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那几个男人果然一齐来找舜,见洞中无人,便去找他们的几个妻子。那五个姐妹便将晚上的情况说了,都非常气愤,又见舜逃走,伤了他们的族规。于是几个男女很快就把他们的亲戚朋友找来,共得百余人,分成三路追赶。
他们都是本地人,人熟地熟,而舜是外来人,不知路径,只好边走边问最新章节。走了几十里后,又渴又饿,就在一棵大树底下休息。不想那些人已经找来了,众人一拥而上,把舜抓来绑了。舜武功高强,本可以逃脱,今日一因对方人多,不想伤害他们;二因他认为吴华等人与他结拜了兄弟,即使抓了回去,也无非是纠缠成婚,只要把道理说清楚,自然无事。
这些人把他押回去后,却见吴华等人都在那里,舜便大声叫道:“兄弟救我!”
谁知几个平时亲如兄弟的人,此时都翻了脸,对他怒目而视。那几个女人更是失去了平日的温柔,此时不是唱和跳,而是指着他骂。骂了一阵后,那大姐便对吴华道:“把老酋长请来,宰了他。”
舜听了却也有些心惊肉跳,心想自己也算一条好汉,一生不知经过了多少苦难,都没有死。今日却要死在这群蛮人手里,更可怕的是家中老父亲还等着他寻医找药呢。
吴华去了不久,来了二个小伙子,手里拿着石斧,站在舜身边监视着。只等酋长到来下命令,便要动手杀他。
不久酋长来了,众人都是一阵兴奋。此时舜已是无可奈何,只有等待死神的降临。忽然听得老酋长对在场的人道:“舜确实无礼,破坏了我们的族规,但现在还不能杀他。因为我们的防风侯前次在海上遇险,差点儿丢了性命。那时防风夫人已向海神许了愿,求海神保佑全船脱险,日后以三牲大礼祭祀它,后来果然全船脱险。”
你道祭祀用的是那三牲?人头、牛头、雄野鸡。这牛头、雄野鸡自然易找,人头却难得。防风侯虽然年轻,却是个仁慈之君,他不肯乱杀人,于是令所属各部落酋长,如有罪大恶极之死囚,献上一个做人牲,以祭祀海神,兑现夫人所许之愿。老酋长传达了防风侯的旨令,便决定把舜送去。先令人将舜押去牢房中,再选定日期送去。
因为要祭海神,自然不能把舜饿瘦了,于是鸡、鸭、鱼、肉任他受用。但舜想起自己为父求医的事,那里还吃得进。老酋长却怒道:“你且快点吃,不要饿瘦了,我们要对海神负责。如果你实在不吃,我们只好撬开你的嘴来灌了。”
那送食的小伙子也在旁边道:“你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何不好好的吃,也可少受些折磨。”舜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只好勉强吃了些。
过了几天,一群人押着舜上路,因为他们要对海神负责,不能让他瘦了,故路上也没有受什么折磨,还让他吃好睡好。走了三日,终于到了海神庙。
防风侯闻报后,亲自来验收。因为当时的人都非常迷信鬼神,所以对祭事特别慎重,人牲还要求很严格,瘦的、老的、病的都不要。
也是舜命不该绝,那防风侯一看,突然惊叫道:“我的天呀,怎么把我的恩人押解到这里来了?”舜听了这话,睁眼一看,此君不是别人,正是一起乘船遇险的汪芒君,不知今天为什么叫做防风侯了。
防风侯亲自为舜松了绑,还向舜表示歉意。舜认为他是一国之君,今日又救了自己性命,理应向他道谢,于是慌忙跪下道:“今日是君侯救了舜,请受舜一拜。”
防风侯上前扶起道:“我们互相免礼,快去换了衣服,与我共进晚餐。”说完令人拿来衣服给舜换上,一起来到汪芒国朝堂。防风侯便问舜这是怎么回事?舜就把他一路的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了汪芒君。
防风侯听完后笑道:“恩人受惊了,但你也不要怪意,这个部落的群婚制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群婚的男人称兄弟,女人称姐妹。这兄弟可以同父母,也可以是感情相投,互相结拜全文阅读。他们认你为兄弟,已非常看重你了,又与你共妻子,更是把你当成一家人,所以你就不能逃走。今天你逃走就是对兄弟的背叛,所以他们要杀你。另外对于几个妻子,新婚之夜她们来找你共枕,本是好事,你喜欢那个可以先与她交欢。对于没有被看中的,她会边歌边走,以歌声招告其他姐妹。但不管你喜不喜欢,在初婚的那几天,必须每晚接待一个。当你将所有的共妻分别交欢一晚后,表示所有的妻子都被你接受了,都成了你的妻子,她们不但不会加害你,还会爱护你。从此你可不必客气,你爱与那个妻子在一起就与她在一起,只是第一个交欢的是你的正妻。但你决不能不接受她们,如果你一个也不接受,则表示你看不上她们,这对她们是最大的侮辱,就是对女方的亲戚也是耻辱。等于你们中原人说的女儿嫁不出去,这就是她们恨你,要至你于死地的缘故。今天你命不该绝,被他们送到我这里来了。”
舜听到这里,对群婚的问题更明白了,便又问防风侯道:“当他们要把我送给君侯的时候,我还以为必死,却不知道怎么会送来您这里。上次大家不是都叫您汪芒君吗?怎么今天又成了防风侯?”
防风侯笑道:“我们这里近大海,大海汪芒一片,我们自比大海,所以叫汪芒国。但汪芒国是很多部落组成,我出身于防风部落,他们平时习惯称我防风侯。上次是在海上航行,人们不敢谈风说浪,所以防风二字成了忌讳,你也只听见他们叫我汪芒君,自然不知道防风侯就是我,因此受了一场虚惊。”说完又笑。
舜听到这里也笑道:“原来你们这里那么怕大海,所以要以人祭海神。”
防风侯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神是主宰一切的,我们还得靠神活命,靠神吃饭。特别是那海神可神通广大啊,他发起怒来,兴风作浪,翻江倒海。我们住在海边的人经常与海打交道,每年不知有多少人丧生大海。沿海一带的人为了求得安全,每年都要以三牲祭祀它,有特殊情况,还必须加祭。”
舜又问道:“要多少祭品呢?”
防风侯道:“沿海各族各地方所用祭品多少不一,就人牲而言,有用一人者,也有用九人者,甚至还有用得更多者。”
舜听了毛骨悚然,不觉又惊问道:“用那么多人祭祀它,那么海中就没有风浪了吗?就不再死人了么?”
防风侯叹道:“风浪还是会有的,海潮一来,人总是要淹死一些。但祭了海神总比不祭好,总要少死一些吧。”
舜紧接着又追问道:“那么,祭祀了海神以后,每年到底少死了多少人呢?”
防风侯想了很久才结结巴巴地答道:“这只有海神才知道。”
这时舜却大笑道:“祭祀了海神,照样还有风浪,也照样还翻船死人,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海神嫌人肉不好吃而不肯受用?故依虞舜看来,还不如把用人改为用羊。或许比用人要好一些。”
防风侯亦笑道:“恩人啊,你不要再来说服我,我不会拿你去祭神的。我已传令下去,要下属另选一个来。”
舜听了更加着急道:“我也是一条命,人家也是一条命,又怎能拿别人的命来换我的命呢?我看还是不用人好。”
防风侯叹道:“这与汪芒国人的性命相关,我一人决定不了。假如我一人决定不用人牲,而今后海中风浪更大了,人死得更多了,我可担当不起啊。”于是防风侯不听舜的劝告,还是选来了一个年龄相当的健康小伙子。
到了六月初六那天,人们都起得很早,东方才泛白,当地百姓便自觉来到海神庙前跪着全文阅读。那里已经烧起了熊熊烈火,一群人推着一个用绳索紧紧绑着的小伙子来了,并强迫他跪在一条健壮的公牛右边,公牛的左边则放着九只美丽的雄野鸡。据说人是给海神吃的,牛是给海神的将领们吃的,雄野鸡则是给海神的军士们分享。
海神庙前,一群男女巫师披头散发,男巫师脸上画有五色花纹,身上只穿一条短裤,上身及腿上露出早已纹好的各种图案,女巫则穿着五颜六色的怪衣服。他们在一名主巫的带领下,发疯似地跳着、舞着,做着各种怪动作,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念着咒语。
一个主管祭祀的官员已站在祭场中央,十几个健夫短发短须,敞胸赤膊,手中拿着明晃晃的大铜刀,站在小伙子及公牛旁。小伙子已被吓得脸色苍白,人事不知了。
防风侯被大臣们拥簇而来,舜也紧跟在后面。他见了此情此景,见了那被绑得紧紧的小伙子,心中大为不忍,便向防风侯及众大臣跪下,用宏亮的声音喊道:“用人祭神太残忍了,是不是可以用羊代替呢?如果一定要用人,我是先被送来的,那还是用我吧!”
防风侯见祭神的时间到了,非常着急,忙解释道:“我的恩人,你可不知道,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据说这海神不吃别的什么,只要吃人,而且老的不吃,女的不吃,丑的还不吃,所以海上遇难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都是证据啊!这都体现了神的愿望。我们还得按照神的意志办,杀一人祭神是为了救成千上万的人。”
舜听到这里,便站起来对众人朗声道:“神是保护人的,是慈善的,决不吃人。凡是吃人的都是妖魔,都不是神,故我请求汪芒国从此再不杀人祭它。要知道杀人就是罪恶,神反而会降灾的,只有不杀人,神才会保佑大家。”
大家听了都觉得舜说得有理,特别是在场人中,有亲人曾被用来祭了海神的,更是赞成舜的说法。只是在那神权超过一切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一个人有舜那样的勇气敢站出来说话,于是全场一片沉静。
过了一会,又听得司祭官喊道:“祭神的时辰已到!”
舜见包括汪芒君在内的所有人都已被他说动,大家不再做声,这正是在神权下的恐惧。如果今天不冒死革除这愚昧的恶习,将来还会年年杀人,于是下定了丢掉性命的决心。他走到前面护住那吓得丢了魂的青年,口中不断喊道:“还是杀我祭神吧!”
那些壮汉听说时辰已到,不敢耽搁,又知舜是防风侯及几位大臣的恩人,自然不可杀,他们只好一起上去,想把舜拉开。怎知舜是务成子的高足,武功很有功底,他们那里拉得动。
此时在场的人见了舜舍身救人的高尚品德,无不为之感动。防风侯见了此情此景也就不再犹豫道:“恩人啊,请起来吧!我听你的,以羊代人。如海神发怒,就降灾于我吧,我死而无怨。”
舜听了这话,高兴得跳起来道:“防风侯的大恩大德上天必知,神灵必佑。如果海神欲降灾于人,就降灾于我吧。为了使大家放心,我一年不离开这里。”于是防风侯命人牵来一条肥羊代替人,留下了那小伙。
注解:
1.茅山——茅山又称苗山,即今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拒《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遂更名茅山曰会稽山。”
2.前后——这里所说的前后是指前后二阴,即肛门与外生殖器。
(天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