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

第21节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重生之出魔入佛[上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21节

    嗯,关于上一章净涪摇头又点头的问题,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就是净涪在告诉清本,他不需要帮助,但他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会硬撑,会向他们开口。

    这就是持勇猛ji,ng进道和如覆薄冰心的意思了。

    第67章 天魔宗沈定

    “喂,有没有兴趣当我的弟子?”

    听见这句话的那一刻,沈定以为自己幻听了,他以前所未有的木愣眼神看着留影老祖,眼底隐藏得太好的冷静“砰”的一声,像落地的琉璃一样破碎成渣。

    “为,为什么……”

    话才出口,沈定就已经回过神来了,他完全不敢抬头去看留影老祖的表情,“噗嗤”一声跪落在雪堆上,脑袋也深埋入雪堆里。

    留影老祖转过头来看了沈定一眼,那双刚才还带有点笑意的眼睛此刻只剩下漠然的冰冷和无趣。如果沈定此时抬头看见这一幕,那如今就已经后悔了的他绝对更悔不当初。

    饶是被沈定败坏了心情,留影老祖的主意却还是没变。

    他收回眼神,抬头望着飘飞的白雪,随手又往口里狠狠地灌了一大口美酒。醇香的美酒终于让留影老祖的心情变得好了一点点。

    “为什么?嗯,让本尊想想,本尊看你顺眼,你与本尊有缘,所以本尊想收你为徒。”他还沾着酒渍的薄唇扬起,又起了点恶趣味,“你想这样想?”

    虽然没抬头,但沈定却没有半点喜意,尤其是听到最后的那一句的时候。相反,他舌底泛苦,心甚至比那埋在雪堆里的脸更冷更寒。

    “哦,那就这样想吧。”

    沈定无声地将头埋得更深。

    留影老祖看着沈定的动静,心情终于又好了一点。他又道:“不过本尊想,本尊还是应该将原因告诉你的好,也让你看清事实,不要擅作主张肆意妄为。免得本尊日后还要去再找一个人来代替你,烦得紧。”

    沈定的耳朵都已经冻得通红了,但还是顽强地高高竖起,要将留影老祖的每一句话听在耳里,不敢错过一个字眼。

    “本尊需要一个弟子。”留影老祖的声音还是那么肆意,听不出半点必需的意味,“他要能执掌天魔宗,甚至能整合魔门一脉,与道佛相争。”

    这些简直比登天还要艰难的任务,在他那里就单纯只是那么一句话。完了,他还轻飘飘地问了一句:“你能不能做到?”

    执掌天魔宗欧冠,整合魔门一脉,与道佛相争……

    许许多多的影像在沈定眼前闪过,又有许许多多的幻象在他脑中浮现。听着留影老祖的话,沈定只觉得自己已经站立在天魔宗宗主宝座之上,俯视着下方拜服在地颤颤兢兢的天魔宗弟子长老,远处还有魔门各脉各派的门徒守在外头,为他见证这一盛事。

    所有曾经轻视过他欺辱过他的人,全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任何痕迹都没有留下。

    他是整个天魔宗的君王。

    就在沈定几乎就要轻飘飘地随风直上九天的那一刻,他看见了一双眼睛,然后他整个人从云端跌落尘埃。

    明明只是一双只见过一面的眼睛,明明那双眼睛还平静得很,但他看着这双眼睛,却完全提不起一点的战意。

    他的直觉在警告他,他的神经在提醒他,避开这双眼睛的主人,不要和他为敌,不能和他为敌。

    这样来历古怪可又没有丁点违和感的感觉让他心悸。

    沈定浑身一颤,清醒了过来,他咬牙沉默。

    留影老祖又问了他一次:“你能不能做到?”

    这一句话的语气还是轻飘飘的没有丁点重量,但沈定却已经察觉到他话中里森寒的杀意。

    能不能做到?

    他狠狠地咬了咬牙,止住牙齿间的震颤,尽力让自己的声音和平常一样:“能。”

    他也只能有这一个选项。

    “哈哈哈……”留影老祖一扬手中酒罐,赞道,“好,有志气。不愧是能让本尊心动的人,你就是一个好苗子!”

    留影老祖话中的赞赏太过明显,但沈定却半点都没有心喜,他就那样僵直地跪在雪堆中,任由冰寒蔓延自己全身。

    他知道,留影老祖此时说的不过是场面话,他甚至连正眼都没有给他。

    “拜师吧。”

    留影老祖转了个身,终于正面看着沈定。可饶是如此,沈定却没能感觉到留影老祖的视线。

    他还是没有正眼看他。

    沈定没有移动身体,甚至没有将自己身上身下的积雪拂落,就那样低垂着眼睑,一下一下狠狠地叩在雪层上。

    “弟子沈定,拜见师尊。”

    三跪九叩过后,沈定刚要从储物袋里取出热水泡茶,好为留影老祖奉上一杯拜师茶,却听得留影老祖应了一声。

    “嗯,自今日起,你就是本尊的记名弟子了。”

    记名弟子?沈定被这一道惊雷炸得手上动作一停,整个人木在原地。

    留影老祖却像是没有看见沈定的震惊一样,他扬了扬手,留下一句话,整个人又晃身消失。

    “本尊不管你身上的《天魔策》从谁身上得来,又是用的什么手法得来,既然已经开始修炼,那就用心地炼着,没什么事不要来烦本尊。”

    沈定跪在那里很久,才终于撑着栏杆站了起来。他望着地下雪堆里的那三个深深的窟窿,呵呵笑了一下,僵着脸转身回屋。

    回到屋中,沈定倒在锦被上,木愣愣地望着黑漆漆的房梁,唇边时不时地扬起一个个僵硬的弧度。

    白天黑夜几个轮回,沈定已经躺在锦被上,一动不动。这一座院落里,偌大一个天魔宗,也没有一个人来找过他。

    沈定就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样。

    直到这一天,院子外头来了一个仆从。他也没有进屋,就远远地停在院门边上,扬声叫了一声,也不等沈定应答,便道:“沈师兄,老祖有令,明日卯时正启程回归宗门,沈师兄不要迟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也没去在意沈定究竟有没有听见这个消息。

    已经化作石人近五日的沈定终于转了一下眼珠子,他望向了没有关上的门扉,像是看到了那个快速远去的背影。

    他将眼珠转了回去,又望着房梁,继续发呆。

    可这一次沈定虽然还是呆愣木然的状态,却已经不是早前那个石人了。因为沈定那双木然呆愣的眼睛中,藏了无数起起伏伏的波浪。浪花在起伏间绽放,美丽得决绝。

    明日一早,沈定收拾了东西,推门出屋。

    他站在敞开的门扉前,看着已经庭院里厚厚的雪堆,目光扫过数日前他跪倒的位置,没有任何意外地发现那三个窟窿被后来飘落下来的积雪掩盖。那个位置现在只有一层厚重的积雪,和院子里其他堆满积雪的地方没有任何的不同。

    他在门前站了一会,回身将门扉阖上,转身毫不停留地走出这个偏僻的庭院,往天魔宗弟子集合的地方走。

    他到的不早不晚,而他在众弟子中站定的时候,徐怀还没有过来,压轴的留影老祖更是还不见人影。

    所有在场的天魔宗弟子都知道他的到来,却没有人在意他。

    站了约莫一刻钟时间,徐怀来了。

    他被几个仆从簇拥在中央,见了沈定,却只是将视线扫过,并没有看他。

    沈定垂眸站在原地,隐在天魔宗一众弟子中,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谄媚地迎上去。

    天魔宗的其他弟子有在意的,也有不在意的。不在意的看也没看沈定和徐怀,自己忙活自己的事情。在意的看沈定一眼,见他不像以往,心中稍稍惊讶一下,或看好戏一样看着他们两人,或嘲讽地看一眼徐怀,又或者好奇地打量沈定两眼,都没说话,最多也就奇怪奇怪今日的沈定看上去有些奇怪而已。

    沈定背梁挺得笔直地站在那里,任由他们的目光扫过他又移开。

    徐怀打量着这个眼角唇角都弯着的除了相貌和往日没有半点相同的沈定,眼睛微微眯起,眼底闪着冰寒的冷光。

    这才是沈定真正的模样?所以,沈定以前是在糊弄他?

    沈定感觉到徐怀的视线,转头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便又移开了视线。

    徐怀也移开视线没再看沈定,眼底的冷光散去,周身的温度渐渐回升。

    沈定心中惊醒,却升不起半点惧怕的情绪。

    他跟在徐怀身边那么多年,一直用心揣摩着他的一举一动。时到今日,只怕连徐怀他自己都没有他了解他。他又如何会怕了他?

    天魔宗一众弟子又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原定的离开时间已经早早过去了,他们才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留影老祖。

    留影老祖还是提着他的那罐美酒,浑身酒气地出现在天魔宗众弟子面前。

    他也没去看那些弟子一眼,扬手取出一座宝船,扔下一句话,自己先上了宝船。

    “走了。”

    天魔宗一众弟子一句怨言也不敢有,更不敢拖延,快步也上了宝船。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宝船就已经腾空而起,向着天魔宗的方向飞去。

    在宝船腾空的那一刻,站在船窗边上的沈定看见了同样跟着师叔师兄一起离开万竹城返回妙音寺的净涪。

    净涪身影进入沈定视线的那一刻,几乎是下意识地,沈定的气势骤然低落下去,浑身气息收敛得干净彻底。

    沈定突然消失的气息引起了所有天魔宗弟子的注意,他们纷纷扫视左右,最后将视线定在沈定身上。

    沈定没注意到这些天魔宗弟子的瞩目,他依旧看着净涪,却不敢用焦点对准,只拿余光扫视着他。

    饶是如此,净涪还是注意到了那一刹那怪异的目光。他态度自然地转过头,寻找那一道目光的源头。

    很快,他将视线停在天魔宗那艘熟悉的宝船。

    天魔宗这艘宝船的速度很快,净涪不过看了一眼,宝船就已经带着天魔宗等人遁空而走了。

    净涪笑了一下,没有任何动作,回头跟在净罗身后,向着妙音寺的方向走。

    第68章 妙音寺中

    净涪站在山门前,抬头看着这座依山而建绵延几个山头的浩大佛寺,皱眉发现自己在心底居然对这座佛寺有了一种归属感。

    这一个发现让净涪心中一沉。

    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拧紧了眉头看着那座环绕着无量佛光的佛寺。

    佛寺清净庄严,来来往往的僧众表情平和,神态安定,气息宁静,举手投足间都带了几分慈悲。

    他们往他们看来,眼神欢喜而亲切。

    那一瞬间,净涪下意识地就想要往后退开。但他站定了。

    他站定在原地,不后退,但也不前进,像一棵生了根的树。

    净罗本来净涪的前面,一路上也都在注意在净涪的情况。净涪这才停脚不前,净罗就已经察觉到了。

    他也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着净涪,发现他奇怪地站在原地,愣是没有跟上他们,不由一愣,问道:“净涪师弟,你怎么还不跟上来?”

    净罗这么一出声,清本大和尚和净思净尘两人也都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着他们两师兄弟。

    净涪踌躇了一下,还是站在原地不动。

    清本“呵呵”笑了一下,安抚道:“不用担心,都是些师兄弟,他们不会吃了你的。”

    净思净尘净罗扫视了一圈周围,这处山门明显比以前门可罗雀的时候热闹得太多太多。

    周围那些本来只是站在那里,只拿着眼角余光观察着他们这一行人尤其是净涪的沙弥顿时各自回头,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拿着一个话题就在那里热火朝天地说个不亦乐乎。

    就连净罗知道的妙音寺里最为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沙弥也不例外。

    净思看了他们一眼,笑着向净涪招了招手,道:“快过来吧,没事的,我们回到寺里了。”

    净思的表情和语气,分明不是说的寺,而是家。

    净罗和净尘在一旁赞同地点头,而清本大和尚却只是笑看着他们,并没有再说什么。

    净涪也只站了一会,便上前靠近了净思他们。

    清本等人耐心地站在原地等着净涪靠近,直到净涪走到他们的身边,他们才转身往寺中走。

    净涪一行回到妙音寺的时候,净涪夺得竹海灵会擂台赛魁首以及净涪有缘得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真经残卷在万竹城中首次布传于世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妙音寺。

    比起所谓的竹海灵会擂台赛魁首,后两个消息明显更获得妙音寺上下僧众的关注和重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净涪,一度成为了妙音寺僧众闲谈中的热门话题。待得到净涪准备结束游历随清本大和尚一并回寺之后,他们更是翘首盼望着净涪的归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门浩瀚佛典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饶是景浩界所有僧众从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在听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出世的时候,也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虽然净涪目前只得到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一小部分,但就是只得了这一小部分,僧众们还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这颗明珠的绝世光华。

    以至于净涪才刚出现在妙音寺山门前,还没有踏入妙音寺的范围内,就已经在不断地偶遇妙音寺的一众师兄弟。

    无论这些净字辈的沙弥之前和净涪有没有见过面,无论之前他们的关系如何,这些净字辈沙弥在见到净涪的时候,都是极其热情主动,友好耐心。

    净涪看着又一个净字辈的沙弥在他身前若无其事地走过,又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巧合地侧头和他对视一眼,笑着对他点点头,善意溢于言表。

    净涪以为这位不过半个时辰就已经在他周围出没了十次的净字辈沙弥会在跟他说什么,毕竟,再过不远处就是藏经阁的院门。而净涪很确定,这位沙弥并不属于藏经阁。

    这个时候再不说话,等到净涪入了藏经阁,那么最起码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这位沙弥都不会再有机会开口了。

    因为净涪已经决定闭关潜修,时间最起码也是一年。

    净涪走近藏经阁的院门,直到推开那扇虚掩的门扉,那个沙弥还是没有开口。

    他进门,回身掩上门扉,视线扫过那个妙音寺一众沙弥中最频繁出现在他身边的沙弥,看见他那双被悔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的眼睛,礼貌地冲着他点点头,手用力,阖上门扉。

    净涪没再理会那个沙弥,转身脚步不停地往藏经阁的主阁楼去。

    在他刚踏入妙音寺寺门的时候,就接到了守在那里的随侍在清笃禅师身侧的沙弥送过来的法旨。

    清笃禅师让他来一趟藏经阁的主阁楼。

    他越接近藏经阁的主阁楼,阁楼里那一道道正大光明磅礴浩瀚的佛光就越清晰落在他的眼睛里。

    难怪一路回来都只有一些净字辈的沙弥在,清字辈的大和尚却一个都没有出现,他还以为藏经阁那些爱经书如命的大和尚真的就那么能坐得住呢。原来不过都是在这里等着。

    净涪心里好笑,表面却没有露出一星半点,还是那副说好听是平静但其实就是除了一个惯常的唇角弧度之外没有任何表情的表情。

    他踏入主阁楼的大门,扫视了一眼,却没看见本来应该再这边值守的随侍小沙弥。

    他只扫了一眼,什么都没看,就往楼梯那边去。

    顺着楼梯上二楼,踏上最后一层阶梯,净涪眼前空间一转,整个人出现在一座宽广宏大的佛堂。

    掌上佛国神通。

    这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金身佛陀菩萨罗汉的佛堂里,坐了数不清的和尚。

    他们此刻全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净涪,净涪面上恰到好处地闪过惊讶,很快又恢复到原本平静的表情。他往前走出几步,态度自若地对着堂上坐着的一众大和尚合十弯腰一礼,便低眉垂目地站在原地,等着上首的那些大和尚发话。

    只是刚才扫过的那么几眼,净涪就已经知道,在座佛堂里坐着的,可不仅仅是妙音寺的清字辈大和尚,还有妙理、妙潭、妙空、妙定、妙安五寺的大和尚,甚至连天静寺那边的和尚也都出来了。

    不过是一部从未在景浩界出现过的佛经的一小段经文而已,居然就能惊动这么多人,而且身份地位都一个比一个贵重。这些佛门和尚对佛陀的信仰还真是可怕。

    净涪再一次认知到这个事实,不由得心中一惊,暗自警醒。

    直到这一刻,他终于发现,他其实已经对妙音寺产生了归属感。他居然真的开始被佛门渡化!

    没有人看见净涪低垂的眼睑下那翻滚起伏的情绪,也没有人能看透净涪周身平静安宁的气息下宛若滔天巨浪一样的心绪。

    “净涪沙弥?”

    这满屋的大和尚中,最先开口的,是坐在第一列中央的一位净涪并不熟悉的和尚。

    声音响起的那一刹那,净涪瞬间收敛起所有起伏的思绪,抬头看了那位大和尚一眼,合十弯腰又是一礼。

    那大和尚细细打量了净涪几眼,侧头去看他身侧坐着的那个大和尚,问道:“清恒师弟,他是你的弟子?”

    坐在这位大和尚身边的,赫然就是净涪在当初皈依日时见过的清恒大和尚,他的上师。

    清恒禅师点点头,道:“他与我有缘。”

    就算是在这个时候,就算询问他的人是他的师兄,清恒禅师也隐瞒了一部分。

    净涪是与他有缘,但可惜,缘分不足。

    当日清恒就已经看见,净涪和他有缘,但这份缘分,只够他将他引入佛门,让他皈依佛陀。

    所以净涪只是他记录在度牒上的弟子,却并没有师徒之实。

    但是这一份缘法明明白白地记录在度牒上,却是抵赖不得。

    听得清恒这句话,那位大和尚回头又仔细打量了两眼净涪,心下叹了一口气,面上却点头道:“你这弟子虽然一直都在妙音寺修行,今日才得以与我等见面,但我作为师伯,这一份见面礼却少不了。”

    他伸手摘下手腕上的一串佛珠,递给净涪,道:“我叫清见,是你的师伯。这串佛珠,你收着玩吧。”

    禅师清见,修《千手千眼观世音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成就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法身。

    净涪上前三步,躬身双手接过佛珠。

    这一串佛珠是难得的湛青色,触手生温,圆润如玉,佛光暗藏,内敛沉凝,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宝贝。

    净涪看了一眼,躬身一拜谢过清见大和尚,将佛珠郑重戴上手腕,又退后三步站稳。

    清见禅师看着他,道:“不用担心,我们今日过来,也不过就是想见见你,并无什么大事。”

    想见见他?这么多大和尚聚在一堂,就为了见见他这个才刚满十岁的小沙弥?

    虽然不相信,但净涪还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扫视了佛堂中坐得满满的大和尚,又在清恒禅师身上停顿了一阵,才再看着他,点点头,接受了清见禅师的这个解释。

    清见禅师又问道:“再过不久,天静寺便要开始百年一次的千佛法会,你可愿意参加?”

    净涪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天静寺百年一次的千佛法会,许多清字辈的大和尚都未必能够参加,可现在,清见这个大和尚却当面亲口问他?

    第69章 千佛法会

    所有看着净涪这个小沙弥的大和尚都看见了,这个年仅十岁就已经在偌大景浩界中崭露头角的小沙弥他先是惊讶了一会,待到反应过来后,脸上却没有惊喜若狂受宠若惊或者是骄傲得意,反而是犹豫不决。

    他犹豫了。

    面对这一个对他来说好处不尽坏处全无的诱惑,净涪这个一个年仅十岁的小沙弥,居然还能够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心境,没有被清见大和尚的亲口邀请和参加千佛法会的惊喜冲昏头脑,他在理智清醒地在思考。

    饶是妙潭妙定妙安妙理妙空五寺出身的大和尚,看着站在众僧座前的那个小沙弥,也不由得点头赞赏不已。

    而在未见面之前就已经对净涪这位后辈沙弥期待赞赏不已的妙音寺大和尚们,却更是激动,甚至自心底生出一股与有荣焉的骄傲。

    眼前这个心性出众的小沙弥,出自他们妙音寺,是他们妙音寺的净字辈沙弥。

    清见大和尚和清恒大和尚也都能察觉到与他们一并列座的大和尚的心思转变,但他们没说什么,对视一眼,默契地笑着点了点头。

    清见大和尚转头望着净涪,看见他面上期待又犹豫的表情,放柔了声音再问了他一次:“这一次的千佛法会,你可愿意参加?”

    净涪眉头皱得更紧,掐了一下手指,翻手取出那片记录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后一段经文的贝叶禅经,弯腰低头,双手却高高抬起,将那片贝叶禅经往上送了送。

    清见大和尚坐在上首不动,他好笑地摇了摇头,随手一扬,一股力道自他宽大的袖袍间流泻而出,将净涪扶了起来。

    净涪被那一股力道扶起,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体。

    他在心底皱了皱眉,对自己此刻的微薄修为又生出了一点不满。可这一点不满很快又被他挥散,没有缠郁于心。

    清见大和尚笑着转头去看清恒大和尚,对他道:“原来这孩子居然误会了。”

    清恒大和尚看了净涪一眼,回头对着清见大和尚摇了摇头:“也是师兄你误会了他才对。”

    “哦?”清见大和尚语气上扬,“师弟你知道这孩子的意思?”

    “自然。”清恒大和尚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替净涪解释道,“这孩子的意思其实也不复杂。他只是想要告诉你,这部真经在万竹城中布道天下的异像,短时间内是不能再现的。”

    “不信的话,师兄你可以自己亲自查看。”

    清恒大和尚说完之后,又转头看了着净涪,问道:“净涪,你的意思可是这样?”

    清见大和尚和这堂中的其他大和尚也都看着净涪。

    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净涪点了点头。

    虽然净涪的意思和清恒大和尚话里的意思相近,但净涪此举的意思却不是清恒大和尚说的请清见大和尚清知查看的意思。他其实是想将手里的这片贝叶禅经送到清见大和尚手中。

    自他有缘得世尊亲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将寻得此真经布传于景浩界中的消息传出,他的日子就绝对算不上清净。

    万竹城中的那段被清本大和尚和净思净尘净罗净音等人打着完成早课晚课的旗号硬拉软泡地和净涪一起体悟经文的日子,已经让净涪无比清楚地看清了这个现实。

    回到妙音寺之后,不过是从妙音寺山门到藏经阁院门这一段距离,他就已经“巧合”地遇见了妙音寺里的所有净字辈沙弥。

    而得到清笃大和尚法旨之后来到这藏经阁主阁,见到这坐满了一整个佛堂的大和尚,净涪就更是彻底明白地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因着这一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的存在,为着未来即将借着他的手出现在这景浩界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别说是整个景浩界佛门,就是这妙音寺的大大小小僧众,就不可能放任他自由自在地修行。

    净涪如今是佛门一个净字辈的小沙弥,但他曾经更是魔门天魔宗的天圣魔君,比起和妙音寺大小僧众乃至整个景浩界佛门僧众一起探讨研究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所记载着的玄奥佛门妙理,他更愿意闭关潜修,将自己这一段时间里高歌猛进接连突破的境界彻底转化成自己的实力。

    再说,就算将贝叶禅经上交给了天静寺,但他识海里的三十二颗光点却不会随着这片贝叶禅经的离开而消散。它们依旧在他的识海里,依旧可以为他寻找下一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提供帮助。

    所以,将这片贝叶禅经交给清见大和尚的话,不仅能够大量转移那些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还给他清净,更能让他由明转暗,更方便他行动。

    清见大和尚和清恒大和尚对视一眼,都看见各自眼中的笑意,笑意一闪即逝,并没有被除了对方之外的任何人看见。

    “你年纪小,许多事情还不太清楚。”清见大和尚转过头来看着净涪,笑着跟他道,“大凡真经,都会在显露于世的那一日显出神通异像。而在那一日之后,非遇特殊机缘,真经的异像都会消失,神通内敛,不再为世人所知晓。”

    佛门典藏无数,犹如汗牛充栋。这其中的典藏中,当然也有许许多多佛门真经。它们的出世方式各不相类,和净涪手里的那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出世方式类似的也有,《阿弥陀经》就是。

    就因为这样,天静寺乃至下属六寺都有关于真经出世的记录。天静寺中又有和尚归纳了个中规律。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出世方式就符合了其中的一条。

    以残经显世者,在真经第一次布传天下众生之时,真经有灵,显露神圣。其后神圣隐去,神通内敛,直至真经补全。待到真经完满无漏,传道天下之时,真经内敛的神圣才会再度夸耀于世,为世人所知,渡化天地有缘众生。

    听得清见大和尚提起这一点,端坐在蒲团上静静旁观的大和尚中,也终于有人神色恍然,才想起这一点来。

    看着净涪手中那片和其他贝叶禅经并无异样的贝叶禅经,有人在心底叹气,又有人期待着能看见真经补全的情景。

    净涪也是一脸了悟的样子,低头将那片贝叶禅经稳妥地收入袖袋中。

    清见大和尚看着净涪的动作,心中点头不止,他最后又问了净涪一次,“这一次的千佛法会,你可愿意参加?”

    净涪抬头看着清见大和尚,又看了看清恒大和尚,感激地点点头。

    清见大和尚忍不住加深了唇边的笑意,他抬手,一道金色的佛光从他指尖弹出,飞落在净涪的掌心化作一道金色的佛咒。

    佛咒在净涪的掌心显化出一个金色的梵文,梵文表面金光一阵闪烁,等净涪看清了之后,便像是笔墨落于纸上一样,梵文压落在净涪的掌心,随后一闪即灭。

    净涪细看着摊开在他眼前的白胖掌心,眼睛中一道金色佛光流转。

    这个就是天静寺千佛法会的准入牒文?

    这天静寺千佛法会的准入牒文净涪也是第一次看见,难免就有一点好奇,多看了好几眼。

    清见大和尚看着净涪那副好奇的样子,心里的喜爱又添了几分,他不由得传音给旁边的清恒大和尚。

    “师弟,你这徒儿让给师兄如何?”

    清恒大和尚只当作没听见,全然不理会他,只看着下方的净涪。

    净涪只看了两眼,便收回手,垂眸敛眉站在原地,静等上首的法旨。

    清见大和尚本来就想要看一看净涪这个声名鹊起机缘厚重的佛门后起之辈,未来佛门的扛鼎之人。后来见过清恒,得知净涪拜入了清恒座下,又得清恒所请,便带着其他大和尚兴师动众地来走这一趟。

    如今事情已了,他也如清恒所请,替净涪解决了小问题,便没有多留净涪,随手将净涪送出了这一处佛堂,自己领着人走了。

    一阵昏眩之后,净涪定了定神,才发现自己就站在藏经阁主阁楼二层的木板上。他退后一步的位置,是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而他身前目之所及的地方,又是他已经熟悉了的藏经阁二楼的环境和布置。

    没有供满了佛陀菩萨金刚罗汉的法堂,没有坐满了法堂的诸位大和尚,没有清恒和清见,只有坐在书案后头的三位妙音寺藏经阁长老。

    刚才的一切似乎只是他一个人的幻想。

    他们正看着他,带着微笑的脸上是一如既往的和蔼慈爱。

    清笃禅师坐在中央,而清镇和清显两位禅师便分坐在清笃禅师两侧。

    净涪缓步走到三位禅师座前,双手合十躬身一礼。

    清笃禅师呵呵笑着扬手,净涪起身,在清笃禅师不远处站定。

    清笃禅师看着净涪,越看心中越是高兴。不单单是他,就连坐在他两侧的清镇和清显两位禅师也都是一样。

    清笃禅师道:“我们唤你来,就是为了三年后的那一场千佛法会。”他顿了顿,又道,“千佛法会的准入牒文你刚才已经拿到了。届时,你就随着我们一道前往天静寺就是。”

    净涪乖巧地点点头。

    清笃禅师又关切地问道:“听说你在万竹城中受了重伤,如今看着,身体是好全了。嗯,这个你拿着吧,好好补养身体。”

    一道金光落入净涪手中,净涪看了一眼,是一瓶大补丸。

    净涪将这瓶大补丸和刚才清恒禅师给他的一瓶丸药收到了一起。

    第70章 元宵灯会

    好半日后,净涪才得以从藏经阁中出来,回到他阔别了半年的禅院去。

    他的回归,打破了这个禅院整整半年的冷清。

    净涪站在门边,伸手推开了门。收回手的时候,他指间有水流落下,冲走他手指上沾上了的灰尘。

    看着门后落了一层灰尘的屋子,净涪沉默地站了一会,终于转身去了一旁的净房。

    等他从净房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上捧了一盘清水,盘上还搭了一条灰色的布巾。

    他就捧着手上的这些东西,跨门入了屋中,亲自动手清理房屋。

    尽管他拿着扫帚簸箕打扫房屋,拿着shi巾擦拭窗台、案桌、佛龛等地方的动作和他举手投足间显露出来的尊贵极其不符,但净涪还是做得认真。

    如果是当年皇甫成的时候,甚至是在云庄里的程涪,这些洒扫房屋的事情,从来都不需要甚至不会被摆到他的面前。

    可作为一个佛门的沙弥,他院子里的这些琐碎小事,却都需要他自己亲自动手。

    没有阵法,没有术法,没有仆从,这禅院里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他自己来。

    而他已经习惯。

    净涪将扫帚铜盘和shi巾等放好之后,又入净房洗漱沐浴一番。

    等到他浑身清爽地站在房门前,看着清理一新的庭院,他甚至觉得自己整个人从心神到身体都彻底清洗了一遍。

    净涪就站在房门前,看着这间不大不奢豪乃至是简朴的房屋,听着风吹过菩提树的声音,心一下子定了下来。

    在外游历半年余,一路走来,有再见亲人,有再见属下,有遇见故人,也有看见那些他从未真正看在眼里的平凡陌生人。

    他亲近过,看见过,算计过,沉吟过,衡量过,补偿过,也就此断绝过。

    直至此刻再回归到这一座寺庙,他那纷纷劳劳的心底,才终于生出了一点真正的平静。

    这点平静在净涪心底生出,便像是洋洋洒洒的春雨,无声无息地落下,点点滴滴地滋润他心中的那一片土地。

    他转过身,遥望着寺外的那一片天空。那个方向,是天魔宗的方向。

    而此时的天魔宗,留影老祖正向着天魔宗上下宣布沈定的身份。

    他的记名弟子。

    目前为止,留影老祖座下唯一的一个弟子。

    他能够看见,在天魔宗上下的目光注视下,沈定压下所有翻涌的情绪,一步步走到留影老祖身前,向着留影老祖行了一个完整的拜师大礼。

    他看见,留影老祖接了沈定的拜师茶,送了他拜师礼。

    他听见,留影老祖给了沈定一个名号,天圣。

    天圣子,沈定。

    天魔宗上下齐贺。

    他转开目光,又似乎看见了站在一位闻名乡里的剑客对面的皇甫成。

    他在邀战。

    没有调动内息,没有动用神识,仅凭手中剑器,仅仅使用基础剑招,皇甫成也轻松地取得了胜利。

    净涪收回目光,看着院中这一株菩提树,平静无波的脸上是与生俱来历劫不磨的尊贵。

    时至如今,天圣魔君不是他,皇甫成不是他,可他还是他。

    到如今,他是净涪沙弥,他是程涪,但他也只是他。

    净涪再也不看其他,转身入屋,不过手中长袖轻轻一抖,屋门慢慢阖上。透过渐渐变得细小的门缝,微风吹起净涪垂下的衣角,隐隐檀香浮动。

    自这一日后,妙音寺的一众沙弥再未在妙音寺的各处看见过净涪。等两日后,他们才知道,这位有缘得世尊亲授一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日后也将有缘寻得这一部真经的净涪师弟,早在刚回到妙音寺的那一日就已经回了自己的禅院闭关。

    也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错过机会的妙音寺一众沙弥们捶胸顿足,后悔连连。

    但很快的,他们也顾不得后悔了。

    因为有人在藏经阁中发现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经,妙音寺净涪沙弥得世尊亲授经文,由妙音寺净涪沙弥抄录成文,献与妙音寺藏经阁。

    这就是这些妙音寺僧众看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下方的备注。

    顿时,一贯宁静祥和的妙音寺为了这一部还只是残经的经文,热闹非凡。

    净涪顺利闭关,但左天行却在进入静室的前一刻,被属下递送上来的来自天魔宗的消息拦了下来。

    而让他真正动容的,就是其中那条被他属下认为无足轻重的可以忽略的消息。

    天魔宗留影老祖,日前收宗内一普通内门弟子为记名弟子,名号天圣子。

    留影老祖的记名弟子,天圣子?

    左天行指着这一条消息,看着垂手躬立在他身前的属下,厉声问道:“这个天圣子的消息呢?在哪里?”

    他那属下不明所以,微微抬头扫了一眼左天行的脸色,浑身一颤,小声道:“属下,属下即刻去查!”

    现在才告诉我去查?之前呢?之前是干什么去了?如果这个天圣子真的是那一个人,现在再去查,还能查得到什么?

    左天行几乎要一巴掌甩过去,但他还是忍住了。

    不,如果这个天圣子真是那个人,就算是之前也查了,他也绝对拿不到什么重要的消息。

    左天行顾不上站在他身前的人,转过身,来来回回地转悠。

    他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小豆丁,板起一张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蛋,小大人一样地烦恼思考着,看上去很可爱趣致。但躬身站在他身前,小心地看着他的人却半点不觉得可爱,甚至忐忑不安。

    提着心等了很久,他才终于等到了左天行的命令。

    “吩咐下去,尽量搜寻这位天圣子的来历线索,记录下他的一言一动,要注意隐蔽,不要让人发现。”

    最后,左天行还慎重叮嘱道:“记得,一切小心为上,万事谨慎,绝对不能冒进。”

    看着得令的属下点着头退出了屋中,左天行在屋中来回转悠了半日,最后还是烦恼得没有头绪,不由得提了宝剑就往峰顶走去。

    峰顶上是一片削平的空地,空地上不见泥土,不见花草灌木,全是和山体相连的平整石头。

    这峰顶,分明就是被人拿剑削去峰头之后形成的。

    左天行在空地中央站定,无视脚下石头上密密麻麻或深或浅的一道道剑痕,他也不妄自动剑,而是沉着脸,吞吐灵气,先稳定心神。

    待到心神安定下来,心头空明,灵神通透,他才缓缓将剑拔出。

    宝剑竖立在左天行身前,剑光森寒,光可鉴人的剑身倒影出他肃穆的面容。左天行定定地看着宝剑里的自己,手腕一震,随即向后一划,宝剑顺着他的力道向下划去。

    宝剑在他周身上下左右游走不定,或刺或砍或劈。

    道道剑气从宝剑中砍出,在下方坚硬的山石上留下一道道深刻的剑痕。

    随着左天行剑招使出,剑气涌动,他所领悟的剑意也开始蠢蠢欲动,在宝剑剑身上慢慢凝聚成形。

    一点灵光呼之欲出。

    左天行分明能够察觉得到,往常他也都压了下来,但这一回,他却不想这么做。

    他没有去管那点灵光,而是全身贯注地施展剑招,剑光闪动,渐渐连成一片。而左天行宝剑上的那一点灵光,也在左天行的默许下渐渐壮大,最后,凝实圆润的灵光在剑招真意的引领下,劈s,he而出。

    灵光所过之处,赫然是一道深阔的还带着锋利剑意的沟渠。

    左天行持剑在手,挺身站定当场。

    第21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