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想到若去了边关。就暂时看不到那个娇俏的女孩,杨凌霄的心里又有些失落。
虽然就算他在京都能够看到司徒娇的时间也不多,可是人到底就在自个的眼皮底下。
想她的就可以潜进去看看她,以他的武功和前世特种兵的潜伏手段。只要他自个不想让人发现,就算由他安排在青云阁的暗卫都发现不了。
不过想想只能看不能吃。甚至连摸都摸不得,且每每看过她恬静的睡颜,就让他碾转反侧不得安眠,杨凌霄觉得再去北边关三年。倒也可以接受。
否则这种吃不得摸不到,总要用冷水灭火的日子,着实太煎熬!
只是他若去了边关。那日女孩儿有什么难处,他就没办法如今日这般助她一臂之力。着实是鞭长莫及,心里头又有些放不下。
好在这样的问题不算大,如今司徒娇身边有他与韩鹏程送的风雨雷电,又有他安排的暗卫在她身边,护她周全自是能够做到的。
嗯,不如再让娘选两个武功不错的婢子送到她身边,加上那丫头身边原本就有会武功的丫环婆子,她本身既有武功又有不俗的医术,自保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凌霄思忖利弊,心头总算轻松了许多,也就耐下心思与杨耀辉商量正事。
“娘一向通情达理,倒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圣人那里……”对于陈氏,杨凌霄有十分的把握说服她放行,可是圣人那里,杨凌霄却不敢托大。
“圣人那里为父自有妙计,你娘那里可就得靠你自个说服。”杨耀辉大手一挥阻止杨凌霄继续说下去,稍作沉吟继续道:“娇娇医术了得,制作的丸药和药膏不但方便携带,药效也极好,当提醒她多做些北边关最需要的丸药和药膏。”
杨凌霄微微一笑,这事儿却完全不用提醒了。
现在回想起来,司徒娇向他打听得最多的可不就是北边关那边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痛。
相信在司徒空出发之前,她会尽最大能力做出各种丸药和药膏来。
与其提醒司徒娇做丸药,不如多给她送些药材。
如此一想杨凌霄多了一个去见司徒娇的正当理由。
杨凌霄向来不是个安于躺在祖辈功勋上过安逸日子的人,否则前世的他也不会在军大毕业以后,明明可以直接进军部却坚持去了特种部队。
既然无法安于现状,又希望用脑子里的兵法和理论在这异世一展抱负,如今又得父亲大人极力促成,那么就得尽快尽早将京都这边的事儿理顺理清楚。
杨凌霄虽然刚回京都不过几月,却已经用手头的资金盘下了几个铺面,有的铺面甚至已经开始对外营业。
原主打从十二三岁就跟着杨耀辉上战场,而杨凌霄穿越过来以后,更是在北边关打了整整四年战,几乎每战必有收获。
北辰国虽然不算十分富裕,可盛产皮毛和宝石,每次战争所得的战利品还算丰厚。
虽然战种品,大多还是归了军中所有,不过就那小部分,落到杨凌霄手上的也不少,且大多是精品。
那些个常见的东西,基本上直接丢给了陈氏,入了建国公府的大库。
那些个京都少见的稀罕物事或者北辰国专有的好东西,陈氏却都让他自个收着。
陈氏的想法很简单,以后儿子总是要娶妻生子,这些稀罕物事,以后无论是拿去讨好儿媳妇,还是拿去讨好岳父岳母大舅子,都是儿子的体面。
当然东西多了,等回了京都弄个铺面出售,也能让儿子手头上有宽裕的银钱,同僚之间相处也不会显得捉襟见肘失了面子。
总之在边关的时候,陈氏只收平常的东西,其他的全都入了杨凌霄自个的小私库。
由于杨凌霄几乎每战必出,且每战必胜,就算每次分战利品的时候,总会尽量多分些给手下的人,同时也会从自个的那部分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伤残的手下,只是通过几年的积少成多,他的私库颇丰。
当日从边关回京都的时候,他私库里的东西装了满满五车,却并没有随建国公府的车队进京,而是由几个退下来的伤残侍卫护送着提前进了京,以免被有心人弹劾。
第三百一十六章 经商
回到京都以后,杨凌霄开始的时候并没太在意这事儿,只是将这些东西再次收进了库房里养灰,赚钱养家对他似乎还早了些。
不过当他偶尔从司徒阳那里得知,司徒阳当宝贝一样藏着掖着的那把匕首,居然是司徒阳花了大价钱且与人打了一架才抢得的,杨凌霄的心思活了。
类似的好东西,不对,应该是比那匕首更好的东西,他那库房里似乎还真是不少呢!
司徒阳手上的那把匕首,在杨凌霄的眼里也不过如此,他库房里削铁如泥的匕首应该有好几把。
既然圣人将他们召回京都,想必非战争需要,他们以后当是生活在京都了。
那么自个私库里的那些东西,是不是该拉出来溜溜,就算给未来的妻子儿女赚些生活费也是好的。
南陵国的律法并不阻止官员家族经商,毕竟若完全靠官员的那点俸禄要养活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并不容易,这就给了杨凌霄展示经商才华的机会。
杨凌霄说干就干,一边清理小私库中的物品,一边到处找合适的铺面。
京都的铺面极为紧俏,极少有人出手,就算租也不得看机缘巧合。
当然建国公府在京都还是有些店面的,只不过那些店面要么租给人家了,要么是府里自个正经营着,并没有可以给杨凌霄使用的空闲店铺。
杨凌霄倒也不着急,府里没有现成的铺面。他可以找!
他可就不相信了,京都那么大,还会没个了出租或出售的店铺!
他手上有的是人,于是将手下那些个伤残的侍卫放出去,在各大街小巷寻找一切可租赁和购买的铺面。
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杨凌霄的运气好得爆表。
总之不过几天功夫,就让他盘下了几个铺面。
虽说店面的地段都不怎么样。可杨凌霄坚信。只要货品好,巷子再深也能生意兴隆。
如今已经正式对外营业的,有两个铺子。
一个专卖北方特产。里面的货当然不可能全都是杨凌霄的战利品。
那些战利品卖一样少一样,那些东西全都是上好的东西,大多数单品的东西,他可是想着要传给儿女当传家宝的。
只有那些个多件的东西。他才会拿出来当店铺的镇店之宝。
既然是镇店之宝,价格自然不菲。要开店铺自然是要赚钱的。
私库里的东西有限,既要开好这个特产铺子,货品自要有来处,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杨凌霄。
让身边的管事组织了专门跑北边关的车队。跟车的人全都是建国公府退下来的侍卫或会武功的家丁。
这些人,就算只是家丁,大多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那气势非同小可,一般的强盗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于是杨凌霄在特产铺子开业以前。就让车队从北辰国收了一批特产运来京都。
杨凌霄的北方特产铺里的货品,全都是正宗的北辰国特产。
铺面借鉴前世那种专卖店的特色,开业不过才两个月,就已经为他赢回了所有投入的资金。
另一个铺子很小很小,小到若没有老客带着,或许压根就找不到。
小到里面只一个瘸腿的掌柜兼任伙计。
偏偏生意却极好,货品一上架就被扫荡一空,却从不接受预订。
里面原先卖的全都是他空闲时候自个雕刻的小木雕,只是没想到同样大卖。
杨凌霄开这个小店,不过是司徒阳的一句戏言。
空闲的时候,杨凌霄喜欢转动手上的小刻刀,刻些动物、水果,却往往惟妙惟肖,有的甚至还做了机关,能让小动物自个动起来,这些小木雕往往一雕成,就被司徒阳和韩鹏程拿去送给各自的未婚小妻子。
无论是司徒阳的未婚妻周雅琪,还是韩鹏程的未婚妻孙倩,从小在京都长大,都有不小的贵女交友圈,她们梳妆台、博古架上出现的各种喜人的小木雕很快就入了这些小姐妹的眼,纷纷打探。
这两人虽不知这些小礼物都出自杨凌霄的手,却在杨凌霄压根还没想到用这份手艺开店铺的时候,已经不经意中替杨凌霄做起了广告。
后因周雅琪多次向司徒阳替小姐妹询问这些木雕何处有售,打趣杨凌霄若用这门手艺开个店铺,必定可以让京城的贵女们或者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小小姐们趋之若鹜,生意定然可以与那间北方特产媲美。
正好杨凌霄寻得了这间小铺面,正想着这么小的铺面该开个什么铺子为好,司徒阳的打趣,打开了杨凌霄的思路。
至于经营店铺的人,建国公府却是不缺的,杨凌霄只在府里的伤残荣养侍卫中选了个懂算账善经营的,“雕轩”就正式开业了。
只让司徒阳和韩鹏程告诉了各自的未婚妻,很快生意就上门,而且有越来越红火的趋势。
生意是火了,可是木雕的供应就成了问题。
杨凌霄平日里要当差,就算空闲时间全部用来雕刻,也是无法满足京都那些贵女们猎奇的热情。
比杨凌霄的木雕精制的有的是,杨凌霄的木雕胜在奇巧之上,谁能有他那样的丰富经历呢?谁又能有他脑子里前世的那些个小玩意呢?
好在建国公府的那些个荣养残兵中,自有手巧之人,杨凌霄干脆在安置府里荣养侍卫的庄子里开了个手工坊,专事雕刻。
雕刻设计图全都出自他的手,每个设计最多只出五件,绝不多雕,这才勉强满足市场的需要。
目前杨凌霄名下还有个正在筹备并准备年前开张的首饰铺子。
里面的首饰设计精巧,设计图自然也全部出自杨凌霄的手。
前世与杨凌霄关系最要好的大堂姐,就是个有名的首饰设计师。
她比杨凌霄大了整整八岁,在杨凌霄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是国内有名的首饰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