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获得陷阵系统,一统三国

第11章 你荀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还没到傍晚,高顺已经回到下邳。
    随即便马不停蹄的前往管理后勤的地方,他必须要在部队到达之前把物资准备好。
    谁知道,他讨要装备,竟然受到了阻拦。
    “你条子呢?领物资需要条子。”负责发放后勤的是一个胖子,了解高顺的来意后不耐烦道。
    “条子?什么条子?曹公让我来领的。”高顺不解道。
    “你说是就是?要是随便来个人说是曹公要来的,我这执事还干不干了?”
    高顺自知理亏,却也没办法,这胖子虽然态度不好,可也没说错。
    还是大意了,早就应该找曹操要手令的。高顺有些郁闷,不过他也不急,现在天色已晚,明日再去找曹操也无妨。
    由于府邸已经卖了,高顺只得住在客栈,令小二看好马匹后,便沉沉睡去。
    ……
    翌日一早,高顺便跑到了曹操的府邸,由仆从领着进入了府邸。
    还是和上次一样,依旧在膳厅,曹操也正在吃饭,不过和上次不同的事,这次他身边还坐了一人。
    这人面相清秀,容貌俊美,即使正在吃着饭,也透露出一种文士的优雅。
    此人正是荀彧!
    这不是高顺穿越后第一次见到荀彧,但绝对是距离最近,观察最仔细的一次。
    后世的电视剧经常把荀彧描绘成一个老谋深算,白须飘飘的阴险谋士。可事实不是这样,非但于此,荀彧甚至还是个三国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他和张辽的好看不一样,张辽是一种阳刚的美,而他是阴柔的美。
    美到了什么程度,曹植夸他“如冰之清,如玉之絜”。《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就连三国大喷子祢衡见到他也只能憋出一句:“你不过脸长得好看一点。”
    此刻高顺才见识到荀彧的俊美,面如冠玉,眉清目秀,挺鼻薄唇,离他几米远便可闻到淡淡的香气。
    “拜见明公。”高顺先是朝曹操双手作揖,随后看向荀彧,假装疑惑道:
    “这位是…是文若先生吧。”
    “哈哈哈,先生,他还唤你文若先生。”曹操先是哈哈大笑两声,随即便看向高顺:“义从啊,你又来找我何事?”
    不待高顺回答,曹操便转头问道:“文若,你猜义从为何来找我?”
    “彧如何得知?”荀彧擦了擦嘴,不紧不慢道。
    曹操这才重新看向高顺,问道:“不是让你去招兵吗?莫非义从反悔了?”
    “明公说笑了,我是来向您讨要手令。”高顺干笑两声。
    “手令?什么手令?”曹操却脸色一变,装作不知道说道。
    该死!高顺暗骂一句,他来时便考虑到了曹操可能会不认账,不过曹操毕竟是个大人物,想必不会拉下身子翻脸不认账。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做出来了。
    但高顺也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说系统会给他提供对应等级的装备,可是若是凭空多出来装备,恐怕来不及解释便要被拉去杀头。
    “明公,您忘了吗,您说让我招一千兵力,然后给我发物资的啊。”
    “哦对,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曹操一拍脑袋,刚想起来似的:“年龄大了,记性就不好了。”
    又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你怎么看?”
    你怎么不问“元芳你怎么看”呢?高顺心里腹诽一句,期待的看向荀彧。
    “我想知道,若是高将军领到装备,武装军队,该如何呢?
    如今下邳已经放满了曹公的大军,也没地方安置高将军的军营了。
    况且高将军组建军队,目的又是什么呢?”
    荀彧没有正面回答曹操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还好来之前在心里打过腹稿,要不然还真不好解决。高顺心里吐槽一句,接着沉稳答道:
    “自然是城外,据我所知城外有不少村子因为山贼的劫掠都搬走了,正好可以把军营安置在此。
    至于目的,自然是为了为明公效力,我自认为我的陷阵营算的上一把尖刀,当为明公冲锋陷阵。
    而且我刚才也说了,城外有不少村子都受尽山贼的侵害,如今下邳已是明公的地盘,这些平民自然也是明公的平民……”
    “义从失言了!都是大汉的子民!”曹操不知心里怎想,脸上却不悦道。
    “对,是我嘴笨,都是大汉的子民。”高顺有些无语,还是接着说道:“那我们自然要保护他们的安全,给我一月时间,我定将山贼剿净!”
    “城外可不是城内,若是高将军带领军队跑……”
    还未到荀彧说完,高顺便满脸怒色,喝道:“我敬你三分,才称你为先生,你却这个诋毁我,谁不知道我的对明公忠心耿耿?
    荀文若!你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以为只有你是忠于明公的吗!”
    高顺还想装腔作势的吼两句,却被曹操挥手打断,安抚道:“是文若的不对,义从不必担心,切勿在意。
    你的忠诚我自然知道的,我也自然是放心你的,待会便给你手令去领物资,为我训出一支精锐之师来。”
    “定不辜负明公。”高顺拱手,依然不满的瞪着荀彧。
    曹操唤来侍卫,取来笔墨,写好手令盖上章,高顺才一脸不服气的退去。
    待高顺退下,曹操也移步正厅,自言自语的说道:“这高顺,是真的忠心耿耿呢?还是在演戏呢?”
    “曹公觉得他忠心,他便是忠心;觉得他演戏,那便是演戏。”荀彧跟在曹操后面,顿了顿,接着说道:
    “即便是演戏,哪又如何?曹公先是亲自给他取字,又给他军队,一个降将都能领兵,丞相只需让人知道自己的用人不疑和胸怀便好。”
    荀彧点出了曹操所想,也给了曹操一针定心剂。
    不过一个降将和千人军队而已,丞相手下将领如云,精锐士卒成千上万,又有何担心的?
    听到荀彧这样说,曹操也放宽了心,任他折腾,又能翻起几朵浪花?不由得笑道:
    “还是文若懂我心意啊,走,你我二人继续商谈……”
    二人走入书房,摊开舆图,商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