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齐大人的话落,从始至终不言语的清河王,此时出声道:“虽无不应该,但林大人用错了方法,若他昨日之时,将此事交由李大人,便不会发生后来之事,不知齐大人说本王之言可正确?”
“王爷之言虽不无有理,但以林大人之脾性,昨日之时稍显急躁了些,但仍不掩其一心为死者讨公道之心。”
“嗤······若就齐大人之言,林大人只是脾性急躁,那臣等不敢有此同僚,若日后林大人突然脾性急躁起来,我等岂不是如侯爷之长女那般?”
“你······”
龙椅之上的上官宸不耐烦地打断齐大人,道:“好了,此事朕自有决断。”
众臣皆拱手道:“皇上英明。”
“哼······”上官宸冷哼一声,不屑地睨了一眼,自始至终瑟缩在朝臣中的林大人,出声道:“翰林院编修之职暂时由编制同时担任,至于林大人嘛······”
上官宸一双桃花眼微敛,佯装沉吟片刻,朝中大臣皆屏气敛息,静待上官宸的决断。
半响,上官宸倏然睁开双眸,眸中利光骤起,扫向瑟缩的林大人。
薄唇轻启,冷声道:“摘取颈上顶戴花翎,贬为庶民,终身不得踏入京城半步,后代子孙皆不可入朝为官。”
☆、132第132章 妙哉妙哉!
当下便由两个侍卫上前将林大人摘去顶戴花翎,剥去官袍,待只余里白的亵衣之时,便被大内侍卫押了下去。
林大人双眼无神,也许是吓傻了,也许是放弃了反抗,整个过程中,只是愣愣地任由两个侍卫捯饬。
而众臣对于林大人的惩处,众说纷纭,有幸灾乐祸之,有冷眼旁观之,有惋惜之,有同情之。
不论是惋惜者亦或是同情者,众多官员之中无人为其求情,皆冷眼旁观周遭的一切,人走茶凉,说的便是如此。
在他们所认为之中,林大人无复起的可能之时,便放弃了为其求情,林聪亦然。
若说,他们同朝为官,同僚之间如此,便是情有可原,若是林聪亦如他们这般,那便是无情。
只见林聪冷眼旁观这一切,虽林大人是其侄子,但在官途面前,他亦是选择明哲保身。
林聪不但冷眼旁观,不为其求情,反倒在心中,认为林大人太过愚蠢,有此结果,纯属咎由自取。
而辛文清则略显不安,今日上官宸对于林大人的贬官,他怕,待日后,梓涵会因此更为艰难。
毕竟今日之事,若在无知的人眼中,便会认为,因为梓涵,上官宸才会将一名‘好官’贬为庶民。
一怒为红颜,这一罪责会引得世人唾弃的。
一个帝王,若是太过无情,世人怨声载道,若是太过深情,世人只会将罪责强加在深得帝王深情的女子身上。
想到此,辛文清心中的忐忑不安加剧,待下朝之时,辛文清便跟随夜丞相来至丞相府,与其相商自己的不安。
待二人至丞相府的书房中时,辛文清便将昨日之事一字不差地说与夜丞相听之时,在倾听的过程中时,夜丞相由震惊,到惊诧,再到了悟,随即到释然。
待辛文清话歇后,夜丞相抚着白须,大笑道:“好一个聪慧的丫头啊!哈哈······文清啊,你和雨瑢所出的孩儿皆非俗人啊!而这丫头更甚呢!”
辛文清听此则苦笑不已,轻轻摇了摇头,不欲多言,而心中则认为夜丞相这是在安慰他。
随后,夜丞相担忧地问道:“雨瑢与梓涵可还好?”
辛文清沉吟片刻,宽慰道:“梓涵无事,雨瑢至今尚未醒来,不过御医院院史说无甚大碍。”
昨日之时,辛文清因担忧夜氏,后便让院史为其把脉,得出的结论与沈大夫所言无二,至此,辛文清这才放下心来。
“哎,苦了你了。”
“岳父大人言重了,小婿甘之如饴。”
是啊!他这一生能娶到夜氏这般相知相惜的妻子,他甘之如饴。
夜丞相听到辛文清的话,欣慰地点点头,对于这个女婿,他自来是看好的,这么多年,对待夜氏如一日,这样的男子,世间少有。
“涵儿册封为后,是意料之中之事,你不必如此介怀,当今圣上会护住涵儿的。”
夜丞相自是知道辛文清此时心中的担忧,心中无声地叹息,雨瑢那样的性子,倒是苦了文清与一对孩儿了。
辛文清听到夜丞相安慰的话语,虽心中明了,但亦是担忧,毕竟对方不是世家子弟,而是皇上。
“可是······岳父大人,那是皇上,皇上后宫佳丽三千,以涵儿不争不抢的脾性,皇上又会护她到几时?”
夜丞相摇摇头,捋捋白须,言道:“文清,此事你多虑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上对于梓涵不是一时新鲜的,你且看便是。”
夜丞相以旁观者的身份,将上官宸对梓涵的那份情一一看在眼里,他虽不知其具体,但也知其大概。
对于夜丞相如此有把握的话,辛文清还是相信的,只不过身为父亲的他,不得不多想。
为人父母,皆想把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儿女,人之常情也。
书房中一片安静,良久,夜丞相苍老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中响起:“文清,桐儿之事,你且稍安勿躁,宽心便是。”
“是,小婿谢岳父大人宽慰之言。以昨日李大人的言辞来看,桐儿必定无事的,桐儿毕竟是男子,多受些磨难也是应当的。”
辛文清停顿片刻,半响,满腹心事地继续道:“为今让小婿最为担忧的便是涵儿,岳父大人,以您只见,皇上今日如此重惩林大人,他日,对于涵儿可有妨碍?”
“文清,难不成你至今没看出来吗?”夜丞相笑道。
辛文清茫然地看着夜丞相,不解其何意。
见此,夜丞相哈哈大笑了两声,笑着说道:“你呀你呀!竟连涵儿都不如,皆没有涵儿看的如此通透啊!”
听罢,辛文清苦笑着摇摇头,道:“小婿愚钝,望岳父大人赐教。”
夜丞相歇了笑声,略显浑浊的瞳孔中满是光彩,中气十足道:“涵儿岂是如此好欺的?由今日市井之言便已看出,涵儿是个有主意的啊。”
“岳父大人,您的意思是······”
夜丞相笑着捋着白须,接着道:“昨日,涵儿大可以拿出圣旨,赶其出府,但她未如此做,你可知这是为何呀?”
辛文清疑惑不解地问道:“涵儿可是为了今日这般吗?”让皇上出手将其整治。
夜丞相神秘地摇摇头,继续道:“是也不是,若昨日涵儿当场拿出那道圣旨,那么,今日的市井之言,又会如何?”
辛文清蹙眉沉吟半响,刚要说话之时,夜丞相中气十足的嗓音又起:“涵儿便不会如今日这般是受欺者,而是仗势欺人,所以,若老夫没猜错的话,这丫头被林大人推搡至地,应也是这丫头使的苦肉计。”
夜丞相越想越觉得如自己所想这般,两手一拍夸赞道:“妙哉妙哉!真真是妙哉,这丫头好啊,好啊!懂得用苦肉计取得世人的同情,既不会过份示弱,又能取得这样的见效,这样的涵儿,真是聪慧的紧啊!老夫佩服,佩服啊!”
听夜丞相之言,辛文清原本混沌的思路渐渐明朗开来,笑道:“岳父大人之意,小婿明了,可是,林大人那边······”
☆、133第133章 梓涵使计一
未待辛文清说完,夜丞相便笑着摆摆手将其打断,朗声道:“文清,你且放宽心,不必如此忧心,林大人之事实属他咎由自取,而涵儿亦是心中有数的。”
“是。”辛文清踯躅不已地应道,心中则依旧略显不安。
在辛文清的心目中,一双儿女,虽说是龙凤胎,但在他眼中,梓桐是男子亦是哥哥,自然不会让他过多担忧,而梓涵不同,梓涵是女子亦是最小的孩子,自然不能与梓桐相比。
此刻的辛文清显然忘记,他的孩子中,最小的便是辛梓嫣。
夜丞相见辛文清依旧一脸担忧,不觉地摇了摇头,继而出言安抚道:“文清,涵儿不是如此没有章法之人,她定然有后招,你且安心等待便是。”
而夜丞相这一番话,不出半日便应验开来。
梓涵居,梓涵坐在软榻上,心无旁骛地看着上官宸为她寻来的传记,三个梦丫鬟随侍在侧。
此时的梓涵居,平静且温馨,而梓涵亦是暂且放下梓桐之事,原本她心中甚是担忧,但经过昨日之事,她相信李大人是个聪明,如何抉择,他定然不会让她失望了去。
而夜氏,在辛文清下朝回府后不久,便醒了过来,而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询问梓桐之事是否为真。
辛文清见夜氏情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于是便小心翼翼地将梓桐之事,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夜氏听后甚是平静,辛文清与梓涵皆不解地对视一眼,好似是夜氏察觉出二人的疑惑,便解释为:事已然发生,伤心又如何?有伤心的精力倒不如想想该如何救人。
这一番话震惊了梓涵与辛文清。
这时,梦洁忍不住出声劝道:“小姐,您歇息片刻可好?您身子正虚弱着呢。”
梓涵听此,颇为无奈地放下手中的传记,慢慢地抬起头来,看见三个梦丫鬟皆眼巴巴地望着她,忍不住笑出声。
戏谑道:“你们小姐没有那么娇气。”
梦洁不在意地暗暗撇撇嘴,昨日之时,她和梦姗在梓涵居里,听到小姐突然昏厥过去的消息,吓得将手中正在擦拭的花瓶砰一声扔在地上,青花瓷瓶应声而碎成碎片。
不知具体情形的二人抱在一起痛哭,想要前往清雨苑,可又固守梓涵的嘱托,只得焦急不安地痛哭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