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而起。幼帝受制于内宦,宦官专权营私舞弊导致民不聊生;大将军何进意图诛杀宦官,结果被设计身死,他死前召集的董卓趁机率军控制了京城,挟制幼帝,倒行逆施,对国家造成了更大的破坏;王允之类的爱国之臣设计杀了董卓,却导致了京都群龙无首,百姓罹受兵乱。
自此汉朝大地硝烟四起,诸侯割据,群雄混战,再难平息,百姓民不聊生。
貂蝉再聪慧美貌,也不过一介弱女子,在这个年代历尽坎坷沉浮,才是普遍的人生常态。要想保护好自己,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必须得找一个靠谱的靠山才行。
菡若绞尽脑汁,思考起来。
汉末之后是三国,曹操、刘备、孙权是三个最大的赢家。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智谋犹在衮衮诸公之上,以一低层官宦子弟之身拼过了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和袁术、三国第一勇将吕布、占据荆州要地的刘表、西凉军首领马超与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完成了中国北方的和平统一。
而且他作为“建安七子”之一,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个人素质很高。
只可惜他风流成性,四处沾花惹草。跟了他不见得会多么舒心愉快。菡若毕竟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人,这时候的男的三妻四妾并非罪大恶极,但是自己不可能成天跟他后院的那些女的去勾心斗角吧?自己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可是四十岁了都没嫁人,现在一下子去跟那么多女的勾心斗角,能搞的掂才怪!
何况曹操自有他的正妻,又不会像之前两个任务中的夫差、唐明皇那样宠着自己。自己不会过得痛快。
而且经过貂蝉以身为饵杀董卓一事,曹操明显无法把她当做一般女性看待,不然前世中也不会把她送给关羽。
另外,貂蝉只有在曹操击败吕布的时候才见到他,之前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无法提前做准备。
所以曹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刘备在前世中给貂蝉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就是一假仁假义、面慈心黑之徒。
吕布在袁术攻打刘备的时候,用辕门射戟的方法平息了那场战乱,可谓对刘备有恩。但是吕布被曹操俘虏的时候向刘备求救,刘备表面上答应替他向曹操求情,背地里却劝使曹操杀了他。
这样一个虚伪奸诈的小人,就因为姓“刘”,用这一丝皇家血脉大做文章,假仁假义收买人心,笼络了一批能臣悍将,建立了蜀汉王朝。
刘备的几个妻子都是出身贵门,但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虽然每个人死后他都表现得很悲伤,但是真的心疼的话怎么会不好好保护她们呢?
这种人,不拿自己挡刀剑就不错了,还能指望他做什么靠山?
东吴的孙权寿命长,教养好,知人善用,聪明睿智,有雄才大略,没有不良嗜好。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就是孙权的字。可见孙权之才是天下公认的。
孙家一直安居江东之地,根基深厚,生活环境很安定,虽然免不了权势争斗,但是孙权有父亲、哥哥两人冲在前面,他自己到最后是捡了个现成的。这简直是最安稳的靠山了。
但是菡若仔细回忆了下前世的经历,就悲催地发现孙权至少比貂蝉小十余岁。姐弟恋什么的,差个两三岁也没啥。但要是差个十几岁,不要太夸张好不好?
古人结婚早,十五岁左右就抱孩子了,孙权这孩子在历史上的评价三观挺正的,怎么会找个老妈那样年纪的人做老婆呢?
貂蝉不能嫁给孙权,要是能嫁给他哥孙策的话也还行。孙策和孙权是一母同胞,感情很好。江东之地就是孙坚和孙策一力打拼出来的。孙权作为他们的继承者,孙策去后孙权肯定会善待自己的寡嫂的。他们家又不缺这一口吃的。
可是去哪里见孙策去呀?这个时候,正是孙权他爹孙坚叱咤风云的时候,他哥还不知道在哪里呆着呢!最多是在跟着他爹在战场上学习吧!
好像没有见面的办法啊!怎么解?
自己又不可能托个媒婆千里迢迢跑到江东孙家说“绝色美女貂蝉要嫁给你们家的大郎”,要是那样做了不被人当神经病骂得不能见人才怪。
嫁给他爹这想法就算了。孙家产业肯定是由孙策、孙权这两个小子继承的,自己去跟他妈做情敌,他爸又死得早,能有好下场才怪。
想了半天,菡若更悲催地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接触孙家的机会。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要是自己一介弱女子离家出走,肯定不出两天就落到别人手里了。到时候被人卖了都是好的,说不定直接小命就没了呢!小命直接没了也就罢了,万一被虐得半死不活,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成的咋办?
想到这里,菡若感觉冷飕飕地,打了个哆嗦。虽然自己有个蚌壳护身,谁知道能用几次?用多久?还是省着点用好。
这么想来,曹操、刘备、孙权这几人都靠不上,那怎么办?首先要能活下去,才可以去完成任务啊!难道自己要搞个养成计划才行?
菡若想到这里,眼睛忽然一亮,刚才不是还有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