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谢过郭嘉,径自进门找荀彧去了。
这下又剩林珺和郭嘉独处了。
虽然林珺也很想窥探一下这个鬼才的内心,毕竟郭嘉很神秘,在现代人气也是很足的,但眼下曹昂娶妻失败,风波未停,郭嘉对她似乎还有敌意,她还是先溜为妙吧。
“林珺告退了。”她飞快的说,转身欲走。
“小林似乎很想去前线呢,这是为何”郭嘉并不准备放过她。
“因为,我想建功立业啊。”林珺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
“是了,建功立业,刚才说过,怎么这会子又忘了。”郭嘉装作懊恼的挠了挠头。但打死林珺也不信郭嘉这么聪明的脑袋瓜会忘记自己刚说过的话。
“前线立功看似更容易,实则风险更大。”他恢复正常表情,继续说道,“二线工作成果得的虽慢,但也更稳妥一些。这机会呀,就像女人一样,只要男人有能力、意向,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林珺,你可听得懂我说的话。”郭嘉侧头,微笑的看着林珺。
你把话说的这么直白我能听不懂吗
以上是林珺内心所想,不过再也不敢跟郭嘉正面抬杠了,她再次认怂的小声说了句:“林珺明白。”
郭嘉随意的嗯了一声便离开,不再理她了。
林珺明白,尽管郭嘉暂时不知道她的身份,但还是能一语双关的告诉她,以曹昂的身份,以后想娶多少女子都可以,叫自己不要太心急,以后有的是机会。
若林珺是男子,他这番话说的也算正常。
唉,和这种人打交道真累,以为自己很想嫁曹昂么,太自以为是了。
林珺申请去前线的意图还没有机会传递到荀彧那去,就夭折了,随后又被郭嘉耳提面命了一把,真是出师不利。
不过考虑到曹操带大军攻打徐州时,兖州大本营也出了事,她留着见证这一事件也可以,不算亏。
毕竟国家只送了她一人过来,在选择曹魏这条路线的时候,就已放弃了东吴和西蜀,这种遗憾是不可避免的,她只有尽可能的多观察、多记录才能稍微弥补弥补。
、第四十二章 兖州叛乱
即使抛开她读过的史书,林珺也能感觉到曹操此次大军出征风险很大。
虽然经过两次大战,曹操在中原声名鹊起,招收了许多能人志士,但毕竟新收,根基不稳,此次出征,兖州大本营只留了三万人,还包括不少林珺这种二线人物,来守偌大一个兖州,确实令人垂涎。
出征那日,她趴在城墙边,细细的观察军队的行军布阵。几万人的军队啊,几乎全城的青壮年男子都入伍了,怪不得统计说三国结束,中国人口降到了13,战争真残酷。
不过也正是有这乱世,才涌现出那么多传奇一般的人物,才历史的星河上闪耀了几千年,比如说那骑在马上说话的两人,荀攸和郭嘉
等等,骑马的郭嘉这画风好像不太对啊。历史上的郭嘉在林珺印象中一直是体弱多病的,据说只要是随军出征都是睡在马车里,马车上还得有锦被,怎么这还骑马起来了。
林珺眯着眼睛又看了一会,确定马匹上确实是那个数次恐吓她的郭嘉,心下疑惑,却也只能暂时压下来,或许他是后来生了什么急病吧。
不过大部队走后,林珺他们并没有闲下来,荀彧为了粮草的供给是愁的日日愁眉苦脸,林珺等人每日都四处奔走,想收购粮食。
军中金钱还不算过于紧缺,但村民却大多不愿意卖粮食,毕竟他们自己吃都很紧缺了,拿了钱财又有什么用呢
荀彧本身做事也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愿贸然提高赋税,以免降低村民幸福指数,引起暴乱。
只是这样,就苦了将士们了,连林珺他们的伙食也大大缩水。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有些人就想着反水了。
林珺这段日子都和衣而睡,将短刀紧紧抱在怀里,马上陈宫和张邈就要暗通吕布叛乱了。虽然她深知这场叛乱最终失败,但还是要保护好自己,不能死在乱刀之下。
叛乱的这天夜里,明明没有什么声音,但林珺还是很快就被惊醒了,或许真的是什么第六感第七感吧。
她推开窗子看向外面,总感觉这夜里有什么不对经。后来才突然发觉这夜太亮了,不似平日的漆黑一片。
古时的夜晚不像现代四处灯红酒绿,即使有些煤油灯,也照不到外面,若是月亮不出来,那街上真真是黑的如墨一般。
林珺望了望天上的明月,只有弯弯的一道,那么这外面的光亮,必然就是火把了。
有异动。
林珺抽出短刀,轻轻的潜入夜色中,向光亮最明显的地方摸了过去。
正是一队黑衣人,约莫七八人,正聚在一起说话,过了一会便灭了火光,齐齐的向别部司马院潜去。
那正是荀彧所呆的地方啊这些时日荀彧政务繁忙,都未回府休息,都在自己办公的院子里将就的。
她见四下无人,也立刻跟了过去。
只见两名黑衣人行至院门,从两侧包抄,悄无声息的割了门口两个正在打盹的守卫的脖子。
完了,他们真是要去刺杀荀彧的
林珺心脏狂跳着,史书上可没有记载这一段啊只在荀彧传中记载了张邈、陈宫反叛后被荀彧、程昱设计死死守住的事,没有说过荀彧也受到了行刺。
照理说行刺该是大事,如果确有发生,不可能不记录下来的吧。
她犹豫了一会儿,不断告诉自己,荀彧不会出什么事的,他日后还会被封为万岁亭候,代理尚书令,也就是做中央秘书长的啊。
自己就不要过去凑热闹了吧,人家那么多人,万一把她小命搭进去了就不好了。
另一个声音却对自己说:林珺,能不自欺欺人了吗,那院子里有几个侍卫你还不清楚只有几个没什么实战经验的年轻小兵罢了,在这大半夜里哪里敌得过这一队黑衣人你要是不进去,荀彧就危险了
林珺愤恨的咬咬牙,握紧短刀,也跟了进去。顾不得那么多了,荀彧不能死,没有荀彧的曹操是成不了大业的。
果然,两个黑衣人躲在院门附近放风,其他人都不见了踪影,怕是已经摸进去了。
林珺再也无法淡定,迅速而无声的潜到他们身后,飞快的抹了他们的脖子。炽热的鲜血飚的她满脸都是,幸好这不是她第一次杀人。
她飞奔进去,大力踢开荀彧的寝房,瞬间惊吓到了正在房中准备行刺的几人,也唤醒了熟睡的荀彧。
“有刺客有刺客”林珺大喊道。虽然不是在皇宫中,她这样喊应该也没问题吧。
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把黑衣人的注意力从荀彧吸引到自己身上来,给他争取一点自保的时间。
果不其然,那几个见到林珺都大吃一惊,齐齐向她攻来。
好在这几个喽喽不是她的对手,林珺虽无法迅速战胜他们,但躲开他们的攻击,暂时拖延时间还是做得到的。
援兵赶紧来呀,她刚才扯着嗓子一叫,应该也能叫来几个人的。
林珺正打落一人的长剑,却瞟到有个黑衣人悄悄退出了围剿她的战场,向困在角落的荀彧砍去。
荀彧惊醒后虽已抽出自己的佩剑御敌,但林珺用头发丝也能想到荀彧是个战斗力为五的标准文人,那佩剑只是装饰用的。
林珺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荀彧千万不能死。她踢开身旁一人,向那个偷袭荀彧的黑衣人扑去,短刀狠狠插入他的背上。
只听身后刀风凌冽,林珺知背后来袭,准备挥刀自保,却一下没能抽出插在那人悲伤的短刀。
情急之下,她拖动那人的尸体,挡住了身后的攻击,却还是因为气力问题,晚了一步,对手的剑狠狠的割在她的左臂上。
林珺吃痛,却不敢掉以轻心,干脆将荀彧整个护在身后,对方来一个,她砍一个。
“刺客在这里”“保护荀大人”
窗外几声洪亮的男声,如天籁般拯救了林珺,援军总算来了
一只小队迅速包抄进来,将剩下几个吓得面如土色的黑衣人制服,林珺见再无漏网之鱼,终于放松下来。
她无力的瞅了瞅身旁还算镇定的荀彧,不禁感叹,总算还是保下了这位中央秘书长的命。
荀彧更是感激的扶住她,见她手臂受伤,又立刻安排了军医整治,什么感谢、记功之类的不在话下。
、第四十三章 兖州叛乱2
林珺受伤疼痛,流了不少汗,神志已有些混乱了。到底是自己拼命救下了荀彧,还是明知荀彧命不该绝,所以她才敢来拼命相救呢,她有些矛盾。
军医正为她的伤口上撒药,她却甚为不安,真不知道今夜脑袋是进了什么水,这么危险的情况,自己也敢往里闯。万一伤的不是手臂,是后背、是胸口,那她不是又暴露了若是再严重点,一命呜呼了该如何
可林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如果今夜自己不去救人,荀彧到底怎么样才能活下来。莫非他是个隐藏的绝世高手还是他的床底板下藏了个贴身保镖一直没出来别逗了好么。
她咬咬唇,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重。荀彧死了,可能曹操就真的完了,三国局势会出现大的扭转。但若自己死了,或者重伤了,她就再也回不去现代了,那才是真正的任务失败,所有人的努力都化为乌有。
她感觉自己虽拼了命的不改变历史走向,但她的存在就潜移默化的做了很多改变,也许正是她做的一件小事,通过影响别人,继而引发了后续连锁反应
后面的十来日,荀彧都给林珺放了假,让她在家安心休养,并且加强了城中的防卫和巡逻。这下除非大军压境,否则没人再能伤的了他们了。
话说回来,那些反叛的人想要先杀荀彧,确实是正确的选择。
此次行刺失败后,张邈和陈宫干脆再不伪装,直接鼓动其他几个县的人一同造反,且声势浩大。
一时间,兖州城内,人人自危。
荀彧到底是王佐之才,曹操的张良,他迅速写信给驻守东郡的夏侯惇将军,请他过来援助,并且整顿军务、安抚人心,兖州城最中心的三个县才暂时保住,没丢掉曹操的大本营。
这天夜里,林珺等人被荀彧喊到他府上,据说是以免被误伤。
第二日,众人才听说夏侯惇将军星夜从东郡赶来,连夜杀了数十人,才终于摆平了甄城、东阿、范县三处。
这夏侯惇将军简直是反叛人员眼中的罗刹,林珺等人眼中的救星啊,太威风了
自然,那头的曹操也收到了荀彧的急信,告诉他老家不保了。由于刘备跑来援助徐州了,所以曹操本身攻打的就不顺利,干脆就班师回家了。
可班师回家的路也不顺利,他们一路上吃了吕布几个埋伏,几乎是被打的丢盔弃甲,要不是夏侯惇又引军去救,只怕曹操又要折在路上了。
其实在这一点上林珺是很佩服曹操的,大战小战他都亲自上阵,虽然加大了自身的危险,但给了将士们很大的鼓励。细数一下,他在战场上被多少人救过啊。
曹洪、夏侯惇、典韦、许褚、李典、曹昂、张辽太多了,其中典韦和曹昂还为此付出了性命代价。
林珺无奈的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怎么又想到曹昂那里去拉。想到一个这么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为救父亲身亡,林珺就感觉鼻子有些发酸,只想尽快把这个念头抛之脑后,专心做事、专心做事。
后来,曹操假传自己被烧死的消息给吕布,吕布果然中计,亲自领兵杀到曹操寨中,准备收人头,却不想遭到了大军的埋伏,又败得落花流水。
这也让林珺发现这个年代打仗,兵力固然重要,但将领素质、地势、计谋,包括气势也是极其有影响力的。
最后曹操终于在荀彧的望眼欲穿下,终于打跑了吕布,平定了山东地区,凯旋班师了。
林珺敢对灯发誓,荀彧在这个时候,对曹操是绝对的真爱。
众军安顿下来后,徐州那边又传来了刘备接管徐州的消息,把老曹气的不轻,他损兵折将什么也没得到,刘备却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徐州,于是又想兴师动众的打刘备。
众军师连忙将他劝下,这时候再起兵,岂不是自讨苦吃。
好在曹操也不是无脑之人,他也很清楚问题所在,他问众人,这不发兵也可以啊,但是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将士们都没吃的了,这怎么过日子啊。
荀彧又给曹操指了一条明路。林珺此时对他佩服的那叫一个不得了,荀彧现在还不到三十岁啊,就能在政治、战略等各个方面提出如此独特又有建设性的见解,多次解救曹操于水火。这放到现代,哪里找得出这么有能力的二十多岁男人啊
他说,主公你看我们四周不是还有好多黄巾贼的余党吗他们手上还有很多粮食,我们去抢过来吧,这样又有了粮,又增加了您的功绩。
于是曹操和其他人纷纷对荀彧的这条说说点赞啊,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林珺这下又有的忙了,不过她也乐在其中。自上次“舍身”救荀彧事件后,荀彧就对她甚为信任了,甚至看得出在有意培养她,大事小事都让她陪伴在身边学着做。
这日清晨,林珺去点卯的时候,就撞见了荀彧。
他还是那么温润谦和,对林珺道:“林珺,今日准备一下,随我出门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