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

第九十四章 增援惨胜!


    遂溪县城南门,望楼。
    崖州营千总陆霆正站在那俯瞰着城外。
    突然,城外烟尘四起,转眼间,就见远处冒出了数千道身影,密密麻麻的。
    “不好!是鞑子!”
    陆霆暗道一声,立刻脸色大变。
    尽管南门早已被彻底堵死,且昨日还增加了防守兵力,然即使加上民夫,也不过四百人。
    这点兵力根本就不足以防住整个南门及城墙。
    为此,陆霆只能将有限兵力布置于南门望楼附近,就连不远处的两处角楼,也只安排了数十人。
    而此时,城外之敌,至少有两千人马。
    双方兵力相差实在过于悬殊,这让陆霆颇为着急。
    他不敢怠慢,一面让传令兵即刻去西门向郑澧回禀,一面又让人敲响了战鼓,下令所有兵卒、民夫、乡勇备战。
    陆霆心中有一个秘密,他一直未曾对他人提及。
    据他祖上族谱记载,他们陆家乃南宋陆秀夫陆丞相之后裔。
    宋末,元军在琼州大破宋军,他祖上背着最后一位宋帝跳海自尽,不可谓不壮烈。
    如今,面对同为异族的满清鞑子,陆霆身为陆相后裔,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加入明军。
    不过,他并未对他人言说自己是陆相后裔。
    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功成名就之后,才有资格对外称自己为陆相后人。
    不然就对不起自家祖上的壮烈。
    再说此刻。
    当陆霆遣人通传西门防守的郑澧后不久,鞑子就进攻了。
    此次,鞑子依旧是全军进攻,根本没有主攻与羊攻之分。
    毕竟伪清总兵马宁早就探明了南门守军情况,知晓其兵力不多。
    遂而,他直接下令,所有兵卒包括军中守备、千总乃至是参将、副将,皆参加攻城。
    如此这般,随着三千余名鞑子如潮水般朝南门杀来。
    城楼之上,千总陆霆心急之余,也只能咬着牙,对那些吓得瑟瑟发抖的本地民夫大声道:“尔等怕也没用!鞑子是出了名的凶残,若是都想活命,就必须得跟本千总拼死挡住鞑子,否则尔等与尔等家人都将被鞑子所屠戮。”
    “且放心!本千总已然通传了参将大人,他定会速速带兵过来增援的!”
    为了鼓舞士气,陆霆只能不断给民夫们施加压力,言说鞑子的凶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明末时期,兵不如匪,然鞑子的凶残却是是有目共睹的。
    其中尤以嘉定、扬州、广州这三地的屠杀最为惨烈。
    甚至可以说,历朝历代,鞑子对于汉族百姓的屠戮都难以超越。
    时间一点点过去。
    很快鞑子就与南门守军接战了。
    一场惨烈的厮杀正式“上演”。
    陆霆身着铁甲,头戴铁盔,拿着一柄明剑,亲自率军冲杀在前。
    城墙上,仅有的三门火炮不断开火。
    鞑子虽被炸的人仰马翻,可鞑子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守军兵力少且精锐战兵仅有百人。
    这不,仅一炷香时间,南门守军就坚持不住了。
    一看这情况,陆霆是急得不行,他心中暗道:“参将大人,您怎么还不率兵过来增援,末将已然快坚持不住了!”
    “杀……!”
    “给本千总挡住鞑子!参将大人就要过来了!”
    “绝不可让鞑子夺下南门!”
    陆霆虽已绝望,然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口中高呼,继续鼓舞着士气。
    “小心……!”
    “噗嗤……!”
    突然,陆霆身旁亲兵一把挡在了陆霆面前。
    他的胸口上插了数根箭失。
    锋利的重箭直接洞穿了他的胸口。
    鲜血也从他的口中狂涌而出。
    “千总大人!照顾好小的……小的老娘!就说……就说儿往后不能……不能为她……她老人家尽孝了。”
    话落,他便闭上了眼睛。
    然而还不等陆霆为之伤心,霎时间,又有数十道箭失朝他方向射了过来。
    “嗖嗖嗖……!”
    瞬间,就射倒了他之周围好几人。
    而他自己胸口与手臂也被箭失射中,鲜血直流。
    “千总大人!”
    “快!快!盾牌!盾牌护住千总大人后退!”
    “给本千总散开!”
    “杀!”
    陆霆一把拨开了眼前盾牌,手提明刀,砍掉了胸口箭杆,再次杀向了攀上城墙的鞑子。
    …………
    南门数十丈开外。
    崖州参将郑澧率五百多战兵快速向南门而来。
    “快!快!跟上!跟上!”
    “驾!驾!”
    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
    “是南门传令兵!”
    “报……启禀参将大人……南门……南门……!”
    “可是鞑子在攻南门?”
    不等斥候话落,郑澧立刻道。
    “是……是……陆……陆千总……千总快坚持……坚持不住了!”
    这一刻,斥候急得话都有些说不利索了!
    “所有人!快!随本将速速增援南门!”
    “快!”
    …………
    数个时辰后。
    南门,城墙上,尸体堆了一层又一层。
    鲜血混杂着各式兵器散落在尸体周围。
    参将郑澧此刻正坐在一石头上,提着明刀,听着麾下亲兵的禀告。
    此时此刻,他的盔甲早已被砍开数道口子,胸口与背部也插了数根箭失。
    好在他穿了一身铁制札甲,再加上其内还衬了数层丝绸,如此,这才没有让他伤到要害。
    不过即使如此,此战,他所率的五百多崖州营精锐战死二百四十八人,重伤五十七人,其余人也都各个带伤。
    而陆霆麾下四百余人,几乎全部阵亡。
    而鞑子一方,也留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伪清总兵马宁眼见南门久攻不下,又见一支千余名的明军兵马朝其中军大营杀来,吓得慌忙撤退。
    然面对这支增援的精锐战兵,伪清总兵马宁数次让人断后,却终究没有逃脱被俘获的命运。
    原来,这支增援的兵马正是秦明从雷州府府城派遣而出的援兵。
    他等一路坐船而来,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
    领头的是一名郑氏铁人军战兵,此前乃琼州密营一员。
    而这一次,他所率的一千余名援军,有半数是秦明召唤而出的明军精锐卫所兵。
    秦明假作是从琼州派出的援军,一经召唤后,便立刻坐上水师舰船,朝寇林港而来。
    …………
    也就在遂溪攻防战以明军惨胜而告终时,遂溪西南不远的乐民卫所城内,此刻一场争议也在进行着。
    伪清平西王吴三桂率军与杨威所率先锋大军汇合后,并未立刻进攻雷州府府城,而是就地驻扎。
    其原因也很简单,军中仅余两日粮草,大军根本不能开拔。
    而后方从钦州运出的粮草又迟迟未到,虽然这一路,大军也“抢掠搜刮”了数十石粮草,可这对万余大军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
    “报……”
    “启禀王爷!探子回报,雷州府府城又有明贼援军抵达!”
    “什么?这似乎是第二波援军了?莫非明贼将琼州所有守军都调过来了不成?”
    “王爷!当下决心了!吾等是撤?是攻?”
    “是呀!王爷!末将认为不如直接攻打徐闻与海口所!”
    “对!既然明贼守雷州府府城,那势必徐闻与海口所防守空虚,可攻占这两地,一来可获取粮草,以供大军食用,二来亦可伺机攻琼州府府城!”
    “不错!琼州府府城乃明贼老巢,攻其要害,必能使明贼方寸大乱!”
    ……
    众将各抒已见,此时坐于上方的吴三桂却是沉默不语。
    片刻后,他扫视众将一眼,即刻道:“众将听令!速回各大营,收拾好行装,大军即刻开拔,撤回廉州!”
    “再有,遣人通传遂溪的马宁,让其即刻回援廉州!”
    “什么?回廉州?”
    “王爷!不可呀!”
    “如此撤回廉州,先不说有损王爷威名,也不好向朝廷交代,就是大军无粮草,消息一旦传出,只怕……”
    “夏将军所言极是,王爷!此次吾等若是撤回廉州,朝廷必定……!”
    “那又如何?雷州府府城明贼显然有了防备,吾等此去攻城必然撞得头破血流,与其如此,不如就此撤回廉州。”
    “毕竟……”
    “报……启禀王爷!广西提督马雄率五千援军,护送了一支运粮队支城外。”
    “哦……马雄来了?来得还真巧呀!”吴三桂哦了一声,随即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