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利益的论题来讲好了,有些作者会因为被侵犯到利益而诅咒“盗文死全家”,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量刑过重——我也讨厌盗文,我希望每个盗文网都付出两倍于他们广告收益的罚款,哪怕不返还版权方,纯粹拿来支持版权事业也好。我希望每个因为“爱”而盗文的读者都当一回作者看看,尝尝每天花大量业余时间熬夜勤奋更新,却总被各种免费散播自己的劳动成果,剥夺走大量劳动酬劳的滋味。但是即使这样,我也绝不希望盗文的人真的失去生命,更遑论牵连家人。因为这真的不是需要判死刑的罪行……一个人受到的惩罚,应该和他犯下的错误或者罪行相匹配。
也许有人会说,骂一骂而已,又不可能真的一诅咒就成真。对的,这种诅咒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对盗文者或者凭借非法偷窃他人网文作品而获取大量广告收益的人或者组织都不会有任何作用,它影响的只有发言者本身。因为在发出这种言论的某一个瞬间,他们是真的有这样的期盼的,而这种想法在说出口的一瞬间,就已经不仅仅只是想法,而是一种行动了——语言从来都是行动的先遣军,而恶念或者恶行,都是有惯性的,是会膨胀的。
言语是有力量的,所以我才会在这里,写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它有时候甚至比行为更有力量,行为影响的是肉身,言语影响的是精神。先贤用笔扬善,用笔惩恶,当肉身已死千年之后,文字却让许多人得到了永生。
而论坛上的诅咒与放纵,有人也许觉得不过是口水仗,没什么大不了,我在现实中才不会这么做。但事实上,它是会影响的。底线一旦被卸下,想要再重新装上就非常困难。恶意会传递,恶语会扩散……你每天伤害这个社会一点点,终有一天社会会反馈你你所无法承受的反弹。
我其实不想在正文之外说太多,但是写了这么久时间我发现了一件事——我的脑回路在正常人之中实在是显得有点曲折敏感过头了,这种自以为很明显的用意,如果不说清楚他喵的可能就不会有人想得到。
我就是这么一个说教的人儿。我以后也许会尝试各种风格,也许会尝试着加快节奏,加强感情戏,尽量让文风变得轻松小白,但是只有一点绝不会改变。
……我无论如何都肯定会不死心地给故事塞一个主题。我还会忍不住就开始明喻暗喻,象征对比,排比修饰,毕竟我是个中学语文课的高度中毒者。
第26章
还未出手就已经废弃的方案,方楠也没有保密的意思,就直接开口说道:“我一共准备了三个主题,除了‘爱里称王’之外,另外两个分别是‘四季’和‘蜕变’。‘四季’这个主题主要是以春夏秋冬为章节,选择分别代表初恋,热恋,相思,相守作为主题的一些情歌形成专辑。而蜕变则是以成长为主题。你现在的年龄正好是一般年轻人接触社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主题挺适合你的,而且也比较健康向上和有余味。正好我手头就有几首合适这个主题的歌曲,所以就拟了这么一个主题。”
胡梦涵似乎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开口就问道:“包括之前让我试唱的那一首吗?”
方楠回答道:“对,那就是其中之一。”
胡梦涵指节轻刮下巴,顿时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样。
方楠看到了她思考的样子,却没有想太多就重新开始整理起了之前胡梦涵的回答记录。整理完了之后,他才正式开始给胡梦涵上了大概两个小时的私人课程。这两个小时的课程里面,方楠给胡梦涵放了他收集的一些经典歌曲,其中不但有国内外的歌曲,还包含了一些胡梦涵所听不懂的语言。
即使胡梦涵听不懂,方楠也没有把这些歌曲从目录里面剔除。相反,他的计划中本来就需要这么几首胡梦涵听不懂内容的歌曲来进行对比。
他让胡梦涵在完全不理解歌词的情况下努力去听,去了解歌唱者的情绪,表现出来的感情和歌曲核心,让她在这种情况下试着分辨对方唱的都是什么样的内容。
几次尝试之后,胡梦涵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方楠说道:“都说音乐无国界,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是有国界的——歌曲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使用了歌词来辅助那些无法单纯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创作者意图的人理解一段旋律。歌声既是桥梁,也是障碍。但是总有一些人可以通过在歌声之中注入的感情,来降低这段障碍,拓宽那道桥梁。”
然后他又拿了同一首歌由不同人翻唱的版本来给胡梦涵聆听和学习,让她由实际的例子了解到有感情注入和没有感情注入的区别。
摒除歌词之后,少去了文字本身的干扰,胡梦涵却似乎更能接收到里面的情绪变化了。
所以当陌生的语言渐渐转变成熟悉的语言时,胡梦涵似乎要比两个小时之前更容易分辨哪些歌曲是注入了感情的,哪些歌曲是没有注入感情的,哪些歌曲的感情注入是浮于表面的,哪些歌曲的感情注入又太过刻意,用力过猛,而让人无法产生共鸣。
方楠把这些歌的目录给列了出来,打印了一份,让胡梦涵带回家去慢慢琢磨。
胡梦涵之后果然很认真地在琢磨了这其中的感情运用方式和技巧,中途还主动找方楠交了几次作业,向方楠尝试着展示了一下研究的成果,方楠也不藏私,每一次都尽量认真又中肯地对她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
不过这些歌曲对于胡梦涵来说其实有点太困难了,不止是音区和演唱难度的问题,表现的一些主题也是,无论是情歌也好,其他非爱情类的抒情歌曲也好,里面所表现的主题都不是胡梦涵这种年龄立场能够有所深刻体会的内容。
有些感情,只要通过倾听就能产生浅层共鸣。可是如果想要通过演唱感动别人,那种程度的感触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亲身的经历体验,表现出来的情感终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为了帮胡梦涵降低难度,方楠又特地为她挑选了一些本身旋律简单,感情上也和她更加有共鸣感的歌曲。比如讲述少年人成长烦恼的《时光的足迹》,又比如讲述一个母亲去世之后被父亲抛弃的孩子如何长大的《成长》……而胡梦涵对这样的歌曲也确实接受得比较快,感情融入也更加容易一些。
虽然两人并没有谈到过关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之类的事情,但是方楠其实就胡梦涵之前对于感情问题的答复发现了她对爱情和男人的信任度都不高,根据她并没有谈过恋爱的个人经历,方楠猜测应该是家庭关系或者说父母感情不和睦的关系。
但是他没有把这些猜测说出口,也没有去向胡梦涵确认。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时候这样的沉默是必要的,也算是一种体贴。
挑选了合适的歌曲之后,胡梦涵的学习和感悟过程果然顺利了许多。
后一次通过网络联系的时候,胡梦涵在唱这两首歌的时候仍旧有不少缺陷,感情也有些表现过度,但是即使表现过度,她唱歌时的感情却十分投入和真挚。
最难得就是这份投入和真情实感。
所以哪怕她其实唱得依旧还不是很好,但是方楠却给她打了个及格分。
胡梦涵在和他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也知道了她这位年轻的制作人和老师每次说话都十分实在,并不刻意夸张也不喜欢安慰人,往往说是一就是一,说是二就是二,所以对于这个及格分还颇有点高兴。
两人聊天期间,胡梦涵忍不住就问起了之前那首《最害怕的成长》,开口问道:“那首歌会变成新专辑的待选歌曲吗?”
方楠回答道:“……这首和‘爱里称王’这个命题不合。”
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在专辑里了。
胡梦涵那边陷入了一阵沉默。
半晌,她才开口说道:“方老师你应该还有其它类似的作品吧?到时候你会为我的专辑亲自ca刀作曲吗?”
方楠回答道:“如果有必要的话——当然也要看严总的意思。”
胡梦涵点了点头,却是没有再追问下去。
结果过了几天,方楠就在万众员工的口中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胡梦涵和经纪人发生了一次争执,好像争执得还蛮厉害的,而胡梦涵和对方去了一趟严理办公室之后,出来的时候表情闷闷不乐,之后几天的情绪也一直不是很好。
方楠一开始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从知情人的口中才知道,胡梦涵竟然去向经纪人要求和严理交涉想要变更这次的专辑主题。
从这件事之后就没有后续了可以猜出,她的这次交涉必然是失败的。
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就方楠和严理的几次短暂接触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平时独断专行惯了。而胡梦涵的性格一看就比较弱气,并不是习惯去说服他人的那种。
这两个人相遇,就算胡梦涵想要奋起,但是哪怕仅仅出于相处模式的惯性,也不可能马上就成功改变严理的主意。
所以方楠即使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仍旧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天早上的天气很好,阳光温柔灿烂,如同空气中飞散了一群时隐时现的七彩蝴蝶,透过玻璃窗和各种器具表层的反射,偶尔被眼角余光所捕捉。
方楠决定带了手提和笔记出去走一走,偶尔也到室外去工作,去接受阳光的洗礼。
月牙湾附近风光很好,而且还有很多游乐设施和福利设施。比如方楠下楼之后往街对面行走穿过两条街道就是一个宽广而设施齐备的大型公园,公园旁边就是市医院。
方楠到了公园之后,便找了一张无人使用的长椅坐了下来。因为阳光的关系,电脑屏幕有点难以看清,他也并不在意,只是关了手提装在包里,然后插上音乐播放器的耳机挂上耳朵,又把笔记放在压在膝盖上的手提电脑包上,便听着音乐看着远处玩耍的小孩开始微笑着发起了呆。
这天并不是周末,不过公园里却有不少相当年幼的小孩正在嬉戏。方楠看了一眼,发现这些孩子还是有成人带领和组织的,大概是附近的哪个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活动吧。
他坐在长椅上,听了一会儿音乐,感觉心情调整到了合适的状态,就关掉了播放器,开了电脑,开始使用模拟乐器软件漫无目的地弹起了小调,寻找着感觉。
这个过程中,因为阳光太过明亮的关系,他并没有看着屏幕,而是闭着眼睛,一边享受温暖而不炽烈的阳光,一边用耳朵来选择手指的舞步。
这样弹了一会儿,再张开眼睛的时候,方楠就看到有两个身高还不到他腰的小豆丁咬着手,呆呆地站在他前面,仰着头一直看着他。
他愣了一愣,停下了手指的动作,结果两个孩子就伸手去扯他的袖子,央求道:“还要听——叔叔弹得好听……”
方楠没想到自己随便拨弄下电脑还会给自己引来两只小粉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于是便问两个小孩想听什么,结果小孩子说了半天,方楠愣是没听懂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最后略一沉吟,就给对方弹了两首耳熟能详的童谣。
这一下子可让两个孩子可兴奋坏了,又叽叽喳喳地要求方楠再弹。方楠又给他们弹了其他的童谣和小调,一直弹到了老师过来一个一个把人叫走才算结束。
被孩子纠缠的不止是方楠一个人,还有坐在方楠对面一棵大树下草坪上的少年。对方穿着一身蓝白色的衣服,之前一直拿着个素描本涂涂画画。他身边聚集的小孩比方楠这里还多,几乎是绕着他围了一圈。
幼师过去抓捕熊孩子的时候,还很是花费了一些功夫,因为小孩子就赖在少年身边不肯离开,说要看哥哥画画。
不过这也不让方楠觉得意外,毕竟这么小的孩子,肯定对色彩比音乐更加敏感一些。就这点来说,之前跑来听他弹琴的小孩,很可能天生就比较喜好音乐——哪怕是这个年龄,其实很多孩子也已经可以看出未来的人生方向了。
也许他们长大后因为各种的社会或者家庭原因并不会去从事相关的行业,但是必然比其他人更能享受音乐,理解音乐。这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到大”了。
等所有小孩都被幼师带走之后,方楠的视线却没有从对方身上移开,而是忍不住就多盯了一会儿。
因为周围没有小孩遮挡之后,方楠终于发现了,少年身上穿的不是一件蓝白条纹的衬衫,而是一整套蓝白条纹的病服。
……他是个病人。
因为对面就是市医院的关系,所以方楠对于少年出现在这里倒是并不觉得奇怪。他关注的是少年脸带微笑,神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