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正是盛夏之时,但今年的夏天格外炎日,帝国的很多地方压根没有降过一滴雨水,北方有些地方赤地千里,土地龟裂,即使靠近大河的地方,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普通的农户家里难有多少存粮,一下绝了收成,导致大量人口南向逃荒,汇聚成一股股的人流往南方涌去。
帝国也很快的反应过来,严禁人口迁移,堵住各个郡县路口,以防人口流动过密导致帝国不稳。同时,迅速开放诸受灾郡县的储备粮库,开仓赈灾,并且从周围各郡调集粮食军队进入受害严重的河北和山东诸郡。皇帝敖阔派遣二皇子敖千和三皇子敖术前往赈灾,有临时决断之权,对贪腐者,有问罪之权,三品以下可以立斩。
前面说道,敖阔对于这二位皇子宠溺有加,二位皇子也并韦意识到此次灾情的严重性,再加上沿途官员刻意逢迎,导致拖慢了行程,且进驻的军队没有统一节制,敲诈贪污之风盛行。山东梁父豪强胡啸自称梁王,收拢流民5万人,攻入梁父城,为鲁郡司马杨麴所破,斩首三万,胡啸死于乱军之中,满门皆斩。滕县猎户谭龙聚拢本家300余人,占山为王,后袭破滕县粮仓,开仓放粮,得精壮6000人,后被义弟张炬所卖,只身而逃,全军覆没,全族皆斩。整个山东与河北交界之地大大小小百余支势力而起,或占山为王,或攻袭县城。鲁郡,历城,济北各地郡兵四处平叛。
仲秋之际,二位皇子终于到达历城,随带精兵三万,粮百万担,震慑了各地反叛势力。恰逢秋雨而至,各地民心思定,一场灾祸在大宣帝国损失了近八十万子民之后,趋于稳定。
农历八月中旬,中秋佳节,族学放假半月,以让孩子们回家与父母团聚,黄无心却与李存孝留了下了,给家里寄了封信,告诉家里勿要牵挂,自己只是需要学习功课,不想耽误时间而已。黄李两家家颇感欣慰,也就只好托人带了一些月饼,衣服,银币以供用度。
黄无心花了一千银币,在离余杭西子湖不远的蛇山边买下了一处庄园,因为山中多蛇,故名蛇山。庄园不大,占地约5亩,但地处偏僻,所以价钱并不高,无心也顺道把周围的15亩山田全部买下。这样的庄园正是黄无心心中理想的场所。
这天,在和李存孝去庄园的路上,李存孝正叽叽喳喳的说着要买什么好吃的,庄园要种什么粮食的时候,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迎着他们而来,差不多七、八人的样子,领头的是一个面相斯文,衣服虽破,但洗的很干净的年轻人。因为比较偏僻,黄无心心中突地惊了一下,这群人这样不会看咱们有点钱,人单薄而绑架我们吧。受后世电视和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黄无心过分的认为“人性本恶”,所以拉住了李存孝的手,准备逃跑。
可埋着头还没走几步,这个“乞丐队伍”中一个年级较大的妇女就倒在地上了,“娘,你怎么了,快起来,前面就到余杭城了,就可以讨到吃的了。”明显的不是本地人的口音。黄无心顾不得许多,还是赶紧的解下李存孝背上的包裹,快步的跑到这个队伍边,虽然人们穿的很破,但却闻不到丝毫的异味。
“给,快拿着吃吧,这里有水,慢点。”说罢,一边递上热腾腾的肉包子,一边解下水壶给那个中年人。“谢谢,谢谢你。”年轻人连忙将水灌进了女人的嘴里。“你慢点,这样人受不得,包子掰开,慢慢吃下去。”女人苏醒了,显然是饿坏了。边上的孩子们盯着年轻人手中的包子,吞着口水,又忽而转动那个因为饥饿而更大的眼睛盯着黄无心手中的包裹。
全部拿去吧,黄无心很大方的递上了手中的包裹,随后又看着李存孝背上的另一个,李存孝楞了一下,递过来一个询问的眼神,好像在说:“这是我们接下去几天的吃的,那个院子我们还有待好几天呢。”“拿来吧,我们先不去那边了,先给他们再说。”黄无心又一次看透了李存孝的心思,李存孝只好不甘的递过来手中的包裹给了黄无心。
“无功不受禄,你已经给过我们吃的了,这些你还是拿走吧。”斯文的年轻人倒是有读书人的骨气,可语气也慢慢的软下去了,毕竟这些都是自己的亲人。
“拿着吧,这些吃的呢不值几个钱,再说了,我又没说白给你们啊,救人要紧,先拿着吃吧。”黄无心也不理会年轻人制止的眼神,从包裹里面拿出包子,递给旁边差不多高的孩子,孩子接过包子然后用无辜的大眼睛盯着中年人的眼睛,像是要得到年轻人的同意。年轻人长叹了一口气,用力的点了点头,显然是做了一个大的决定,一个艰难的大决定!
有人带头开始吃起来,其余人也就没那么多顾忌,都上前来拿了包子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了。刚刚叫娘的孩子拿着一个包子舍不得吃,捧着给了年轻人:“大哥,你也吃吧。”
年轻人拿着包子许久,终于忍不住包子的香味,也吃了起来。就这样,一群人在路上狼吞虎咽起来,不时有噎住了咳嗽的声音,就这样,几十个包子就被迅速的吃掉了。
“这位大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这边有亲人投靠吗?”黄无心看着年轻人也吃完了包子,忍不住问道,他知道,在人饿成这样还能约束自己,约束别人的人,一定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一个好人。
“一饭之恩,赵凯没齿难忘,敢问恩公大名。”原来这年轻人叫赵凯,倒是个好名字。
“原来是赵先生,在下黄无心,这位是我的表哥李存孝。”黄无心也斯文的抱拳,学着赵凯的样子。
“不知与余杭黄氏有何渊源?”赵凯听说此人姓黄,而且出手大方,定是出身名门。
“是属于黄氏,不过嘛,只是一个偏房好几代后的庶子,不足一提,只是不知赵先生将来有何打算呢。”
“哎,山东大旱,我们好不容易逃出来,不然定要毁于战火,只能向南而去,走一步算一步吧。”黄无心的谦逊赢的了赵凯的好感,说话中的语气也显的真诚了许多。
“先生像是读书人的样子,此次来余杭郡,有想过做什么吗?”
“在下来自山东滕县,蒙先父余荫,恬为县学教授,怎奈县令贪污赈灾粮,心知大难将至,赵凯不惜死,可家有幼弟幼妹,上有母亲在堂,先父遗言在耳,只好舍了家业,逃离山东。”说罢,眼中泛出落寞的颜色。
“先生,天灾**莫不如是,先生乃是有大才之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在下如今也得掉头回余杭城,不如同行?”
“如此有劳了。”就这样,赵凯与黄无心一大一下两个人一路走进了余杭城。
这一路,二人相谈甚欢。
“赵大哥,这是100银币,不成敬意,请赵先生务必收下。”如今已是日落之时,无心一行已经进城,无心还代缴了入城的费用。看到赵凯一行身无分文,将如何度日?黄无心拿出100银币递给了赵凯,然后拉住愣神的李存孝头也不回的走了。
“为什么给那么多钱啊,你傻啊。”李存孝心疼这钱。
“做人做到底,送佛送上西,嘿嘿。”黄无心说了一句让李存孝更莫名其妙的话。
“回头把张三那人给我叫过来,现在该是用到他们的时候了。”无心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