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观祺不语

69家务事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康熙一行回到宫中,江南一事似乎大石入江底,没有发生过一般,胤祺的救驾也没有什么重赏,不少人为此心有腹诽,可惜圣上没有表示,他们也只是稍有不平罢了,就连当事人都没有怨言,他们这些旁人为何要着急呢。

    胤祺府上的女子倒也平和,有位份的不曾有什么话语,各个表示只要胤祺身子无碍,那些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烟云,当然这都是场面话,大家都会说,只心底到底有些不甘。

    “终于回来了。”舒了口气,进了屋子,换了一身衣服直接坐到软榻上,一脸的惬意。

    依兰笑的很是舒心,端着一盅参茶走了过来,“爷可是惦记着咱们?这口气妾身听着心里头可真是开心。”

    想到什么突然坐起身,接过那盅参茶,吹了口气这才喝下肚子,果然一阵暖意,靠着软软的椅背,越发的觉得这种懒散的日子真是舒服,在自己的地盘总是比在外头要好,跟着皇阿玛一同出去,虽然规格齐整,还有人巴结奉承,但小心翼翼防止被兄弟陷害,更怕被人套话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何况在外那些地方官员的孝敬也不是人人能够受得起的。

    冷眼想到自家后院里头的那些东西,也不知道这里头究竟是百姓的血汗钱还是国库里头的银两,想想那些分量还真是重的不行。

    想到那些人的路子,还真是厉害的紧,明知道自己不过是在礼部的闲散阿哥,竟然还费了那么大的劲,找到了小安子来通路,难不成自己将来还能照顾他们不成。

    这个时候的胤祺自然不知道,礼部虽看似平静无波,但是因为掌管着科举考务、军礼、祭祀,光科举一事便已内有乾坤,而那些看似简单的祭祀、礼法都略有门路,比如大典、祭祀时的站位,所用物品的采购、外交上的接洽等等细节都有不少接近皇帝的机会,而最重要的科举学务一事更是有门道了,主考官等虽是万岁爷钦点,考题也是多方共同商议,但是考场的安排、人员的设置等等都是礼部的活计,若是从中能有些手脚,对于最后的成绩也颇有影响。

    因此,各路官员宁可遍地撒钱,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孝敬上头的机会,他们不怕花钱,只怕没地方花钱。

    不得不说这人心果真是乱的可以,竟犯贱的认为,只有送了钱才能让自己放心,宁可花钱也不肯自己努力,这样的学子、官员也不知当初是如何能够走上仕途的。

    “自然是惦记着你们的。”想到这几月不在府上的日子,以及一路上得到的消息,对于处事镇定的依兰,胤祺心里更多了许多的敬重,而对于咱们这位友爱的太子妃很是嗤之以鼻,她绝对不可能看不出大哥是在借她的手来害人,可惜她还是来了,而对于要发生的事情也根本没有阻止,这般与她过往的精明不一致的行为是为何?

    而对于睿智的惠妃娘娘,胤祺倒是多了几分谨慎,虽然大哥的动作最后碍不着什么,但到底这位娘娘还是阻止了那动作,起码这位做母亲的政治敏感就比她儿子强上许多,而荣妃在里头的小动作,胤祺自然也不会放过。

    “弘升和弘晊两个孩子最近怎么样?”出门在外,想得最多的也是这两个孩子了,就怕他人在外,那些人对着自家孩子下手,冷眼想过几个人选,虽然心底认为自己的价值他们还不敢动手,但是这一回不是还是有人耐不住了吗。

    想到那三个孩子,依兰笑的越发的真实,弘升是老大,倒还算是懂事,有时候还能照顾照顾弟妹,弘晊这孩子年纪小,脾气不小,没人和他玩久要耍性子苦恼,不过这股子精神头看着就让人觉得健康,还是最小的小格格最懂事,平日里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就算是尿了裤子叫唤人,也只是呜呜的意思意思,可是把她羡慕的不行,还是女儿贴心,哪像自己那个小子,闹人的厉害。

    “这是咱儿子好动,将来我这个做阿玛的带着他去外头打猎,将来也上马做巴图鲁,至于女儿家,乖巧的好,将来多学学府务,嫁出去了也省的咱们操心。”听他这口气,似乎明儿这几个走路、爬地的小娃娃就变成了大人,要娶妻嫁人了,这酸意和感慨还真是不合时宜的紧,楞是让依兰扑哧笑出声。

    “怎么了?”胤祺被这动静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说话好好的又笑上了。

    “爷,您也太能想了,咱们这几个孩子才多大呀,您就想着要嫁女儿了?这还有十几年呢。”依兰用帕子掩着嘴调笑。

    眼睛一瞪,假意生气,清了清嗓音,义正言辞的解释道,“这十几年的功夫就一眨眼,你瞧瞧,你嫁给我这几年还不就是眼皮子一眨,如今孩子都生了,等着咱们有孙子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现在就得给他们一个个攒家当了,否则到时候只怕来不及。”

    “你还真是。”虽是笑闹,但是也是给依兰提了个醒,如今顺当就多做些准备,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着,这朝堂之上说风说雨的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趁着现在府上进项不少,还是多积攒一些,不知为何,她总觉得未来这十几年会有些不乐观的事情出现。

    直到几十年后,垂垂老矣,整天就是含饴弄孙的她每每想起这一次的灵光一念,就无比的庆幸,若非做足了准备,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真的无法过得那般宁静祥和,或许这十几年的时间才算是她最精彩,也最值得回忆的岁月。

    三十八年的这几个月,日子过得平静无波,朝堂之上也没有太大的事情。

    时光似乎就这般慢慢的淌过,直至四十一年。

    这三年多的时光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过得极快,太子越发暴躁没有章法,胤禔也开始屡屡出昏招,二人的矛盾已经从台面下放到了台面上,而三阿哥也渐渐展露头角,就连小的老八老九也是有了自己的圈子。

    胤禛依旧走着自己的道路,冷面硬汉,对着任何人都公事公办,催债讨债似乎成了他的代名词,更有甚者不少官员闻风丧胆,频频下绊子,而对于这些小动作,一向不知拐弯为何物的胤禛直接了当的用计踩了上去,崩管他背后的人,犯了事儿就抓就罚,就连康熙有时候也是要耳提面命的将他领去说教一番。

    而他这位五阿哥依旧是皇太后的好孙子,外人眼中的老好人,礼部的闲散阿哥,万事能拖就拖却也没出过岔子,平日里除了在礼部大堂就是在自己的府上逗弄子女,除此以外京中的大小梨园也颇能见到他的踪影,看着就是个无心那个位子的闲散阿哥,有时候也是寸上几句说是玩物丧志的主儿。

    而七阿哥,因着那有缺陷的腿疾,早就在众人眼中被淘汰,就算在兵部工部都做得不错,但也没多少人跟在他的门下。

    已经正式走近胤禩的老九,胤祺已经没有了办法,只是牢牢的将十一拐了回来,每每胤禟来府上都要埋汰几句,胤祺虽心有不满,却也不多说也不接话,能帮一个是一个。

    “四哥,太子在德州,索相去侍疾了,皇阿玛可真是有趣的紧。”此事,因胤祺邀请而来看新剧目的胤禛只喝了口茶,对于下头的表演半点都没兴趣,而一旁的胤祺却是眼睛灼灼的盯着舞台,嘴上说的话却是风马牛不相干。

    外人的眼里,四阿哥不耐烦的对着五阿哥说着什么话,五阿哥似乎很是无奈,只得频频敬茶。

    “这话别乱说,太子身体有疾,皇阿玛也是心疼二哥,所以让索额图大人去探望罢了。”

    眼中满是笑意,这家伙在自己面前还装呢,他们谁不知道太子殿下与索大人不正是在商讨着大业吗?还侍疾,只怕此急非彼疾吧,太子殿下只着急想坐上那位子罢了。

    “无妨,皇阿玛心里有数便好,只怕这时候咱们的大哥也快冲到皇阿玛那里捅出来了,到时候咱们这三哥、八弟也绝对不会浪费这次机会的,咱们看着就好。”这些年,他也是看清了自己,耍阴谋诡计没那个本事,躲事儿的功夫也不过一般,还是自守家门,别让人利用就好,这些兄弟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望着他笑意满满又清明了然的眼睛,胤禛心头便多了几分暖意,这世上有个懂自己的人,知足了。

    不自觉的用茶杯轻轻掩住嘴角的笑意。

    额蚌相争、渔翁得利,只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动不如一静,何况皇阿玛对着太子殿下的宠爱还未被磨尽,太早出招总是不够安稳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