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道逍遥

十五章 道理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思绪联翩间,王勃突然觉得神识疲惫不堪。

    其实这种疲惫修炼中途就有了,但在千钧一发紧张的状态下,被修炼走入正轨后的新鲜感、兴奋感所掩盖住了。

    修炼入门后,灵气运转只让身体的生命机能变得旺盛充沛,但神识却在与真气激烈的拼搏中消耗过大,那种精神的疲惫看似虚无,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强烈。

    王勃无法解释其中的奥秘,只想睡一觉,通过休息来恢复。

    看了看身上,布满了油墨般的痕迹。第一次淬炼肉身,身体排出了大量污浊,此时好像浸泡在油腻腻的水里那么难受。不行,要先去洗个澡再好好睡一觉!受不了……

    凌晨六点多,二楼居然清寥无人,偶尔几只早起的鸟已经运动觅食去了,余者都在与周公神游。

    时机正好,刻不容缓!

    王勃带着洗浴用品,火速冲到离寝室不远的公共卫生间里,在冲凉的水龙头下用掉半瓶洗浴液都不给力,再用香皂,才把全身初步清洗干净。

    清晨的自来水寒气很重,但比起真气入体的感觉,简直就是温泉……他亲身感觉到自己的体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他自信大冬天在冰河里游泳都没问题,更何况大清早冲个凉?

    诸多古籍和传说所描述的“伐毛洗髓”可不是空穴来风哦!

    快速洗完,慌张地套上裤头,他就赶紧溜回了自己的寝室内。如果再晚一些,他这般怪异的行为被同学看到,即使不被视为疯了,也可以算是奇闻一桩!

    关好门,对着寝室里的大镜子,王勃惊讶地观察自己现在的样子。

    模样当然没有变化,如果有重大变化,恐怕王勃只有净身出校一途,从此消失,不作他想。

    变化的幸好是不为人知的细节,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

    他的双眸颜色更为黑白分明,显得尤其明亮。头发和胡茬更加乌黑粗直,牙齿洁白,皮肤随着身体潜在机能的健康旺盛,变得紧致白皙了许多,给本就刚毅俊朗的五官,更添了几分特别的气质。

    他呵了一口气,没刷牙,早起的口气居然没有了。是鼻子出问题了?不可能,分明闻到寝室里一股怪味呢!

    他又呼了几口气,果然清清爽爽!

    王勃颇为自恋地摆了个姿势,他赤露着上身,从胸膛到手臂,以往就很为自豪的肌肉越发结实,线条清晰,掩饰不住的健美感!

    他突然瞪圆了眼睛,靠,锁骨处那一小片汗藓去哪了……消失了!

    王勃无语地站了许久。

    今后做个美容店老板,或者开个健身馆、气疗养身中心,也很有钱途吧?

    兴奋了一会,他开始忧心忡忡。随着修炼的继续,外貌——千万不能再有变化了啊!别人梦寐以求的变化,他却担心被人看出异样和端倪。

    他很清醒,自己已经踏入修炼之门成为了真正的修者。要想不惊世骇俗,又不愿隐居深山老林一心求道,就必须牢牢掩饰这个修炼的秘密,否则,烦恼无穷尽……

    好吧,修炼之路还刚刚开始,闻所未闻的事情还会发生,要淡定!

    他从箱子里拿了张干净的床单换上,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很快就睡着了。

    大约半小时后,王勃醒来。他首先睁大眼睛回忆了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跃而起,光着脚再次跑到镜子前。

    没错,一切都是既成事实,货真价实,他是一个修士了!

    短短的睡眠,居然恢复了神识的活力,毫无疲倦之感。他再次打坐,试图再次修炼。但除了能内视到身体里已经熟悉得不得了的情景之外,真气只有微不可计的几丝入体,就停止了。

    气海是满满的,此时还不需要修炼。

    王勃放松下来,脑海里开始回味功法,对照着自己的境界。此时,他的体会和领悟已经更为深刻了。

    经卷讲述的真气修行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其实与灵气修行完全一致,区别之在于具体的修炼方式而已。

    目前他处于炼气期,之后是筑基期、结丹期、元灵期、神合期和大乘期,直至飞升。关于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注意事项,功诀只详解到元灵期,之后的神合期以及大乘境界,只略提数字,并无详细解说。

    “是因为篇幅所限,或者是因为功诀的缺憾吧?”王勃有些遗憾。

    他转念一想,未必如此。修行的前几个阶段已经艰深如海,何况是修行的后期?修到神合期之上的修者,或许已经难有出世。可以说,高级修士各凭机缘与顿悟,各自的境界和法力已经泾渭难辨,其中分别自然用区区文字不可尽数道来。

    至于飞升是怎么发生,飞升去哪里?这个问题很好。循着大师的思路,王勃已经能回答了:……飞升之时,修者自知。

    广义的修行概念,修者直到飞升之前,都是肉体凡身,孱弱的灵魂寄存其间。精神与肉体的修行相成相随,修炼的每一步都是突破生命极限,风险如影相随,可以说是步步惊心!但每突破一个阶段,都意味着自身能力和年寿的巨大提升,直到达至灵魂可以彻底脱离肉体束缚而无所不在的境界,或许就是天人合一。

    王勃结合功诀,开始思量自己接下来的修炼。

    进入炼气期,王勃的主要修炼不光是吸纳真气转换为灵气以淬炼肉身,而且必须要修炼神识。这是身体修炼和精神修炼的两个不同方面,但又是息息相关的。

    淬炼肉身的目的,应该是将身体修炼到更加坚固纯净的地步,显然,肉身是承担境界不断突破、转化容纳更强的能量的基础。

    按功诀描述,气海中的气状能量随着修炼,凝成浑厚的液态,气海就变为灵海,境界突破到筑基期。

    气变液,看似简单的变化,之所以成为突破标志,最大的改变并不在于能量的储存形态,而是只有液态的灵气纯度,才足以滋生灵力!

    “灵力。”王勃喃喃自语。对照思索,他心有所悟。

    炼气期体内的灵气只能运转修者自身,淬炼、疗伤、滋润等功能,是灵力之源。而灵力是可以脱离肉体禁锢的能量!拥有这种能量,再匹配相应的神识能力,修者才称得上是化天地之能于运用。

    是的,无论怎样奇异高明的法术、强悍无匹的力量,本质上都是灵力外在释放的表现方式,只有灵力外放,才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因此灵力真正产生的阶段,称为“筑基”毫不为过。修者作为自然生灵的强者,灵力和神识突破了肉身禁锢,某种程度上拥有了影响外界、强大自身之能。

    法术是什么?王勃领悟到,应该是基于灵力与神识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组合,被无数修炼大师衍生创造出来的!

    形形色色的法术,本质上只是关于灵力释放方式的技能和运用罢了,那么从理论上说,法术水平如何并不妨碍修者修炼的正常进程。而且,法术需要学习法诀才能施放,极大耗费时间并分散修行的精力。

    为什么功诀有限的篇幅里,还要增加大篇幅的法诀和符箓内容呢?

    王勃这些年读过的书也不算少了,可惜,涉及道教或修炼的知识却很少。此时,不管这些玩意与文卷所述及的道法是不是有关、是不是一个等级的资料,他都拿出来佐证思索。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把学到的东西融汇贯通,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上,如今他面临的——修炼,也同样如此。

    想通一些道理,对王勃很重要。他没有修行道路上的师傅,只有这样一页密密麻麻的古卷,而且许多涵义不易领会,是他自己训诂、想当然的!

    虽然最关键、最危险的第一步,他靠着逆天的运气渡过来了,貌似已经对修炼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宝贵的收获,但此后呢?

    如果不琢磨、不形成自己的理解体系,他怎么能领悟通透这功诀、法诀,怎么有信心继续呢?

    王勃闭目思索间,神识中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都浮现出来供给他推判。

    世传孔丘从老子那里得道,他精通易经,且不说他得的道是修炼之道,还是对天地规律的认识,但没有史料讲诉孔子会法术……历史上道教的老祖呢?老子号称道祖,得道飞升之后只留下一篇玄之又玄的道德经,却毫无他施展过法术的记载,也未有功法流传千古,或许天地之道尽数在老子的身心里而已……传说菩提祖师传授愚钝未开的石猴七十二变化,这显然是法术,但菩提祖师显然不能让山上那么多普通猴子学会这些法术。天地孕生之石猴天生就具备灵力、神力,不用修炼,只要传他适合的法术,就可以让他的力量施展出来……

    王勃转而回忆着古卷中记录的大量法诀和刚开始的符篇,光从一条条法诀和符纹的简单描述来看,都让他惊讶和不可思议!

    大师如此重视法术,把法术置于与修炼功诀几乎同样重要的位置是为什么?

    思索了很久,王勃忽然明白了。

    上古大地广博、蛮荒,修士只是肉身强横超过凡人,但战天斗地求生存,危险必然无处不在,运用法术就具备了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修炼世界与现代世界是一样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利益和仇恨就自然产生了。修士之间因正邪之别、生灵族类等矛盾,更重要的是争夺资源、环境,你死我活的的倾轧争斗必然无休无止。在这种情形之下,强大的境界和法术自然是自保的必须手段……是了,提升境界是多么缓慢,通过法术之道能极大的弥补修炼境界和灵力的弱点!

    因此,修炼世界越发展,法术和灵力运用旁支的发展必然越来越兴盛。各种运用灵力的法诀、符箓之道……都随之衍生并兴旺起来。

    那么神识,关于神识的修炼和运用之道呢?

    王勃目前在炼气期身体修炼的同时,神识也在同步修炼。

    唯有神识的力量能控制真气和灵气运转,这个道理王勃已经明了。神识不停地控制气息运转和内视探查,其实也是神识的重要修炼方式,当然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

    神识是识海的自我意识,其中奥妙难言,提升空间犹如深邃空间,绝无穷尽!

    功诀篇记载的“神变诀”,就专门阐述神识修炼之法,但这一篇功诀对于神识的论述简而少言,也或许难以言表,因此重在描述修炼之法,和运用之术。

    身体修炼的各个境界当中,神识都是重要的因素,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影响身体修炼进境、效果,也决定法术施展效能和法术等级。

    因而,修道之人,神识必须强大而坚固。幸好,识海诞生之后才有气海,同样,神识的修炼比身体修炼要快得多,因为身体修炼反过来也在推动承托神识的识海不断壮大,这也许是一种道的平衡吧!

    </p>