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筱晚“啊”了一声,“吴姐姐也在么我一会儿去看看她。”
摄政王妃温柔地笑道“先用过早膳吧,她没这么早起身。”
摄政王妃一面吩咐东方浩进城送信,一面让人去楚王府的别苑瞧瞧情况。不多时,派出去的侍卫就带回了君之勉和肖大勇。
君之勉略略说起,昨夜的刺客似乎是来找人的,没找着,就迅速地退了,他与贺氏没受一丝伤,只是发觉君家的人都不在了,才特意留下等待消息,而肖大勇脸色白得跟宣纸一般,内伤严重,却强撑着要过来,因为静雯失踪了,他抱有一丝希望,静雯是与君家兄弟在一块儿。
摄政王妃立即蹙眉道“竟然失踪了那你赶紧回城去报讯,让平南侯和静晟派兵搜索这附近。”
肖大勇也焦急妻,确切地说,是焦急妻肚里的孩,忙忙地告辞而去。君之勉觉得自己也应当表示一下关心,就追着肖大勇去了。哪知在见到静家父,禀明详情之后,平南侯毫不顾忌君之勉还在一旁,朝着肖大勇当胸一脚,肖大勇还单膝跪在地上,被这一脚踢得接连翻滚了一丈远。本就受了内伤,更是经不住,喷出一鲜血,便昏迷了过去。
平南侯气得指着肖大勇道“没用的东西,连我一脚都抵不住,难怪会让雯儿失踪”
君之勉蹙了蹙眉,解释道“肖大人昨夜为了保护郡主,受了内伤,侯爷您误会了。”、
平南侯一怔,脸上涌上几丝尴尬,君之勉也没空管岳婿之间的事儿,只是道“我得回指使营了,侯爷若有差遣,只管使个人来说一声。”说罢,也不再留,抱拳行了礼,告辞离去。
静晟一直坐着没说话,待他走后,才朝父亲道“咱们快些跟太后通禀一下,务必保住雯儿和她肚里的孩。”
毕竟杀手是太后的人派去的,可能是见雯儿大肚,才误以为是俞筱晚,静晟并不担心妹会有生命危险,可是会不会吃苦就难说了。
身下的晃动让静雯清醒了过来,她张了张嘴,却发觉自己无法出声,眼前一片黑暗,眼睛也被勒得难受,可见眼罩绑得有多紧,静雯恨得直咬牙。晃了一会儿,肚越来越难受,她只得咬牙忍着。
眼上的黑布终于被摘掉,静雯还没张开眼睛打量周围的情况,就听一道熟悉地声音惊道“雯儿,怎么是你”
------题外话------
明天开始停更,12日上传完结章
171大结局
听这声音不用睁眼看人,静雯也能认得出来,只是苦于说不出话来,“唔唔”地挥舞着双手。
为免露出痕迹,派去的杀手是暗训练的死士,而不是平时近身侍奉的侍卫,死士们不认识俞筱晚,抓了一个同样大肚的静雯,还灌了哑药。她抓俞筱晚过来,是为了问清楚关于十几年前的事儿,她们到底知道了多少,有没有告诉皇帝。
太后双手攥紧了拳头,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看向静雯道“魏长海,拿解药来,扶静雯郡主坐着。”
魏公公忙用力扶着静雯坐到铺了锦垫的地面上,从怀里取出解药,喂静雯喝下,药丸服下没一会儿,静雯就能出声了。
静雯的眼睛被黑布绑得太久太紧,现在视物不清,却知道这一定不是太后的寝宫,因为光线暗淡,身下是硬硬的地板,垫也是硬梆梆的,没有一点舒适华丽的感觉。
不过此时不是探讨身处何地的时候,静雯觉得自己的肚不是一般的痛,她有过滑胎的经验,想着胎儿恐怕会不大好,忙寻着声音,看向太后的方向,哀婉地央求道“太后,雯儿腹疼痛,能否宣太医过来扶个脉”
太后沉着脸,她还打算悄悄将静雯送出宫去,怎么能请太医来魏公公知晓主的意思,便小声劝道“太后还有要事,不如,一会儿杂家带个稳婆过来给郡主瞧瞧,郡主您的意思如何”
静雯只能同意,委委曲曲地点了点头,她倒不是担心腹胎儿会怎么样,她是怕自己会怎么样。
太后问了静雯几个问题,在别苑之,可曾听到俞筱晚与君逸之商议过什么事儿,露出过紧张担忧之色否。
静雯捧着肚仔细回话,“没有,宝郡王和郡王妃二人成天的玩儿,我们住在别苑里,天气好时到院里烤鹿肉,天气不好就在屋内打骨牌、双陆玩。”
太后凝神思索了一会儿,魏公公见静雯的脸色越来越差,忙问太后,“奴才先扶郡主去休息一下如何”
太后思量着道,“就去内殿吧。”
她们身处在太后寝宫内殿的秘室里,只是秘室里没有软榻,地上冰凉,垫了锦垫也挡不住地面的冰冷寒气透上来,太后发觉静雯的脸色的确极差,又不能让别人瞧见静雯此时在她的宫殿,只有让魏公公扶静雯去内殿里休息一下。没有她太后的允许,小皇帝也不能进内殿的。
魏公公忙上前扶起静雯,可是静雯腹部着实痛得厉害,站着都直不起腰来,双腿打颤,根本无法挪动脚步。
魏公公只能再扶着静雯坐下,正要出去唤心腹的稳婆过来,忽听外面一阵嘈杂,有人阻拦,有人怒斥,似乎是一行人不经通传,就想强行往里冲。
魏公公心一惊,太后亦是,眼睛顿时睁得溜圆,魏公公也顾不得请示了,抱起太后,打开暗门,几步闪入内殿。
刚刚窜入帷幔之后,以摄政王和小皇帝为首的一行人,就直接冲进了寝殿。太后在帷幔之后威严喝道,“什么人”
“母后恕罪,儿臣们有急事禀报。”摄政王和小皇帝同时请安道。
太后扶着魏公公的手,慢慢走了出来,在临窗的短炕上端坐下,板着脸,看了一眼摄政王,然后将视线转向小皇帝,威严地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让你们这般惊慌,不经通禀就闯进来”
皇帝还略有些婴儿肥的小脸上露出几丝焦急,“母后,昨日夜间有大批刺客偷袭楚王的京郊别苑,幸亏琰世、宝郡王和郡王妃逃到了皇兄的别苑里,才幸免于难,可是静雯郡主被刺客掳走了,不知去向。”
太后挑眼看着小皇帝,凝着脸色做惊怒状,威严地问道“竟有如此大胆的贼两位皇儿不立即调兵寻人,到哀家的宫殿里来做什么”顿了顿,微微冷淡地道“哀家可是不能管朝政的。”
心却在飞速思忖着,琰之、逸之都让摄政王保护起来了可是当年的事,半斤对八两,他若想拿捏哀家的错处,哀家就说是先帝发觉了他们母的阴谋,特意将皇儿过继给哀家抚养的,谁能拿哀家如何
摄政王忙回话道“刺客们能逃的都逃了,没逃的也都服毒自尽了,可见是一群穷凶极恶之人。儿臣来禀报母后,是希望母后能指点迷津,这些刺客的手法,是否象当年的安王属下”将楚王别苑报过来的信息复述了一番,然后满眼期待地看向太后。
虽然太后心里觉得,必定是摄政王怀疑她,而且怀疑静雯藏在她的寝宫,才故意突然闯入寝宫来,想抓个正形,但是摄政王说的这理由合情合理,安王之乱是太后和先帝一起镇压下去的,太后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来,只得佯装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道“虽然咱们一直怀疑安王的作孽未消,但应当没有这么多的人手才是。若想找出蜘丝马迹,最好是去现场仔细勘查,若是短了人手,哀家借调十名近卫,让他们去别苑勘查。魏长海,立即拿哀家的令牌,调近卫出城。”
太后极聪明地没有顺着摄政王的话,将事情赖到当年叛乱的安王余党身上,别的递过来的梯,她唯恐下去之后是汪洋大海,因而,太后趁机指派了十名近卫去现场,为的自然是消灭自己人留下的痕迹。
摄政王闻言并没表示反对,反而显得十分欢迎太后派人协助调查,商议完此事,摄政王便关心地问道“母后才起身的么可是凤体违和”
太后慈爱地笑道“皇儿有心了,哀家只是春困。”因为怕机关转动的声音被人听到,这会密室的门还是大开的,太后就有几分赶人的意思,“快去抓刺客吧,不能让楚王爷寒了心,再问一问楚王,他到底得罪了何人。”
摄政王的确是不能往再内闯了,只能先行回外宫,小皇帝想留下来陪母后说几句话,太后却正色告诫道“皇儿再过几年就要亲政了,还是多去内阁听听大臣们商量政事才好。哀家这里有内侍们服侍着,不必皇儿担心。”
小皇帝略一迟疑,便恭顺地应下,摆驾御书房。到了御书房,却发觉皇兄不在,问及几位内阁大臣,才知道是吴庶妃临盆了,别苑里使了人送讯,摄政王回去了。
小皇帝含着笑问,“朕是不是应当先准备好贺仪了”又安慰楚王,“琰之和逸之都无碍,爱卿只管安心处理国事。太妃的身可好些了若仍是毫无好转,朕再让孟医正去请个脉。”
楚王爷忙躬身谢过小皇帝的垂询,小皇帝又安慰了几句,没再多留,回到自己的宫殿,立即传韩世昭觐见,又令暗卫去摄政王的别苑,问一问逸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差遣更多的暗卫,在西城郊仔细搜索静雯的行踪。
回想起今晨所见所闻种种,小皇帝不由得深思起来,为何楚王的别苑会招来那么多的杀手是否是逸之调查了什么,关切到太后和皇兄因为今日母后与皇兄俩人的表现,让小皇帝起了疑心。一个太急切,纵使想查清是不是安王余孽,也不必直闯太后的宫殿,除非是想撞见什么;一个太热情,还没等他们要求,就主动差遣十名近卫协助调查,是否别有居心
赶到摄政王别苑的暗卫,却因君逸之兄弟正陪着摄政王,而无法与君逸之进一步接触。
产房里传出吴庶妃痛苦万分的叫喊,君逸之和君琰之坐在外厅,陪着皇叔,说实话,这样的场合,他俩呆在一旁,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因为摄政王要关心生产的妃,还要问他俩昨夜整件事的经过,只好从权了。
而内厅之,则由俞筱晚陪着王妃。吴丽绢这是第二胎了,比初育有了经验,也好生产一些,只折腾了两个多时辰,就生下一名白胖康健的小公,众人都喜笑颜开地向摄政王和王妃道喜,俞筱晚悄悄打量了一眼王妃的神色,外表上看不出来有任何的默然,但内心深处,必定还是沮丧的吧
贺喜完之后,俞筱晚就示意逸之,我们应当避一避,让他们一家人说说话了。君琰之十分识趣地告辞,君逸之却显得对小婴儿十分感兴趣的样,站在嬷嬷的身边,拿玉佩下的络流苏逗着小人儿玩。摄政王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对君琰之道“你且先回吧,他还有得玩。”
君琰之只得无奈地先行一步,君逸之硬拉着俞筱晚逗了小宝宝一会,听说自家父王差了管家过来,才与晚儿告辞,回了他们客居的院落。
君逸之向管家再三表明,自己与晚儿都没有受伤,又问候了病的老祖宗,待管家走了,这才见到等候多时的小皇帝的暗卫,两人关在屋里密谈,俞筱晚坐在外间手拿一卷书,闲地看着,帮他们守大门。
没有等多久,君逸之就挑帘走了出来,在晚儿身边坐下,压低声音附耳道“陛下差人来问昨夜之事,我先与世昭通了讯,都据实上禀了。”
俞筱晚回头看着逸之,有些担忧地道“那两张药方已经被偷走了,只有张夫人和我大舅父两个证人了,不知陛下会不会相信。”
君逸之玩着晚儿的手指道“没有证人了。”
俞筱晚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就是证人都死了的意思。”君逸之看着晚儿,一字一顿地道“几天前太后就拿到了药方,猜出了其的秘密,都派了杀手来杀我们,怎么会放过证人张夫人不知何时染了伤寒,十分严重,听说刚送到城外的隔离营,没一天就咽气了,而你大舅父,听说前日出门时,被一辆受惊的马车撞了,马蹄踢到了头部,到现在还昏迷不醒,大夫都说,醒来多半也是傻。”
的确很高明,两名证人都没了,却不是全都死了,出门被马车撞,在京城不算是奇闻,现在又正是疫病横行的季节,张夫人病死也不能说是有人谋害,就算小皇帝想怀疑是太后做了手脚,也没有证据。况且,就算有证据,太后也是陛下的嫡母,先帝又不在了,不言母过,陛下并不能让太后为端妃赎罪,顶多变相软禁在宫。
太后是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了吧
只不过,太后漏算了一点,有些事,是不用证据的。只要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