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开局获得上班打卡系统

第15章 开荒种粮 玉米土豆


    “不是,整座城三千多百姓,就只有这么几个符合条件的?”
    扫视着站自己面前的几十个老弱病残,陈默难得挠挠头。
    对面土生土长在大同城内的士兵则信心十足保证道:“禀大人,你可别小瞧这几位老伯,论手艺,整个大同城内没有人能比他们更强!
    只是小人好奇,大人让小人找他们过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种田!”
    陈默答复。
    经过这两场战斗打下来,陈默意识到粮食对于他来讲是有多么重要。
    只有当手中有了粮食,他才能训练士兵、保卫大同城。
    他才能保证士兵不会产生非战斗减员。
    但受制于商店价格和薪酬羞涩。
    陈默一直以来手中的粮食都并没有多么充足,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靠打赢一场胜仗赚取的工资来采购粮食。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应急,却不能当做长久之策。
    尤其是随着战役规模逐渐提升,草原军不会再三天两头派遣几百名士兵过来给他送钱。
    而没有战役来赚取工资,仅凭日常工作的那点微薄薪水根本不足矣养活整个大同城。
    所以,陈默非常迫切的需要种粮!
    为此,他特地命人从城中找来十几个精通农活的庄稼汉。
    虽然陈默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行不行。
    但既然士兵敢拿项上人头担保,证明这几个老汉还是有把刷子。
    陈默也就选择将他们留了下来。
    不过光有农夫还不够!
    要想能种出足够全城百姓和士兵食用的粮食。
    陈默还需要一块地!
    “嗯,得想想把城里哪块地方腾出来种粮食呢?”
    考虑到把粮食种植到城外容易受到战火波及。
    陈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从大同城内进行挖掘。
    反正整座城几乎到处都是废墟和荒地。
    清理干净后,用来种粮绝对绰绰有余。
    至于具体该选择哪一块进行种粮。
    陈默精挑细选,最终成功相中城东附近的废墟荒地。
    因为草原军是由西向东发起的进攻。
    这也就意味东面只要不面临草原军几十万大军团团包围,基本不太可能会受到攻击。
    把粮田安置到东面,绝对是最优选择。
    “好,不想了,就放东面!”
    确定把粮田安置到东面,陈默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还是发动全城百姓!
    他们实在是太能干了,消耗还低。
    两亩地的清理只需要一顿饱饭。
    上千号人争先恐后将破砖烂瓦都从城东清理干净。
    而陈默则趁他们干活的间隙,迅速打开商店,开始挑选起等会需要种植的种子。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层层筛选。
    因为陈默很清楚!
    以目前大同城内这种种植条件,就算是要种田。
    也根本养活不了像杂交小麦、杂交水稻这种农作物。
    至于普通农作物则生长周期太长。
    就拿红薯为例。
    哪怕是最早熟的红薯,生长周期也至少需要160天到200天。
    陈默瞧了瞧整个大同城濒临崩溃的模样。
    心想等200天后大同城还有没有都是个问题。
    因此,他需要那些生长周期迅速,能够果腹,产量又极其夸张的农作物。
    抱着这种念头,陈默视线快速从系统面板掠过。
    足足过了两三分钟后!
    他终于在一大堆农作物中成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一个,土豆!
    这玩意早熟期60到80天,最快种下后两个月就能收获。
    且它产量极大,平均每亩地都能有3000到4000斤。
    有它在,能不能吃好陈默无法保证,但他至少能保证让全城百姓和士兵们从此能够吃饱。
    不用像现在这样,吃完上顿没下顿。
    第二个,玉米!
    成熟期比土豆要稍晚,最快要90天到100天。
    种植它,主要是为当土豆吃完后,下一批农作物成熟前大同城内不会断粮。
    不能说土豆成熟后,全城人拼命往死了吃。
    等吃光后,全城人继续挨饿等下一轮土豆成熟再吃。
    这是挨饿德,陈默不想效仿他。
    至于为何单独从其他过渡型农作物中单单选择玉米。
    究其原因,还是它便宜。
    比起其它紫薯、红薯等农作物种子。
    玉米种子是最便宜的。
    且玉米成熟后除开能直接煮熟食用外,还能磨玉米面。
    食用途径十分多样,符合陈默目前粮食种类较为单一的尴尬局面。
    “恭喜宿主获得玉米种子2000克。”
    “恭喜宿主获得土豆种子2000克。”
    伴随系统提示音,陈默选择每种农作物各买四斤种子。
    别看数量不多,分布到两亩耕田中绝对是绰绰有余。
    且就这点种子,系统就足足坑了陈默1600块钱。
    平均下来,每斤种子两百块。
    对于这种宰大户的行为,陈默表示被坑一次就够了。
    等新粮食成熟后,他就把土豆块和玉米粒放置到土里。
    争取做到用粮食生粮食,绝不给系统发财的机会。
    “来,所有人听好,先把田耕开,开田以后,每半丈撒五六粒种子,都是老农工,这些事情应该不用我再多交代吧。”
    按例和农工们交代遍流程,陈默把种子分发给每名农工。
    有些人领到种子后,颇有些惊讶地问道:“诶大人,这玉米种子我们认识,还有一种是什么种子,我等怎么从未见过?”
    “噢,这是新种子,两个月就能成熟,收成时一亩地差不多能有个四五千斤吧。”
    没和众人说太多这些种子都是些什么,陈默觉得自己就是说完他们也很难听懂。
    尤其是土豆虽然十六世纪就传入明朝,但种植普及度却很低。
    许多百姓连见都没见过。
    跟他们解释土豆是什么,无异于对人说天书。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
    直接告诉他们成熟期两个月,收成四五千斤。
    简单粗暴,理解通透。
    而农夫们听到这个解释后,也如同陈默预料般。
    瞠目结舌道:“种两个月就能收四五千斤?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啊?”
    “说没说笑,两个月后不就水落石出了吗?行了,都赶紧忙活起来吧,开垦荒田,耕地下种你们应该都是老本行,争取速战速决。
    我可不希望种个地还得浪费好几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