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对古玩价值了如指掌

第141章 告诉你们,什么叫技惊四座


    怎么回事呢?
    懂一些清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墉就是电视上演的“刘罗锅”,他在世的时候,已经非常着名了。
    刘墉与翁方纲、铁保、成亲王并成为清代四大书法家,合称“成铁翁刘”。
    在当时,上门向刘墉求字的人太多了,连他家门槛都踏破了,搞得他十分头疼。
    好在,这刘罗锅“家有三姬”,也就是三个小老婆。
    这三个小老婆不得了,才华横溢,书法精湛,号称“皆可代笔”。
    刘墉实在忙不过来了,便想了个骚办法,让这三个小老婆去给他代笔写字。
    所以说,后世传下来的所谓“刘墉真迹”的字画很多,但没几张是他本人写的。
    如果那字画不是假的,不是后世有人仿写的,那多半就是某位小老婆写的。
    也难怪坐在台下的拍客们不感兴趣。
    一方面实在是被蒙了好多次了。
    另一方面,字画鉴定是古玩鉴定中最难的,没几个人懂,打眼的人多,真正能买到好字画的人很少。
    田海涛不屑地说道:“什么刘墉的真迹,我看就是随便找个人仿写的,这种事我见多了!”
    罗宇洋笑而不语。
    不过,如果是刘墉的字画,那很适合作为贺礼送给唐康时祝寿。
    想到这里,罗宇洋便起身往台上走去,反正上去看看也不会少块肉。
    田海涛实在没兴趣,也没有跟过去。
    众人看到罗宇洋上了台,议论纷纷。
    “看到没,这小伙子毛就是没长齐呢,还真去看了。”
    “要不骗谁去啊?骗的就是他这样的小菜鸟。”
    “对了,刚才那鎏金佛像是不是就他买的?这也太傻缺了吧?”
    在台下座着的马德高和冯桂友都乐得不行,笑得合不拢嘴。
    马德高说道:“这个叫罗宇洋的,是不是已经蠢到一定程度了?”
    冯桂友说:“我估计啊,自从上次他在我那里捡了个大漏,心里已经极度鼓胀了。”
    马德高冷冷一笑:“我们就看他怎么出丑吧。”
    现在的罗宇洋脸皮厚着呢,根本就听不到台底下再说些什么,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这幅字画上。
    这张字画的装裱还不错,装裱师的水平应该不比秦名扬差多少,而且用料极好。
    再看这字,罗宇洋不由地点点头。
    温柔敦厚,用笔圆润,不是很肥,墨色凝重,带有明显的馆阁体的风格,这完全符合刘墉帖学书法的特点。
    这字画整体很长,要四个平尺左右。
    一般的字画是按照平尺为单位,去计算价格的。
    如果是真是刘墉真迹,那确实很有价值。
    罗宇洋看了一眼落款,仍然是“刘墉”二字。
    突然,罗宇洋心中一动。
    在罗宇洋的“大师级古董鉴定”知识中,绝大部分刘墉的代作、伪作都是以“石庵”作为署名和落款的。
    而刘墉的真迹,往往都是署上“刘墉”。
    罗宇洋再仔细看这字画的纸张,描金蜡纸……
    “人间估值系统”发动。
    【估值物】:刘墉真迹
    【状态】:保存完好
    【材质】:铜:85%;金汞剂:10%;绢布:5%
    【价值评估】:5/10
    【收购底价】:块软妹币
    【售出底价】:85万块软妹币
    看到“作者”和“售出底价”,罗宇洋的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张“刘墉真迹”,罗宇洋是要定了!
    拍卖师大声说道:“好了,这幅刘墉字画真迹开始进行竞价,起拍价格为……五万块软妹币,每次加价不低于一千块软妹币。”
    拍卖师话音刚落,台下就是一阵乱哄哄的议论声。
    “有病,本来就是张假字画,还定几万块的起拍价,千八百块或许有人要。”
    “这要是不流拍,我就去吃屎!”
    “你可别这么说,万一真有人拍呢?”
    “那我就真去吃屎!”
    众人说话间,罗宇洋举起了手:“五万一千块!”
    全场哗然,特别是那个要去吃屎的,完全是愣住了。
    谁会想到,还真有人花几万块钱去拍这么一张代作、伪作字画。
    拍卖师一看,还真的有人出了价,马上连喊两声,果然没人接话。
    “啪”的一声,落锤了。
    拍卖师大声宣布:“刚才这位小伙子,恭喜你,这幅刘墉字画真迹,是你的了!”
    田海涛忍不住说:“喂,罗兄弟,你没事吧?这明显不是真的。”
    罗宇洋微微一笑:“田老板,相信我,这一幅是刘墉的真迹,货真价实……”
    田海涛大惊失色:“啊!?”
    坐在那边的马德高斜着眼看了罗宇洋一眼,就像是在看一头蠢猪似的,然后转头对冯桂友说:“冯老板,我还真佩服你。”
    冯桂友奇怪地问:“马老师,怎么了?”
    马德高笑着说:“当初,你是怎么让这样的蠢蛋在你那捡漏的?”
    冯桂友苦着一张脸,说:“这个……一时糊涂,让这家伙钻了空子,还真是不好意思……”
    马德高摇了摇头:“这样的人居然还搞收藏,简直是对真正收藏家的侮辱。”
    冯桂友深以为然:“马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冯桂友朝马德高竖起了大拇指,马德高则是一副沾沾自喜的表情。
    那边田海涛一直在拉着罗宇洋问东问西。
    你怎么就知道那是真迹?
    你确定吗?
    到底要怎么判断刘墉字画的真伪?
    罗宇洋笑着说:“一会拿到字画,我来给你讲一讲就知道了。”
    地下拍卖会又拍了几个老物件,罗宇洋和田海涛都没有出手。
    那边的冯桂友倒是又拍了个明代永州窖的瓷碗,花了十来万块软妹币。
    拍卖会结束了,罗宇洋和田海涛一起去付钱领东西。
    流程跟个人交易差不多,基本就是在通用版的“文物转让书”上签字画押按手印。
    田海涛喜气洋洋地拿了自己拍到的物件,特别是那件雍正官窑的茶叶末釉的砚滴。
    田海涛拿在手里,细细把玩,真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比较起来,罗宇洋的收获更大,花了五万块软妹币,买下了两件极品老物件。
    而那件明代翻新的鎏金佛像中,显然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然,在某些人看来,罗宇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痴、蠢蛋!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的时候,“某些人”走了过来。
    自然是指的冯老板和马德高了。
    冯桂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田老板,你这是拍了件什么宝贝儿啊?”
    田海涛嘿嘿一笑,将茶叶末釉的砚滴拿在手中小心地把玩:“冯老板,你觉得这是什么?”
    冯桂友看了一眼:“切,不就是一个茶叶末釉的小瓷瓶嘛,我跟你说,这样大小的卖不了几个钱,你能卖出本钱来就不错了。”
    田海涛朝着冯桂友摇了摇手指,将这只砚滴放在桌子上,然后取出盖在上面的那支瓷吸管。
    马德高看到那支吸管,脸色一凝,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冯桂友转头问马德高:“咦?这是什么玩意?从来没见过啊!”
    马德高面色一变:“砚滴……这难道是砚滴?”
    马德高回想到曾经在一本文物图鉴中看到过类似的物件,但因为一直没见过实物,所以记得不是很清楚。
    田海涛更加得意了:“瞧瞧,不愧是专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马德高的脸色变换不定,终于还是说:“就算这是砚滴,也不一定能卖出多高的价格,你先别高兴的太早。”
    田海涛又拿起砚滴,将底下的落款亮给对方两人:“是吗?”
    冯桂友先是眯着眼睛看了看,然后就露出了一脸震惊的表情:“卧槽!雍正御制!?造、造办处的东西?这什么情况!?”
    冯桂友也明白,这清代的瓷器,如果涉及到官窖和皇家造办处,那价值就是打着滚的往上升!
    田老板才花了七万多,而且还是这么稀有的器型,看上的人肯定不少,这可是能赚不少啊!
    马德高也是看直了眼,然后就是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
    马德高一直觉得自己的眼力是一流的,只是缺少进入国家级古研协会的门路和机会,于是最近一直在刻意地接近朱国义。
    想通过朱国义的人脉,往上升到国家协会。
    他马德高可想不到,自己却会在这种地下拍卖会看走了眼。
    但是这又如何?在古玩界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永远都不打眼。
    马德高很快恢复了淡定,斜眼瞥着罗宇洋:“就算我看走眼了,不过你也好不到哪去?”
    罗宇洋怔了怔:“我吗?”
    冯桂友也来帮腔:“哼,还能有谁?一万多买件现代工艺佛像还不够,还花五万多买了幅假字画,简直就是本次拍卖会最大的笑料!”
    说着,冯桂友和马德高相视大笑,完全忘了刚才得知自己看走眼的尴尬。
    这两人的笑声,倒是引来屋里其他人的注意,纷纷过来看看是在笑什么。
    冯桂友一看人多了,也来了精神:“这位小兄弟,你在我那里捡漏的不是挺厉害的嘛,要不让我们见识一下你拍的东西如何?”
    其他人也开始起哄,都是一副看笑话的表情。
    罗宇洋淡淡地说:“可以呀,你要看哪件?”
    冯桂友呵呵笑道:“就你那幅字画吧!叫什么来着,刘墉的亲笔真迹!”
    冯桂友把“亲笔真迹”说得很重,然后开始哈哈大笑。
    马德高也是一副嘲讽的表情,虽然没有说话,但也很露骨。
    田海涛有些为罗宇洋担忧。
    说实话,连田海涛都不觉得那幅刘墉的字画是真迹。
    这时,罗宇洋已经将字画放在桌子上展开。
    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还是轻易将其他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字画上。
    只见那些字确实好看,圆润饱满,涵容万物。
    就算是外行人,也能看出这字确实是极品书法,作者功底不凡。
    罗宇洋忽然问:“你们可能都知道,刘墉家有三姬,皆能代笔,这幅字画像不像有人代笔?或者是后世之人的伪作?”
    罗宇洋的问题其他人还真答不上来,因为不太懂啊。
    就算是马德高,也对书画的研究十分有限,只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要点。
    只见罗宇洋继续说了起来。
    “我可以告诉你们,刘墉融合和王羲之,颜真卿,钟繇,苏轼等人书法的精髓,却师古不泥古,能够自立面目,成为了一代大家。”
    “清朝徐珂称赞刘墉书法,认为他的书法是‘黄钟大吕之音’,就是因为他的书法中暗含神韵。”
    “而这神韵是仿不出来的。”
    马德高勉强挤出不屑的笑容:“那你的意思,这是一幅真迹喽?”
    罗宇洋指着落款处说:“一般来说,刘墉亲笔真迹的落款会署上‘刘墉’二字,而代作和假作,往往会署‘石庵’……”
    马德高怔了怔:“你这……你这判断方面太简单了,做假也容易啊……”
    罗宇洋淡淡一笑:“你们再看这纸张,描金,又带有一些蜡纹,冯老板,你觉得会是什么纸?”
    马德高犹豫了:“这个……?”
    罗宇洋的话,让马德高的脸上阴晴不定,这纸张……...
    马德高忽然说:“是……皇家贡纸?”
    罗宇洋笑着说:“没错,就是皇家贡纸,能用这种纸的人那可不是一般人,必须得是像刘墉这样的宰相,高官,大员,才能使用这样的纸去写字。”
    罗宇洋看了看周围目瞪口呆的人们。
    “你们看到过后世仿写刘墉字画的那些人,用过皇家贡纸吗?”
    “没别仿写了,就是刘墉的那些小老婆们,也不被允许使用这种纸去写字。”
    罗宇洋又指着马德高:“还是说,你觉得这种皇家贡纸也可以伪造?”
    马德高说不出话来:“这……”
    马德高是知道清廷的皇家贡纸的,那种工艺早就失传了。
    仿造?还真没听说过。
    关键在于,谁也不会为了字画去仿造一批皇家贡纸,那代价也太大了。
    再说,一般人也不懂这个啊……
    看着一时间哑口无言的冯桂友和马德高,田海涛算是明白了。
    罗宇洋这幅刘墉的书画,确实是难得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