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燧人一般,化神通为物用,使普通人族也可使用。”
“这……这倒是奇了。”接引沉吟道,“不过,既有物用,人族便知晓物我有别,自然有索取外物为己用之想法。恰如师弟那光怪陆离的记忆里,人族生活已经是穷尽物用之极,反而是少了内心自省。没了修行,也不知是好是坏。”
“唉,我也不知。”准提想起后世乱象,摇头叹息一句。千万年后科学昌明,对生活固然是极大的便利,只是红尘纷扰,兴衰纷争难免,众生内心亦是深陷物欲不可解脱。
“如此想来,人族诸贤教化道德,内求于己,的确是令人赞叹。纯以心境论,后世人族并未比古时强多少。”他暗暗嗟叹。
此时恰逢洪荒清宁无事,接引准提二人乐得自在,每日安心修炼,教化弟子。闲来无事便看看人族近况,颇为安闲,所以他二人才有了上述一番对话。
有巢氏、燧人氏二人不修己身,安享天年而终,一生不过百年,却得了万人拥戴。燧人氏当初钻木取火的木钻与钻出的第一缕火苗被人族代代供奉传承,受了亿万愿力气运加持,竟然也生出神效,成为两桩灵物。后来燧人部落衰败,那缕火苗被通天门下取走,燧人钻则落到了炎帝神农手中,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倏倏忽又过了百年,华胥风氏有伏羲出,他就是当初的女娲兄长、天庭羲皇转世。
伏羲此番托生人族,求证道路发前所之未见,不修法力道行,反倒是发愿教化人族。他授人渔猎之术,结渔网,制陷阱;作音乐,制陶埙琴瑟笙,定宫商角徵羽;仿天庭设官制,人族从此上下尊卑有序、安居乐业。
至此,伏羲愿心圆满,成为人族共主,被奉为天皇,享万民爱戴。在千万百姓的愿力支持下,他得大气运,借此参悟前世一直未悟透的八卦之理,女娲又遣龙马灵龟送来帝俊遗物河图洛书,终于助他一朝明了先天八卦奥妙,推衍六十四相,尽阐天地至理、造化万物。伏羲不仅前世道行尽复,还更进一步,证得混元大道,成就圣人果位。
伏羲证得圣人,顺势禅位,于太素天开羲皇宫,毗邻女娲而居。
其后百年,又有烈山神农氏出,乃是昔年大贤燧人转生,出世不久,便有燧人钻自动认主而来,唤醒其前生记忆。他便发愿再度开化人族,亲尝百草、辨药性,创立医道;又在尝百草之中偶然发现五谷,精心钻研后所木为耜,揉木为耒,发明农业。顺理成章之下,他被奉为地皇,接任人族共主之位。
后因百草余毒缠身,无奈之下,神农氏只得求教于修士,但是如今妖修隐遁难寻,凡间人族修士修行不足,也无力解毒。万幸此时南方的一支部落请来供奉巫师巫彭,施展巫术秘法,方才将余毒拔出神农体外。神农氏大为感激,便下令封他为巫臣,位列诸臣之上。
他也颇为精明,因自己精通巫毒之理,便去最近的一个大部落做了供奉,自称巫师,以部落之便利搜寻天材地宝供自己修炼。
那巫彭本是当年巫族奢比尸部落残余巫人,潜修数百年终成小巫,得以用巫冠名。他相当于金仙修为,比人族自己的修士高明得多,对于神农病症自然是手到擒来。而今他借医治神农机会,一举博得威名,令人族众修士黯然失色,又讨得地皇神农欢心,得了人族共主支持,巫彭自然要开始为自己族人谋划。
于是隐藏在洪荒各处荒僻角落的巫族纷纷而出,争相去人类部落当供奉巫师,有巫彭在前,人族部落自然乐意接纳。神农创立农、医二道后,人口大涨,巫族则借势而起,二度兴盛。总共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位小巫,镇守人族,一时巫人两族各得其利,相安无事。
又有太清老子,受神农氏医药之术启迪,欲创立丹道一脉。便允诺传授神农长生久视之道,邀请他与自己一同讨论丹道。毕竟是圣人相邀,神农岂敢不从?他将共主之位禅让之后,便随老子离去。
神农氏在时,还分得清轻重本末,知道巫族虽然有用,但非我族类,不可过分倚重。他这一走,继承人才德远远不及,不由得依赖起巫师来,发展到后来甚至动辄请巫师占卜问计。
之后偶然间,巫族发现人巫通婚可以生下有巫族天赋的后裔,还可以解决巫族生育力低下难题,便自上而下鼓励人巫通婚,人族百姓也纷纷以有巫族血脉为荣,水涨船高,巫族权柄日重。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本章并不像其他qd洪荒文那样抄传说(我是良心作者从不骗钱),准提也不会闲的难受去挨个当老师。这一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跟传说有很大差别,都是我根据自己的思路改动下来的。
还有,明天起本文下榜,各位看官抓紧时间收藏啊!不然就找不到了!
感谢霸王票,我会继续努力的:
小唐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26 00:27:03
小唐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26 00:41:53
第83章 三皇五帝如飞烟
神农氏禅位百年来,人巫通婚日渐频繁,许多巫术也被改造普及,使一般人族也能利用招灵、占卜等方法发动。有些南方部落,如九黎之类,甚至阖族上下都粗通巫术。
恰好此时,黄河有熊氏部落,有姬轩辕出。当时人族各部一团散沙,悉听巫师之言,部落首领、天下共主形同虚设。轩辕不满如今现状,也知道巫族势大,又有神通巫术在身,自己无可奈何。
他回忆着族中典籍,知晓昆仑山有位元始圣人,与当初带走地皇神农氏的老子圣人是师兄弟,便下决心去昆仑求道,习得一身道术来对抗巫族。
东昆仑玉虚宫中,元始天尊高踞八宝云光座,手持三宝玉如意,正在解说阐道妙法。座下诸大弟子均在,或面露思索,或沉醉其中,表情各异。
正说到精妙间,他忽然住口不讲,将眼瞧向山下。
“老师……”燃灯低声呼唤。
“数百年了,又有人要来拜师吗?”元始看到姬轩辕足踏白玉阶,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定地前行着。
众弟子也来了兴致,纷纷举目观看。巫妖量劫之后,也有些修士欲前来拜师,只是心性不够,都没能通过白玉阶上“怀拥天地”禁法的考验。他们也知道元始好为人师的性格,但限于要求过严,不得广开教门罢了。
三个时辰之后,轩辕终于走过了最后一道台阶,看着眼前足有数万丈方圆的巨大广场,以及清晰可见的玉虚诸宫,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旋即面上神情更坚毅了几分。
宫门大开,仙雾飘渺,一秀美童子缓步走来,声音清朗:“我乃元始老爷座下白鹤童子。你既通过老爷禁法考验,便有了拜师资格,且随我来。”
轩辕大喜,亦步亦趋地跟着白鹤童子,入得正殿。就见一冷峻道人坐于云光座上,杏黄道袍,头束道冠,不怒自威。还有十来个道人分立两旁,含笑看着他。
“人族轩辕,叩见元始圣人。”他福至心灵,纳头便拜。
“唔,你起来吧。”元始天尊也无甚动作,轩辕就感觉一股柔力将自己扶起。
“你既然通过禁法,便可入我门下。自此以后当了断尘缘,安心在我玉虚宫修行。”
元始的话说完,大殿内一片寂静,轩辕开口问道:“敢问圣人,不知我何时能重回人族部落?”
此言一出,玉虚众弟子神色奇怪起来,有的人甚至面露不满。想想也是,能拜在圣人门下是多大的福缘?他竟然还未入门,便打听起下山来了。
“你身无修为,若要下山,至少要等到金仙以后。而若要修行到金仙,纵是天资高绝,也需数百载时光。”元始轩眉微扬,开口回答道。他倒没什么不满,因为能通过自己禁法的人绝非贪恋红尘物欲之辈,轩辕如此问,自然有他的用意。
就见轩辕面色连变,最后跪倒在地:“圣人慈悲,轩辕来昆仑求道,只为人族振兴,摆脱巫师掣肘。若是让我留在山中修道,因心念人族之故,万万做不到平心静气,专一修行。还请玉清圣人体谅一二,赐我一点速成之法。”
他说着,砰砰砰接连磕了好几个头,响声回荡在大殿之中。
玉虚门下众弟子看着轩辕现在的样子,心里又是恼怒又是动容,恼的是他不知好歹,但是他语出至诚,那片挂念人族之心又令他们颇有触动。
“罢了。”沉默半晌后,元始天尊开口说道,语气听不出是喜是怒。
“你既然通过了怀拥天地禁法,自然有资格修习玉虚法门。只是下山之后,不可自称阐教门下,也不可随意将法门传与他人。”元始悠悠说着,一股凛然威严油然而生。
“轩辕叩谢圣人慈悲,定当遵命!”轩辕又是连叩九下。
“广成子与轩辕留下,其余弟子暂且下去吧。”
元始已经发话,众弟子不敢违逆,纷纷退下。
门关上后,元始天尊再度开口:“广成子,你将玉虚入门心法口诀传授与他,就在这里传授,出你口,入他耳,不得再有第四人听见。”说完后,他就闭目养神,不再开口。
广成子于是开口对轩辕说: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净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我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土。将去汝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矣。”
“这便是我玉虚入门心法,你且牢记在心。”
说着,他又转向元始,行了一礼,示意自己已经讲完,退到一旁。
轩辕天资聪颖,只是听了一遍,就牢记于心,默诵几遍后,又向元始行了叩拜礼,随后向广成子躬身一礼:“多谢仙师传法之恩,轩辕铭感五内。”
他看两人不像要再说什么的样子,便转身离开。
正当轩辕欲推开大门的时候,元始的声音忽然传来:“我之法门,汝须谨记。此非止修身养性之道,亦是心计权谋之道、帝王霸业之道。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不外乎是。”
轩辕霍地转身,看到元始依旧闭着双目,如同从未开口一样。
“轩辕多谢圣人指教。”他行了一礼,推门走出玉虚宫。
就连元始也未曾想到,这姬轩辕实乃不世出的天才,仅凭一段入门口诀,就明悟修行之关窍。他回转部落后,亦无明师指点,亦无同道切磋,独自一人便在数年间修到金仙的境界,成为有熊氏部落族长,他逐巫族、制衣冠、建舟车、立井田;又有仓颉造字,嫘祖制丝,伶伦创十二音律,岐伯著《素问》《内经》,如此种种,将整个有熊氏治理得蒸蒸日上,他也在数十年间一举证得大罗金仙。
随后轩辕也不管什么天下共主、以德服人。直接在群臣的辅佐下率兵出击,凭着自己大罗金仙的修为一扫十方,平定天下部落。他于阪泉击败当时的共主烈山氏,成了名正言顺的天下共主,封号人皇轩辕氏,又曰黄帝。在他治理下,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遂取首山之铜铸剑一柄,献于黄帝。
黄帝大悦,以自悟道法重新炼制此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剑成之后,取名轩辕剑。
其后又有九黎蚩尤作乱,崇信巫术,自身亦是大巫修为。轩辕黄帝发兵讨伐九黎,于涿鹿激战三天三夜,终于诛杀蚩尤、风伯、雨师等众巫,自此天下一统,宇内升平。人族彻底从巫妖两族的附庸中走了出来,独立一族,走上了另一条世间文明之道。
轩辕黄帝将共主之位传与孙子颛顼,自己则远遁云游,后与神农氏相遇,两人于三十三天外开辟火云天,隐居其中,偶尔还与天皇伏羲有些往来,过起了逍遥岁月。
其后颛顼传帝喾,帝喾传尧,尧传舜,舜传大禹,这五位也算是圣明君主,并称五帝,与前面三皇相对,大禹死后传位于启,自此夏朝立,家天下出,人间又是一番纷扰,暂且不表。
昆仑山上,玉虚宫中。
“今日广成子成就大罗金仙之位,可喜可贺。”元始向来严肃的脸上透露出几分笑意,广成子是他门下首徒,修道多年,今日终究证得大罗之位,他自然非常高兴。
“老师过奖了。”广成子躬身一礼。
“无妨,我今日赐你一宝,权作嘉奖。”元始说着,手中显出一方青石大印,古拙威严,气息不凡。
“这是……”
“此宝名曰番天印,乃是我取不周山半截山峰炼化而成,分属先天,今日便赐予你。”元始含笑说。
“多谢老师!”广成子拜收番天印,却没有离开。
“你还有何事?”
“呃,弟子有一事不明,请老师解惑。”
“是不是想问姬轩辕一事?”元始未卜先知地说。相处万年,他对自己弟子的性格再了解不过,知道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广成子。
“老师明鉴,他姬轩辕仅仅凭着入门口诀,竟然短短数十年间就修至大罗金仙,弟子与诸位师弟苦修这许多载,真不知道究竟为何?”
“这肯定不是你一人的疑惑,去,把金钟敲响,召集我门下众弟子来,我一起解答。免得尔等道心动摇,妨碍修行。”元始说。
片刻之后,燃灯道人、南极仙翁、十二上仙和白鹤童子济济一堂,静待元始解说轩辕精进之谜。
“轩辕精进飞快,原因有三。”元始手执三宝玉如意,侃侃而谈。
“一则他本人天资卓绝,意志坚定,论起来与你等不相上下,或许还有胜上一筹。”
“其二就是万民愿力所致,万民愿力使他有大气运加身,自然修行起来事半功倍,就如同当年的帝俊、太一。”
“其三是他未修行前,就明晰本心愿望,知道为何而修,如何践行本心,不像妖族修士,大都懵懵懂懂,凭本能吐纳化形,踏上求道之路,这也是影响修行速度的原因。”
“如此说来,人族都是天生灵智,然后修道。他们的修行速度岂不是比妖族修士要快得多?”燃灯忍不住问。
“不错,正是如此。”元始赞同,“当然,普通人是不如姬轩辕,但绝对要比妖族快。妖族要开灵智,化人形,脱离本能,这便已经是困难无比了。”
“老师既有弘法传道之心,何不传教于人族?只是人族之中,知晓我教者寥寥……”南极说道。
“南极所言极是,我那通天师弟便看到了这一点,遣多宝、金灵两大弟子去人族寻找弟子。”元始点头,“正好我也心有此意,燃灯、南极,你二人便去一趟人族吧,但不要收弟子,而是广传我教名声,让人族自然心生倾慕之意,来我昆仑山求道,否则不免有滥觞之患。”
“是。”二人躬身退下。
西方极乐净土,大雷音寺之中。
“今日已毕,尔等退下吧。”接引此话一出,佛门众修士纷纷离开,只余准提坐于他右侧。
“那几个新收的人族弟子倒是精进颇快,短短百年便已证得一地菩萨。”接引感慨道。
“人族天生带有灵智,先有修炼之心,再有修炼之行,比我等当初纯凭本能传承要强得多。你我佛门教法,又最重心境,自然会有如此现象。”
“西方毕竟人口稀少,不如东土那般多英才,你我若是能将教法传入东方,那该有多好。”
“师兄莫急,顺其自然即可。”准提劝解道。
“你说的也是。”接引点点头,闭目神游起来。准提见此,也回斜月三星洞静修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起本文下榜,各位亲们赶紧收藏,不然就找不到了呦。
感谢霸王票:小唐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27 13:39:49
第84章 孔雀明王今皈依
“不过万年,杀劫又起。”
八德池畔,接引望着东方杀气升腾三万里,喟然而叹。
数年之前,鸿钧召集众圣于紫霄宫,传下封神榜,命他们趁此杀劫补完榜上神灵,以全天数。之后恰逢天心转移,周代殷商,封神榜与打神鞭便理所当然地落入元始天尊之手,由他交予门人姜尚,以完劫数。
“世间修士皆依因果而各自杀伐不休,不问行事善恶。一人身陨,则他的同门师长等等一切被结过善缘之人,都会出手报复,然而这之中无论双方,总有伤亡,这就有了新的因果;如是众生因果纠缠积累,如滚雪球,越积越大,终须一场了断,行那快刀斩乱麻之举。”准提道。
接引与他心有灵犀,接口说:“正是如此,如今三界修士之中,人族为主流,他们修行迅速,重感情,喜抱团,不容异己,因果集聚速度数倍于当年巫妖两族,是以短短数千年间,竟然积累起如此庞大的因果业力,量劫应运而生。”
此言落地,两人互相对视,都有几分无奈之色。
“两位道友还少看了一点。”一个慢吞吞的声音响起,西方二圣转头看去,就见一青袍老者手拄拐杖,悠悠而来。
“太清道兄,你来了。”两人合什一礼。
“我刚从须弥山上了这极乐净土,便遇到了两位道友在讨论杀劫一事,莫要怪我插口。”老子稽首回礼。
“无妨,我们正想一听道兄高见。”准提回答道。
“修士因果业力,固然是量劫迅速降临之原因,但绝非根本。根本原因,仍旧要着落在普通人族之上。三皇五帝之后,人族文明开化,然而欲念亦随之而起,如火炽燃。彼等黎民百姓,沉迷五色五音五味之享,追求物欲极致,心中诸毒流然于外,因果纠缠,不啻于修士数千倍。”
“只是凡人一生短暂,不过数十载,纵使如何欲念炽盛,因果缠身,转眼之间也就成了黄土,因果尽去。”接引皱眉道。
“不然,当今修士八成出于人族,关系盘根错节,往往随意插手凡人纷争,使其因果激化,由凡人与凡人之间上升至修士与修士之间。”老子道。
准提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凡人无尽,结下超乎想象的庞大因果,又因为修士与凡人的关系,这些因果被迅速提升到了修士层面上,延续成百上千年,最终才惹出了这场杀劫。”
“正是如此。”老子点头道,“我在人族之中游历数千年,种种乱象,都有所见。如许多世家大族,都有些供奉修士,或是族中有些通晓修行的长老,他们每一代还会选出优秀族人,送往故交修士门派,代代相互扶持。再比如我通天师弟的门下,在商汤克夏时出力甚大,便世世代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碧游道法也被奉为正统,截教万仙来朝,盛况空前。”
“可这世上焉有千年王朝?通天道兄深陷其中,虽然道统一时兴起,于长远计,只怕不是什么好事。”接引摇头感慨道。
“吾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这道理我早在巫妖量劫时,就同元始、通天两位师弟讲过,只是他们又听进去了几分?如今身陷劫运之中,一边助周,一边助商,同门相侵,不可自拔。”
“鸿钧老师命我等于紫霄宫签立封神榜,虽出于补足天道运转考虑,未尝不也有化解劫运之意。天庭隐入天界,不得轻易出入,世间纷争也难以波及。纵有些修士挟怨飞升,昊天也令他们出天界了结因果,不得妨碍天庭运转。若是将修士封神,命其在天庭任职,自可断绝与下界的往来因果。”准提道。
天界,原本是对三十三天的统称,后来洪荒众生就用此来称呼天庭所在的那方中千世界,久而久之,连准提他们这些圣人也习惯于如此称呼了。
老子轻摇皓首:“若是挟怨飞升的修士日渐增多呢?亦或者是天界神仙与下界仍有联络?昊天鉴于帝俊往事,挪天庭入天界,绝地天通,又勒令修士出天界了结因果,这的确都是明智之举。但如若天庭所有的仙人都一个个出天界了结恩怨,只怕天庭不存。”
“道兄言之有理,但是这一量劫尚且未至如此严重。”接引道。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两位道友法眼通明、智慧深勘,应该知道如此下去,天庭崩溃,只是或迟或早罢了。”
接引与准提对视了一眼,准提似乎是下了决心,开口道:“不错,我二人灵台中早有预感。不瞒道兄说,我二人有意立下戒律,约束门下弟子,凡入我门下,都要受戒,一来克制欲念无明,二来便是避免卷入因果劫运。”
“两位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只是有一点不同。我欲……”老子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听完之后,接引、准提二人讶然相顾,愣了半晌后,准提忽然问:“我闻太清道兄先是借出太极图于赤精子,后又亲下凡尘,与元始道兄一起破了截教三霄的九曲黄河阵,莫不也是为此打算?”
“不错,正是如此。”老子道,“当年接引道友在冥间蒙难,我曾借大鹏羽给准提道友,助你一臂之力,我此次请二位道友也能助我一助,了结此因果,完我心愿。”
对面两人又是默然半晌,良久,接引开口道:“道兄之大气概,我二人不如也,我二人愿助一臂之力。只是通天道兄那边,又当如何?”
这回换成老子沉默片刻,随后说道:“殷商帝辛失道,气运衰微,岐周圣主已出,通天师弟身陷泥沼,与成汤牵连太多,天数不可违逆,长痛不如短痛。”
“我们明白了……如道兄所托,异日有事,自会前来相助。” 准提看了接引一眼,理解了他的意思,开口应下。
数十日之后,六十万周军出金鸡岭,却被殷商三山关总兵孔宣阻住,不得寸进,燃灯道人虽亲至周营相助,亦不能制之。
“昔年燃灯道友传法之恩,恰好在此时一举了结。”准提忽地站起身来,一步踏出,离开了西方极乐净土,来到了周营大帐面前。
“什么人!”几个士兵被突然出现的准提吓了一跳,战战兢兢地喝问道。
“还请通报一声,就说西方准提道人,特来相助燃灯道友。”准提笑眯眯地对着一个将士说。好在那士兵久处周营,奇人异士见得很多,这才缓过神来,匆匆赶去大帐。
不多时,燃灯熟悉的声音响起:“不知准提圣人法驾来临,燃灯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一别经年,道友修为大涨,早已超脱大罗,可喜可贺。”准提看着燃灯的面容,有些感慨,“莫要叫我圣人,称呼老师即可。”
“唉,说来惭愧。我的进益哪儿比得上老师呢!”燃灯苦笑着摇了摇头,引着准提进入大帐。
两人各自就坐后,准提开门见山道:“我今次前来,不为其他,就是听闻西岐军队被孔宣阻住,特来相助,也算是还你当年传授控火心得之情。”
“那实在是多谢老师了,孔宣此人,委实修为了得,照妖镜也照不出他的原身是何。这便罢了,关键是他还有一门奇术傍身,一出手时就可放出五色神光,无物不刷,就连我那至宝无尽意灯也抵挡不住。”燃灯一股脑地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哦,那五色神光果真如此厉害?你看出了什么眉目吗?”准提顺口问。
“隐约能感觉到一点,应该是某种五行术法,再详细就不得而知了。”燃灯摇了摇头。
“我知道了。”准提点点头。
第二日一早,孔宣就见到一个清瘦道人立在阵前,挺秀如青竹,两手空空,含笑看着他。
“你是姜子牙请来的救兵吗?”孔宣哼了一声,金盔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映衬的面容分外英挺。
准提不由得哑然失笑,孔宣的样子在他看来活像是一只趾高气扬的孔雀。
“我老实告诉你,玉虚门下燃灯道人都不是我的对手,你这野道又是何方神圣?”孔宣喝问道。
“贫道西方准提,见过道友。”准提合什一礼。
“准提?没听说过。”孔宣摇摇头,他自幼长在极南火山之中,不问世事,直到玄鸟生商,盘庚迁殷,他即奉母命入朝为官,于人世中磨炼心境,担任三山关总兵至今。而准提极少履足中土,他没听说过也属正常。
“没听说过无妨,我来便请你不要再阻道周军,助纣为虐。”准提温和地说。
“你这话真是惹人发笑,你若是能胜我,不仅我放行让那姜子牙的大军通过,还拜你为师。”孔宣虽然在人世百余载,却都在行伍中度过,难免沾染了军中豪迈之气。
“好,一言为定。”准提哈哈一笑,心底对这送上门来的弟子高兴不已。
“那你这道人便小心了!”孔宣大喝一声,手中方天画戟当头劈来。
“你我皆是修行中人,用这凡铁兵器作甚?”准提也不用七宝妙树,只是一指悠悠点出,正对画戟锋芒,身形飘逸,青袍摇曳,转眼间就到了孔宣身前。
噫!说来也是奇怪,那柄画戟碰到准提手指,竟然寸寸化为齑粉,随风飘散。
孔宣一个后空翻,拉开与准提道人距离,随后将身一摇,就见五道神光接天而起,色分青、黄、赤、黑、白,自上而下倒垂刷来,如天河落瀑。
“果真是一种五行神通。”准提点了点头,颇为赞赏地道,“似乎是将先天五行本源炼入其中,天下凡是五行之属,都不免为此所制。”
口中说着,准提也不出招反击,只是将双手于胸前合什,一片空境自灵台演化而出,五色神光便落不下来。登时,孔宣心头涌出一种别扭感,仿佛面前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片真空,不属五行之内,他收摄不得。
“不能依据五行生克收他,我就用力硬来!”孔宣一时涌起好胜之心,硬生生运转法力,让那五道神光聚合成一只五色流光大手,当头向准提抓来,虚虚握住那片空境。
“万法流转,终究成空。”准提轻诵一声,低眉顺目,也不反抗,只是安守自身空境。孔宣那五色大手一触到空境,就由色入空,光华湮灭,复归虚空之中。
孔宣修为虽深,却与修士战斗不足,手段极少,他那五色神光,更像是某种天生神通,论起其余对敌手段,他一概不知。
只是如今局势,已经是骑虎难下,他非得把这道人击败不可。于是他心下一发狠,现出妖身本相来,细目红冠,百眼尾羽垂地,身长万丈,五色大手重新崩散为神光五道,回返己身,随后他张口用力一吸,运起毕生法力,竟然硬生生将准提道人连着那片空境吸入腹中。
“唔,他吸我的那一瞬间,是将我周围的空气都吸光了,暂时形成一片真空,以空对空,难怪会如此。”准提点了点头,也不惊慌,就见周围五色神光化作五行真火,欲将他一举炼化。
“这孔宣……空有超脱大罗之修为,道心手段,却都逊色一筹,白费了自己的绝佳资质。”准提摇头感慨了一句,双掌依旧合什,还虚虚向下一压。
孔宣正欲变回人身,猛然间感觉莫大压力自空中袭下,如同三山五岳、四大海水一同砸来,他四肢百骸咯吱作响,浑身上下动弹不得,随后一缕佛光自他背上升起,随后化作千万道金光四射,梵音禅唱不绝传出,准提从中而出,合什立于佛光之中,宝焰升腾而起,在他足下结成七宝千叶莲台,托住其身。
“道友,如今你那拜师诺言还成不成立?”准提含笑问道。
“大丈夫言既出,行必果,我有眼无珠,认不出高人,也只能认栽了——孔宣见过老师!”孔雀口吐人言,硬邦邦地说。
“这小子……真是嘴硬。”准提心下失笑,收了诸般妙相,落在地面,看着孔雀变回人身,金盔铠甲尽数粉碎落地,身上仅着一袭单衣,英俊挺拔,只是面色不太好看。
“燃灯道友,如今孔宣已经被我收为弟子,你尽可告诉姜子牙,让他发兵进攻三山关。”准提一面向周营方向传音,一面对孔宣说,“你还有什么要带的东西吗,或者是需要嘱咐的话?如果没有就随我回西方极乐净土吧。”
孔宣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那便走吧。”准提握住他的手腕,运起神境通,转眼间就回到极乐净土,八德池畔。
接引此时恰好在树下结跏静坐,抬眼看到准提握住孔宣的手出现在面前,左眉一挑:“师弟,你不是去帮助姜子牙伐商了吗?这是何意?”
作者有话要说:说起来准提才应该当qd男主,因为洪荒流必备套路之收孔宣为徒本来就是他干的。
第85章 究竟真我为何物
他是逍遥天尊,盘古头髓所化,是混元天道圣人,巫族族长,位列紫霄宫首座,福泽深厚。
除此之外,他还有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是穿越者。
“逍遥,你是不是穿越者?!”对面准提的话语如惊雷般在他耳畔炸响。随着准提话语的一步步逼近,他发现准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他也是一个同样的穿越者。
“真是奇了!”逍遥暗自想到,“怎么会有人不开眼地重走准提那条路呢?”
“真是奇了!”对面的准提显得跟他同样疑惑,“前世记忆不过几十年,今生则有万万载,难道还抵不过那一点记忆吗?几本小说之谈怎可被如此重视?你做出的每一件大事竟然都让这些东西来左右?”
“哼,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好奇怪的,真是念经念坏了脑子。”逍遥心底不屑冷哼了一句,开口用反问将准提的话驳了回去。他为什么不直接解释呢?真的是因为太简单不屑于回答吗?还是……
“逍遥,我与你选择不同,你选择将前世记忆牢牢记住,数万年修行时光也不曾冲淡抹去……可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