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获得陷阵系统,一统三国

第113章 手下来营救


    廷尉主管天下刑狱,权利不可谓不大。
    更别说这是许都的廷尉,天子脚下的廷尉,就是天子的脸面。
    可如今,高顺觉得这个脸面,恐怕有些问题。
    正想着,隔壁牢房,也就是谭六他们所在的牢房,传来金宇的惊呼声:
    “谭六哥,你流血了!”
    高顺瞬间紧张起来了,受伤可不是一件好事。
    要是在军营还好,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医疗兵”和老中医在,不值一提。
    可在这个破地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受伤,那根本得不到任何的救治,只能靠自己扛着。
    别想那些狱卒会大发善心给你送药什么的,更别想有机会出去看医,只能自己熬着,熬过就能活下来,熬不过,就等死吧。
    “谭六怎么了?伤在哪里?伤口大吗?”
    高顺问道。
    “没事将军,小伤口,被那贼人的剑划到了而已,贼人的剑还真是快。”
    谭六的声音传过来,让高顺松了口气。
    只是被剑划伤了就好,就担心伤口太深或者太长。
    等等,剑伤?
    高顺猛的想起来了,问道:“我们当时用的是什么武器?”
    隔壁三人一头雾水,不知道高顺为什么突然问起来这个,王从回答道:“刀啊,咱们用的不一直都是钢刀吗?”
    “那些黑衣人用的是什么武器?”高顺紧接着问道。
    “剑啊,谭六受的不就是剑伤……”王从下意识回答道,随后也反应过来了,惊喜道:“不一样!”
    “对,就是不一样,刀伤和剑伤怎么可能一样?”高顺一拍巴掌,道:“当铺里面的掌柜伙计肯定都是黑衣人杀的,而他们不可能特意换个武器来杀人,所以尸体身上的伤口只能是剑伤。
    这就是一个突破点,等到审问的时候,稍微探查一番,那就稳了。”
    不只是高顺振奋,其他几人心里也是有底了,轻松了许多。
    不怕蹲牢房,就怕没机会出去洗刷清白。
    “不过,可能还需要几天。”高顺又道:“如果真的有人要对付我的话,一定不会那么轻松就让我们脱身的,还是需要加以小心。”
    “将军说的是,不过,在这里还会有什么危机吗?难不成那些狱卒会来刺杀我们?”金宇不解道。
    “不是狱卒,我怕幕后黑手又有安排。”高顺沉重道:“不过现在说这个也没用,大家多加小心就好。
    可能会有刺杀,但光明正大的要杀害我们,是不会有的。”
    ………………
    城外,陷阵营点中军大营内。
    张财正在不安的转着,大营内不只是他,还有太史浩。
    只是速来沉默的太史浩脸上也写满了焦急。
    “你说,将军他们能去哪?到现在还不回来?”
    又转了几圈,张财才开口道。
    太史浩沉默着摇摇头。
    “我当初就说,带谭六那个不着调的干嘛,还不如带我去,哪怕带你去也是好的啊。
    谭六,王从,两个不靠谱的,加上金宇这个小毛孩子,不出事就怪了!”
    太史浩犹豫着想要张口,想不想还是算了,夜不计较张财口中“就算带自己也好”这句话了。
    “现在怎么办,咱们人生地不熟的,想去找也找不到。”张财不复往日的沉稳,彻底的急了,在大营内踱着步子。
    “这样,将军在我面前提过的,他还有几个朋友,我们现在去找他们,看看能不能打探到什么消息,要不然我心里真不放心”还是张财拿定了注意,对太史浩说道:
    “我们分头行动,也别留人看家了,营地里几百号人丢不了。
    之前在城内,来找将军的那个将领你也知道吧,叫……徐晃徐将军的,你去找他,跟他说一下。
    我去城内打探一下张辽张将军和陈先生的居所,去看看他们知不知道将军的消息。
    就这样,分头行动,走!”
    太史浩也是十分干净利索,二话不说,直接就和张财二人骑上马往许都城里去。
    虽然天色已晚,但许都并没有关城门。
    和在下邳不一样,下邳是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关城门,不给进出,是怕出现什么意外。
    只是许都这边不知多少精兵悍将在城内城外驻扎这,能出什么问题?
    陷阵营的军营距离许都也不算远,更别说二人快马加鞭,不一会儿便抵达了许都。
    “记得原来那个军营在哪吧,尽量快一点。”
    张财又吩咐了一句,便和太史浩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太史浩跟随着记忆中的路线,成功找到徐晃的军营。
    “什么人!停下!”
    军营外站岗的士卒见黑暗中一个人骑着马匹冲军营而来,拔出武器,大喝呵斥道。
    太史浩直把冲到军营门口才停下,翻身下马,道:
    “我是高顺高将军手下的士卒,找徐晃将军有些事情。”
    “这……”
    几个士卒对视一眼,也拿不定主意,便让一人前去军营请示徐晃,并且让太史浩在这个侯着。
    大部分的将领,在许都都有府邸,曹操早就给他们安排上了。
    即使曹操没有安排,自己也早就买好了,只是有的将领习惯住在军营里,有的将领习惯住在府邸上。
    徐晃是前者,征战多年的他更喜欢在军营的环境里面睡觉,身边都是士卒,这样睡得踏实。
    这个时候,徐晃刚刚巡完营,回到中军大营。
    巡营,每日少说一次,多则三次,雷打不动,已经成为了徐晃的习惯。
    只有巡完营,心里才能踏实一点。
    “报将军,有一士卒自称是高顺将军手下,想要见将军,说是有要事相称。”营帐外点士卒道。
    高顺?徐晃对此人印象深刻,
    既是因为高顺的能力,也是因为高顺的性格。
    那日在白城楼上,他虽然不在场,但也从人口中听得高顺的事迹,对高顺临危不乱的应对赞叹不已,而高顺的能力,他也十分欣赏。
    至于高顺后面为张辽出头那件事,则是一个加分项,使徐晃更加对高顺感兴趣了。
    前两日与高顺见了一面,畅谈了几句,也让徐晃十分畅快,现在高顺的士卒找上门来,还是见一见好,说不定真的有什么要事呢。
    “唤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