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工厂开始

五、开工


    “你确定让我们过完元宵在去吗?!”
    大年初六,李家。
    李默把老母给的一大堆东西塞进后备箱后,就准备上个厕所出发。
    这个时候,李燕在一旁不甘心的追问道。
    “我不信整个华强北的档口都那么晚开工,你要说那些广东人这样我信,但是我们湖南人可没这么个说法。”
    “这跟是哪的人没有关系,华强北自然也有不少开工早的生意人。”
    李默回道:“只是你要看大数据和大环境,比如鹏城本来就是外地人多,本地人少。”
    “而外地人大部分又多是打工的年轻人居多,而做生意的壮年人相对就少一点。”
    “那么打工人这么早过去是为了什么?壮年人又会不会那么早呢?”
    “还要我后面说下去吗?你懂了吗?”
    “好吧。”
    李燕其实也不是说完全不懂这些,毕竟她不是第一次在外打工了。
    只不过她不想在家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时候亲戚都走完了。
    那么剩下的时间在家,就没多少事情可做了。
    但是。
    那些说媒的人和上门拜访的‘男人’可是源源不断的。
    这才是她最烦躁的,有苦说不出的郁闷。
    “你要没事做就跟爸设计下起房的事情啊,或者你自己的房间怎么去布置这些事啊。”
    李默边走边随口忽悠道。
    他其实不想李燕那么早去华强北开工,是因为这个时候没什么生意是其一。
    另外刘威和刘伟等人难得回一次家是其二。
    要知道在李默这边做事里,这可是他们难得一次在家休息这么长时间了。
    平时一个月才放假休息几天啊!
    至于李燕的那点烦恼和心思,他不用想也知道。
    所以才有了前面看似他跟她说教的一幕。
    “爸说图纸都还没批下来,你忽悠谁呢?”
    李燕在后面不开心的回道。
    “就是因为图纸还没好......爸,那块田的事情那人同意了吗?”
    李默刚走到后院,就看到李父又在清扫地面上的炮纸残骸。
    他是个爱干净的人,虽然穷,但比较讲究。
    这就造成了李默从小也有类似的习惯。
    “本来都快同意了,现在那家人非说要加五千块钱才行。”
    李父抬起头,满脸的气愤。
    去年底的时候,李默跟李父说,明年我们家开始建房吧。
    于是李父就上心了,很快找到了人,用自己家的一块田,跟人换了一块田。
    目的呢,就是李父看到自己儿子赚钱了,那就把地基搞大一点,到时候哪怕圈起来搞个前院什么的也好。
    (农村这种事情很常见,特别是那时候。)
    这个建议李默也同意,毕竟谁会嫌弃自己家房子大呢?
    然而,那家人在看到李默过年回家,又传出发了大财之后,就动了‘歪’心思。
    开口就是要加五千块钱!
    之所以没有要更多,是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心。
    比如担心传出去自己名声不好,担心李父不要了,以及担心得罪李默等等。
    而五千块钱这个数目就不一样了,它是在这个年代属于一笔不小但也不大的钱财了。
    “这样啊。”
    李默停住要上厕所的脚步,想了想后说道。
    “爸,你干脆花点钱找村支书吧。”
    “这种人不能给也不能说不给,既然这样就让村支书出面好了。”
    说到这,李默就没说下去了。
    比如怎么请村支书帮忙,花多少钱好让村支书来操作等等。
    他相信这些事情李父比自己更懂。
    那么自己就必要去画蛇添足了。
    简单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就够了!
    “行!”
    李父点点头,脸色的气愤慢慢消失不见。
    却是快速想通了李默这话里的其中含义。
    “爸,搞好了你就让人设计图纸吧,到时候就不用问我了,你跟妈做主就行,我都可以的。”
    “另外你们别亲自搞,而且做这种事情请人来弄就行了。”
    “钱不够的话就早点跟我说哈,就不用拖欠别人的了,我们家不差那点小钱。”
    “你有时候真的好啰嗦啊,老弟。”
    后面的李燕听不下去了,在那趁机发泄不满说道。
    “我们大家都知道你有钱,你就不用老是挂在嘴边说了。”
    “.....行吧,我多嘴了。”
    李默其实很想说,就是因为我现在没什么钱,所以才担心爸妈他们舍不得花。
    如果我真有钱了,直接拿一百万块钱放在家里建房。
    还担心父母舍不得花吗?
    不过这些心思,李默却是不好明说的。
    有些事情,李燕不懂。
    但李父李母肯定知道的。
    所以李默才要特意说出来,努力让他们放心一点。
    “我走了,爸。”
    “不等你妈回来吗,她这个时候快从你外公那回来了。”
    “不等了....算了,我过去一趟顺便把她接回来吧。”cascoo.net
    于是李默又开车去了一趟外公家,跟外公和舅舅说了一会话之后,就把李母接回了家。
    “妈,爸,我走了。”
    “路上注意安全,慢点开。”
    “到鹏城了来个电话。”
    告别父母,李默开车上路,全程近六百公里,他开了八个多小时。
    到达华强北的出租屋后,他把李母带的东西放好,然后冲凉睡觉,等待第二天志达电子公司的开工。
    .....
    翌日,农历初七。
    志达电子开工的第一日,在一片开工鞭炮的响闹之后,马上就是一声声暖声笑语。
    “新年好,薛总。”
    “新年好,李默,这是你的,这是你那几个部门员工的,你拿下去给他们分一下吧。”
    “好的,谢谢薛总。”
    李默先是接过给自己的两百块钱红包,然后又接过一叠薄薄的红包,每一个红包里放着一张五十块钱的崭新人民币。
    那是给他部门几个职员的红包。
    不过他没有急着发下去,而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开自己的抽屉。
    从里面拿出一叠他自己准备好的小红包。
    这些小红包,是他放的一个个十块钱崭新人民币。
    钱不多,就图个吉利。
    “一个公司的,一个我的,加油干。”
    “谢谢经理。”
    在一片下属的笑容中,李默迎来了志达电子公司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