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苏茵要做的事,就是守好张氏的遗体,等候安平侯府来人,然后将苏家搅得天翻地覆。
京都,皇宫。
“前几日不是才说以后只需每半月针灸一次,怎地又出现了反复?”太后看着白着张脸躺在龙床上的圣人,蹙眉忧心地询问正在替圣人针灸的司徒娇。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和汤药的调理,圣人的身体原本已经大有的好转,故而五日前司徒娇与两位御医经过慎重商讨方才决定减少针灸次数,以汤药调理温养为主。
只是没想到昨日六皇子满月,圣人一开怀,多饮了半杯酒,结果后半夜就被一阵绞痛给折腾得差点晕厥过去,加之胸闷气短,看着整个人都不好了。
吓得张德又是替圣人顺气,又是让小太监去太医院急宣太医。
幸好昨日值守的太医正好是华御医,对圣人的病情比较了解。
不过就算如此,圣人这突然发病,还是让华御医吓不得轻。
华御医用从司徒娇那里习得的心脏按摩手法忙乎了大半个时辰,圣人的心绞痛症状总算缓解了不少,可是胸闷气短的症状却没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于是宫门刚开,张德就匆匆出了宫,亲自去安宁侯府把司徒娇接进了宫。
司徒娇一看情形,只得无语地拿出银针来替圣人施针,一番针灸下来,总算让圣人好过了些。
此刻听太后问起,圣人生怕司徒娇将他多饮酒的事儿捅开,连忙对司徒娇挤了挤眼睛,却不料被太后看个正着。
知子莫若母,太后一看便知道圣人一定瞒着她做了什么有伤身体的事儿,这会居然还想串通司徒娇替他隐瞒,顿时老脸拉了下来:“娇娇,你老实告诉哀家,到底是何原因引起的反复?”
司徒娇夹在圣人和太后之间左右为难,她内心里是不太愿意揭破圣人贪杯这种糗事,同时也不愿意让太后为这样的事操心,毕竟太后年纪大了,身子骨本就不算太好。
可是如今被太后顶着要真相,司徒娇倒不好欺瞒太后,这可如何是好?
见司徒娇为难,圣人倒有些过意不去了,张嘴想要找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借口将此事糊弄过去,却被太后抢了先:“可是昨日小六儿满月,又贪杯多饮了酒?”
太后实在是太了解圣人了!
眼看太后将开启训斥唠叨模式,司徒娇恨不得立马从圣人的寝宫内消失。
可偏偏她的手还在替圣人捻着针呢,无奈只好低下头去装作专心针灸,让圣人自个与太后打机锋。
太后到底是圣人的亲娘,而且还是个以儿子为天的母亲,自然最了解圣人的性情,知道圣人的那点爱好,更清楚圣人偶尔的孩子气。
先前是因为圣人情形不是太好,太后心绪不宁,才没想透圣人突然发病的原因。
这会儿圣人经过司徒娇妙手针灸,脸色渐渐有了血色,太后心静下来,脑子自然就好使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也许的确是知道自个错了,圣人这次抢在太后训斥之前连忙告饶道:“母后息怒,朕从此后必定遵从医嘱戒酒戒茶。”
司徒娇抬了抬眼皮,见圣人神色郑重目光真诚,不由嘴角勾了勾。
戒酒是张御医早在圣人刚被诊出患有心痺的时候就下的医嘱,只可惜圣人比较好酒。
平日里有张德看着,只允许圣人偶尔饮上一盅果酒解解馋。
昨日六皇子满月,张德作为太监总管,需要安排的事儿比较多,结果让看着越发活泼可爱的六皇子心怀大开的圣人钻了个空子,在张德没看到的时候,多饮了半杯酒。
这还是张德发现得早,劝阻及时,并用司徒娇专门替圣人调制的花饮换下了剩下的半杯酒,否则还不知会出什么事呢!
第四百三十九章 翁婿
戒茶这个的医嘱,则是司徒娇提醒张御医给圣人下的医嘱。
圣人经常熬夜,为了提神也就经常饮用浓茶。
茶可以提神,可是过度浓的茶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失眠,同时还可以引起心跳过快,对患有圣人这样的心痺患者有着极大的危害。
司徒娇才会在张御医与华御医给圣人下医嘱的时候,提醒他们给圣人下了戒酒的同时顺便戒茶的医嘱。
不过圣人喝不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为此司徒娇费心为圣人调制了适合圣人口味又有益圣人病情的花饮。
虽然不能给圣人提神,却对圣人的调理大有裨益。
这段时间圣人一直做得很好,可以算是极配合的病患。
因为圣人的配合,所以两位御医才会允许圣人在六皇子的满月宴上饮上半杯果酒。
却没想到圣人太过兴奋,半杯果酒不足以表达他的心情,于是让身边伺候的小太监给倒了一杯烈酒。
张德事儿忙,见那个小太监看着机灵,临时调到圣人身边伺候。
虽然得了张德提醒不得给圣人多饮酒,却不敢违背圣人的命令,最后被打了十大板不说,还被赶去恭房刷马桶去了。
张德的疏忽和识人不清,令圣人再次伤了身子,也被太后下令打了五板子,还罚了半年的俸禄。
罚了圣人身边伺候的人,太后也没放过圣人。
虽说南陵国最大的是圣人,可是在皇宫内苑,最大的却是太后,谁让太后是圣人的亲娘呢。
于是太后勒令圣人在乾清宫休养生息,什么朝堂后宫且都放在一边。
为了修身养性的需要,圣人本就已经疏于临幸后宫各位嫔妃,因此不去后宫这事儿,圣人答应得倒是挺快。
反正就算他不去后宫,那些嫔妃们也会抢着到乾清宫来探望他,为此圣人倒是让太后补充了一条,那就是没有圣人的宣召,所有嫔妃和皇子公主,不得擅自前往乾清宫打扰圣人休养。
也就是说只有得了圣人宣召的嫔妃和皇子公主,才能见到圣人的面。
当然监国的太子和圣人的亲娘太后还有圣人的正宫娘娘皇后,不在此列。
没错,朝堂的事情再次交到了太子手上。
太子经过历练如今对朝堂的把握是越来越老练,有的事情太子的处理方式,连圣人都觉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当然太子在面对朝堂上大臣们的时候,比起快成了千年老狐狸的圣人还是显得稚嫩了些。
不过这是一个必然的成长过程,因此由太子监国,圣人还是放心的。
只不过由于在相隔并不长久的时间段里,太子再次监国,京城就有一股子关于圣人病重的流言慢慢传扬开来,并向京都外扩散,逐渐远播边关邻国……
九月中旬的北边关,已经开始飘起了细微的雪花。
大帅帐内,已经燃起了火盆。
司徒空正与杨凌霄在大帅帐内相对而坐。
这两人既是未来翁婿,又是同僚,不过此刻的大帅帐内却有着淡淡的疏离。
两人之间的案几上摆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清茶,茶杯旁边还有几封已经拆阅的信件。
“娇娇送来的消息,你怎么看?”司徒空点了点案几上的信件,神色凝重地看着杨凌霄。
如今他们多半还是靠司徒娇送来的消息了解京都的动向。
一般司徒娇的消息比邸报要早上三五天,让他们在处理事情来游刃有余,同时往往让他们比边城的太守占得先机。
“娇娇来的消息自然是最真实的。”杨凌霄嘴角微扬。
司徒空不由皱了皱眉,神色有些不悦。
他当然知道司徒娇送来的消息不会有假,可是他问的是这个意思吗?
难道就杨凌霄信任司徒娇,他这个当爹的还能不信任自个的女儿?
杨凌霄不愿意谈,司徒空却摆出了深谈的姿态:“圣人早在半年前就查出有心痺之症,怕引起国内恐慌边关不稳,才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这次却因张贵妃,哦,如今应该叫张宝林了。”
张宝林坐在贵妃位上也有好几年了,司徒空一时没注意仍然用了老封号,连忙改了口。
尔后看了杨凌霄一眼,紧了紧眉继续道:“如今却是天下皆知了!不知如今京都是怎么个情形,可千万别乱了!”
“在太子监国乱不到哪里去!何况朝中的大臣大多还是爱好和平的。”杨凌霄知道司徒空有些担忧安宁侯府,毕竟现在的安宁侯府除了司徒阳以外,都是老弱妇孺。
偏偏司徒阳还是个让司徒空不放心的。
不过杨凌霄在出京都前却是做了妥善安排的,就算京都真的乱起来,有会有人保护安宁侯府的人。
更何况京都还有建国公府、韩大将军府在呢,哪里会让安宁侯府的人出事儿?
司徒空不过就是庸人自扰罢了!
杨凌霄在心里腹诽起司徒空来,不过脸上却依然是清冷得有些疏离的表情。
司徒空抬了抬眉,尔后重新将司徒娇的秘信仔细地研读了一遍。
看到圣人对相关人员的处置,司徒空又道:“圣人这次应该是动了真怒,否则不会一下子把贵妃降为宝林,还将五公主送去了白莲庵,最让人难以置信是五皇子居然直接记在了淑妃名下,这是连安平侯的面子都不给了啊!”
“这倒未必!张宝林是张宝林,安平侯是安平侯。”杨凌霄却有不同的意见。
“嗯?这又是如何解?”司徒空将杨凌霄的话在心里打了个滚,已经有了几分赞同,不过还是想听听杨凌霄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