,顾清舒点头。
    “太子妃娘娘没有怎么。”
    李嬷嬷道。
    顾清舒颔下首。
    太子妃都见过红了。
    宫外之前应该还不知道昨日她的二妹妹见红的事,那个父亲还有继母也是,昨天顾清瑶是见过她那娘家派来的人后才不好的。
    这是早上起来李嬷嬷告知她的,那好继母不知道听谁说的东宫要进人,入了东宫告诉了她的好妹妹。
    她那好妹妹才会不舒服见红的。
    活该!
    这可不是谁害的,就是自己害的,自己娘害自己女儿。
    她那继母可能因为心中担心又派人来。
    她那二妹妹会说她见红的吗?
    要是没说,她要不要帮着告诉一下声呢。
    “主子。”李嬷嬷见主子看向她。
    顾清舒仍摇头,她那个二妹妹还有心情见娘家来的人,不管她曾经的父亲和继母知道不知道顾清瑶差点见红小产的事。
    她不打算说。
    为什么要说呢?就这样吧。
    她想完让李嬷嬷下去,不要说了。
    就这样过了些时间。
    她听说太子去了一趟养心殿。
    顾清舒还想着太子又跑去养心殿见皇帝是为了昨日的事还是,和李嬷嬷她们说着。
    养心殿那边,一道旨意下来了。
    东宫进人选直接定了,不止是罗府的姑娘还有宁安侯府姑娘一起入东宫,皇后娘娘的侄女也是一样。
    旨意正式下来。
    一下子让整个后宫都知道了,要不了多久宫外也会知道。
    好快。
    顾清舒听了都想说才过了一晚。
    李嬷嬷也说,兰心也是。
    “皇上好急。”
    “是。”俩人点头。
    “也不算太急,皇后娘娘的侄女也要入东宫。”顾清舒想到其中内容又笑了笑。
    李嬷嬷点了下头。
    想说要不要问下皇后娘娘侄女为什么?
    顾清舒一声好。
    李嬷嬷去了。
    “主子。”兰心叫。
    顾清舒:“二妹妹可能也想不到皇上这样的神速。”
    兰心笑了。
    李嬷嬷出去了一趟后回来:“老奴打听了,皇后娘娘侄女是太子殿下要的。”
    她还是知道这一点的。
    在旨意下来前,太子殿下不久前私下去养心殿见了一下皇上。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顾清舒知道了,再一笑,太子安乐郡主,她的二妹妹,皇后娘娘。
    太子是为了权势还有以后对自己助力才挑的皇后娘娘的侄女的吧。
    她没有和任何人提,她昨晚也和皇上说起过皇后娘娘侄女要是入东宫,倒是不错,皇后也会帮我着太子。
    就是太子殿下不知道想不想。
    皇上虽没有说什么,可。
    李嬷嬷又叫。
    顾清舒笑着又瞄着李嬷嬷。
    兰心:“皇后娘娘侄女也入东宫。”皇后高兴吗?
    “嗯。”顾清舒再一声。
    “送点吃食过去给皇上。”她要奖赏一下皇上,她想什么皇上就做什么,还如此的快,皇上,她的好皇上。
    李嬷嬷兰心说是。
    顾清舒亲自带着她们又写了菜单送去了御膳房。
    皇后这边也知道了。
    她摔了东西,自己的侄女还是入了东宫,还是入了,还是没有逃掉,她开始以为就是皇上太后娘娘意思。
    等到知道是太子殿下亲自求的,她就更气了。
    太子为什么要主动去见皇上要她的侄女。
    她不觉得他喜欢。
    那就是为了只是因为的,太子!她生气。
    “皇后娘娘不要生气了。”宫人跪在地上。
    皇后不想听,最后回来坐下,她的侄女要做就要做太子妃,要做皇后,要像她一样,怎么可以屈居人之下。
    可没办法。
    只能再派人出宫,再和娘家人说。
    淑妃她们再打听。
    安嫔心提起放下,说不出什么心情。
    太后娘娘这边也不知道说什么,事情定下来也好,想着这么快的定下来也不用让人再多想了。
    还是让几个姑娘尽快入宫。
    不过皇帝那边说是太子自己要的皇后娘家侄女。
    太子啊。
    “太子主动要皇后的侄女和哀家还有皇帝给他还是有不同的,不知道他们本就想给他?怎么还主动要呢,显得好像——好在他是太子。”太后再想想。
    东宫。
    顾清瑶一知道就气。
    气得冒火,怎么就这样下旨?她算是知道得比较晚。
    又想要打人,又要罚人,想摔东西,太子哥哥,知道太子哥哥主动要的皇后的侄女,就是知道太子哥哥为了什么还是气。
    心里依然想着太子哥哥你怎么能自己去要人,怎么能,怎么能这样快旨意就下了。
    她,她看着宫人,让她们自己掌掴自己。
    以泄她的气。
    宫人们面面相视,不敢不做,做了,你打我,我打人我,啪啪啪掌掴的声音响起,响了一会。
    顾清瑶也怕有人看到宫人脸上的痕迹,让她们不要留下痕迹!
    要是谁留下痕迹让人看到就去死!
    等到看了好久,才让停下。
    太子哥哥,太子哥哥,她又让人去看看太子哥哥是不是还没回来?
    人出去没多久。
    太子谢慎言倒是回来了。
    他也想和瑶儿再说说。
    顾清瑶看着再来的太子哥哥,又藏起情绪:“太子哥哥。”娇软的伸出手拉了一下太子哥哥。
    “父皇下旨了,孤也领了旨,人要入东宫,你还这样,那些女人孤会安排她们住得远一点。”
    谢慎言到了近前。
    顾清瑶:“不用,太子哥哥不要为了我这样了,那些女人不敢对我做什么的,我说过理解太子哥哥。”
    “你放心,孤说到做到。”
    谢慎言又说一声。
    顾清瑶还是想要不要找点药到东宫来。
    先下点药?
    太子哥哥一走。
    她叫了宫人,悄声吩咐了。
    宫人有些害怕。
    她直接叫了珠儿。
    没过太久,顾清舒也在御膳房做好奖励给皇上的吃食后,让人送过去给了皇上,奶黄包等等都做得很成功。
    和现代时吃过做过的一模一样。
    御膳房又问起她怎么做。
    她也告之了。
    不去看御膳房又尊敬的看着她的身影。
    还有:“良妃娘娘下次不要亲自来了,御膳房总有些油啊烟的。”良妃娘娘就远远等着就好!
    顾清舒笑笑。
    皇上那边。
    谢禇远接到吃食,问了问,看了看,有他早上用过觉得不错的豆腐脑,有别的,还有什么花卷。
    还有奶油包。
    都有点香。
    这女人午膳不派人来,这时候送这些小点心什么的算什么?
    来公公:“良妃娘娘又做好吃的,真的才华出众,还亲自又去了御膳房。”
    “滚。”
    不要打扰朕吃东西,太子的事他是有些生气的,有这女人送东西过来,他心情好了一点,谢禇远想完。
    再问她那女人又是亲自跑去御膳房心情更好。
    来公公看着。
    谢禇远一个人用了,都可以,他也又忙饿了。
    用完,才让人还回去,告诉芙蓉殿,下次多送点,还是按着饭点来。
    这样送来,到了饭点他就吃不下了。
    “呃,是。”
    来公公闻着余下的香味,皇上好像吃上瘾了,吃良妃娘娘饭菜,还这样说,他也想尝尝,有空找御膳房看看,通常能弄来尝下。
    谢禇远看到他表情。
    丢了折子。
    来公公赶紧退下。
    他一退下。
    谢禇远再拿起一个折子。
    顾清舒这等到知道皇上满意。
    心里默念皇上喜欢这奖赏就好。
    *
    宫外。
    威远侯府。
    赵氏此时也见到派入宫的人,她派入宫的人回来了,一见她就要问,知道瑶儿没事,只是昨日有点不舒服。
    她很自责,知道都怪她,要是不和瑶姐儿说,瑶姐儿也不会那样。
    也是她太担心,不得不问,听了瑶姐儿的话,已经好了,瑶姐儿让她放心。
    都在她掌握中。
    她安了心,再问了几句,让人下去。
    只不过没太久,又知道了宫里的旨意。
    威远侯带回来的。
    “皇上下旨了!”
    “什么下旨?”赵氏开始还不知道他说什么。
    “就是下旨。”威远侯大马金刀坐下,喝了一口茶水,抹了一下下颌处,再让人过来给他扇了一下风,这急着跑回来太快了。
    太热,太累。
    冰盆没有放?扫了一眼四周,扫到了冰盆,明明放着还是热,他又自己扇了一下风才又点头。
    就是这样。
    “皇上下旨让三个丫头都入东宫。”
    “侯爷你说皇上下旨了,三人都入东宫,这样就下旨了?”赵氏娇柔的脸僵了,终于知道。
    可是太后娘娘才召见了人。“当然,本侯带回来的消息不会有错,已经下旨!”威远侯也是在外面听到的,一听说了。
    马不停蹄就跑回来了,就是为了告诉她。
    说是宫里下旨皇后娘娘侄女罗家丫头还有宁安侯府丫头一并入宫。
    一起。
    尽快就要入宫,不会太久了。
    “不会太久是多久?”赵氏想都没想到这么快,想到那是皇上是太子不敢说。
    “本侯也不清楚,瑶姐儿没有说什么吧?”威远侯还是问了声。
    “没有。”赵氏说了,看着侯爷。
    她是瞒着侯爷派人入东宫的。
    “看吧,本侯就说没事,新人入了东宫,我们瑶姐儿大度一点贤良一点,和当今皇后学一学就行了。”
    威远侯一脸看吧,我没错吧,我就知道,我才是料事如神的样子。
    让人更没话说了。
    赵氏:“侯爷。”
    威远侯又不说了。
    “你好好和瑶姐儿说。”威远侯出了去,赵氏还想拉住她,没有心情,时间过去不久。
    她再次见到二弟妹三弟妹。
    两人又是听到一点就跑来找她。
    “大嫂,大嫂,怎么回事,宫里就下旨了,你派人入东宫再问下瑶姐儿啊,就。”
    “我说过,那是皇家的事。”
    赵氏很气。
    *
    罗府,宁安侯府,皇后娘家这三个府,也是圣旨一下,不管是愿意的还是不愿的,表面上都要表现出愿意。
    还要给家里姑娘准备好。
    晌午过去。
    顾清舒眯了一会起来,看了看她的杂交水稻,上午时有一瞬灵感爆棚。
    她的成功杂交水稻又有了进展,弄出来了,竟然不是半成品了。
    她——
    生意,她和贤妃也说好,让她侄女到时候帮着算帐,跑腿,她画了画画,又看了一会书,做了做自己的事,她还着安乐郡主出宫的事。
    还记着她没回宫。
    她想知道安乐郡主是不是还没回宫?
    一问。
    安乐郡主回宫了!她问了声。
    李嬷嬷说是。
    顾清舒:“一个人回来?”
    “看着像是,刚刚回宫,还没到慈宁宫,反正有人看到了,老奴才知道,但又听说好像带了一个什么人宫。”李嬷嬷说着。
    “带着谁?”
    顾清舒马上问了,想知道。
    这个人应该很重要。
    兰心也是想知道,跟着主子问了,问完后看向主子,顾清舒也看了看她,还是望着李嬷嬷。
    李嬷嬷也扫了主子兰心,回答不知道。
    安乐郡主好像怕有人知道。
    一直很神秘。
    神秘?
    顾清舒没法,手指轻轻的敲了几下一边的矮几。
    李嬷嬷兰心听着看着。
    “主子这下?”
    顾清舒不说话。
    慈宁宫。
    安乐郡主带着一个人回宫的,回宫后直接回的慈宁宫。
    太后娘娘看着她,还在问,安乐这丫头在宫外的时候有没有找成王,知道没有,松了口气。
    还是此时才彻底松口气。
    真的没有找成王。
    她的阴影太深了。
    秦嬷嬷想说什么没有,问太后娘娘要喝水吗,扫了下安乐郡主。
    太后说好。
    秦嬷嬷去了。
    太后才再看安乐这丫头问她怎么样。
    随后知道这丫头真带了大师入宫。
    带了吗?这丫头还挺厉害的。
    片刻她也见到了她带回来的大师,是一位陌生的女大师,道姑?
    不是那位她认识的,知道的,不是带那位大师入宫吗?想着安乐这丫头走前说的话,也不好当着这位大师的面说,让人先带大师下去喝茶。
    那位大师没什么表情,左看右看也走了。
    她看向安乐郡主。
    “太后娘娘,我回来了,也带回了大师,皇室常去的寺里,那位大师说不入宫,只在寺里,怎么也不入宫,说是不踏红尘,我请不来,我只好重新找了一个。”
    安乐郡主说了。
    “先看看也好。”
    “你。”
    太后娘娘听到这里张了张嘴,沉着声音还要说什么,最后只能道一声好,再看了一下大师出去的方向,这位大师居然是位女的大师。
    说到这有点意外。
    不过女的更方便。
    回想看到的看起来倒是仙风道骨的,一身白色道服,头带冠带,手中拿着白色的拂尘,面目平静淡然。
    神色平和,虽然长相普通,但眸光很深,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出尘,有时候长相并不重要,她问了一下这位大师平常是在哪里,得知是京城郊外一处有名的尼姑庵里,是道家的。
    安乐这丫头又说了一下这位大师的名声。
    在京城还算富有盛名,一般偶尔会到各府后院做事,看人也准,看相更准,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福。
    她可以派人去问。
    可她担心这位大师认识不少人出宫后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