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凌晨,寒风凛冽,淮河坪圩渡口。
经过近一天一夜的急行军,救[***]三个主力步兵师终于赶到了评语渡口,在警卫团二营的接应下马不停蹄的开始渡河南下。
浮桥是现成的,渡河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三万多大军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连人带车的全部通过了淮河,抵达了天马峰、凤阳峡一带。
想来也很正常,浮桥宛如平地一般,各师各团的士兵完全可以乘坐汽车直接通过,如果不是因为初到坪圩渡口不熟悉情况,速度还会更快。
渡过淮河后,各师便分别进入了天马峰、凤阳峡一线阵地休息。彻夜未眠的乔安邦当即召集各师军事主官下达作战任务。
凤阳峡救[***]司令部,不甚宽大的司令部里此刻是人头攒动,显得有些拥挤。
参加会议的除了三个师的师长、李逸风、李居鹏、曹二、还有装甲旅旅长张旭东、警卫团团长王根生。
由于司令部比较简易,没有足够的凳子,众人就围着一张用弹药箱拼成的桌子,桌子上铺着一张作战地图。
乔安邦按照惯例站在首位,先是巡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随即单刀直入的指着地图道:“诸位请看,这里,就是凤阳县城。”
众人的目光顺着乔安邦所指望去,又齐齐将目光转向了乔安邦,等待着他的下文。
乔安邦顿了顿,指着地图上的凤阳县城道:“现在我们当面之敌曰军第13师团,全部龟缩在凤阳县城及其周围,不过经过天马峰、凤阳峡一战,被我们歼灭了半个师团,所以现在凤阳县城的第13师团只有半个师团的兵力。”
“总座的意思是进攻凤阳?吃掉第13师团?”一师师长李逸风若有所思的开口问道。
“不是进攻,是包围。”乔安邦说着,语气一转道:“第13师团虽然只剩下半个师团的兵力,但是在凤阳周边寿县、定远两县地区还驻扎有曰军第九师团、第114师团,总兵力超过五万余人,一旦我们围攻凤阳,这两个师团势必会赶来增援,所以,能否全歼第13师团于凤阳,完全在于我军能否挡住鬼子的援军。”这是乔安邦连夜制定的作战计划,只要能够吃掉第13师团,那徐州南线就安全了,他甚至可以抽调兵力北上参加台儿庄会战,尽可能助李宗仁扩大战果。
言讫,乔安邦抬起头环顾了一眼众人,随即冷声问道:“为了能够保证对凤阳形成压倒姓绝对兵力优势,我最多只能分兵三个团去打援,你们谁敢接下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李逸风、李居鹏、曹二等人面面相觑,表情都十分凝重,他们都知道,这次凤阳之战,能否成功就在于外围阻击,所以这次阻击战肯定会异常艰巨,阻击部队要凭借一到两个团的兵力抵挡曰军整整一个野战师团,而且淮南一带到处都是一马平川,根本没有任何险要可以据守,所以没有任何地利优势,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将士们浴血奋战了。
沉吟了片刻,二师师长曹二开口道:“总座,这次打援的任务就交给我们二师吧。”
乔安邦闻言微微一怔,在他心里本来打算把这次阻击任务交给李逸风的一师的,毕竟一师是虎贲旅的老底子,战斗力要略强于二师和三师,而且二师的三个步兵团有一个被留下驻守雉和集根据地了,现在二师只有两个步兵团了。
须知这次阻击任务难度要远高于围攻凤阳的战斗,一旦阻挡不住鬼子援军,那么很有可能救[***]就会陷入曰军反包围之下,届时曰军内外夹攻,乔安邦纵然有通天之力也无力回天。
下意识的开口道:“曹二,你想好了,这次阻击战干系重大,稍有差池,对我们救[***]来说都有可能是灭得对,如果支那人没有这支装甲部队,我们现在就可以向他们发起进攻,重新夺回天马峰和凤阳峡阵地,将他们全歼在淮河南岸。”钿勇三郎点头附和道。
“钿勇君,看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对付支那人装甲战车部队的办法了,不然就算等到第26旅团重建后,恐怕也难以取胜。”获州立兵眉头紧蹙道。
“将军,依卑职愚见,对付支那人的装甲战车,无外乎两种办法,第一依靠皇军航空部队进行轰炸,第二就是装备足够的反坦克枪和火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钿勇三郎想了想道。
“支那战车部队机动姓差,加上其指挥官狡猾大大滴,航空兵想要一击必中,难如登天。”获州立兵叹了口气道:“看来只有向方面军司令部申请给我部多配备一些反坦克火炮了,此外立即将全师团所有的反坦克火炮以及20毫米反坦克枪集中起来,以便于对付支那人的装甲战车。”
“嗯,卑职明白!”钿勇三郎点头应道。
“另外钿勇君,立即向方面军司令部发电请求柳川司令官天亮之后派遣航空兵侦查一下淮河北岸以及南岸支那军阵地的情况,最好能够搜索到支那装甲部队的藏身之地,摧毁它们!”获州立兵道。
“哈伊!”钿勇三郎再次点头应道,旋即挎着军刀转身离去。
凤阳峡、救[***]一师的两个步兵团以及师部各直属部队纷纷下了山,绕道向凤阳县城东北方向运动而去。
与此同时,三师三个主力团以及师部直属部队也从天马峰一带出发,朝凤阳县城西南方向运动,早在一师和三师之前,曹二便率领二师兵分两路朝西泉镇以及二铺镇奔去,三个师、八个团借着夜色的掩护,纷纷开始了行动。
一张无形的死亡之网正悄悄的向获州立兵和他的第13师团头上笼罩而下,这一次如果救[***]成功全歼了第13师团,那就可以再次创造一个奇迹,抗曰战争以来首次消灭师团建制的曰军,更能够粉碎曰军华中曰军北上与华北曰军会合,将南北战场连成一片的战略企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