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86节
顶多就是少了一直盯着景浩界的那道目光,叫他们能相对松快一点而已。
当然,现在的这一种情况就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无执童子此时和联盟对上,必定需要损耗一定的注意力,再加上隐在一侧始终没有露面的第三方以及总在一旁要伺机搅水的景浩界一方,净涪有五成的把握叫无执童子陷落入混战的漩涡中去。
而一旦无执童子落入这股胶着的漩涡中,景浩界那边就能更轻松一点,这就是于景浩界有利的地方了。
亦即是净涪一开始打算将皇甫成带出景浩界时候的目的之一。
让景浩界世界之外的人或是事,分去无执童子的注意力。
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弊端,也相当明显。
景浩界的名号才刚刚传递到那联盟的耳边,无执童子就对上了那联盟。虽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无执童子对景浩界势在必得的态度,让联盟更重视景浩界,可因为联盟正和无执童子相对争锋,根本无法、也不会想要在这个时候去援助景浩界,景浩界就这样失去了来自联盟的助力。
起码在最近这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联盟都不会有这个心思,也分不出手来。
想到这里的时候,说实话,净涪本尊也是愣怔了一下,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笑意。
现今局势发展得不尽如人意,说起来,还是因为他想得太好的缘故了。
净涪本尊自己摇了摇头,便也就将这件事情抛了开去。
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更何况目前情况喜忧参半不说,真正计较起来,对景浩界来说,也还是好多于坏,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再有,此刻入局搅合的势力虽然不多,但人多。人多,就容易乱,对于无执童子这样的天魔道巨擘来说,能钻的空子也就更多。也就是说,局势的反转点很多。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知道谁最后攫取到胜果,达成了他自己的目的。
净涪本尊将寄存着安元和递送过来的那些信息的玉简搓碎成粉,侧头寻了个方向后,就顺着那个方向掠空而去。
无执童子此刻正和联盟对上,也就是说,他很可能分不出手来护持皇甫成身上的那朵红莲。
鉴于左天行和皇甫成那边的情况,如果他这会儿还不出手,皇甫成身上的那朵红莲怕就保不住了。
当然,净涪本尊虽则向着左天行和皇甫成的所在飞掠过去,但其实他的速度并没有发挥到极限。甚至若有人看得再仔细一点,对净涪本尊更理解一点,他约莫还能从净涪本尊身上看出一点悠闲来。
因为净涪本尊也确实是不急。
他是真不相信无执童子能被联盟那边牵扯掉所有的力量,以致于无法分神护持红莲。
这简直是一个大笑话。
谁信谁傻。
不说无执童子这么些年隐藏的手段,不说无执童子这么多年都放任了联盟却偏在这个时候对联盟出手的原因,单只说那些依附在无执童子座下的力量,无执童子真的就无法抽动出来,护持红莲吗?
笑话。
无执童子不动,放任皇甫成颤颤兢兢地带着他那朵莲花东奔西窜地狼狈逃命,不过就是在跟他们比谁更狠一点而已。
他能狠得下心将皇甫成和红莲抛出当饵,净涪本尊能平静地看着被他带出景浩界的皇甫成过着朝不保夕的逃命生活,皇甫成也能狠到将自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让自己日复一日,甚至是每时每刻地煎熬着。
而现在,就看谁更狠,谁更能忍了。
以皇甫成的性命和那一朵红莲为赌注,他们三方比一比,到底谁能狠到最后。
而这坐在一张赌桌上的三方中,皇甫成放上了自己的性命,无执童子放进了一朵红莲,至于净涪本尊,则是放入了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起自皇甫成对他的信任,最后在净涪本尊本心中打磨成形。
皇甫成信任净涪,渴求得到来自净涪的一点帮助,才会愿意将自己的性命压上,跟着他从相对安全的景浩界中走出,落入这一座混沌岛屿,成为混乱局势最中央、最不能缺乏的那一点。
而净涪呢……
他当日应下皇甫成的,并不是绝对。可既然皇甫成已经做到现在这种程度,甚至还想要继续做到更多,那得到了皇甫成诚意的净涪,就不可能真的完全袖手旁观,半点不伸手。
哪怕最后局势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净涪伸手还是不伸手都已经没有了实际上的意义,可做过和没做过,还是不同的。
净涪若有向皇甫成伸出过手,哪怕是皇甫成最后依旧落到了最坏的那层境地,净涪也可以坦然地直面本心,让那块‘石头’成为最寻常普通的垫脚石。可倘若不是……
那么,这块‘石头’于净涪本尊而然,就会成为拦路石。
他们三方坐落赌局对赌,看的已经不仅仅是各自的修为,还有实力、眼力、决断等等之类的东西。也所以,哪怕处于绝对强势位置的无执童子,此时也不真的就完全无忧。
净涪本尊慢悠悠地赶到左天行和皇甫成所在的时候,左天行、皇甫成连同不知什么时候也都已经被左天行请过来帮忙的袁愁沐等人,正各自忙活着打扫战场。
显而易见,这里才刚结束了一场厮杀。
净涪本尊瞥了一眼那边现场,并没有现身,而是悄然无声地收敛了自己气息,隐在一侧。
左天行、皇甫成等人也没谁发现净涪本尊的到来,依旧在边打扫战场,边警戒。
袁愁沐等被左天行请来的几人在修为层次上确实是要压了净涪本尊一头,但一来净涪本尊隐藏手段独到,非是那么容易查探出来的,二来也是他们这些人刚刚经历了一场拼杀,ji,ng神、ji,ng力等损耗极大,并不在他们的最佳状态中,想要察觉有备而来的净涪本尊,太难了。
净涪本尊的气息像空气一样隐入了虚空之中,始终没有破绽。
但净涪本尊却并不是一直静等,毫无作为的。恰恰相反,他虽隐去自己的气息,但就他自己而言,还是遵循着他自己的意向,忙活着他自己想要忙活的事情。
譬如,在不惊扰到那些人、暴露他自己形迹的情况下,观察远处的左天行那一众人等。
能得左天行相邀,袁愁沐等人于景浩界而言,也该是盟友,这一点净涪本尊还是确信的。
而袁愁沐这些被左天行信任的修士,净涪本尊其实也早已见过。甚至因为曾经着意观察过,而对这些人有些了解。
不过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现如今岁月流转,便是这些人本心不易,修为也都该有所长进,且长进不少,净涪本尊还需要重新了解。
而这,就需要净涪本尊花费时间去仔细观察。
毕竟他不是左天行,不能直接跟他们开口询问。
左天行和袁愁沐等人也都相当谨慎,打扫过战场,连稍稍歇息都没有,三三两两地带了人,快速离开了这一片地界。
净涪本尊自也继续跟了上去。
这一片地界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只有下一个或是一群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才会打破这样的安静。
而这个时候的景浩界那边,虽然本尊说了要等一等,但净涪佛身却也没有真的就浪费这一段时间。
他简单地收拾过周围,便直接从他自己选定的那一处僻静地界中走出,去往他所感应到的下一片贝叶所在。
第621章 陆老
为净涪佛身所感应的那一片贝叶,恰恰出现在妙定寺界域的边线上。
它是存在于妙定寺界域上的最后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贝叶。
净涪佛身原本对此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毕竟这些贝叶分散在景浩界各处地界上,随缘散聚,没什么不可能的。可当净涪佛身站到那位留有贝叶的老人面前的时候,他忽然有些明白了。
站在他面前的老人肤色黝黑,额间是一重重仿佛山峦一样堆起的皱纹,头发也是稀疏的发白的,还只有虚虚的一把,看着就不是很多。
他和这天下间所有靠着田地刨食的老农没什么不同。
但其实,他又和那些老农大不相同。
老人穿的是方便忙活的短褐,头上束发的却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才能用的方巾。
更何况老人家都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又是从未修炼过的凡人,双眼原该是和同龄人一般的昏黄浑浊,雾蒙蒙的看不甚清楚,可面前这位老人的那双眼睛却是始终清明且静谧,充满了智慧的灵光。
他不单单是一位读书人,还是一位智者。
净涪佛身见得这位老人,微微笑了一下,合掌与他拜了一拜,口中道:“老人家,可否借一碗水?”
老人家听闻声音,也笑了。
他也不在意自己挽上去的衣袖,将自家门扉大大拉开,站在门侧上就和净涪佛身合掌还了一礼,笑道:“有的,请师父先往屋里坐坐吧。”
说话间,老人家直接就将净涪佛身往屋里引,而不真是像寻常人招待路过僧人一般,只叫净涪佛身在外头稍待。
显然,老人家也是明白的——净涪佛身此来,并不真的就只是为了一碗水而已。
净涪佛身笑着抬脚,在老人家的引领下,跟随他入了草屋的正堂。
老人家家中颇有底子,虽住的是老屋,但格局颇大,看着就和寻常农人不同。
而最为不同的就是……
净涪佛身在堂中椅子上坐定,目光自然而然地转过堂屋里整齐摆放着的瓶瓶罐罐,一眼看过那些瓶罐中装着的种子,便就收回目光,仍旧望向在屋中忙活的老人家。
老人家家中这会儿似乎也就只得他一个,引了净涪佛身进屋之后,他不单亲自取了热水回来,还亲自给净涪佛身洗过杯盏,给他烹煮了一碗茶水送上来。
这碗茶水的茶和水都仅只是普通,但也确实很有几分野趣。
净涪佛身谢过老人家,托起茶盏饮去半碗之后,才将茶碗放了下来。
老人家见得净涪佛身放下茶碗,也顺势将茶碗放下来,看着净涪佛身问道:“师父到我家里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人家都已经这般直白了,净涪佛身也没和他绕弯子。
“老人家,”他望向对面的那位老人,“我这回贸然打扰,是想跟老人家求一样东西。”
饶是明白地与一位凡俗老人道出一个“求”字,净涪佛身也没见半点局促和扭捏。恰相反,他坦荡得惊人。
而即便是面前这位老人心中已有所准备,也都没料到净涪佛身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他不禁怔了怔,又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起净涪佛身。
年轻的僧人眼中清明宁静,眉眼自然舒展,不见愁苦,显然日子过得还算顺心;身上僧袍干净整洁,甚至都没见到半点烟尘,也不像是困顿的模样。
但老人家看过面前的这位年轻僧人,也知道他并不是在跟他说笑。
他沉吟得一小会儿,问道:“老朽这里怕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小师父想要带走的吧?”
“有的。”净涪佛身也还是说得明白,“就在老人家此间。”
老人家想了想,问道:“小师父从哪里来的?又想要从老朽这里拿走些什么呢?”
“我法号净涪,从妙音寺里来到这儿,是想向老人家求一片贝叶。”
妙音寺?
若是换了旁人在这里听得净涪佛身这话,该是能轻易勾联起往日里在大街小巷里传开的那些关于净涪的信息,从而察觉到净涪佛身的来历与目的。可现在站在净涪佛身面前的这位老人家,可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专心致志地忙活他自己的事情,都没有留意过其他,又怎么就能够从净涪佛身给出的这丁点信息里串联起更多的消息来?
所以哪怕这位老人家明白这里头有些什么缘故,也还是只从净涪佛身的这两句话里头斟酌打转。
“小师父竟是从妙音寺里出来的?”他有点诧异,“那可真是很远了。”
他读过书,幼年时候也多有好奇,特意打探过各处佛寺佛庙的消息,因此尽管他没有出过远门,也知道妙音寺……离他们这地界有着相当遥远的一段距离。
老人家的目光下意识地在净涪佛身身上落下,又很快收了回来。
是了,这位小师父虽然年纪小,但也是妙定寺里出来的僧人。僧人有神通,这点距离,对他来说应该也真不算是什么事。
“不过……”
“不知道小师父你有没有弄错了,我这里……”他仔细想了想,然后抬起目光来,直直地望入净涪佛身眼底,对着他摇了摇头,“可没有什么贝叶。”
净涪佛身抬眼,迎上了面前这位老人家的目光。
老人家的目光坦荡,没有半点局促和躲闪。
他也确实没说谎。
他家里藏书确实是不少,佛经也有那么几本,但要说到贝叶经,却也是真的没有。
净涪佛身笑了一笑,堂屋中的气氛霎时一清,仿佛被水洗过一遍似的。
老人家多看了净涪佛身一眼,心中也有些咂舌。
这可真的是……
不愧是从妙音寺里出来的师父。
净涪佛身沉吟了一下,仿佛是在组织语言,又仿佛是为了让面前的这位老人家有些心理准备。
然后,他开口了。
不过他开口的时候,却是询问的老人家名姓。
老人家也是忍不住拍了一下脑门,才回神道:“老朽姓陆,名平山,字归櫵。小师父称呼我老朽姓名就可以了。”
虽然陆平山更年长,理应较净涪佛身身份更高一筹,受净涪佛身敬重,但他们两人中,除了年岁上的辈分差距之间,可还有凡俗之间的隔阂存在。
他们两人若按后者算来,却又该是陆平山敬的净涪佛身。
这样的两重影响,又有净涪佛身的脾性摆在这里,为了省事一点,陆平山也干脆就抛开了所有的问题,直接与净涪佛身平辈相交了。
净涪佛身却没应,他道:“陆老。”
陆平山稍稍愣了一下,才应得一声,称呼他道:“净涪师父。”
两人论过称呼,又各自停了一停后,才继续他们刚刚的话题。
陆平山问道:“净涪师父,这贝叶……”
净涪佛身又笑得一下,在陆平山停顿的那顷刻间,接住了他的话头,“陆老,不知这贝叶,可否让我自己来取?”
倘若最开始的时候,陆平山对净涪佛身所要寻找的贝叶有些好奇的话,那么这会儿,陆平山就有些生气了。
他一时间皱起了眉头,声音有些低沉,“恐怕不行。”
净涪佛身完全没生气,他依旧面色平静地看着陆平山,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说法。
“我家中忙乱,不好让小师父亲自搜寻,怕是要叫小师父失望了。”
说是不好叫净涪亲自搜寻,其实也不过是不想叫净涪佛身动他的东西而已。这话,这堂屋里头的两个人,谁又真的就不明白了?
净涪佛身笑了笑,却是道:“我不动手,但……陆老,我希望你能帮忙将它取过来。”
陆平山看了他一眼,摩挲着旁边的扶手想了一回,点头道:“倘若净涪师父是真的知道那贝叶所在的话……”
净涪佛身都已经退了一步了,陆平山又怎么好意思不答应?
他打小生活的这地界,虽然落在妙定寺的边线上,但说到底,却也是和妙定寺的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的。
陆平山默默地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净涪佛身又看了他一眼,忽然从椅子上站起,合掌弯身,向陆平山拜了一拜,然后才在陆平山的注视下开口道:“如此,劳烦陆老将左起第五个瓦罐取出来。”
既然刚才都答应了净涪佛身,言犹在耳,陆平山也不会反悔。他甚至都不去问净涪佛身原因,只看了净涪佛身一眼,便也就真的站起身来,走到净涪佛身所说的那一个瓦罐上,将瓦罐抱了出来。
尽管他自觉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被净涪佛身所点出的那个瓦罐里头,到底都装着些什么。
或许是这个净涪师父用了些什么神通也未定。
陆平山将瓦罐放到案桌上,推着挪着摆到了净涪佛身身前。
“是这一个?”
净涪佛身点了点头,正要往那瓦罐里伸手。
“……等等。”陆平山忍了忍,到底没忍住,猛地喝出声来。
净涪佛身也还真的就在半空中停住了手,转眼望他。
陆平山咳了咳,猛地伸手又将瓦罐给抱了回来,“还是让我来吧。”
第622章 十六贝叶
这瓦罐里的种子可是他一颗颗地仔细挑选出来预备着要留到春天时候做谷种的良种,从来就没叫其他人碰过,这会儿自也舍不得给净涪佛身碰。
净涪佛身闻声,也就很从善如流地将手收了回来。
将瓦罐捧了回去的陆平山左右看了看,翻出一个大大的木盘子来,取走封着瓦罐的物什,抱起瓦罐往木盘子里慢慢地倾倒。
一阵慢而沉的哗啦声过后,一堆小山也似的谷种就映入了净涪佛身的眼帘里。
谷种色泽沉黄而饱满,还相当的干燥。
看起来是真被保存得很好。
净涪佛身仔细看过这一堆谷种,然后就转开目光,望向另一边侧站稳的陆平山。
陆平山这会儿可没注意到净涪佛身,他正目光温柔地伸出手,慢慢地将那一堆谷种铺平开去。
到得他终于满意地将手收回来的时候,他才将目光移开,落到净涪佛身身上。
如果说陆平山刚才看谷种的目光是温柔的,那么这会儿,他看着净涪佛身的眼神里就相对地平淡了不少。不过比起他对其他动他这谷种的人来,净涪佛身所得到的待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的。
“看吧,这里可没有你要的贝叶。”
“它在的。”净涪佛身笑了笑,又问道,“陆老,我可以将它取出来吗?”
陆平山目光在他和那堆谷种里来回转过一回,在他开口之前,有断腕一样的凶狠表情在他面上一闪而过。
“你拿吧。”
净涪佛身倒是端正了脸色,然后才将手探向那一木盘子的谷种里。
待到他将手收回来的时候,他的手指上,赫然就捻着一颗细长的、沉黄的谷种来。
陆平山望着净涪佛身手指上的那一颗谷种,面上显出几分疑色,但他也没问,就看着。
净涪佛身将那谷种取出来之后,便就心意一动,让自己的气息探入那颗谷种里。
果然,一片金色的佛光升腾而起,映照了一整个堂屋。
此时正是白天,屋外阳光明白璨亮,但这一片金色佛光并不比那阳光逊色,甚至还更明亮更温暖。不过它也没夺尽天色也就是了。
在金色佛光与明白阳光互相辉映的时候,那一颗小小的谷种开始变化,它的形体在光亮中开始拖拽拉伸。
待到金色佛光敛尽,原本谷种所在的位置,赫然就出现了一片雪白的细长的纸页。
陆平山不过看得一眼,就将它给认出来了。
还真就是一片贝叶。
不过这片贝叶……空白的,似乎什么都没有?
陆平山心中奇怪归奇怪,也没多问。他甚至都没急着跟净涪佛身说话,先就一遍遍捧起木盘子里的谷种,将它们仔细而温柔地收回了瓦罐里,重又封好瓦罐。
净涪佛身没动手。
因为陆平山不会想要他帮忙。
净涪佛身看了看手中的空白贝叶几眼,就将它和先前的那些贝叶放在了一处,自己在心头琢磨一下关于贝叶的那些事情。
算起这一片贝叶来,他手上已经有了一十六片贝叶了。而除了十四片贝叶是显化出了经文的,就还有两片贝叶是空白的。再有,妙定寺的地界上已经没有了空白贝叶的存在了,所以下一回,他就该离开妙定寺的范围了,那他身上的那一片籍以在妙定寺地界上行走的身份铭牌,也该是……
将事情都给琢磨了一遍之后,净涪佛身就收敛回发散的心神,抬起目光望向对面的老人。
陆平山也已经将封好的瓦罐重新放回了它原本的位置上,恰正回到他的座位上落座呢。
净涪佛身等他坐定后,问他道:“我从陆老先生处拿走了那片贝叶,也该有所偿还,不知陆老先生想要些什么?”
才刚在椅子上坐定,忽然就听得净涪佛身这句话,陆平山有点意外又没有多意外。
他看了看净涪佛身两眼,目光有些古怪,“什么都可以?”
净涪佛身笑着合掌,“只要我能做得到,且不犯戒律。”
陆平山扯着唇角,“如果我觉得我剩余的时间不多了,想要长生不老呢?”
净涪佛身略想了想,给出一个答案道:“真正的长生不老很难,但想要给老先生你延续一段寿命,也不是不可以。”
陆平山没说可还是不可,而是忽然转了一个话题,“如果我想要……将我的著作传遍天下,为天下人所知、所学、所用……又如何呢?”
净涪佛身这会儿想也不想,答道:“自然是可以的。”
陆平山这会儿是真的就沉默了。
对于陆平山的情况,净涪佛身在真正和他接触之前,便已经了解了。
这是一位专注于农学,想要让天下人饱腹的学者。
在这个修士驻世的世道里,让天下人饱腹,虽然还是有点困难,但其实也真没有旁人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有修士着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可陆平山和他的同伴们想的并不是这个。
他们不想依靠修士的力量,而只是想要凭借他们自己的学习和摸索,寻找出最适合凡人们的方法。
他们或许固执,或许狂妄,或许会傻得像扑火的飞蛾,为一个可能仅仅是空想的念头燃尽他们自己的一生。
然而,谁又真的能说他们傻呢?
抛开其他,单只从本质上而言,陆平山这些人,其实也都是‘修士’。
如果有更多更多的凡人能够像陆平山这些人一样坚持,如果世道宽裕,能让他们这样一代代地坚持下去,谁又真的能够断言——他们不能积累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
就如同现在的这个皇甫成所出的那一个世界一样。
那个世界,没有修为在身、仅得百年寿元的那些凡人们,也不发展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
净涪佛身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陆平山其实也在想这些有的没的。
而陆平山此刻脑海中浮现的,就又要比净涪佛身所想的那些更悲观。
修士也出自凡人,在最年幼的时候,修士和凡人真的没有什么两样。
一样的人,一样的弱小。
可当修士开始修行,踏上修途之后,他们和始终按部就班地生活、成长的那些幼童也就分了道,双方的距离也就越拉越远。
修士们,哪怕是在妙定寺地界上的那些与凡人贴近,愿意放下身段的僧人们,对于他们这些凡人来说,其实也还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的。
这种距离,不仅来自于双方之间的力量、眼界和寿元上的差距,还来自于凡人自己。
寿元、力量……
这双重差距辗压下来,比得他们这些凡人直如蝼蚁,又怎么能叫他们在修士面前挺得起腰来?
陆平山心下叹息了一声,忽然觉得没劲,他摆了摆手,“还是算了吧。”
净涪佛身摇了摇头,他也算是敬重陆平山的,所以这会儿也就直接跟陆平山言明了。
“老先生可知因果?”
陆平山心中一跳,忽然定了眼神。
半响后,他慢慢地摇了摇头。
净涪佛身将因果之事简单地跟陆平山解说过一番后,也就停住了话头。
“所以……”陆平山总结道,“你从我这里带走了那一片贝叶,就得偿还我一个心愿,想了结这一份因果。”
净涪佛身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
陆平山上下看了净涪佛身好几眼,忽然问道:“你这么跟我说来,难道就不怕我拿这一段因果来挟持你?”
净涪佛身笑了一下,“路老先生不是这般人。”
陆平山听得这话,也忽然地笑了一下,“你可真的是……”
真的是什么,陆平山没有明说,净涪佛身也没有问,他还只是笑笑。
对于陆平山,他确实是有一点敬重,但也只是一点而已,真正让他做出这一番决定的,还是净涪佛身信任的他自己。
他信任自己的眼力,确信他不会错看陆平山,所以他才会这般的坦然和随意。
陆平山笑了一回之后,就收住了脸上的所有表情。他也挪开了目光,没再看净涪佛身,而只是看着他屋子里一瓦罐一瓦罐收着的良种。
其实这些良种里,并不真的就只有谷种,还包括黍种、麦种、菜种等等的种子,更甚至,连草种他都收有。
这些种子都是被他花费大力,托人从附近各处地方买来的良种。他也知道这些种子种下去,产量和收获或许都都比不上它们在原地方时候的产量,但陆平山不甚在意。
他更想从这些种子里,一遍遍地筛选出最适合他们这地方、最适合各种地质的良种。
哪怕是每一遍筛选,起码都需要半载或是一年的时间。
而除了他所负责的寻找良种、育种和筛种的部分之外,他的那些同伴们,还各自负责农时、农具、农耕乃至收割、晾晒等方面。
他们记录、观察,最后在他们拟想中完成的,就会是一部完整的农书。
当然,农书是他们这些人拟想中完成的成果而已。在目前而言,那就都是一个拟想。
陆平山叹了一口气,将目光从那些瓦罐上别开,重新落定在面前的这个年轻僧人身上。
“净涪师父,我们这个天地,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了?”
第623章 借用
这一句话,颇有些吓人。
净涪佛身心里却没觉得如何惊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活了几十年的老农们,哪一个是真的对天时、土地和山水不敏感的?
无执童子攀附在景浩界天道上的天魔气一刻不停地侵蚀世界,再加上景浩界世界因重塑而损耗去的天地本源,景浩界世界的土地和天时,又怎么能不出现变化?
怕不单单是陆平山,就连随处地头上的老农,都已经察觉到不对了吧。不过就是诸如陆平山等人能问一问净涪佛身,而那些老农们只能和侧旁的邻居唠嗑几句而已。
净涪佛身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多说,双手在胸前一合,微微低了低头。
见得净涪佛身这副模样,陆平山心头一闷,沉沉叹了一声,也没再多问什么。
要问又能问些什么呢?便是问了,面前的这位年轻僧人也答了,他算是知道得多了,又能怎么呢?
他一把老骨头,在那样的大事面前,什么都做不了。
陆平山别开目光去,看向屋外玩闹着的那些年岁尚少的孩童。
孩童懵懂,不晓世事,可即便是他们这些已经长成了的大人,又能多做些什么呢?
那种深切的挫败无力冲击过了整一个心神之后,陆平山就重新收拾心情和理智,开始琢磨起净涪佛身告知他的所谓“因果”。
他完全没有要以这一段因果要挟净涪佛身的意思,但他也不能让这因果就这样蔓延积累下去,以致妨碍到净涪佛身,所以他更需要斟酌。
沉吟半响之后,他拿定了一个主意。
“净涪师父。”他侧过身来,正色地凝望着对面的年轻僧人,“老朽可否向你借用几分神通?”
净涪佛身面色不动,只拿目光迎了过去,眼神中带着一点疑问。
“老朽不过一凡人,不知道这份因果的重量,也不知道该怎么去了结……”
因为不知道,不清楚,所以索性就交给了净涪佛身来决定。不管他借出什么,借出多少,借出多久,只要了结了这一份因果便可。
对于陆平山而言,他本来就没预想到那一片贝叶的存在,也就是说,那一份由贝叶牵引而来的因果,于他就是一份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偏他不吃还不行,所以索性就别多想了。
净涪佛身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跟陆平山数起了他自己的神通,“我有法眼,可观天下众生因果,可见天地法,可见万物本源;我有神足通,可在顷刻间走遍天下各处,访遍百水千川;我有……”
他将能说的神通一个个遍数出来,哪怕每一个都简单地概括过了,也还是花费去了他好一段时间。
这还仅仅是佛身所领悟、修持得的佛门神通,还没有包括净涪本尊和魔身那边所能御使的神通。真要是将本尊和魔身的神通也都算上,这半天的时间,怕还不够用。
陆平山开始还是惊讶的,但后来听着听着,脸都木了,一时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净涪佛身数完了之后,也不催,给了陆平山冷静选择的时间。
陆平山听了一脑袋的神通,好半响才算是觉得自己的脑袋清净了。
他想过好几回,又转眼望过堂屋里堆放着的那些个瓦罐,仔细斟酌过,问净涪佛身道:“不知净涪师父可不可以出借法眼神通?”
“法眼。”净涪佛身重复了一遍,又问他道,“陆老看中的,单就只有法眼吗?”
“当然不止。”陆平山笑了一下,“师父的般般神通都叫人心动,可我想过了,我最需要的,其实也就只是这一个而已。”
说到这里,陆平山忽然顿了一下,跟净涪佛身确认道,“净涪师父,这法眼,能透过表象,察看种种事务的本质吗?”
净涪佛身点了点头,平静答道,“能的。”
陆平山又问道:“那你是能将它借用给我的吗?”
净涪佛身又是一点头,“可以。”
于是,陆平山也就拍了板,“既然这样,那就可以了。”
“就是它吧。净涪师父,你将它借用给我,你觉得什么时候这因果还完了,你再将它收回去就好了。”
净涪佛身默然半响。
陆平山看他脸色,忽然有些忐忑。
难道……这样做,还有些什么不可说道的地方吗?
他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呢,猛然间就听到净涪佛身问他,“陆老,你要借用法眼神通,是为的那些粮种?”
陆平山被净涪佛身这么一问,须臾间回神。他想了想,也就很坦然地点头道:“确实。”
“我r_ou_眼凡胎,每每想要从收获的一堆种子中挑选出明年种植用的粮种,只能靠经验和感觉。”
虽然陆平山自诩自己在这方面是有些心得和体会,从他手中挑选出来的粮种,大多都是同一批作物收获后的优质种子,可陆平山却也不能保证那些被他弃去的粮种中,真就没有比他挑选出来的粮种还要优异的粮种。
他想要得到确认,也想要能弄明白准线。现如今净涪佛身的出现,恰就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
净涪佛身却又道:“陆老,你就不怕……由奢入俭?”
净涪佛身所说的由奢入俭,陆平山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人是有惰性的,尤其是特别好用的东西,用惯了之后,又被人抽离去,是会极其的不习惯的。而对于陆平山来说,那所谓的特别好用的东西,就是他打算向净涪佛身借用的法眼神通。
陆平山笑了笑,道:“我都这把老骨头了……”
也就是说,他如今这把老骨头,不知道哪一天就会一命归西去,在这些剩下的时间里,能有些好用的东西,就该用起来,至于不能用了之后都什么个结果,陆平山就不理会了。
左不过,也就是比现在还要艰难一点而已。
但比起可以预见的,借用净涪师父法眼神通时候的便利来说,这点艰难却又不值一提。
“我只希望,能在我归西之前,能将最好的粮种给挑选出来。哪怕……”
哪怕这些粮种就只适用于这一片土地,不能惠及整个天下。
天地环境在一日日地发生变化,人类的灾难还在后头。看起来,更多、更大的灾难都由修士们顶上了,可那些修士们顾及不到的地方呢?难道他们这些凡人,就什么都不做,只等死吗?
不能的。
凡人纵然力弱,纵然寿短,但该是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们也应自己去解决,而不是指望着别人。
他陆平山虽然依旧垂老,可也还活着,也还是一个人。而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想要为人类做些什么。
就像当日他年幼那会儿,见到那一场席卷千里的灾荒时候,心中种下的那一个念头一样。
凡人,纵然微薄,也是人,可不是蛀虫。
净涪佛身望着面前这个面色平静,眼底却亮着光的老人,默然半响后,忽然抬起手来,在陆平山眼睛处拂过。
陆平山只觉眼前先是敷过一片暗影,暗影挪开之后,眼前是一片久违了的清明。
确实是久违了的。
随着他年纪逐渐老迈,他眼前就开始升起一片白雾,雾彤彤的一片,叫人想看都看不清。但现在,那一片浓重的白雾已经被人打散了。
天开了……
陆平山望望外面,又望望里面,忽然拉开唇角,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
“好!好!”
其实还有更好的。
当陆平山转眼望向他的那些瓦罐的时候,心中念头不过一定,他面前的那些瓦罐就像是消失了一样的,让他看见了瓦罐里面仔细收着的粮种。
陆平山定了定神,尝试着又换了一个念头。
他心中念定,他眼中映出的那些粮种竟也忽然没有了实体,而是变成了一粒粒似光非光,似气非气的东西。
第8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