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满堂春

穿越种田之满堂春_分节阅读_3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张秀一看就笑了,对唐春明说:“我都不知道这两个小子还藏着这么个东西,估计连他爹都不知道给藏哪儿了。行了,出去玩吧,不过就在院子里不要跑远啊,林哥儿身体不好不能像你们这般调皮,可不能在外面冻着。”

    赵林被大毛抱下炕,抓着大毛的手回头对唐春明说:“阿母,我跟大毛哥二毛哥出去玩了?”心里还有些不放心,眼睛眨巴着看着自己的阿母。

    “好好跟着大毛二毛,不要出院子。”唐春明叮嘱了一句,这个时候他也防着赵家的人呢,要说他们那一大家子还真能干出抢人的事情来。

    “我知道了阿母,秀阿么,我出去玩了。”赵林小哥儿又乖巧地跟张秀打了招呼才跟着两个小子走出去,没多会儿,院子里就传来笑闹声。张秀看得直叹气,说:“看看,还是你家小哥儿乖巧懂事,我们家两个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懂事过,眼瞅着就大了,都不知道收收心。”

    “哪里就大了,我看就挺好的,你就等着他们大了孝敬你们吧。”想想自己小时候,那可是比大毛二毛还皮了几倍的,哪日不被老爹拿着棒子追在后面都觉得皮痒得紧。

    正月里的天气还冷得很,炕烧得热热的,张秀端了针线篮子也坐到了炕上,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陪唐春明说话,耳朵还捎带着留意外面的动静。

    而唐春明有些心不在焉地听着张秀的话,心思动到了怎么养活自己和儿子上面,这个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粮食也只有秋天打下来的高粱米和换回来的黑面,水田里生长的稻子那是用来换钱交税的,至于上辈子农村里经常见到的玉米红薯土豆之类的作物,原身的记忆里根本不存在的。作为农村出来的人,唐春明非常清楚,杂粮偶尔吃吃还行,但天天吃,那口感可真没细粮好,虽然换了副身体,可唐春明可不认为就能受得了三餐不饱的日子。

    空间里倒是有积攒下来的粮食,可没有来源他怎敢正大光明地拿出来,就算要吃也只能背着人偷偷地吃。

    真是愁人啊,这都是手里没有银子,否则托人从集镇上捎些白面回来也好作些遮掩。原身是个老实孩子,死去的老童生爹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将生母留下来的陪嫁都交给他时千叮咛万嘱咐,这些陪嫁必须自己收好不能交给夫家,生怕自己的乖哥儿让人一哄就将身家都交了出去,将银子抓在自己手里腰杆子也能挺得直一点。所以,唐春明无论赵阿嬷和赵大虎如何劝说,都没将那些陪嫁的首饰给拿出来。

    等被赶出赵家后,除了两亩田两人身无分文,唐春明不可能让自己和丈夫餐风露宿的,于是将藏着的陪嫁首饰拿出来当了大部分,他也是要强的,就算分了家也要把日子过好了不能让人瞧不起,所以前后花了二十多两银子盖起了这三间大屋外带两间厢房。

    分出来这几年日子也过得艰苦,唐春明艰难地在丈夫孝敬赵阿嬷之余攒下一点钱,可一场丧事又将家底掏空了。唐春明记得非常清楚,现在家里攒钱的罐子里就剩下不到一百个铜板了。

    第004章 兄弟

    张秀还在那边说着话,唐春明都不知有没有听进耳朵里,翻身爬到炕头打开箱子找出最底下的一只樟木匣子。

    “明哥儿,你这是找什么?”张秀看到唐春明的动作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

    “没啥,我在找这个呢。”唐春明转身将手里的匣子露出来给张秀看,不知自己没轻没重的动作让张秀一直为他的肚子担心。坐回炕上打开匣子,里面只剩下一支镂空的银钗和一只龙凤银镯,这是原身最后剩下的陪嫁首饰了,原本唐春明打的主意是要将两件剩到最后的首饰都留给林哥儿作陪嫁撑门面的,否则嫁到夫家去也没面子不被重视。

    真是想得够长远的。

    “明哥儿,你这是作甚么?”张秀连忙担忧地向外望了望,要是让赵家那老货知道明哥儿手里还藏了两件首饰,不知又要闹腾出什么事来。

    唐春明却不管,只将匣子推到张秀手边,说:“阿秀哥,要不是这身体原因我倒情愿自己跑一趟,现在只能托你帮我找地方当了吧,我是知道的,昨天胡郎中那里的诊金和药钱都是你帮我先垫了的,再说家里也要用钱。”他心里没啥舍不得的,活人还能让死物憋死?

    原本张秀还想劝说,他垫出的钱不着急的,可一想明哥儿家里的情况又不得不咽下到了嘴边的话,这家里什么境况他岂会不知,一场丧事下来后明哥儿手里只怕空了,赵家那边可是啥也没出,反而趁着办丧事的时候顺走了不少肉和院子里鸡,现在又有了身子,加上身体不好需要好好养着,不当了这首饰难道还能指望那老赵家的帮扶?

    “罢了罢了,我让我当家的跑一趟,就是有点可惜。”这最后的陪嫁也掏出来了真是一点都不剩了,不过这样也好,省得那老货天天盯着。

    “没什么可惜的。”唐春明真这么觉的,一个大男人戴什么首饰。

    张秀叹了口气收了过去,他们家也不是个富裕的,帮忙也只能帮一时,日子总要想办法过下去。因而本来不想说的,张秀也现在提了出来:“明哥儿,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开春了就要播种,可两亩水田和五亩山地,就算明哥儿没有怀身子也做不完啊,不得不说之前赵大虎做农活是一把好手,田里的事情基本不用明哥儿操心,明哥儿就在家里打理打理后面的菜园,喂喂院子里的鸡,之前养了一头猪,不过年前办丧事时都用掉了。

    唐春明撇了撇嘴,看了一眼赵家大院的方向,说:“先想办法跟赵家的扯清关系才是,否则我想出再多的办法过日子都不行。”正因为他是农村里长大的,从原身的记忆里了解到赵家的老小都是些什么人,所以他第一件事不是想办法挣钱发家致富,而是先要斩断与赵家的干系,否则他还真怕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就将他的儿子给卖了。

    虽说赵大虎被赵家分了出来单过,可现在赵大虎死了,作为赵家的儿夫,他的户籍还是要回到赵家的,他便没有人身自主权,所以赵老嬷就可以做主将他改嫁了。当然如果母家可以依靠,赵老嬷也不敢这么做,可平山村谁家不知道,唐春明母家就剩一个后母和一个异母弟弟,不说后母如何,就弟弟过了年也才十一岁,这个年纪的小汉子能做什么?还能帮着他上门跟赵家吵架不成?

    一想到这儿唐春明就别扭,他是哥儿!哥儿什么地位?那就是生孩子的女人!虽说这哥儿的地位比古中国的妇女地位高一些,但毕竟当家作主的还是男儿家,也就是这里的汉子,那才是支撑门楣的。

    唐春明真不甘心落到这个地步,他可是堂堂七尺男儿心!

    张秀一想也是,他也不相信明哥儿的身孕就能让他断了那些心思,往后明哥儿的日子岂不是要鸡犬不宁不得安生?连亲生儿子都能那么心狠,张秀也不敢相信那一家子会对明哥儿发一点善心的。

    他也是糊涂了,就算有银子抓在手里只怕也保不住啊,连这房子的主意都打上了,昨日不就是大吵大闹的说这地是赵家的房子也是赵家的,这是想把明哥儿净身赶出去啊。眼瞅着赵家老三快要说亲了,莫不是早就盯上了大虎家的这房子?

    “这可如何是好?”张秀尽管是个爽利人,可毕竟是个哥儿,受身份和眼界所限,他是想不出什么办法和赵家扯清关系,除非是改嫁一途,但人选不能是那老货选的汉子,可哪家汉子会愿意一个哥儿身边带着一个肚子还揣了一个娃儿嫁过去?在他看来,林小哥儿是绝不能留给赵家的。

    “阿秀哥放心吧,我已经有主意了,等我身体稍微好一些就打算处理了,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我不放心林哥儿。”唐春明可不是胆小怕事的原身,他自有拿捏赵老嬷的手段,俗话说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他可得要跟赵家一大家子好好干一场。

    唐春明忽然激动起来,干架啊,他最喜欢了,虽说他是个大大咧咧的,可哥儿的身份还是让他感觉憋屈。唐春明总是习惯性地忽略掉他肚子里还怀了一个的事实。

    张秀看唐春明忽然眼睛发光脸颊泛红,唬了一跳,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发现没发热才嗔了他一眼:“你做什么呢,就像你说的,不管有什么打算先把身体养好了,早上我拿了些鸡蛋和白面过来,等中午我给你做鸡蛋面饼。”院子里现在也就剩下两只老母鸡。

    “谢谢你阿秀哥。”唐春明嘿嘿一乐,对于张秀的帮忙没有推辞,只是将这份情记在心里,等有机会回报。

    “说啥呢,谁也没个困难的时候。”

    ≈ap;≈ap;≈ap;

    儿子有大毛二毛帮着照看,家务有张秀帮着做,劈柴挑水有张秀当家的汉子,唐春明只需要躺上炕上休息努力适应现在的身份就好。

    换了原身,这个时候也许会绣些荷包等赶集的时候托张秀拿去卖了换钱,这是哥儿挣钱最常用的方法,更不要说唐春明原身绣活就做得非常好,少不得靠这手艺来贴补家用的,可换了现在的唐春明,一看那亮闪闪的绣花针心里就发慌,打死他也不肯碰原来的针线活。

    于是唐春明就白天睡觉,趁晚上人都不在林哥儿又睡得沉的时候溜进空间里忙碌,有空间泉水的帮助,唐春明的身体恢复的速度会让胡郎中大吃一惊的。不过饶是如此他不敢做太多的活,在空间里就先整理出一块地种些家常菜和麦子。这两日,那些果树上剩下的叶子又开始掉落,不过唐春明没有担心,因为他看到了,果树上又开始爆出新芽,只需等上一段时间,它们又会重新开花结果。

    至于那口池塘,原来的鱼虾全都不见了,就连水草也都枯死了,现在也只能由它去,等有机去再寻些鱼虾仍进去养着。

    白日醒着的时候,他有时也会动用精神力对空间进行操作,不过这比体力劳动还要累人,因而,他的脸色还是一如之前那般苍白,张秀还是照常给他煎药,家里的活都不让他沾手,而林哥儿也异常地懂事不让他烦心。

    到了第三日,也就是正月十九这日,唐春明家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说来这客人与唐春明关系菲浅,乃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姓唐名春嵘。

    “哥……”唐春嵘抬头看了一眼唐春明又低下头,显得局促不安,唐春明却一眼看到他脸上的担忧和难过,心想这弟弟倒是不错的,虽然他与后母的关系很不融洽,这其中唐父其实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但不可否认,唐春明与弟弟的关系却是不差,没出嫁前弟弟一直是他带着的,只是后母强势,弟弟又年幼,说不上什么话,出嫁后有后母挡着,唐春明也没再见过这位弟弟。

    同一个村里出来的,张秀对唐春明母家的情况再清楚不过,他倒是希望唐春明和他的弟弟处好关系,等过两年这小汉子也可以为他撑腰了,他为唐春嵘端了碗水进来,把一同进来看热闹的两个儿子和林小哥儿都带了出去,临走前朝唐春明使了个眼神,让他跟弟弟好好说话。

    人一下子走空了,唐春嵘更不自在了,有胆气冲过来却不知道说什么了。

    唐春明看着眼前的男孩,十一岁啊,也不过是个小学生,穿着八成新的袍子,头上戴着方巾,小小读书人看着挺斯文的,只怕是去学堂的路上偷溜过来的吧,要知道赵大虎死了让人去报丧,后母也只是托人送了东西过来,人却没来,原主出嫁老父死后也没再回去过。

    这也是赵家敢强逼着明哥儿改嫁的原因之一。

    唐春明不由噗哧笑出声,笑得唐春嵘头低得更低了。

    “阿嵘,过来炕上坐。”不用张秀提醒,唐春明也决心和这个弟弟好好相处,这个弟弟本性并不坏,他在这里生活也不可能和任何人都不来往。

    唐春嵘抬头飞快看了一眼唐春明,确定他没有对自己生气后才快走了几步坐在炕沿边,绞着双手开了口:“哥,我真不知道哥家里的事,阿母也没告诉我,否则我……”说着眼睛就红了,哥出嫁后,阿母就没再他面前提过哥,也不准他提,更不准他来这里,所以等他听到哥的不幸后那个只见过几面的哥夫已经不在了,他不知道哥会伤心成什么样,于是一个人偷跑了出来。

    来到这里打听了一下,哥的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好,赵家太欺人了,居然要让哥在热孝期里改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跛脚汉子。

    “没事,”唐春明安慰弟弟,看得出弟弟对他的感情倒没减弱,“赵家不会得逞的,哥已经想好解决的办法了,正准备着手去办呢,等办成功了赵家再没办法拿捏我了。”把装了热水的碗往弟弟那边推了推,看他脸红扑扑的只怕这一路是跑过来的。

    唐春嵘小心喝了一口,抬头期盼地望向他哥:“哥,那我能不能留下来帮你?再怎么说我也是汉子,爹以前就说过我以后可是哥哥的依靠。”

    唐春明听他这一番小大人的宣言不由乐了,撸了一把他的脑袋乐道:“是,你以后可是当家的汉子,不过汉子哎,你来这里阿母可知道?阿母不会担心吗?回去后就算是汉子也要挨骂的。”

    似乎又回到了哥未出嫁前两人相处的情形,唐春嵘渐渐地放松下来,不过听哥这么一说他又苦了脸,拉长了声音叫道:“哥——”不带这样笑话他的,“哥,我不回去,我不能让赵家就这样欺负你。”这次说什么也不同意阿母的做法。

    “好吧,我来想办法,我让人捎话给阿母,你留在了我这里,不过等回去后要听阿母的话,好好上学堂,阿母跟哥一样就靠你这个汉子了。”想要与弟弟处好关系,后母这一关不能越过去,虽然难做,但就冲着这个弟弟也值得试试。说来其实后母也不是坏人,哪家后母刚嫁进来看到丈夫像盯贼一样盯着他生怕他苛待了前夫郎的哥儿,还能和这继子把关系处好?

    爹可真是亲爹,唐春明的亲母生他时难产,留下个小的就去了,唐春明的爹唐升对第一个夫郎的感情相当深,对他留下的这个哥儿也是相当爱护,只想把这个哥儿拉扯大,可后来却发现他没办法做到,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他这种类型,就算读书也只得了个童生。

    第一个夫郎是个秀才家的哥儿,却是个能干的,里里外外操持着让唐升没操过一天心,可等夫郎去了后发现田里的庄稼收成减了,自己不会收拾雇人吧却发现雇工偷工减料,而且一个汉子单独抚养一个孩子更是劳心劳力,于是唐升不得不听旁人的劝再娶一个夫郎回来,一方面帮着操持家里家外,另一方面也帮着带哥儿。

    担心哥哥被苛待,唐升再娶的哥儿可花了心思挑选了一番,挑了个家里贫穷里外一把手的哥儿回来。不得不说唐升找夫郎的眼光很不错,前后两个夫郎都是能干的,不过后一个夫郎无论家势还是相貌均不及前一个,唐升心心念念的又都是前面那个,与后面的夫郎夫夫关系自然不融洽。

    唐春明不记得后母刚嫁进来前几年有没有努力改善与丈夫继子的关系,不过等唐春嵘生下来后,后母的确是冷了心,对唐春明视若无物,后来有关他的嫁娶问题一概没有过问,但在唐春明印象中,后母除了冷暴力但其他方面也没苛待了他,所以真不能算是坏人。

    不过因为后母要忙里忙外的,小春嵘生下来后倒是唐春明带得多,所以兄弟两人的感情倒比长辈好。

    第005章 后母

    唐春明真的留下了唐春嵘,并让张秀托人带话给在平山村二十几里外的镇山村里的唐家阿么。

    第二日一大早,唐春明的后母王英就急吼吼地从镇山村冲了过来,与有些腼腆皮肤白皙的唐春嵘完全不同,后母王英是个身形高大的哥儿,更因为常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的,面皮黝黑,才三十出头的王英看上去有四十多了。

    唐春明长得像生母,唐春嵘则偏向自己的爹,更跟他爹一样喜好读书,也因此,王英虽不得唐升喜爱,这个儿子却是得了他的眼,早早就帮他在家启了蒙,去世前更是留下话一定要让他进学堂将来考功名。

    王英却不同意自己汉子的话,唐升直到死都是个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中,念了一辈子书有什么用?家里家外还不是靠他一个农家哥儿操持?而且就因为前面一个夫郎是秀才的哥儿识字通文,让唐升直到死都惦记着,王英更是对读书人没啥好印象。

    念书最费钱,再读两年只要不做个睁眼瞎,唐春嵘就可以回家跟着他种田了,家里那么些田地将来还不是要他来收拾,早点习惯了省得跟他爹一样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以后还要靠哥儿养家。

    王英风风火火地推开唐春明的家门,将正在院子里说话的兄弟两人吓了一跳,被唐春嵘抱着的林哥儿差点吓哭,因为赵阿嬷也常常是这么不打招呼就冲进来,然后就指着他阿母的鼻子大骂。

    “好啊,你个臭小子居然连学堂也不去了,那正好,以后这书也不用念了,跟阿母回家去。”王英朝儿子吼了一通,唐春嵘看小侄儿缩进他怀里快要哭的样子连忙哄着,看到阿母的样子很为难。

    “阿母,你吓坏小哥儿了,看,你还没见过吧,这是我的小侄子,林哥儿,叫阿嬷。”唐春嵘对阿母心里是发憷的,硬着头皮跟阿母说话,他是汉子了,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将来才能保护阿母和哥。

    王英对着一个孩子却是不能发火,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儿子一眼,转头就看向另一个人,眼神冷嗖嗖的像一把把小刀子射向唐春明:“这是怎么了?刚死了汉子就活不下去了?把我儿子拉过来做什么?我告诉你,唐家你是回不去了。”难不成还想回到唐家让他养活这母子俩不成?想得美!

    “阿母……”唐春嵘跺脚。

    唐春明却上前一步,一点不将王英的态度放在眼里,这人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有问题呢,至少他的心思都明晃晃地摆在脸上,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不会在背后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阿母,你放心,我是不想再待在赵家了,但也不会回唐家的,唐家是阿弟的,以后也要靠阿弟撑门户,不过阿母来了也好,省得别人以为唐家人都死光了,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唐家出来的,若是我没了面子以后对阿弟也有影响。”

    “呸!你的事跟阿嵘有什么关系,他一个乡下汉子只要你不去烦他,他日子只有过得称心的。”王英怒道,谁也别想带歪了他的儿子。

    “就算他是一个乡下汉子,难道不需要亲戚走动兄弟扶持,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阿弟,我怎么都不会对他有坏心。”唐春明不以为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